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CD的激光熔覆熔池平滑度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1
作者 敖良忠 丁坚 +2 位作者 魏永超 贾文彬 畅浩天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89-92,143,共5页
由于激光熔覆过程高温高亮,无法实时准确判断熔覆效果。使用CCD相机结合平滑度监测算法,对不同功率下的熔池形貌进行监测,验证算法性能,判断熔覆效果,同时尝试叶片修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过大或者扫描速度过慢,均会导致熔池边缘平滑度... 由于激光熔覆过程高温高亮,无法实时准确判断熔覆效果。使用CCD相机结合平滑度监测算法,对不同功率下的熔池形貌进行监测,验证算法性能,判断熔覆效果,同时尝试叶片修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过大或者扫描速度过慢,均会导致熔池边缘平滑度较差,进而认为熔覆参数不合适;为防止熔坏基材,可根据监测效果及时停机;发现激光功率与熔池边缘平滑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平滑度监测 压气机叶片 CCD相机 熔池
下载PDF
果味米酒发酵工艺进展
2
作者 田曦 赵婉珍 +2 位作者 贾文斌 王贵龙 李银凤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7期82-84,共3页
果味米酒已成为现代人喜爱的健康饮品,因其酒精度低、营养价值高,所以受众广,研究者开发了多款果味米酒,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米酒酒体清亮、口感醇厚、果香味独特、酸甜适口。综述研究成果,总结果味米酒发酵的工艺进展,为今后相关研究提... 果味米酒已成为现代人喜爱的健康饮品,因其酒精度低、营养价值高,所以受众广,研究者开发了多款果味米酒,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米酒酒体清亮、口感醇厚、果香味独特、酸甜适口。综述研究成果,总结果味米酒发酵的工艺进展,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发酵 米酒
下载PDF
赣北石门寺钨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辉 叶天竺 +5 位作者 祝新友 巩小栋 贾文彬 熊光强 贺晓龙 胡擘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1-930,共10页
基于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对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矿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细脉浸染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石英大脉型和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花岗斑岩。成矿构造为近EW向和NW向断... 基于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对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矿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细脉浸染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石英大脉型和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花岗斑岩。成矿构造为近EW向和NW向断裂构造。成矿结构面明确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界面,其与似伟晶岩壳的分布大体一致,控制了大规模浸染状矿化的分布;花岗斑岩及隐爆角砾岩边部的成矿结构面则控制了大规模隐爆角砾岩型矿体。成矿作用蚀变特征标志为云英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白云母化,其中云英岩化与钨矿化关系最密切。以上述认识为基础,建立了石门寺钨矿床的“三位一体”成矿预测地质模型,为指导花岗闪长岩大面积出露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北 石门寺 钨矿 矿产勘查工程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下载PDF
A Study of Ore-forming Fluids in the Shimensi Tungsten Deposit,Dahutang Tungsten Polymetallic Ore Field,Jiangx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GONG Xiaodong YAN Guangsheng +5 位作者 YE Tianzhu ZHU Xinyou LI Yongsheng ZHANG Zhihui jia wenbin YAO Xiaof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22-835,共14页
The Dahutang tungsten polymetallic ore field is located north of the Nanling W-Sn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and south of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Cu-Mo-Au-Fe porphyry-skarn belt.It is a newly discov... The Dahutang tungsten polymetallic ore field is located north of the Nanling W-Sn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and south of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Cu-Mo-Au-Fe porphyry-skarn belt.It is a newly discovered ore field,and probably represents the largest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district in the world.The Shimensi deposit is one of the mineral deposits in the Dahutang ore field,and is associated with Yanshanian granites intruding into a Neoproterozoic granodiorite batholith.On the basis of geologic studies,this paper presents new petrographic,microthermometric,laser Raman spectroscopic and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ic studies of fluid inclusions from the Shimensi deposi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from various mineralization stages:liquid-rich two-phase fluid inclusions,vapor-rich two-phase fluid inclusions,and three-phase fluid inclusions containing a solid crystal,with the vast majority being liquid-rich two-phase fluid inclusions.In addition,melt and melt-fluid inclusions were also found in quartz from pegmatoid bodies in the margin of the Yanshanian intrusion.