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级微结构对柔性压力传感器性能的提升
1
作者 周丹砚 黄汉雄 罗杜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0-726,共7页
以2种不同的模板设计方案,采用注射压缩成型制备单级和双级微柱阵列的热塑性聚氨酯柔性薄片,经裁剪、喷金后得到微结构柔性传感基片。将单级和双级微结构柔性传感基片分别与平整柔性传感基片面对面封装成柔性压力传感器1和传感器2。模... 以2种不同的模板设计方案,采用注射压缩成型制备单级和双级微柱阵列的热塑性聚氨酯柔性薄片,经裁剪、喷金后得到微结构柔性传感基片。将单级和双级微结构柔性传感基片分别与平整柔性传感基片面对面封装成柔性压力传感器1和传感器2。模拟结果表明,受压后微柱顶面上边缘区域接触应力较大。单级和双级微柱受压后纵截面分别呈“碗”和“花苞”状结构;双级微柱在较小压力作用下即可发生形变,且其受压后与平整传感基片的接触形变和接触面积较大。因此,相比传感器1,传感器2具有较高灵敏度(0.53 kPa-1,0~1 kPa)、较短响应时间/松弛时间(100 ms/80 ms)和较低检测限(约58 Pa)。微柱较高的耐压性使传感器2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0.058~600 kPa),能在4000次的循环压缩/释放测试(峰值压力约500 kPa)中保持较稳定的压阻响应。传感器2可准确检测人体脉搏、发声和运动,表明其具有应用于智能可穿戴领域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力传感器 表面微结构 灵敏度 热塑性聚氨酯 注射压缩成型
下载PDF
中国第一台高性能白光中子源——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及其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唐靖宇 安琪 +78 位作者 白怀勇 鲍杰 曹平 陈琪萍 陈永浩 程品晶 崔增琪 樊瑞睿 封常青 顾旻皓 郭凤琴 韩长材 韩子杰 贺国珠 何泳成 何越峰 黄翰雄 黄蔚玲 黄锡汝 季筱璐 吉旭阳 江浩雨 蒋伟 敬罕涛 康玲 康明涛 李波 李论 李强 李晓 李洋 李样 刘荣 刘树彬 刘星言 栾广源 马应林 宁常军 齐斌斌 任杰 阮锡超 宋朝晖 孙虹 孙晓阳 孙志嘉 谭志新 唐洪庆 王鹏程 王琦 王涛峰 王艳凤 王朝辉 王征 文杰 温中伟 吴青彪 吴晓光 吴煊 解立坤 羊奕伟 易晗 于莉 余滔 于永积 张国辉 张旌 张林浩 张利英 张清民 张奇玮 张显鹏 张玉亮 张志永 赵映潭 周良 周祖英 朱丹阳 朱科军 朱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12-2022,共11页
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建设的我国第一台高性能白光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源(Back-n)是国际上综合性能最好的白光中子源之一,能区范围覆盖meV~百MeV,飞行时间测量分辨率可在全能区达到1%以内,中子注量率国际领先。自2018年3月建成以... 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建设的我国第一台高性能白光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源(Back-n)是国际上综合性能最好的白光中子源之一,能区范围覆盖meV~百MeV,飞行时间测量分辨率可在全能区达到1%以内,中子注量率国际领先。自2018年3月建成以来,Back-n已开展了一系列的核数据测量实验、探测器标定实验、中子辐射效应实验和中子照相研究,科研产出效率非常高,实验数据质量达到了研究要求,为我国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本文对该白光中子源的性能特点、已投入运行和规划中的核数据测量实验谱仪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主要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数据测量 反应截面 白光中子源 实验谱仪
下载PDF
基于白光中子源的^(169)Tm辐射俘获截面测量和共振参数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杰 阮锡超 +5 位作者 王金成 鲍杰 栾广源 张奇玮 黄翰雄 聂阳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5-815,共11页
中子辐射俘获截面及共振参数在核工程设计、核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反角白光中子束线(Back-n)上,使用C_(6)D_(6)测量系统开展了^(169)Tm辐射俘获反应测量。通过脉冲高度权重技术、共振吸收法... 中子辐射俘获截面及共振参数在核工程设计、核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反角白光中子束线(Back-n)上,使用C_(6)D_(6)测量系统开展了^(169)Tm辐射俘获反应测量。通过脉冲高度权重技术、共振吸收法和饱和归一法得到^(169)Tm辐射俘获反应的产额。利用SAMMY程序拟合^(169)Tm的产额数据,得到^(169)Tm在1~100 eV能量区间的共振能量、中子宽度、辐射俘获宽度等共振参数。使用实验测得的共振参数和Reich-Moore近似计算了^(169)Tm在1~100 eV能量区间的辐射俘获截面。实验测量结果与ENDF/B-Ⅷ.0数据库的推荐值总体符合较好,部分共振参数和截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与Back-n的源中子能谱结构、能量分辨率、实验本底的精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俘获截面 共振参数 脉冲高度权重技术 白光中子源
