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利用空间天体测量法寻找下一个“地球”
1
作者 季江徽 李海涛 +10 位作者 张俊波 李东 方亮 王素 邓雷 陈果 李飞 董瑶 李保权 高晓东 鲜浩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14,共22页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loseby Habitable Exoplanet Survey,CHES)采用空间微角秒级别的高精度天体测量技术,普查太阳系近邻(10 pc内)约100颗FGK等类型恒星,探测宜居带类地行星或超级地球;详细普查宜居行星的数目、真实质量和三维轨道...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loseby Habitable Exoplanet Survey,CHES)采用空间微角秒级别的高精度天体测量技术,普查太阳系近邻(10 pc内)约100颗FGK等类型恒星,探测宜居带类地行星或超级地球;详细普查宜居行星的数目、真实质量和三维轨道等信息,这将是国际上首次近邻宜居带类地行星的空间探测任务.CHES的有效载荷是一台口径为1.2 m,视场为0.44°×0.44°,焦距为36 m的高像质、低畸变、高稳定光学望远镜,采用同轴三反TMA光学成像系统.为实现宜居带类地行星探测,CHES任务中的测量精度为1μas,是目前国际测量精度最高的空间探测项目.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背景型号项目的支持下,CHES团队深入凝练和论证科学目标,成功突破了三项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畸变大视场高像质空间望远镜光学系统技术的重要突破;突破了10–5 pixel级别星间距测量技术;实现了卫星系统高稳定度姿态控制精度及热控精度的创新.CHES预计发现50颗类地行星,引领中国空间科学探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天体测量法 系外行星 近邻宜居行星
下载PDF
空间系外行星探测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济林 谢基伟 +10 位作者 葛健 季江徽 窦江培 东苏勃 刘慧根 王炜 郭建恒 余聪 白雪宁 冯发波 刘倍贝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
系外行星学科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包括,通过发展各种探测技术探测太阳系外行星,分析行星轨道、成分、大气性质,评估行星的宜居性,统计行星的分布规律,从理论和观测上揭示行星系统的形成和动力学... 系外行星学科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包括,通过发展各种探测技术探测太阳系外行星,分析行星轨道、成分、大气性质,评估行星的宜居性,统计行星的分布规律,从理论和观测上揭示行星系统的形成和动力学演化机制.系外行星的研究对于回答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意义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随着21世纪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系外行星的研究进入了崭新及快速的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系外行星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凝练中国在系外行星未来空间探测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以推进系外行星研究的快速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外行星 发展动态 战略规划
下载PDF
公众参与废旧手机回收的现状与策略——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分析
3
作者 吉江慧 杨乐乐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2期205-210,共6页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党的二十大以来的重要战略决策。据统计,中国每年约产生4亿部废旧手机,其回收再利用过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困难。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对公众参与废旧手机回收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调查...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党的二十大以来的重要战略决策。据统计,中国每年约产生4亿部废旧手机,其回收再利用过程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困难。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对公众参与废旧手机回收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调查对象家中闲置手机概况,分析公众对废旧手机回收再利用的态度与行为,并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致力于促进公众主动参与到废旧手机回收行动中,共建绿色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废旧手机 循环经济 回收利用
下载PDF
具备重合闸功能的经济型直流断路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杰 纪江辉 +1 位作者 张玉婵 喻会永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83-1091,共9页
为解决机械式直流断路器不易实现快速重合闸、开断小电流不易判别方向等技术难题及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成本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具备重合闸功能的经济型直流断路器拓扑。首先,结合该拓扑工作方式研究了电流基于电弧电压自然转移与基... 为解决机械式直流断路器不易实现快速重合闸、开断小电流不易判别方向等技术难题及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成本较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具备重合闸功能的经济型直流断路器拓扑。首先,结合该拓扑工作方式研究了电流基于电弧电压自然转移与基于电力电子器件强迫转移的原理;其次,根据实测参数建立系统模型,仿真了故障电流、负荷电流及小电流的开断过程,验证了不同电流的开断性能;最后,针对原理样机进行开断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40 ms内快速重合闸、3 ms内截断故障电流等功能,且减少了电子电子器件应用数量,为经济型直流开关设备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经济型 多阶段转移 电弧电压 重合闸
下载PDF
太阳系小天体表面环境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季江徽 胡寿村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第6期519-532,共14页