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liquid-rich two-phase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range from 162 to 363℃ and salinities are 0.5wt%-9.5wt%NaCI equivalent.From the early to late mineralization stages,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the salinity also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The ore-forming fluids can be approximated by a NaCl-H_2O fluid system,with small amoun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cluding CO_2,CH_4 and N_2,as suggested by Laser Raman spectroscopic analyses.Th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data show that δ5D_(V-smow) values of bulk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from various mineralization stages vary from-63.8‰ to-108.4‰,and the δ^(18)O_(H2O) values calculated from the δ^(18)O_(V-)smow values of quartz vary from-2.28‰ to 7.21‰.These H-O isotopic data are interpreted to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magmatic water in the early stage,and meteoric water was added and participated in mineralization in the late stage.Integrat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tical data,we propos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f the Shimensi deposit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Yanshanian granitic magma,the evolution of which resulted in highly differentiated melt,as recorded by melt and melt-fluid inclusions in pegmatoid quartz,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in the fluids.Cooling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and mixing with meteoric water may be the key factors that led to mineralization in the Dahutang tungsten polymetallic or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inclusion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tungsten polymetallic Shimensi Dahutang
下载PDF
基于Simufact Welding的激光熔覆仿真研究
5
作者 敖良忠 贾文彬 +1 位作者 魏永超 丁坚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12期102-105,232,共5页
激光熔覆是利用高能量光束将合金粉末通过预设轨迹将受损零件修复成完整状态的一项新兴技术,粉末在经高能激光照射后变为熔融状态,熔覆层与基体结合,基体的材料性能便得以提升。基于钛合金强度高的特点,以Ti-6Ai-V粉末为研究对象,利用Si... 激光熔覆是利用高能量光束将合金粉末通过预设轨迹将受损零件修复成完整状态的一项新兴技术,粉末在经高能激光照射后变为熔融状态,熔覆层与基体结合,基体的材料性能便得以提升。基于钛合金强度高的特点,以Ti-6Ai-V粉末为研究对象,利用Simufact Welding对Ti-6AI-4V粉末进行激光熔覆仿真,并通过单道激光熔覆仿真研究激光熔覆过程中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初始温度对熔覆的影响规律,同时比较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初始温度对熔池温度变化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仿真分析 Simufact Welding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的非手术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贾文斌(综述) 谭谦(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83-189,共7页
病理性瘢痕是创伤后真皮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而形成的良性病变,常见致病因素包括外伤、手术、烧伤、痤疮及皮肤感染等,目前其发病机制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过度沉积且排列紊乱为主。病理性瘢痕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其... 病理性瘢痕是创伤后真皮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而形成的良性病变,常见致病因素包括外伤、手术、烧伤、痤疮及皮肤感染等,目前其发病机制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过度沉积且排列紊乱为主。病理性瘢痕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以其操作简单,创伤较小等优势被长期广泛应用于临床。除了压迫疗法、硅酮凝胶外用、药物和放射治疗等方法外,干细胞与自体脂肪移植、A型肉毒毒素注射、细胞因子治疗、激光及射频等新型疗法目前也已被广泛应用于瘢痕的非手术治疗和研究中。本文拟就目前瘢痕非手术治疗的国内外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新型治疗方法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非手术治疗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影响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贾文斌 张昊 +2 位作者 莫然 燕辛 谭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5-9,共5页
