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裂缝耦合下的致密油/页岩油动态渗流实验
1
作者 杜猛 杨正明 +10 位作者 吕伟峰 李忠诚 王国锋 陈信良 亓翔 姚兰兰 张育豪 贾宁洪 李海波 常艺琳 霍旭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6-366,共11页
基于核磁共振和CT扫描技术建立了动态驱渗结合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分析了致密油/页岩油动态渗吸微观孔喉动用机制及影响动态渗吸开发效果的因素,模拟了致密油/页岩油压裂—焖井—返排—开采一体化的动态渗流过程,明确了不同开发阶段的... 基于核磁共振和CT扫描技术建立了动态驱渗结合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分析了致密油/页岩油动态渗吸微观孔喉动用机制及影响动态渗吸开发效果的因素,模拟了致密油/页岩油压裂—焖井—返排—开采一体化的动态渗流过程,明确了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动态特征及对采出程度的贡献。研究表明:致密油/页岩油储层的渗流可分为大孔隙与裂缝间驱替快速产出的强驱替弱渗吸、小孔隙逆向渗吸缓慢采出的弱驱替强渗吸、动态平衡时的弱驱替弱渗吸3个阶段。驱替压力越大,驱替采出程度越高,渗吸采出程度越低,但驱替压力过大注入水易突破前缘,降低采出程度。渗透率越高,渗吸、驱替采出程度越大,渗吸平衡时间越短,最终采出率越高。裂缝可有效加大基质与水的渗吸接触面积,降低油水渗流阻力,促进基质、裂缝间的油水置换,提高基质排油速度和采收率。压裂后进行焖井有利于流体的渗吸置换与增能蓄能,有效利用返排液的携带、开采阶段的排驱置换作用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页岩油 物理模拟 核磁共振 CT扫描 动态渗吸 生产动态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空间信息技术在二氧化碳封存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2
作者 吕伟峰 李昱澍 +4 位作者 王明远 林千果 贾宁洪 姬泽敏 何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5-645,共11页
系统梳理了不同空间信息技术在CO_(2)封存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CO_(2)封存监测中面临的挑战,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CO_(2)封存监测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在CO_(2)封存监测领域应用的空间信息技术主要有涡度相关法... 系统梳理了不同空间信息技术在CO_(2)封存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CO_(2)封存监测中面临的挑战,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CO_(2)封存监测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在CO_(2)封存监测领域应用的空间信息技术主要有涡度相关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5类,涉及监测数据获取、定位与数据传输、数据管理与决策支持等3个环节。空间信息技术在CO_(2)封存监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针对不同监测目的、不同搭载平台以及不同监测场地,需选取与其相匹配的空间信息技术;针对空间信息监测数据来源广、数据量大的特点,需建立有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空间信息技术需要与目前成熟的监测技术进行交互验证,促进协同作业。未来需建立空间信息技术监测方案设计方法与标准,建立跨尺度监测技术的协同应用方法,形成空间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协同应用,加快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碳封存项目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CO_(2)封存监测 空间信息技术 CO_(2)泄漏 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
下载PDF
中国CCUS-EOR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0
3
作者 向勇 侯力 +2 位作者 杜猛 贾宁洪 吕伟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共17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CO_(2)驱油(CCUS-EOR)是其中最主要的CO_(2)利用方式。梳理了CCUS-EOR整个流程,系统阐述了捕集技术、输送方式和驱油封存过程的发展现状及...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CO_(2)驱油(CCUS-EOR)是其中最主要的CO_(2)利用方式。梳理了CCUS-EOR整个流程,系统阐述了捕集技术、输送方式和驱油封存过程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针对捕集过程,着重分析了不同CO_(2)捕集技术的优缺点、成本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了中国在大规模碳捕集成本和捕集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输送过程,着重分析了超临界管道输送面临的挑战如管道建设、管输工艺和管输设备等方面;针对CO_(2)驱油过程,着重分析了中国在CCUS-EOR技术上的技术水平、应用规模及生产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CO_(2)封存过程,侧重对埋存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列举了可能的CO_(2)泄漏监测方法。中国的双碳政策指引、主要产油盆地周边源汇匹配、储量丰富的低渗透油藏都为CCUS-EOR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大规模低浓度捕集技术、长距离超临界管道输送技术、规模化驱油埋存、智能化监测技术等方面与国外较为成熟的工业化CCUS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针对这些差距,从政策引导、技术攻关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对于中国大规模CCUS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CO_(2)运输 提高采收率 CO_(2)封存 CO_(2)监测 发展前景
下载PDF
页岩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在线物理模拟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杜猛 吕伟峰 +9 位作者 杨正明 贾宁洪 张记刚 牛中坤 李雯 陈信良 姚兰兰 常艺琳 江思睿 黄千慧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5-807,共13页
