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武县柿园-艾曲-东交口废弃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与治理方式分析研究
1
作者 杨昱珍 孟飞 +1 位作者 冀卫平 邓珂 《四川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57-60,68,共5页
本文在野外综合地质调查踏勘结果的前提下,采用资料收集、以及野外实测对修武县柿园-艾曲-东交口一带废弃矿山整体分布情况特点、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形成机理进行有序分析,针对性提出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生态效果突出... 本文在野外综合地质调查踏勘结果的前提下,采用资料收集、以及野外实测对修武县柿园-艾曲-东交口一带废弃矿山整体分布情况特点、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形成机理进行有序分析,针对性提出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生态效果突出的防治工作引导思路与方式方法等,为研究区内废弃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修复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武县 废弃矿山 地质环境 治理
下载PDF
3D打印金属补块和髋臼杯在人工髋翻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季卫平 王波 +5 位作者 何世杰 范秋平 沈继全 陈金堂 沈慧芸 潘剑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7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金属补块和髋臼杯在人工髋翻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需进行人工髋翻修的47例患者48侧髋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及髋臼情况,将其分为实验组(3D打印钛)23例24髋和对照组(经典臼杯)2... 目的探讨3D打印金属补块和髋臼杯在人工髋翻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需进行人工髋翻修的47例患者48侧髋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及髋臼情况,将其分为实验组(3D打印钛)23例24髋和对照组(经典臼杯)24例,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功能评价及髋臼外展角。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arris评分、VAS评分及髋臼外展角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术后3、6及12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7 d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髋臼外展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补块和预设计型号髋臼杯假体进行人工髋翻修可减少疼痛,减少取自体骨量,促进功能恢复,使复杂人工髋翻修手术变得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髋关节 翻修 精准医学
下载PDF
防堵吸引管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和翻修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季卫平 季一新 +3 位作者 王波 何世杰 梁娟 范海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8期72-75,79,共5页
目的探讨防堵吸引管(发明专利号:ZL201210334696)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明确其在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或翻修术中的防堵效果和优点。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6月共248例初次或翻修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例,其中实验组(防堵吸引管)125例,对照... 目的探讨防堵吸引管(发明专利号:ZL201210334696)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明确其在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或翻修术中的防堵效果和优点。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6月共248例初次或翻修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例,其中实验组(防堵吸引管)125例,对照组(普通吸引管)123例。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统计两组每台手术堵管次数、堵管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减少吸引器管堵塞,两组手术平均每台堵管次数、堵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防堵吸引管可减少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堵管率,吸除术野骨碎屑、失活游离组织等简便、可靠,防堵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堵吸引管 关节置换术 手术时间 出血
下载PDF
腓骨近端截骨对胫骨近端骨密度影响CT值测量研究
4
作者 季卫平 沈继全 +4 位作者 何世杰 陈金堂 李婕 王波 范秋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9期14-18,25,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对胫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腓骨近端截骨治疗的54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术前、术后2年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对胫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行腓骨近端截骨治疗的54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术前、术后2年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髋-膝-踝角和胫骨近端各部位CT值差异。结果(1)与术前相比,术后2年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髋-膝-踝角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术前及术后2年膝关节胫骨近端CT值内侧>外侧>髁间,胫骨近端上层>下层(P<0.05)(除上下层髁间比较);(3)与术前相比,术后2年胫骨近端上层CT值内侧下降,外侧增加,然而近端下层内侧、外侧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对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腓骨截骨术前、术后胫骨近端不同层面、不同部位的CT值变化,了解胫骨近端骨密度变化,同时进一步佐证“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不均匀沉降 CT值 胫骨平台 腓骨近端截骨术
下载PDF
AO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吴博 季卫平 +1 位作者 王波 许超 《中医正骨》 2017年第12期34-37,共4页
目的:比较AO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8例采用AO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克氏针组)、23例采用髌骨针张力带内固... 目的:比较AO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8例采用AO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克氏针组)、23例采用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髌骨针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12岁,中位数7岁。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数18个月。髌骨针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克氏针组[(54.35±4.00)min,(63.56±5.39)min,t=2.186,P=0.035;(4.57±1.27)d,(6.06±2.41)d,t=2.375,P=0.026;(52.91±3.86)d,(56.78±5.92)d,t=2.524,P=0.016];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3±7.04)mL,(55.00±7.86)mL,t=0.932,P=0.357]。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克氏针组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2例,髌骨针组优14例、良8例、可1例;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30,P=0.471)。结论:AO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相当,均可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但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下载PDF
分层抽样方法在岩心柱取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吕洲 王玉普 +5 位作者 李莉 吉伟平 侯秀林 刘达望 葛政廷 李扬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4-279,共6页