下载PDF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柳卫平 李志宏 +66 位作者 何建军 唐晓东 连钢 郭冰 苏俊 李云居 崔保群 孙良亭 武启 安竹 陈庆豪 陈雄军 谌阳平 陈治钧 杜先超 符长波 甘林 贺国珠 Alexander Heger 侯素青 黄翰雄 黄宁 贾保禄 江历阳 Shigeru Kubono 李荐民 李阔昂 李涛 Maria Lugaro 罗小兵 马少波 梅东明 钱永忠 秦久昌 任杰 谭万鹏 Isao Tanihata 王鹏 王硕 王友宝 许世伟 颜胜权 杨立涛 于祥庆 岳骞 曾晟 张环宇 张辉 张立勇 张宁涛 张奇玮 张涛 方晓 张笑鹏 张雪珍 张志民 赵伟 赵茁 周超 陈云华 祁宁春 吴世勇 郭绪元 周济芳 何胜明 宁金华 岳剑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9-1741,共13页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项目将利用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CJPL)的良好条件,在天体物理伽莫夫能量窗口开展核天体关键反应25Mg(p,γ)26Al、19F(p,α)16O、13C(α,n)16O和12C(α,γ)16O的直接测量。目前已成功完成400kV强流加速器和EC...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项目将利用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CJPL)的良好条件,在天体物理伽莫夫能量窗口开展核天体关键反应25Mg(p,γ)26Al、19F(p,α)16O、13C(α,n)16O和12C(α,γ)16O的直接测量。目前已成功完成400kV强流加速器和ECR离子源的研发,获得了400keV、10mA的质子束流和一价氦离子束流及800keV、2mA二价氦离子束流。大功率固体靶的研制及实验数据获取系统的建立也已成功完成。超低本底快中子探测器、4πBGO探测器阵列以及大立体角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已研制组装完成,并测量了地面和锦屏地下实验室的本底水平。总体来说,JUNA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完成了中期设立的目标并通过了基金委评估(A级)和国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 深地实验室 直接测量 伽莫夫能量窗口
下载PDF
基于MPD-4电子学插件的液体闪烁体中子光响应特性实验研究
5
作者 任杰 阮锡超 +3 位作者 黄翰雄 聂阳波 鲍杰 李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8-353,共6页
中子光响应函数是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重要参数,准确的光响应函数和探测阈值是精确确定中子探测效率的基础。近年来,专门用于液体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的高集成度新型电子学插件(Mesytec公司的MPD-4)广泛应用于中子探测系统中,该电子学插件... 中子光响应函数是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重要参数,准确的光响应函数和探测阈值是精确确定中子探测效率的基础。近年来,专门用于液体闪烁体中子探测器的高集成度新型电子学插件(Mesytec公司的MPD-4)广泛应用于中子探测系统中,该电子学插件集成了脉冲高度(PH)、脉冲形状甄别(PSD)和恒比定时(CFD)测量功能,且1个NIM插件即可实现4路探测器的同时测量。对于同一中子探测器,利用这一电子学系统与传统电子学系统对中子的光响应函数进行了实验比对,结果表明,两套系统得到的中子光响应函数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使用MPD-4电子学系统进行中子探测的实验中,需对光响应函数进行重新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光响应 液体闪烁体 放大器 飞行时间法
下载PDF
利用瞬发γ射线法测量^(209)Bi的中子非弹性散射截面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琪 王朝辉 +14 位作者 张奇玮 黄翰雄 任杰 阮锡超 刘世龙 鲍杰 栾广源 丁琰琰 陈雄军 聂阳波 刘超 赵齐 王金成 贺国珠 杜树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6-824,共9页
在铅铋快堆、空间堆等先进反应堆中,铋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材料被大量使用,其中子核反应截面,尤其是中子非弹性散射截面的准确性对这些核装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瞬发γ射线实验... 在铅铋快堆、空间堆等先进反应堆中,铋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材料被大量使用,其中子核反应截面,尤其是中子非弹性散射截面的准确性对这些核装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瞬发γ射线实验平台,通过瞬发γ射线法测量了^(209)Bi在9.0、10.5和12.0 MeV 3个能点的中子非弹性散射截面。在相对于中子束30°、70°、110°和150°方向放置4个Clover探测器测量中子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γ射线。实验采用相对测量,通过测量中子与^(48)Ti发生非弹性散射发射的983.5 keVγ射线的产生截面来确定^(209)Bi的截面。^(209)Bi金属样品的尺寸为∅50 mm×4 mm,参考样品为1块∅50 mm×1 mm的天然钛金属样品。将实验测量结果与已发表的实验数据、ENDF/B-Ⅷ.0、JEFF-3.3、JENDL-4.0、ROSFOND-2010和CENDL-3.1等评价库数据以及Talys 1.95程序默认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趋势一致,9.0、10.5 MeV能点的测量结果与Talys 1.95程序的计算结果符合得更好,12.0 MeV能点的测量结果与ROSFOND-2010评价库数据符合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发γ射线法 氘氘中子源 飞行时间法 非弹性散射 Clover探测器 相对测量