为探索页岩油注空气驱油机理,建立了基于CT扫描和核磁共振技术的页岩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在线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衰竭压力下页岩油空气驱开发效果、不同大小孔喉微观动用特征和页岩油空气驱采油机制,分析了空气含氧量、渗透率、注... 为探索页岩油注空气驱油机理,建立了基于CT扫描和核磁共振技术的页岩油注空气提高采收率在线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衰竭压力下页岩油空气驱开发效果、不同大小孔喉微观动用特征和页岩油空气驱采油机制,分析了空气含氧量、渗透率、注入压力、裂缝对页岩注空气驱油效果和不同大小孔隙原油采出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页岩储集层衰竭开采后注入空气可大幅提高页岩油采收率,但不同注入时机下驱油效率和不同级别孔喉动用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空气含氧量越高,低温氧化作用越强,不同大小孔隙动用程度越高,采收率越大。渗透率越高,孔喉连通性越好,流体流动能力越强,采收率越高。注入压力升高,孔喉动用下限减小,但易产生气窜现象导致突破提前,采收率先增大后减小。裂缝能加大气体与原油的接触面积,通过基质向裂缝供油提高空气波及系数和基质泄油面积,在合理生产压差下,注空气前进行适当的压裂改造有助于提高空气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空气驱 CT扫描 核磁共振 提高采收率 物理模拟
下载PDF
井间ERT电极阵列优化及监测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
5
作者 吴陈芋潼 徐同晖 +2 位作者 邢兰昌 贾宁洪 吕伟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11期38-45,52,共9页
为了开发用于地层中CO_(2)运移监测的井间ERT系统,研究了ERT电极阵列和工作模式优化设计方法并研制了井间ERT监测模拟实验系统;基于COMSOL平台构建了模拟井间ERT测量响应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型分析了电极间距和宽度等参数对监... 为了开发用于地层中CO_(2)运移监测的井间ERT系统,研究了ERT电极阵列和工作模式优化设计方法并研制了井间ERT监测模拟实验系统;基于COMSOL平台构建了模拟井间ERT测量响应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型分析了电极间距和宽度等参数对监测区域电场灵敏度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电极阵列工作模式下场域灵敏度的分布特征,确定了井间ERT实验系统中最优的电极参数,即电极间距、宽度与监测范围的比值分别为0.200、0.025,电极阵列的工作模式为AM-BN;在对实验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总体设计以及上述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分别对系统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进行了开发,采用多路切换开关并配合精密电桥仪实现了对电阻抗参数的测量,利用以LabVIEW为平台开发的测控软件实现了对实验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以埋放绝缘物体来模拟注入地层CO_(2)的方式开展了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测量到的电阻抗数据可以灵敏地反映出监测区域电参数的变化且能够用于定位绝缘物体的位置,从而验证了所开发系统的可用性;所建立的电极阵列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开发的井间ERT监测模拟实验系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复电导率参数的CO_(2)饱和度评价模型和开发现场适用的井间ERT监测系统提供了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电阻层析成像 监测实验系统 电极阵列优化 有限元 二氧化碳 地质封存
下载PDF
井间ERT监测数据远程传输与数据处理平台设计与开发
6
作者 徐同晖 吴陈芋潼 +2 位作者 邢兰昌 贾宁洪 吕伟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11期273-279,320,共8页
针对CO_(2)地质封存过程中井间ERT监测数据处理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了监测数据综合处理平台;采用4G网络实现了监测数据从现场到监控中心的远程传输,利用MySQL开发了存储监测数据信息和用户信息的数据库,基于有限元法和线性反投影法实现了井... 针对CO_(2)地质封存过程中井间ERT监测数据处理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了监测数据综合处理平台;采用4G网络实现了监测数据从现场到监控中心的远程传输,利用MySQL开发了存储监测数据信息和用户信息的数据库,基于有限元法和线性反投影法实现了井间ERT图像重建算法,基于B/S架构和MVC设计模式开发了Web软件;该平台具有监测数据远程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基于井间ERT的CO_(2)饱和度成像模块、账户管理模块和CO_(2)封存状态显示模块,可实现监测数据自动远程传输、存储、处理、展示等功能,远程用户登录该平台可对地质封存过程中CO_(2)运移状态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和历史状态查询;实验室内模拟测试结果表明了各功能模块均可正常运行,从而验证了所开发数据处理平台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监测 数据传输 井间电阻层析成像 WEB开发 二氧化碳 地质封存
下载PDF
An online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by air injection in shale oil 被引量:1
7
作者 DU Meng LYU Weifeng +9 位作者 YANG Zhengming jia ninghong ZHANG Jigang NIU Zhongkun LI Wen CHEN Xinliang YAO Lanlan CHANG Yilin jiaNG Sirui HUANG Qianhu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4期909-923,共15页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air flooding shale oil, an online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 for enhanced shale oil recovery by air injec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CT scanning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air flooding shale oil, an online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 for enhanced shale oil recovery by air injec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CT scanning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shale oil by air flooding under different depletion pressures, the micro-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re throat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the mechanism of shale oil recovery by air flooding wer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air oxygen content, permeability, gas injection pressure, and fractures on the air flooding effect in shale and crude oil production in pores with different sizes were analyzed. The recovery of shale oil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by injecting air into the depleted shale