通过储层岩心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地质研究、测井解释和油气藏工程计算的基础。岩心柱样品的选择是储层岩心实验的第一步,其取样精度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岩心柱样品取样数量受限的情况下,传统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难以满足测量精度... 通过储层岩心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地质研究、测井解释和油气藏工程计算的基础。岩心柱样品的选择是储层岩心实验的第一步,其取样精度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岩心柱样品取样数量受限的情况下,传统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难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针对传统抽样方法的局限性,阐述了分层抽样方法的原理,并探讨了分层抽样参数的选取标准。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使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实现蒙特卡洛算法,对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测量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抽样数量的前提下,分层抽样的数据精度明显优于简单随机抽样。因此,根据不同岩心实验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分层抽样的岩心柱样品的选择方法。该方法可以预估取样精度,并据此设计合理的样品数量,当实验样品数量受限时,可以有效地提升取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抽样 岩心取样 储层实验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何梦蓉 杨羽芳 +2 位作者 吴叶芬 季卫平 王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1期150-152,15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对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对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为25.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确切,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与借鉴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预后
下载PDF
次生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纪伟平 陈馨鑫 +4 位作者 徐慧 金晨慈 胡云明 计程远 沈贤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掌握除湖北及武汉主要疫区的次生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指导广大次生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为临床进一步防控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15日至2月1日在次生疫区温州市3家医院就诊并确诊的新... 目的了解掌握除湖北及武汉主要疫区的次生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指导广大次生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为临床进一步防控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15日至2月1日在次生疫区温州市3家医院就诊并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及血液检查结果,并根据是否有主疫区接触史将患者分为直接接触感染组(DC组)和间接接触感染组(IDC组),分析两组间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确诊患者33例,发病时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乏力、胸闷、胸痛等;次生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仍以呼吸道和全身症状为主,DC组(15例)与IDC组(18例)人口学特征,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比例,发热、畏寒、寒战、咽痛/咽痒、咳嗽、咳痰、鼻塞、流涕、乏力、肌肉酸痛、恶心、胸闷等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反应蛋白IDC组明显高于D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g/L:11.89(9.74,23.36)比5.68(2.80,13.00),P=0.1469〕.DC组有5例检测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其中4例明显升高,均值达到61.51mg/L(正常参考值≤10mg/L).结论次生疫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仍以呼吸道和全身症状表现为主,表现典型性不强;非直接主疫区接触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与有直接主疫区接触患者无明显差异.SAA异常升高可能可以作为诊疗辅助观察和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疫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确诊患者 症状 体征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羽芳 何梦蓉 +2 位作者 朱晓影 季卫平 王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9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畸形、功能和疼痛等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并能够提升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人工髋关节置换 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满意度
下载PDF
氨甲环酸静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Superpath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博 季卫平 +1 位作者 陈继营 周勇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6期27-32,36,共7页
目的探讨在Superpath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静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筛选出75例符合诊断及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15例。五组患者均于切皮前10 min静脉滴注氨... 目的探讨在Superpath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静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筛选出75例符合诊断及排除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15例。五组患者均于切皮前1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100 mL。缝合关闭切口后,A组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0 mL,B、C、D、E组向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氯化钠溶液50 mL,然后各组均夹闭引流管;A、B两组于夹闭引流管30 min后打开。C、D、E三组患者分别于夹闭引流管60 min、90 min、120 min后打开,记录各组术后48 h引流量、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及术后第1、3、5天及1个月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术后输血次数及输血量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48 h引流量、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高于其他四组,A组各项结果与C、D、E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管内注入氨甲环酸的各组中,随着术后引流管夹闭时间的增加,术后48 h引流量逐渐减少,C、D、E三组术后48 h引流量明显少于B组,C、D、E三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夹管60 min开始,随着夹管时间的增加,术后48 h引流量D组和E组较C组减少不明显,C、D、E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E四组间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A组到E组,术后5组的血红蛋白减少量和红细胞比容减少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但5组之间比较结果显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术后无患者进行输血。结论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可减少Superpath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氨甲环酸注射入关节腔后夹闭引流管的时间对术后止血效果有影响,夹管60 min再开放引流止血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术后引流管夹闭时间 失血量
下载PDF