下载PDF
复合材料柔软性对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凌云 黄汉雄 +1 位作者 罗杜宇 苏逢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53-2960,共8页
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2种柔软性不同的热塑性聚氨酯/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TPU/SCF-CNT)复合材料复制物,其表面上具有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内部有SCF与CNT共同构成的导电通路.将复合材料复制物和相应的复合材料平整片封装成柔性传感器.... 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2种柔软性不同的热塑性聚氨酯/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TPU/SCF-CNT)复合材料复制物,其表面上具有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内部有SCF与CNT共同构成的导电通路.将复合材料复制物和相应的复合材料平整片封装成柔性传感器.结果表明,压力作用下传感器内复制物和平整片之间的接触电阻因倒金字塔底棱的形变而显著降低.对使用柔软性较高的复合材料封装的传感器,虽然其相对迟滞稍大,但压力作用下倒金字塔底棱形变量较大,且复制物和平整片内导电通路增加量较大,因此其在0~2.5 kPa的线性区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32 kPa^(‒1)).制备的2种传感器均具有快速响应特性,且能在500 s(约1580次)的循环压缩/释放测试(峰值压力约3 kPa)中保持较稳定的电阻响应.研究表明,利用模压成型的表面倒金字塔结构复合材料复制物封装成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模压成型 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 柔性传感器 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PSO的变模温吹塑模具电加热系统设计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成龙 黄汉雄 曾盛渠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5-100,共6页
模腔表面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是表征变模温模具热响应性能的两大关键技术指标,其取决于模具加热系统的设计。为获得优异的模具热响应性能,提出了一种集粒子群优化(PSO)和有限元方法(FEM)于一体的模具加热系统优化策略,并将该PSO-FEM方... 模腔表面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是表征变模温模具热响应性能的两大关键技术指标,其取决于模具加热系统的设计。为获得优异的模具热响应性能,提出了一种集粒子群优化(PSO)和有限元方法(FEM)于一体的模具加热系统优化策略,并将该PSO-FEM方法应用于优化设计汽车扰流板变模温吹塑模具的电加热系统。结果表明,优化后模腔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了53%,模腔表面最大温差从优化前的约20℃降低至优化后的9.4℃。基于优化设计参数构建了相应的扰流板吹塑模具,并进行了变模温吹塑成型实验。研究发现所成型扰流板的表面呈现均匀的镜面光泽,可直接满足装配要求,从而证明了PSO-FEM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变模温吹塑成型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变模温吹塑成型 电加热系统 表面质量 汽车扰流板
下载PDF
滑石粉和PLA-g-MAH对聚乳酸结晶性能和熔体强度的改善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嘉晖 黄汉雄 黄宇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89-2097,共9页
采用混沌混炼单螺杆挤出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PLA-g-MAH),进而制备PLA/滑石粉(5%,10%和20%,质量分数)和PLA/滑石粉(20%)/PLA-g-MAH(5%和10%)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样品中滑石粉的分散状态良好,滑石粉含量高达20%时未发生团聚.20%滑石... 采用混沌混炼单螺杆挤出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PLA-g-MAH),进而制备PLA/滑石粉(5%,10%和20%,质量分数)和PLA/滑石粉(20%)/PLA-g-MAH(5%和10%)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样品中滑石粉的分散状态良好,滑石粉含量高达20%时未发生团聚.20%滑石粉和10%PLA-g-MAH使复合材料中PLA的α晶含量明显增加,结晶度提高至31.6%.在175℃下,PLA样品的熔体强度仅为3.6 mN,20%滑石粉明显提高了PLA的熔体强度(11.6 mN),这是由于分散较均匀的片状滑石粉对PLA熔体起增强效应并可提高PLA结晶速率,对PLA结晶有促进效应.与PLA样品对比,PLA/滑石粉(20%)/PLA-g-MAH(5%)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51.7%和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滑石粉 马来酸酐 复合材料 结晶性能 熔体强度