地面和空间望远镜观测,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的历次深空探测任务极大提高了我们对太阳系小天体的认识。现已知小天体表面具有复杂多样的形貌特征,这些特征与其历史上所经历过的地质演变有密切关系,亦可为理解早期太阳系的动力学环境提供... 地面和空间望远镜观测,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的历次深空探测任务极大提高了我们对太阳系小天体的认识。现已知小天体表面具有复杂多样的形貌特征,这些特征与其历史上所经历过的地质演变有密切关系,亦可为理解早期太阳系的动力学环境提供重要信息。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通过天文观测数据反演小行星形貌信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基于已实施的深空探测任务获取的数据资料,回顾和总结了433 Eros、25143 Itokawa、4179 Toutatis、162173 Ryugu、101955 Bennu及4869582014 MU69这6颗小行星的表面环境和物理性质,其中着重介绍了对这几颗小行星的形状、表面碎石形态和分布、撞击坑形貌和分布、表面坡度、沟槽和山脊等线性结构以及表壤运动痕迹等的认识,以及如何根据这些信息推测各小行星的形成历史;最后简要介绍了目前认为可能影响小行星表面形貌的几种机制,以期为我国即将开展的小天体深空探测任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小天体 地形地貌 动力学环境 天体演化 深空探测 数据反演
下载PDF
一种新型快速隔离开关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纪江辉 孙广涛 +2 位作者 李树昆 郅娇娇 李燕燕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年第7期46-50,共5页
直流输电的发展与直流断路器的应用对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提出了快速、小型化、经济性等新的需求。目前国内外快速隔离开关多采用电斥力操作机构,已实现2 ms以内形成绝缘隔离断口,但电斥力操作机构存在成本高、机械寿命短、体积大等问... 直流输电的发展与直流断路器的应用对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提出了快速、小型化、经济性等新的需求。目前国内外快速隔离开关多采用电斥力操作机构,已实现2 ms以内形成绝缘隔离断口,但电斥力操作机构存在成本高、机械寿命短、体积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永磁与气动相结合的快速操作机构,达到了简化控制回路、减小体积、降低成本及提高可靠性的目的,并借助Infolytica MagNet有限元分析软件辅助设计模拟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理论与试验结果证明,方案达到设计要求,同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隔离开关 直流断路器 永磁机构 气动机构 快速操作机构
下载PDF
一种半控型直流断路器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广涛 李树昆 +1 位作者 纪江辉 王小丽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2年第1期35-39,共5页
针对10 kV直流配电网工程中直流断路器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半控型、模块化设计、高稳定性、低成本的直流断路器控制器方案。首先依据电流转移型直流断路器控制原理搭建控制回路,详细分析了直流断路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案。其次设计... 针对10 kV直流配电网工程中直流断路器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半控型、模块化设计、高稳定性、低成本的直流断路器控制器方案。首先依据电流转移型直流断路器控制原理搭建控制回路,详细分析了直流断路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案。其次设计以PLC为核心控制模块,将直流断路器的控制分为4个不同的控制子模块,通过就地光电转换和光纤实现PLC快速检测和控制直流断路器。最后,搭建试验平台验证,并经型式试验进一步验证分析,试验结果均表明以PLC作为电流转移型直流断路器控制的核心响应时间、全电流清除时间均能够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直流控制器 PLC 直流配网
下载PDF
China’s Future Missions for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nd Exoplanet Space Survey by 2030 被引量:1
8
作者 ji jianghui WANG Su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9-731,共3页
Four future missions for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nd future space-based exoplanet surveys on habitable planets by 2030 are scheduled to be launched.Two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s a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geological s... Four future missions for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nd future space-based exoplanet surveys on habitable planets by 2030 are scheduled to be launched.Two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s a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geological structure,the material on Martian surface,and retrieve returned samples.The asteroids and main belt comet exploration is expected to explore two objects within 10 years.The small-body mission will aim to land on the asteroid and get samples return to Earth.The basic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objects will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mission.The exploration of Jupiter system will characterize the environment of Jupiter and the four largest Moons and understand the atmosphere of Jupiter.In addition,we further introduce two space-based exoplanet survey by 2030,Miyin Program and Closeby Habitable Exoplanet Survey(CHES Mission).Miyin program aims to detect habitable exoplanets using interferometry,while CHES mission expects to discover habitable exoplanets orbiting FGK stars within 10 pc through astrometry.The above-mentioned missions are positively to achieve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of planetary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pace exploration Exoplanet surveys MARS JUPITER Habitable planets