reservoir, but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and the production degree of different levels of pore throats vary with the injection timing. The higher the air oxygen content and the stronger the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 the higher the production degree of pore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the higher the shale oil recovery. The higher the permeability and the better the pore throat connectivity, the stronger the fluid flow capacity and the higher the shale oil recovery. As the injection pressure increases, the lower limit of the production degree of pore throats decreases, but gas channeling may occur to cause a premature breakthrough;as a result, the recovery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Fracture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gas and crude oil, and increase the air sweep coefficient and matrix oil drainage area by supplying oil to fractures through the matrix, which means that a proper fracturing before air injection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under a reasonable produc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air flooding CT scann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OR physics simulation
下载PDF
泡沫阻力因子与残余阻力因子预测模型研究
8
作者 周新宇 黄佳 +4 位作者 韩璐 刘章 蔡红岩 贾宁洪 胡景宏 《天然气与石油》 2022年第5期69-74,共6页
泡沫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是表征泡沫驱调剖封堵效果的重要参数,但受到岩心渗透率、孔隙度以及泡沫注入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大量的室内评价实验才能得到有效的泡沫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通过SPSS分析软件,用逐步回归的方... 泡沫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是表征泡沫驱调剖封堵效果的重要参数,但受到岩心渗透率、孔隙度以及泡沫注入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大量的室内评价实验才能得到有效的泡沫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通过SPSS分析软件,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拟合泡沫阻力因子和残余阻力因子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得出了各因素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各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并得到预测模型,再利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确定预测模型的精度达80%以上,研究可为室内评价实验计算泡沫阻力因子与残余阻力因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 泡沫阻力因子 残余阻力因子 渗透率 孔隙度 注入量
下载PDF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杜猛 向勇 +3 位作者 贾宁洪 吕伟峰 张景 张代燕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31,共12页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是重要的砂砾岩油气聚集区。为了研究玛湖凹陷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开展了压汞、核磁共振、铸体薄片等分析,结合微米CT扫描技术、扫描电镜矿物定量评价(QEMSCAN)及MAPS显微图像拼接技术,从尺度与精度...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是重要的砂砾岩油气聚集区。为了研究玛湖凹陷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开展了压汞、核磁共振、铸体薄片等分析,结合微米CT扫描技术、扫描电镜矿物定量评价(QEMSCAN)及MAPS显微图像拼接技术,从尺度与精度、二维与三维综合开展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孔喉尺度分布广泛,呈现较明显双峰特征,大尺度孔喉为亚微米—微米级,而小尺度孔喉为纳米—亚微米级,以0.5~4.0μm喉道贡献率最高,微米级孔喉对渗流的贡献较大。②微米尺度下,孔隙结构具有强非均质性,复模态等特点,孔隙类型以溶蚀孔、粒间孔及微裂缝为主,孔隙展布状态主要有条带状和孤立状2种,孔隙连通性比孔隙尺度对渗流的贡献更大。③纳米尺度下,扫描电镜确定其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粒间压实作用充分,颗粒形状结合紧密,不同孔渗的样品基质内纳米级微孔形态各异,多以分布于矿物颗粒(晶体)内部蜂窝状长石溶蚀孔或填隙物表面微孔为主,可见方解石颗粒解理缝,对微米级球状微孔及纳米级溶孔起到较好的沟通作用。该研究成果可为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表征及“甜点”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砾岩 复模态 跨尺度 数字岩心 微观孔隙结构表征 百口泉组 玛湖凹陷
下载PDF
CO2近混相驱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浩 刘希良 +3 位作者 贾宁洪 张可 杨冉 杨胜来 《石油科学通报》 2020年第3期392-401,共10页