目的:筛选并分析影响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76例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5... 目的:筛选并分析影响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76例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组18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总面积,吸入性损伤情况、治疗期间是否行气管切开、CRRT等治疗;烧伤后第1、3天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烧伤后第1天的C反应蛋白值、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Lymphocyte-to-CRP ratio,LCR)及血肌酐值。通过二分类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预后预测的ROC曲线。结果:两组患者的烧伤总面积、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有无行气管切开及CRRT治疗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值及烧伤后第3天血小板计数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总面积、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CRRT治疗、烧伤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值及烧伤后第3天血小板计数是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总面积与烧伤后第1天的血小板计数是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烧伤总面积对76例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785~0.962,P<0.001),其预测死亡的最佳阈值为83.5%TBSA,对应的灵敏度为72%,特异度为88%。烧伤总面积联合烧伤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对患者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47~1.000,P<0.001)。结论:烧伤总面积、烧伤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与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此类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当将二者联合考虑时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将会进一步提高,而NLR、PLR及LCR均不能很好地预测成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小板计数 预后 炎症反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木梁加固方法研究进展
8
作者 贾文斌 孟昭博 +3 位作者 王春雷 张立伟 高志伟 荣珂欣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11期98-101,共4页
木结构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木结构建筑物由于年久失修等因素受损严重,木梁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加固保护意义重大。文中在对常见的木梁残损形式及破坏类型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木材的材料特性,... 木结构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木结构建筑物由于年久失修等因素受损严重,木梁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加固保护意义重大。文中在对常见的木梁残损形式及破坏类型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木材的材料特性,对现有的木梁加固方法以及各类加固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总结木梁加固领域的优秀经验做法和前沿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木梁修缮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木梁加固 残损形式
下载PDF
横波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 被引量:11
9
作者 翟国富 梁宝 +2 位作者 贾文斌 杨金旭 汪开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41-1448,共8页
针对横波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声场分布特征不明确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不同换能器设计参数下横波声束偏转特征变化规律,据此提出横波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方法。研究表明,横波位移分布受频率影响较小,但受阵元宽度影响明... 针对横波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声场分布特征不明确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不同换能器设计参数下横波声束偏转特征变化规律,据此提出横波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方法。研究表明,横波位移分布受频率影响较小,但受阵元宽度影响明显。其中,0.2 mm阵元宽度激发产生的横波在±35°范围内位移分布平稳,随着阵元宽度的增加,横波能量朝向0°位置聚集。考虑到平稳位移分布更有利于保证相控阵换能器缺陷检测精度,因此采用0.2mm阵元宽度设计横波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此外,阵元间距选择和声束偏转角度控制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横波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提供快速、准确的指导。最后,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换能器 相控阵 横波 声场分布 声束偏转特征
下载PDF