下载PD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models of Europa
9
作者 jiN Sheng ji jianghu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56-161,共6页
We model the interior of Europa using a method by which we set three layers of Europa and the composition of each layer in advance.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mass and radius related to each model with the data derived ... We model the interior of Europa using a method by which we set three layers of Europa and the composition of each layer in advance.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mass and radius related to each model with the data derived by the observations, we propose three possible internal structure models for Europa. All models are assumed to be differentiated into a metallic core, a (Mg,Fe)2SiO4 silicate mantle and an outer water shell. The only difference amongst these models ar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re. The core of Model I is composed of Fe, while Model II composed of FeS, and the two models are based on the inferences provided by Europa's external gravitational field. Model III has a core which consists of Fe-FeS alloy, similar to that of Earth's outer core. Model I has a Fe core with a radius of 431 km, a (Mg,Fe)2SiO4 mantle with 999 km and a water shell with 132 km. Model II has a 777 km FeS core, a 619 km (Mg,Fe)2SiO4 mantle and a 167 km water shell. Model III has a 571 km Fe0.8(FeS)0.2 core, a 832 km (Mg,Fe)2SiO4 mantle and a 166 km water shell. In all three models, the density range and the radius of each layer is consistent with those deduced by Anderson et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结构模型 木卫二 铁硫化物 合金组成 半径比 数据模型 密度范围 FES
原文传递
Tidal evolution of exo-planetary systems:WASP-50,GJ 1214 and CoRoT-7
10
作者 DONG Yao ji jianghu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872-879,共8页
We per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investigate tidal evolution of two single-planet systems,that is,WASP-50 and GJ 1214 and a two-planet system CoRoT-7.The results of orbital evolution show that tidal decay and circu... We per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investigate tidal evolution of two single-planet systems,that is,WASP-50 and GJ 1214 and a two-planet system CoRoT-7.The results of orbital evolution show that tidal decay and circularization ma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their final orbits,which is related to the initial orbital data in the simulations.For GJ 1214 system,different cases of initial eccentricity are also considered as only an upper limit of its eccentricity(0.27) is shown,and the outcome suggests a possible maximum initial eccentricity(0.4) in the adopted dynamical model.Moreover,additional runs with alternative values of dissipation factor Q1 are carried out to explore tidal evolution for GJ 1214b,and these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the real Q1 of GJ 1214b may be much larger than its typical value,which may reasonably suggest that GJ 1214b bears a present-day larger eccentricity,undergoing tidal circularization at a slow rate.For the CoRoT-7 system,tidal forces make two planets migrating towards their host star as well as producing tidal circularization,and in this process tidal effects and mutual 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s are coupled with each other.Various scenarios of the initial eccentricity of the outer planet have also been done to investigate final planetary configuration.Tidal decay arising from stellar tides may still work for each system as the eccentricity decreases to zero,and this i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remaining lifetime of each planet used to predict its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系统 轨道演化 潮汐 黄蜂 引力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偏心率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