TRIM1、occludin、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纪伟平 卢明东 +2 位作者 黄颖鹏 王娟 杨向群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001-2004,2193,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TRIM)1、occludin、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TRIM1、occludin、ZO-1表达,分析TRIM1与occludin、ZO-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TR...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TRIM)1、occludin、ZO-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TRIM1、occludin、ZO-1表达,分析TRIM1与occludin、ZO-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TRIM1、occludin、ZO-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TRIM1表达升高,occludin、ZO-1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肠癌组织中TRIM1表达与occludin、ZO-1表达均呈负相关(rs=-0.420、-0.343,均P<0.05)。结肠癌组织中TRIM1、occludin、ZO-1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T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均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均无关(均P>0.05)。经生存分析,TRIM1高表达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TRIM1低表达者(P<0.05),occludin高表达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occludin低表达者(P<0.05),ZO-1高表达者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ZO-1低表达者(P<0.05)。TRIM1高表达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74,95%CI:1.04~5.44,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TRIM1表达升高,且与occludin、ZO-1表达呈负相关;3项指标均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T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其中TRIM1高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1 细胞极性蛋白 结肠癌
下载PDF
改良Hardinge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肢体长度测量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博 季卫平 +1 位作者 陈继营 柴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5期41-47,共7页
目的分析在改良Hardinge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肢体长度测量方法在双下肢等长效果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初次单侧改良Hardinge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1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中采用两种肢体... 目的分析在改良Hardinge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肢体长度测量方法在双下肢等长效果中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初次单侧改良Hardinge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1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中采用两种肢体长度测量方法,其中84例采用X线健侧对照法(A组),67例采用克氏针定位法(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51例患者均完成随访。A组的手术时间[(107.32±12.01)min vs(94.56±15.39)min]较B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1.08±0.52)mm vs(3.79±1.54)mm]较B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的两种方法中X线健侧对照法(A组)较克氏针定位法(B组)在下肢长度控制方面有更为精确的优势,但其术中所用时间较B组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HARDINGE入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 长度测量
下载PDF
脂氧素A4调控mRNA-29b保护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纪伟平 Hui Li +3 位作者 Arvine Chandoo 蔡爱敏 董佩泓 吴晓燕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32-135,105,共5页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调控miRNA-29家族分子保护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特征性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组(按20mg/kg尾静脉注射LPS)、LPS+LXA4组(按20mg/kg尾静脉注射LPS 6h...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调控miRNA-29家族分子保护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特征性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组(按20mg/kg尾静脉注射LPS)、LPS+LXA4组(按20mg/kg尾静脉注射LPS 6h后,再按2μg/kg尾静脉注射LXA4作用2h)和对照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组10只。麻醉处死大鼠取肺,左肺用于HE染色和ELISA法检测促炎因子(TNF-α、IL-6)水平,右肺用于RT-PCR法检测miRNA-29家族表达水平。结果 LPS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可见明显的炎症改变,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内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LPS+LXA4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可见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内TNF-α、IL-6水平较LPS组均明显下降(均P<0. 05)。RT-PCR结果显示,LPS组大鼠肺组织内miRNA-29a、miRNA-29b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 05),LPS+LXA4组miRNA-29b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miRNA-29a、miRNA-29b可能在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发生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LPS可能通过下调miRNA-29b表达来发挥促炎症消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脂多糖 脂氧素A4
下载PDF
影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皮肤切口愈合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继全 季卫平 +3 位作者 王波 何友武 华爱莲 颜子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期184-188,192,共6页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切口愈合不良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常影响到患者术后恢复和手术疗效。其主要与患者自身状况、医师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密切相关。目前对人工全膝关节置...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切口愈合不良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常影响到患者术后恢复和手术疗效。其主要与患者自身状况、医师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密切相关。目前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皮肤切口愈合因素研究较多,但所得结果不尽一致。其主要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营养不良、肥胖、缝合方式、引流管、止血带使用时间、手术入路等有关,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皮肤切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愈合因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糖尿病 缝合方式 倒刺线
下载PDF
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肢体长度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季卫平 吴博 +3 位作者 王波 何世杰 王小玲 梁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5期90-94,169,共6页