下载PDF
用于裂变瞬发中子谱测量的平行板雪崩计数器研制及性能测试
10
作者 朱意威 黄翰雄 +6 位作者 杨贺润 王学浩 任杰 段利敏 张俊伟 孙琪 阮锡超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62,共8页
裂变瞬发中子谱(Prompt Fission Neutron Spectrum,PFNS)是重要的核反应数据,为了测量低于源中子能量的裂变瞬发中子谱,通常是用中子探测器与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arallel Plate Avalanche Counters,PPAC)进行符合测量以扣除非裂变事例的... 裂变瞬发中子谱(Prompt Fission Neutron Spectrum,PFNS)是重要的核反应数据,为了测量低于源中子能量的裂变瞬发中子谱,通常是用中子探测器与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arallel Plate Avalanche Counters,PPAC)进行符合测量以扣除非裂变事例的影响。针对裂变瞬发中子谱测量的需求,研制了一个由10个单元组成的PPAC。用Maxwell软件模拟了相同尺寸及工作条件下丝状电极电离室和平板电极电离室的电场分布。对该PPAC的结构及其性能测试进行了详细介绍。该PPAC工作于低气压流气模式,每个单元可以独立工作。该PPAC测试的结果为相邻两个PPAC单元之间的时间符合谱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为620 ps,PPAC与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时间符合谱γ峰的半高宽为880 ps。测试结果表明:该PPAC的时间响应快,达到预期指标,适合用于高事例率情况下的时间符合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板雪崩计数器 裂变瞬发中子谱 符合测量 中子谱 时间响应
下载PDF
PEN振膜材料的频响优化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世伟 谢守华 +1 位作者 黄汉雄 陈进 《电声技术》 2021年第11期13-16,20,共5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表征PEN振膜材料的成分结构,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N)振膜的热压成型工艺进行研究,利用Comsol仿真模拟PEN振膜的频响及振膜模态。结果表明,PEN振膜材料...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表征PEN振膜材料的成分结构,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N)振膜的热压成型工艺进行研究,利用Comsol仿真模拟PEN振膜的频响及振膜模态。结果表明,PEN振膜材料中的萘环是其具有较高刚性的分子结构基础,热压成型工艺条件对特定结构PEN振膜的杨氏模量影响不大。Comsol仿真表明,调整PEN振膜粘结位置夹角,可以显著改善中频谷及增加高频延展,振膜夹角为115°的分割振动最小,5~10 kHz的中频谷最小,且7~9 kHz的频响曲线能保持在100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膜 粘结位置夹角 中频谷
下载PDF
8.0MeV中子与天然镓作用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实验研究
12
作者 王学浩 黄翰雄 +12 位作者 兰小飞 阮锡超 张奇玮 任杰 孙琪 栾广源 刘超 丁琰琰 王金成 麻旭 胡志杰 郭明伟 江历阳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68,共6页
基于镓中子反应截面实验数据的匮乏和评价数据的分歧,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上的多探测器快中子飞行时间谱仪,开展了8.0 MeV中子与天然镓样品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实验研究。实验测量了21个角度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数据,使用... 基于镓中子反应截面实验数据的匮乏和评价数据的分歧,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上的多探测器快中子飞行时间谱仪,开展了8.0 MeV中子与天然镓样品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实验研究。实验测量了21个角度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数据,使用n-p散射作为标准截面进行归一。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中子在样品中的中子注量率衰减、多次散射及实验的有限几何进行了修正,通过模拟得到次级中子飞行时间谱(Time-offlight,TOF)与实验测量的TOF谱进行直接比较的方法获得中子与镓作用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实验测量结果与评价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几大数据库中,CENDL-3.2数据库的结果更贴近实验测量结果。本实验为8.0 MeV中子能区的首次实验测量,澄清了几个评价库数据之间的分歧,为核数据评价、理论模型改进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中子 微分截面 MONTE-CARLO方法 评价数据