CO2驱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对CO2驱进行研究,开展了多项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CO2注入对原油的影响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溶解、膨胀、降粘、扩散和传质等,各机制相互耦合、协同作用。原... CO2驱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对CO2驱进行研究,开展了多项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CO2注入对原油的影响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溶解、膨胀、降粘、扩散和传质等,各机制相互耦合、协同作用。原油组成不同,微观上各机理所起作用各异。另外,杂质气体的混入、水盾对油气体系的分隔以及孔隙尺度效应的存在,加剧了各微观机理作用机制的差异。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CO2驱油现状,并结合油气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阐述了CO2驱油技术在油田推广应用的现状和问题。目前,对于CO2驱油的研究以及现场应用对最小混相压力过度关注,使得能否实现混相成了油田实施CO2驱油的决定因素。许多具有优势条件的油藏,仅仅因为无法达到最小混相压力而被否决。因此,针对工程实践更易实现的CO2近混相驱技术,提出了限制其发展的三大主控因素,探讨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已充分证明了CO2近混相驱技术在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方面的优势。较低的注入压力和操作成本,明显放宽了传统混相驱技术对我国普遍存在的储层条件、原油品质和气源匮乏等的限制。然而,近混相的定义并未完全统一,压力区间的确定方法仍属空白,典型特征和驱替机理尚未明确。实际应用过程中,"杂质气体混入"、"水盾阻隔"及"孔隙尺寸效应"对近混相的影响不可避免。非纯条件下产出气中CO2的浓度下限如何确定,油、气、水三相条件下的绕流、错流和马格朗尼流等不同形式的水盾阻隔效应如何表征,润湿性、孔隙分布和孔隙尺寸效应如何影响混相程度,各因素之间如何协同作用等诸多问题,亟待开展深入研究,以应对我国CO2近混相驱技术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随之而来的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混相压力区间 产出气回注 水盾阻隔 孔隙尺寸效应
下载PDF
Experiment of dynamic seepage of tight/shale oil under matrix fracture coupling
11
作者 DU Meng YANG Zhengming +10 位作者 LYU Weifeng LI Zhongcheng WANG Guofeng CHEN Xinliang QI Xiang YAO Lanlan ZHANG Yuhao jia ninghong LI Haibo CHANG Yilin HUO X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2期403-415,共13页
A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 with a combination of dynamic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and CT scanning.The microscopic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tight/shale ... A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 with a combination of dynamic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and CT scanning.The microscopic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tight/shale oil in pore throat by dynamic imbibi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dynamic imbibition were analyzed.The dynamic seepage process of fracking-soaking-backflow-production integration was simulated,which reveals the dynamic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enhancing oil recovery(EOR).The seepage of tight/shale reservoi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strong displacement and weak imbibition as oil produced rapidly by displacement from macropores and fractures,weak displacement and strong imbibition as oil produced slowly by reverse imbibition from small pores,and weak displacement and weak imbibition at dynamic equilibrium.The greater displacement pressure results in the higher displacement recovery and the lower imbibition recovery.However,if the displacement pressure is too high,the injected water is easy to break through the front and reduce the recovery degree.The higher the permeability,the greater the imbibition and displacement recovery,the shorter the time of imbibition balance,and the higher the final recovery.The fracture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imbibition contact area between matrix and water,reduce the oil-water seepage resistance,promote the oil-water displacement between matrix and fracture,and improve the oil displacement rate and recovery of the matrix.The soaking after fractur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imbibition replacement and energy storage of the fluid;also,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carrying of the backflow fluid and the displacement in the mining stage is the key to enhancing oil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oil shale oil physical simula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T scanning dynamic imbibiti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EOR
下载PDF
分支通道内液-液自发渗吸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江韬 贾宁洪 +3 位作者 胡慧芳 杨勇 鞠杨 王沫然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3-554,共12页
自发渗吸过程中两相界面在分支通道内的破裂和汇合为强非稳态过程,难以用经典理论及常规数值计算方法准确描述。本文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研究孔隙结构分支通道基本单元内的液-液自发渗吸行为,对比出入口通道大小、两相黏度差异对液-液... 自发渗吸过程中两相界面在分支通道内的破裂和汇合为强非稳态过程,难以用经典理论及常规数值计算方法准确描述。本文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研究孔隙结构分支通道基本单元内的液-液自发渗吸行为,对比出入口通道大小、两相黏度差异对液-液自发渗吸行为的影响。入口通道的大小对两相界面破裂进入分支通道内的竞争自发渗吸行为起控制作用,而两相流体黏度控制了自发渗吸整体行为。本研究为复杂孔隙结构内液-液自发渗吸行为定量表征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渗吸 毛细管力 两相流 多孔介质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