目的探讨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下肢等长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16年2月~2017年9月,对我院50例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THA患者,通过术前影像学评估、模板测量、计算股骨柄假体最高点与大转子顶点距离,术中C臂机拍... 目的探讨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下肢等长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16年2月~2017年9月,对我院50例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THA患者,通过术前影像学评估、模板测量、计算股骨柄假体最高点与大转子顶点距离,术中C臂机拍摄两侧髋关节和股骨近段正位片,测量大转子顶点、小转子最下缘或高点与两侧坐骨结节最低点连线的垂直距离,比较左右侧位置关系,选择相应颈长、调整股骨柄打入深度及股骨头的增减型号来调整肢体长度趋于等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8.0±0.5)个月。切口愈合瘢痕长度5.4~7.5(6.0±0.4)cm。术后6个月回院复查时Harris评分82~93(86.0±2.5)分,术后双下肢长度相等47例,不相等3例(0.3~0.7 cm)。结论 SuperPATH微创入路THA术,术前应用模板在X片上测量精确预算,术中通过臼深、截骨位置调整、不同型号假体组件组合、再次X线透视精确再评估等措施控制下肢长度的方法能使患者术后双下肢获得等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置换 髋关节 下肢
下载PDF
体型对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506例报告)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和新 燕速 +16 位作者 叶志坚 张健 蔡丽生 陈锦萍 苏国强 张国伟 傅锦波 卢传辉 王亮 纪伟平 孔文成 龚江 陈平 黄荣杰 柯海林 沈贤 尤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3,共9页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体型对该手术方式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国内8家医疗中心收治的506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3例,青海大学附属医...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体型对该手术方式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国内8家医疗中心收治的506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3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66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6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4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48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35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0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与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8例,女178例;平均年龄为60岁,年龄范围为24~85岁。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指标:脐水平最大腹壁厚度(USCF)、经脐部腹腔最大前后径(UAPD)、经脐部腹腔最大左右径(UTD)、经剑突最高点腹腔最大前后径(XAPD)、经剑突最高点腹腔最大左右径(XTD)、腹壁至腹腔动脉根部腹腔最大前后径(CAD)、经腹腔动脉根部腹腔左右径(CATD)。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4)体型相关各项指标对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的影响:①Pearso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②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U非参数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各体型因素对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1)术中和术后情况:5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BillrothⅠ式吻合103例,BillrothⅡ式吻合140例,BillrothⅡ+Braun吻合201例,Roux-en-Y吻合62例。506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33±44)min、(102±86)mL、(34±13)枚;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6±1.5)d、(5.8±3.3)d、(8.3±3.8)d、(12.2±5.7)d。506例患者术后病理学分期:Ⅰ期196例,Ⅱ期122例,Ⅲ期188例。506例患者中,93例(106例次)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其中肺部及上呼吸道感染33例次、切口感染12例次、吻合口漏11例次、腹腔感染11例次、肠梗阻8例次、胃瘫8例次、腹腔出血6例次、菌血症5例次、吻合口出血3例次、淋巴液漏3例次、胰液漏2例次、泌尿系感染1例次、吻合口狭窄1例次、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次、肺栓塞1例次;其中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并发症11例。同一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2)随访情况:506例患者中,46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51例术后生存,38例肿瘤复发转移。(3)影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清白蛋白、XAPD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χ^2=10.289,7.427,5.269,5.481,4.285,P<0.05)。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血清白蛋白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033,1.118,0.937,95%可信区间为1.011~1.057,1.025~1.219,0.887~0.990,P<0.05)。(4)体型相关各项指标对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的影响。①Pearso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PD、XAPD、CAD、CATD与术中出血量均相关(r=0.107,0.169,0.179,0.106,P<0.05),UAPD、XAPD、CAD与淋巴结清扫数目均相关(r=-0.137,-0.143,-0.173,P<0.05),USCF、XAPD与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相关(r=0.122,0.109,P<0.05),USCF、XAPD、CAD与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均相关(r=0.132,0.108,0.132,P<0.05),USCF、XAPD与术后住院时间均相关(r=0.116,0.100,P<0.05)。②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AD与术中出血量呈线性正相关(r=6.776)、与淋巴结清扫数目呈线性负相关(r=-0.841),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0,-1.992,P<0.05)。USCF与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r=0.170)、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r=0.365)、术后住院时间均呈线性正相关(r=0.636),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8,1.981,2.107,P<0.05)。结论腹部体型将影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但并不增加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年龄、体质量指数及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根治胜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体型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及条目筛选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兆硕 季伟苹 +4 位作者 陈沛沛 陈燕 徐燎宇 王勇 石美琴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8-652,共5页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按照PRO量表制作原则与流程,结合中医相关理论,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的理论框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等方式建立条目池,根据专家Delphi法及Likert评定法进...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按照PRO量表制作原则与流程,结合中医相关理论,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的理论框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等方式建立条目池,根据专家Delphi法及Likert评定法进行条目筛选和优化,并通过文化适应性调查等形成预调查量表。