下载PDF
2-10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Main s-process Neutron Source
13
作者 Tang Xiaodong Ren Jie +9 位作者 Chen Han Chen Zhijun Chen Xiongjun huang hanxiong Jiang Liyang Li Kuoang Ruan Xuchao Wang Shuo Zhang Ningtao the JUNA collaboration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14年第1期41-42,共2页
The 13C(, n)16O reaction is the key neutron source reaction for the main s-process nucleosynthesis[1]. Theimportant energy range (Gamow window) for the 13C( , n)16O reaction during the s-process spans from 140 to230 k... The 13C(, n)16O reaction is the key neutron source reaction for the main s-process nucleosynthesis[1]. Theimportant energy range (Gamow window) for the 13C( , n)16O reaction during the s-process spans from 140 to230 keV in the center of mass frame. Because of the Coulomb barrier, the cross sections drop exponentially asmeasurement approaches the Gamow window energies. Limited by cosmic ray background and the available beamintensity, the ground-based measurements are limited to energies above 280 keV. Therefore, the extrapolationbased on R-matrix calculation and/or in-direct measurement is the current method to estimate the cross sectionsfor astrophysical interest with limited precision. Moreover,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sub-threshold resonances, thereare rather larg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extrapolated cross sections which limit the precision of the currentreaction rate and thus prevent us from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nucleosynthesis of heavy e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MEASUREMENT NEUTRON
下载PDF
Detector development at the Back-n white neutron source
14
作者 Fan Ruirui Li Qiang +68 位作者 Bao Jie Li Yang Liu Rong Jiang Wei Ren Jie Zhang Qiwei Cao Ping Gu Minhao Ren Zhizhou Yi Han Tang Jingyu An Qi Bai Haofan Bai Jiangbo Chen Qiping Chen Yonghao Chen Zhen Cui Zengqi Fan Anchuan Feng Changqing Feng Fanzhen Gao Keqing Han Changcai Han Zijie He Guozhu He Yongcheng Hong Yang Hu Yiwei huang hanxiong Jia Weihua Jiang Haoyu Jiang Zhijie Jin Zhengyao Kang Ling Li Bo Li Chao Li Gong Li Jiawen Li Xiao Liu Jie Liu Shubin Luan Guangyuan Ning Changjun Qi Binbin Ruan Xichao Song Zhaohui Sun Kang Tan Zhixin Tang Shengda Wang Pengcheng Wang Zhaohui Wen Zhongwei Wu Xiaoguang Wu Xuan Xie Likun Yang Yiwei Yu Yongji Zhang Guohui Zhang Linhao Zhang Mohan Zhang Xianpeng Zhang Yuliang Zhang Yue Zhang Zhiyong Zhao Maoyuan Zhou Luping Zhou Zhihao Zhu Kejun The CSNS Back-n Collaboration 《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CSCD 2023年第2期171-191,共21页