江西九岭杂岩体中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年龄及对扬子和华夏板块碰撞拼合时间限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志辉 张达 +5 位作者 贺晓龙 胡擘捷 祝新友 杜泽忠 贾文彬 巩小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62-1579,共18页
为探讨赣北地区九岭岩体的岩浆成因和构造属性,本文选取作为九岭岩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湖塘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形成于(835.6±1.5)Ma,属... 为探讨赣北地区九岭岩体的岩浆成因和构造属性,本文选取作为九岭岩基重要组成部分的大湖塘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形成于(835.6±1.5)Ma,属于钾-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系列,具有典型的S型花岗岩的特点,其形成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的熔融密切相关。锆石ε_(Hf)(t)主要为正值(2.8~8.2),表明形成花岗岩的岩浆来源于元古宙地壳物质的再循环。大湖塘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背景很可能是同碰撞向后碰撞转换的阶段,结合前人研究,我们认为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碰撞拼合的时间上限应为835 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LU-HF同位素 九岭杂岩体 地质调查工程 江西省
下载PDF
赣北石门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志辉 胡擘捷 +4 位作者 张达 熊光强 祝新友 贾文彬 巩小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7-1284,共18页
大湖塘钨矿田石门寺矿段钨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其中燕山期花岗斑岩与热液隐爆角砾岩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成矿地质体。为研究该岩体成岩时代、岩石成因与演化、形成背景,探讨岩体与成矿的关系,对石门寺花岗... 大湖塘钨矿田石门寺矿段钨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其中燕山期花岗斑岩与热液隐爆角砾岩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成矿地质体。为研究该岩体成岩时代、岩石成因与演化、形成背景,探讨岩体与成矿的关系,对石门寺花岗斑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形成年龄为154.36±0.83 Ma;花岗斑岩为高硅(SiO 2含量为71.90%~76.53%)、过铝质(Al 2 O 3含量为12.76%~14.76%,A/CNK值为1.25~1.39)、高钾钙碱性系列(K 2 O含量为2.58%~5.42%)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含量(49.38×10^-6~72.36×10^-6)较低、LREE/HREE(9.83~16.76)和(La/Yb)N值(16.43~39.45)较高,呈明显负Eu(δEu=0.27~0.65)异常;岩石类型为S型花岗岩。锆石的εHf(t)值为-23.6^-2.9,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39~2.70 Ga,表明石门寺花岗斑岩可能为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源岩主要为富粘土物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镁铁质矿物、钛铁矿、斜长石的分离结晶,磷灰石没有发生显著分离结晶作用。结合区内中生代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九岭-鄣公山隆起带存在2期重要的成矿作用:①约150 Ma,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汇聚而产生的挤压构造背景下的成岩成矿作用;②约135 Ma以来,处于区域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湖塘钨矿田 石门寺花岗斑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下载PDF
骨架型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翟国富 梁宝 +2 位作者 贾文斌 杨金旭 汪开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88-2795,共8页
针对骨架型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方法不明确、换能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建模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一种骨架型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方法。建模分析了单通道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acoustic transducer,EM... 针对骨架型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方法不明确、换能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建模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一种骨架型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设计方法。建模分析了单通道电磁超声换能器(electromagneticacoustic transducer,EMAT)线圈绕制方式,随着角度增加,线圈采用水平绕制方式产生的声压显著大于垂直绕制方式;分析了在线圈间隔离绕制和重叠绕制2种方式下,电磁超声相控阵声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叠绕制方式激发产生的横波幅值明显大于隔离绕制方式。在上述仿真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导线长度为10mm、30匝的骨架型电磁超声相控阵换能器,成功实现了铝板中直径为3mm垂直孔的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相控阵 换能器设计 骨架线圈 换能效率 缺陷检测
下载PDF
半密闭灭弧腔室内电弧运动特性的三维仿真和实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文彬 司马文霞 +2 位作者 袁涛 杨鸣 成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21-329,共9页
