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技术的概念变革 被引量:34
1
作者 ingrid kreissig 王琳 惠延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4-49,共16页
目的:分析从1929年开始的、现存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术式演变,和决定不同技术的话题。方法:复习过去75a间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文献,其中作者经历了过去35a持续进行的治疗方式的演变。为达到视网膜复位,一种演变是从对整个视网膜... 目的:分析从1929年开始的、现存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术式演变,和决定不同技术的话题。方法:复习过去75a间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文献,其中作者经历了过去35a持续进行的治疗方式的演变。为达到视网膜复位,一种演变是从对整个视网膜脱离的手术、转变到仅限于视网膜裂孔的手术,另一种演变是从眼外到眼内的手术转变。结果:在21世纪开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可应用的所有5种主要手术方式,有一个共同的要点:找到并封闭引起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或如果封闭不充分会造成再脱离的裂孔。这与手术是限于裂孔区、还是扩展到整个脱离区无关,也与在眼外还是眼内手术无关。结论:最终发现并封闭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中漏水的视网膜裂孔,已经伴随视网膜脱离手术医生的努力,成为过去75a的一条“红线”,而且现在仍然是保持复位的关键。不过,在21世纪开端,视网膜脱离治疗的3个假设毫无疑问地实现了:①应该做1次手术就达到视网膜复位;②手术不应在以后的年岁内引发威胁重获视力的并发症;③手术费用较少且在局麻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手术技术 治疗 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脱离手术 视网膜复位 并发症 疑问 转变 结论
下载PDF
曲安奈得:用于玻璃体内注射的配制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ingrid kreissig Jost B.Jonas +2 位作者 Urs Vossmerbaeumer 王琳 惠延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81-883,共3页
目的:具有抗增生、抗水肿、抗炎和血管稳定作用的曲安奈得(TA)混悬液在眼水肿、新生血管和增生性疾病,特别是黄斑疾病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加。本文描述玻璃体内注射用的TA的配制法并分析赋形剂(苯甲基乙醇)过滤后的实际剂量。方法:从40mgVo... 目的:具有抗增生、抗水肿、抗炎和血管稳定作用的曲安奈得(TA)混悬液在眼水肿、新生血管和增生性疾病,特别是黄斑疾病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加。本文描述玻璃体内注射用的TA的配制法并分析赋形剂(苯甲基乙醇)过滤后的实际剂量。方法:从40mgVolonA瓶中,相当于Kenalog40mg,抽取0.625mL结晶混悬液,相当于TA25mg。在无菌条件下,过滤混悬液以去除溶剂苯甲基乙醇,结晶体用9g/L氯化钠洗涤4次,进行TA玻璃体注射。需要密切随访,监测在头2wk内的眼内炎和1 ̄2mo的高眼压。结果:预期25mgTA的浓度在溶剂过滤后测量为23.8mg。在另一个药学实验室,同样过滤后结果是12.8mg,均不是预期的剂量25mgTA。结论:还没有玻璃体内注射TA的标准剂量。手术医生应该知道过滤后玻璃体内注射TA的剂量将比预期的要少。需要在注射后密切随访:在第1wk监测无菌性眼内炎或假性眼内炎,在第2wk要识别感染性眼内炎,它可能出现在无痛和不充血的眼,但必须立即治疗。继发性高眼压可能在注射后1 ̄2mo发生;一般可用抗青光眼药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得 配制 过滤 赋形剂 剂量 玻璃体内注射 眼内炎 高眼压 玻璃体内注射 曲安奈得 配制法 感染性眼内炎 增生性疾病 标准剂量 新生血管 玻璃体注射 混悬液
下载PDF
节段性垫压术在PVR B和C期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ingrid kreissig 王琳 惠延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84-889,共6页
背景: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最终失败的原因。提出的问题是:①最小量眼外脱离手术减少了术后PVR吗?②最小量眼外手术(不用环扎手术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在术前伴有PVRB和C期的脱离恰当吗?③这种手术能使视网膜复位而且PVR长期稳定或... 背景: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最终失败的原因。提出的问题是:①最小量眼外脱离手术减少了术后PVR吗?②最小量眼外手术(不用环扎手术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在术前伴有PVRB和C期的脱离恰当吗?③这种手术能使视网膜复位而且PVR长期稳定或消退吗?材料和方法:对1979-08/1982-07之间手术的伴有PVR(B和C期)的72例脱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38眼为PVRC1期,11眼为C2期,1眼为C3期。手术包括冷凝固定、不放液的节段性垫压或球囊垫压。41位患者随访11~13.5a;31例患者在随访的6~143mo期间死亡。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期为7.5a。10眼进行了再次手术,由节段性垫压组成,没有环扎术或玻璃体切除术。结果:在初期节段性垫压手术后,57眼(79%)视网膜完全复位,11眼(15%)部分复位。“早期”再脱离占8.3%,发生在6mo内;6mo~9a之间没有再脱离;“晚期”再脱离有2.8%,发生在9~13.5a之间。再次手术后(10例),85%在长期随访中保持复位。没有虹膜红变、继发性青光眼或眼球萎缩。12眼发生黄斑前膜。未经黄斑手术,术后6mo视力为0.3~0.8的26眼;0.1~0.2的16眼;≤0.05的30眼。平均随访7.5a后视力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VR(B和C期)脱离的手术可以是相对无创伤的、通过对裂孔区有限的冷凝固定和节段性垫压且不引流视网膜下液。手术也检验了PVR等级。10眼中有8眼未经再手术而复位了,而且在长期的随访中一直保持。对这些结果的统计学分析以及用玻璃体切除术作为再次手术的一个可比较系列,证明在6mo后的解剖和功能结果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未作玻璃体切除术的系列并发症较少,而且损害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节段性垫压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PVR 垫压术 节段性 C期 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复位 环扎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