Purpose Back-n is a white neutron beamline at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the year of 2018.It is a powerful facility for nuclear data measurement,neutron detector calibration,and radiation... Purpose Back-n is a white neutron beamline at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the year of 2018.It is a powerful facility for nuclear data measurement,neutron detector calibration,and radiation effect research.Method A series of detectors were built for different experiments,including beam monitoring,beam profile measurement,neutron induced secondaries(fission fragments,light charged particles and gamma)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and neutron resonance radiography,etc.A common digitization electronics and a cluster-based DAQ were developed for these detector systems.Most detectors have been employed at Back-n and serviced for experiment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beamline running.Results and conclusion As an overview of detectors of Back-n,the details of the detector design and the experiment performing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Some developing systems,e.g.,MTPC and B-MCP,are also inclu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 neutron source Beam diagnostics Fission fragment Charged particle GAMMA Neutron resonance radiography
原文传递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地面实验进展
15
作者 柳卫平 李志宏 +69 位作者 何建军 唐晓东 连钢 郭冰 苏俊 李云居 崔保群 孙良亭 武启 安竹 谌阳平 陈治钧 杜先超 符长波 甘林 贺国珠 Alexander Heger 侯素青 黄翰雄 黄宁 江历阳 Shigeru Kubono 李荐民 李阔昂 李涛 Maria Lugaro 罗小兵 马少波 韩治宇 李鑫悦 马田丽 梅东明 南威克 南巍 陈晨 张昊 张龙 曹富强 钱永忠 秦久昌 任杰 谭万鹏 Isao Tanihata 王鹏 王硕 王友宝 许世伟 颜胜权 曾志 于祥庆 岳骞 曾晟 张环宇 张辉 杨丽桃 张立勇 张宁涛 张奇玮 张涛 方晓 张笑鹏 张雪珍 陈云华 祁宁春 吴世勇 郭绪元 周济芳 何胜明 宁金华 岳剑锋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290,共8页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JUNA)实验项目将利用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CJPL)的良好条件,在天体物理伽莫夫能量窗口开展核天体关键反应^(25)Mg(p,γ)^(26)Al、^(19)F(p,α)^(16)O、^(13)C(α,n)^(16)O和^(12)C(α,γ)^(16)O的直接测量,为理解恒...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JUNA)实验项目将利用中国锦屏深地实验室(CJPL)的良好条件,在天体物理伽莫夫能量窗口开展核天体关键反应^(25)Mg(p,γ)^(26)Al、^(19)F(p,α)^(16)O、^(13)C(α,n)^(16)O和^(12)C(α,γ)^(16)O的直接测量,为理解恒星演化和元素起源提供新的数据。目前,已经在地面上对加速器装置、束流稳定性、靶、探测器以及电子学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地面实验内容包括高纯锗探测器效率刻度,^(25)Mg(p,γ)^(26)Al在304 keV的共振强度测量,^(19)F(p,δ)^(16)O的截面测量,聚乙烯作为慢化体的中子探测器的设计、加工和效率刻度,靶的设计和稳定性检测等。JUNA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地面实验已取得一系列关键进展和初步成果。在不远的将来,JUNA项目将有序开展地下实验,完成设定目标,也将促进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助力于天体演化中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 深地实验室 直接测量 伽莫夫能量窗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