临床调查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运用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t检验法、克朗巴赫α系数法、专家重要性评分6种统计方法进行条目筛选。结果形成条目池78条症状,经优化得到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预调查量表条目27条。发放量表175份调查表,共回收169份,通过离散趋势法删除标准差<0.7的条目2条,因子分析法除去与其他因子接近的条目1条,克朗巴赫α系数法删除Cronbach'sα系数<0.7的条目1条,专家重要性评分删除评分<8分的条目6条(其中2条与离散趋势法相同),最终筛选出19个条目,形成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独立性领域4个领域,包括疼痛及不适、体力、睡眠、二便、饮食、出汗、寒热、积极感受、消极感受、日常生活、个人能力、社会关系、社会环境12个方面。结论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研制流程规范,能够体现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特色,反映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生存质量,尚需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实施进一步的科学性考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量表 复发性口腔溃疡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
原文传递
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型假体与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在股骨远端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超 王永杰 +3 位作者 徐佳明 嵇伟平 张智长 董扬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3期298-304,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型假体和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在股骨远端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8月—2019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8~73(22.1±... 目的对比分析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型假体和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在股骨远端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8月—2019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8~73(22.1±15.9)岁。本组32例新辅助化疗均有效,均行股骨远端瘤段切除假体重建术治疗。按照假体重建方式分组: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型假体组(定制组)12例,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组(新轴心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国际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的功能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肿瘤复发率,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组中15岁以下的8例儿童患者术后双下肢长度差。结果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组与新轴心式组术后1年MSTS评分分别为(26.6±2.6)分和(22.6±1.8)分,膝关节HSS评分分别(90.1±4.1)分和(70.4±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19、11.375,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12和15%(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术后保留自身关节定制组出现1例假体髓内柄断裂、1例伤口不愈合,新轴心式组出现2例假体松动、2例伤口不愈合。定制组中,保留骨骺的15岁以下8例患儿中术后满2年者双下肢长度差均大于20 mm。结论在满足严格的保肢适应证和标准的新辅助化疗前提下,对于距离膝关节面有一定安全距离的股骨远端骨肉瘤段切除假体重建治疗患者,相比于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重建,采用保留自身膝关节的定制型假体重建虽然不能解决儿童日后双下肢不等长的问题,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保留自身关节手术 膝关节 假体置换
原文传递
骨肉瘤干细胞生物标志物CD117和Stro-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永杰 梁超 +3 位作者 卫愉轩 张智长 嵇伟平 董扬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干细胞生物标志物CD117和Stro-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因素、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8月—2017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 目的探讨骨肉瘤干细胞生物标志物CD117和Stro-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因素、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8月—2017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8例患者的骨肉瘤切除标本为骨肉瘤组,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0~67(23.16±13.47)岁;另取其中13例患者的瘤旁骨组织标本作为骨组织组。取两组组织蜡块构建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芯片中骨肉瘤干细胞生物标记物CD117和Stro-1蛋白在骨肉瘤组、骨组织组中的表达情况。在骨肉瘤组织中,分析CD117和Stro-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CD117、Stro-1蛋白表达及CD117/Stro-1蛋白双阳性表达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D117和Stro-1在骨肉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2%(30/58)和48.28%(28/58),在骨组织组的阳性表达率均为6/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骨肉瘤组中,CD117蛋白与Stro-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n=0.864,P<0.01)。CD117蛋白阳性、Stro-1蛋白阳性及CD117/Stro-1蛋白双阳性表达在Enneking外科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01、7.374、6.130,P值均<0.05),而与不同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117蛋白阳性30例患者的无瘤生存期中位数为360.00 d,少于阴性28例患者的1260.00 d;Stro-1蛋白阳性28例患者无瘤生存期中位数为330.00 d,少于阴性30例患者的900.00 d;CD117、Stro-1蛋白双阳性27例患者无瘤生存期中位数为360.00 d,少于非双阳性31例患者的900.0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70、4.638、5.391,P值均<0.05)。结论在骨肉瘤组织中,CD117和Stro-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无论哪种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临床分期更高,无瘤生存期更短。CD117和Stro-1有望成为预测骨肉瘤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肿瘤干细胞 肿瘤标志物 CD117 STRO-1 无瘤生存期
原文传递
镁锌及其合金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愉轩 嵇伟平 董扬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7期494-497,共4页
镁锌合金凭借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力学及生物降解性能在生物材料领域应用广泛,其抗肿瘤作用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随着骨肉瘤诊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接... 镁锌合金凭借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力学及生物降解性能在生物材料领域应用广泛,其抗肿瘤作用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随着骨肉瘤诊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接近60%~70%;但是骨肉瘤术后局部复发及转移仍然是威胁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功能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回顾既往镁、锌及镁锌合金抗肿瘤的相关研究,总结分析镁、锌及其合金的抗肿瘤机制,并阐述镁锌合金在骨肿瘤,尤其是在骨肉瘤中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抗代谢药 抗肿瘤 骨肉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