在配网线路防雷中,利用多个半密闭灭弧腔室串联将长空气间隙电弧分段淬灭的多腔室灭弧结构因其优异的灭弧性能,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应用于配网线路雷电防护时,多腔室灭弧结构中的气体间隙被击穿后,冲击电弧在半密闭灭弧腔室内的运动... 在配网线路防雷中,利用多个半密闭灭弧腔室串联将长空气间隙电弧分段淬灭的多腔室灭弧结构因其优异的灭弧性能,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应用于配网线路雷电防护时,多腔室灭弧结构中的气体间隙被击穿后,冲击电弧在半密闭灭弧腔室内的运动特性直接影响该结构的灭弧性能。为了研究冲击电弧在灭弧腔室内的运动特性,该文将气流场、流体传热场、电磁场多场全耦合,建立单个半密闭灭弧腔室内冲击电弧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分析电弧从腔室内运动到腔室外的动态演变过程;搭建冲击电流试验平台,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电弧从腔室内运动到腔室外的图像,分析电弧运动图像的特征。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电弧完全运动到腔室外的时刻和电弧完全熄灭的时刻与试验图像特征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了腔室内电弧温度、腔室内压强和气流速度随时间整体呈现先急剧增加后缓慢减小的趋势;当电弧电流为波形8/20μs、幅值2kA时,腔室内的电弧温度最高可达41000K,压强最大达2MPa,气流速度最大达300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保护 多腔室灭弧 半密闭灭弧腔室 冲击电弧 动态演变
下载PDF
青海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成因:原位S和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文彬 李永胜 +2 位作者 严光生 吕志成 于晓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5-1298,共14页
青海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是西南三江特提斯北段新生代铅锌矿集区的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首次应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受器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多才玛铅锌矿床中金属硫化物的原位S和Pb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的原... 青海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是西南三江特提斯北段新生代铅锌矿集区的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首次应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受器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多才玛铅锌矿床中金属硫化物的原位S和Pb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的原位S同位素的δ^(34)S_(V-CDT)值介于-26.34‰~4.24‰之间,均值-12.15‰(n=20),其中闪锌矿的δ^(34)S_(V-CDT)值介于-10.30‰~-3.52‰,均值-7.39‰(n=9);方铅矿的δ^(34)S_(V-CDT)值为-26.34‰~-11.74‰,均值-20.36‰(n=9);黄铁矿的δ^(34)S_(V-CDT)值分别为2.50‰,4.24‰。矿床δ^(34)S数据范围较宽,总体表现为富集负值硫的特征,说明有机质可能参与成矿。岩浆热液期发育的黄铁矿δ^(34)S值具有深源特征,沉积热液期发育的方铅矿和闪锌矿的δ^(34)S值表明成矿过程存在还原作用,指示盆地地层还原流体的混入,综上可认为多才玛铅锌矿床硫具有混合来源的特征。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结果为^(206)Pb/^(204)Pb=18.866~18.929,^(207)Pb/^(204)Pb=15.674~15.689,^(208)Pb/^(204)Pb=39.052~39.174。方铅矿与地层的Pb同位素组成一致,位于上地壳平均Pb演化线之上,具上地壳和地幔混合俯冲带铅的特征,表明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多样。结合矿床学、矿物学及同位素数据,本文认为多才玛铅锌矿床S元素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Pb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藏北钾质火山岩,侵入地层岩浆与盆地流体的混合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特提斯 多才玛铅锌矿 原位S和Pb同位素 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下载PDF
隐甲藻藻渣醇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金慧 尤升波 +7 位作者 边斐 张燕 陈高 黄超 马德源 贾文斌 丁汉凤 毕玉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137,共9页
本研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及总还原力等抗氧化指标评价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藻渣醇水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隐甲藻渣... 本研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及总还原力等抗氧化指标评价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藻渣醇水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隐甲藻渣不同极性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总抗氧化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较高,水相和正丁醇相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较高,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总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显著正相关,而总黄酮仅与总抗氧化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提示除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抗氧化成分。本研究表明隐甲藻藻渣具有较好地抗氧化活性,有待合理开发利用,其可能存在的其他抗氧化活性成分也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甲藻藻渣 不同极性萃取物 抗氧化能力 总酚 总黄酮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轮盘破裂转速预测方法研究
16
作者 黄红梅 赵凯 +3 位作者 贾文斌 潘磊 方磊 周柏卓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1年第1期147-151,共5页
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研究含初始径向裂纹的轮盘破裂转速。该模型用于模拟含初始裂纹的轮盘裂纹扩展过程,并预测轮盘的破裂转速。内聚力模型通过高强度钢4340轮盘验证,其预测的破裂转速与试验值相比误差为2.51%;将内聚力模型应用于GH416... 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研究含初始径向裂纹的轮盘破裂转速。该模型用于模拟含初始裂纹的轮盘裂纹扩展过程,并预测轮盘的破裂转速。内聚力模型通过高强度钢4340轮盘验证,其预测的破裂转速与试验值相比误差为2.51%;将内聚力模型应用于GH4169高温合金轮盘。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径向裂纹尺寸的增加,破裂转速下降,预测的破裂转速与理论解相比误差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张力位移关系 内聚力模型 旋转轮盘 破裂转速
下载PDF
贝氏体钢焊接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秦琴 干好 +4 位作者 白珂 方鑫 李孟勤 贾文彬 熊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3,共5页
从焊接方法、碳含量、焊接热输入、冷却速度、焊前预热这五个方面分别对贝氏体钢焊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这些因素对贝氏体钢焊接缺陷的影响机理,并从细晶强化、微合金化等方面对贝氏体钢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改善进行了论述... 从焊接方法、碳含量、焊接热输入、冷却速度、焊前预热这五个方面分别对贝氏体钢焊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这些因素对贝氏体钢焊接缺陷的影响机理,并从细晶强化、微合金化等方面对贝氏体钢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改善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热处理方式、适当降低碳含量、合理的冷却速度并采用焊前预热等,可达到优化贝氏体钢焊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焊接缺陷 影响因素 微合金化
下载PDF
法国阿尔茨海默病照护经验在我国老年护理院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冬冬 贾文斌 +6 位作者 李秧 于长鑫 杨萍 何向盼 杨淑维 张旭 邱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386-2389,共4页
介绍西方系统、专业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养老经验,为探索有效利用西方先进的阿尔茨海默照护经验为我国该类病人进行养老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人 养老模式 养老服务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喜集钴金矿床硫化物成分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旺 贾文彬 +2 位作者 杨言辰 李永胜 公凡影 《黄金》 CAS 2020年第12期14-22,共9页
喜集钴金矿床是西秦岭造山带南带首次发现的新型钴金矿床,由于其发现时间短,勘探与研究程度低,对矿床成因与流体来源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相学研究及Nano-SIMS微量元素扫描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与成... 喜集钴金矿床是西秦岭造山带南带首次发现的新型钴金矿床,由于其发现时间短,勘探与研究程度低,对矿床成因与流体来源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相学研究及Nano-SIMS微量元素扫描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与成矿有关硫化物的微量元素特征,结合原位S同位素分析成矿流体来源,为进一步了解矿床成因提供制约。黄铁矿可划分为3种类型:PyⅠ产在沉积期,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结构,部分呈脉状分布,几乎不含As、Co,w(Co)/w(Ni)值远小于1,显示沉积成因;PyⅡ产在石英-黄铁矿阶段,主要呈环带状产出,Co质量分数很高,w(Co)/w(Ni)值为0.94~2.21,显示沉积改造-岩浆成因;PyⅢ产于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As质量分数很高,Co质量分数较PyⅡ大幅下降,w(Co)/w(Ni)值大于1,显示岩浆成因。含钴环带状黄铁矿边部向核部δ34 S值逐渐升高,δ34 S值呈现出较高的离散程度,表明S来源较为复杂。Co元素异常位于环带状黄铁矿边缘部位,S来源为深部岩浆硫和地层硫的混合流体。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室内岩相学研究、硫化物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分析,认为喜集钴金矿床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成分特征 原位硫同位素 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 矿床成因 喜集钴金矿床
下载PDF
银屑病生物制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文斌 牟星宜 +3 位作者 周艳 王丽娟 葛睿 牟宽厚 《皮肤科学通报》 2020年第5期549-554,M0009,共7页
银屑病(Psoriasis)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多种环境因素可以诱导银屑病的发生,随着研究的深入,银屑病也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患者同时伴发代谢综合征、银屑病性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近年来银屑病治疗伴随着... 银屑病(Psoriasis)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多种环境因素可以诱导银屑病的发生,随着研究的深入,银屑病也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患者同时伴发代谢综合征、银屑病性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近年来银屑病治疗伴随着生物制剂的问世,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进入2019年,银屑病新型治疗靶点白介素17(Interleukin-17 antagonist,IL-17)和白介素23(Interleu-kin-23 antagonist,IL-23)相继在我国应用于银屑病的临床治疗,银屑病生物制剂家族的成员不断增多,给患者带来治疗手段增加的好处,同时也为临床医生的选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特殊人群的治疗选择存在较大难度。本文即将目前在国内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的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其选择原则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白介素17A拮抗剂 白介素23拮抗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