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卜维 马凤丹 +7 位作者 黄瑾 张珈硕 韩亚楠 王晟昱 宋立杰 柳进宁 赵克非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9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9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PB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NB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IPB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行超声引导下IPB,后采用0.5%罗哌卡因5 ml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FNB组采用0.5%罗哌卡因10 ml行超声引导下FNB,后采用0.5%罗哌卡因5 ml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用量。采用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估术前、术后1、2、3 d的恢复质量。记录术后12、24、48 h最高VAS(VAS_(max))疼痛评分和股四头肌徒手肌力测试(MMT)评分。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阿片类药物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穿刺部位感染和局麻药中毒等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头晕、恶心呕吐、深静脉血栓和谵妄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FNB组比较,IPB组术后1、2、3 d QoR-15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FNB组比较,IPB组术后12、24 h股四头肌MMT评分明显升高,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VAS_(max)疼痛评分、术后48 h股四头肌MMT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神经阻滞等相关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加速患者康复,效果优于股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肌平面阻滞 股神经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全身麻醉 恢复质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洋 杨明玉 +5 位作者 马凤丹 姜卜维 刘蕊 董星 任京天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髂腰肌平面阻滞组(I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组),每组30例。I组在超声引导下行髂腰肌平面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F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两组均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5 ml。随后两组均行全麻。术后若患者VAS疼痛评分≥4分,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记录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和股四头肌徒手肌力(MMT)分级。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补救镇痛情况和患者满意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头晕、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及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I组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 h MMT分级明显升高(P<0.05),首次下床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入PACU即刻及术后2、4、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补救镇痛率、患者满意率、术后48 h MMT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保留患者运动能力,安全性较好,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腰肌平面阻滞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腘丛神经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明玉 刘蕊 +6 位作者 杨洋 马凤丹 姜卜维 董星 袁栋欣 柳进宁 王春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观察腘丛神经阻滞(PPB)联合收肌管阻滞(AC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次进行全身麻醉下单侧TKA的患者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50~8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 目的观察腘丛神经阻滞(PPB)联合收肌管阻滞(AC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次进行全身麻醉下单侧TKA的患者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50~80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PB联合ACB组(P组)和ACB组(A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P组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行ACB,后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PPB,A组单纯采用0.5%罗哌卡因15 ml行ACB。记录术中瑞芬太尼总量和手术时间。记录术后4、8、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1、2、3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术后4、8、24 h患肢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P组术后4、8、24、48、72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时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明显增大(P<0.05),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肢运动阻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术后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血肿、院内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腘丛神经阻滞联合收肌管阻滞不影响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丛神经 收肌管 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下载PDF
Robust and efficient direct multiplex 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large-scale DNA detection of blood samples on FTA cards 被引量:3
4
作者 jiang bowei XIANG Fawei +2 位作者 ZHAO Xingchun WANG Lihua FAN Chunha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72-80,共9页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damage arising from radiations widely occurr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weapons and clinically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and nuclear medicine. All ioniz...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damage arising from radiations widely occurr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weapons and clinically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and nuclear medicine. All ionizing radiations (X-rays, γ-rays, alpha particles, etc.) and ultraviolet (UV) radiation lead to the DNA damag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s one of the most wildly used techniques for detecting DNA damage as the amplification stops at the site of the damage. Improvement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PCR are always required and remain a great challenge. Here we establish a multiplex PCR assay system (MPAS) that is served as a robust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direct detection of target DNA sequences in genomic DNA.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is performed by adding a combination of PCR enhancers to standard PCR buffer. The performance of MPAS was demonstrated by carrying out the direct PCR amplification on 1.2 mm human blood punch us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rimer sets which include multiple primer pairs. The optimized PCR system resulted in high quality genotyping results without any inhibitory effect indicated and led to a full-profile success rate of 98.13%. Our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MPAS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robust method for obtaining sensitive, reliable and reproducible PCR results from human blood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检测 血液样本 计算机断层扫描 FTA 多重PCR DNA损伤 稳健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率下石灰岩与砂岩的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江博为 曾晟 唐子龙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2期138-140,159,共4页
通过RMT-150b岩石力学刚性伺服机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的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测试和分析了变形破坏过程中石灰岩和砂岩的声发射特性。结果表明当加载速率增大时,强度为148.89~202.02 MPa的高强度石灰岩的单轴抗压极限强度和振铃计数极值... 通过RMT-150b岩石力学刚性伺服机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的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测试和分析了变形破坏过程中石灰岩和砂岩的声发射特性。结果表明当加载速率增大时,强度为148.89~202.02 MPa的高强度石灰岩的单轴抗压极限强度和振铃计数极值均先增后减,而振铃计数频率先减后增;强度为77.52~94.59 MPa的低强度砂岩的单轴抗压极限强度随速率增大而减小,振铃计数极值先减后增,低速率时声发射活动在岩石损伤阶段活跃,振铃计数频率高且分布均匀,高速率时振铃计数易突增,振铃计数频率降低且分布不均。声发射能量则与振铃计数变化规律一致。研究结果对于利用声发射监测技术预测矿井围岩的失稳破坏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单轴压缩 加载速率 声发射技术
下载PDF
重度吸烟因素对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量效关系的影响
6
作者 黄瑾 张珈硕 +4 位作者 韩亚楠 王晟昱 马凤丹 姜卜维 王春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6-829,共4页
目的评价重度吸烟因素对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量效关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3年10月到2024年2月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男性患者,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 目的评价重度吸烟因素对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量效关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3年10月到2024年2月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男性患者,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患者吸烟情况分为非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吸烟指数>400)。静脉注射阿芬太尼5μg/kg和环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进行胃镜检查术。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研究,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4 mg/kg,剂量梯度为0.04 mg/kg;环泊酚的剂量根据上一例患者的阳性或阴性反应而增加或减少。阳性反应定义为:注射环泊酚3 min后改良警觉/镇静评分仍>1分,或进镜时出现呛咳、吞咽、体动等影响操作的反应。采用probit法确定环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非吸烟组最终纳入25例,重度吸烟组23例。非吸烟组ED_(50)(95%CI)为0.205(0.159~0.244)mg/kg;重度吸烟组ED_(50)(95%CI)为0.252(0.184~0.295)mg/kg。重度吸烟组ED_(50)高于非吸烟组(u=390,P=0.009)。结论重度吸烟可减弱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镇静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环泊酚 阿芬太尼 胃镜检查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年龄因素对瑞马唑仑镇静效力的影响
7
作者 黄瑾 张珈硕 +4 位作者 马凤丹 姜卜维 王晟昱 韩亚楠 王春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评价年龄因素对瑞马唑仑镇静效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3年9月1日至11月1日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0~80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患者年龄,分为... 目的:评价年龄因素对瑞马唑仑镇静效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3年9月1日至11月1日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0~80岁,BMI 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中年组(40~64岁)和老年组(65~80岁)。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瑞马唑仑初始剂量为0.3 mg/kg,给药后3 min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1分且BIS值≤60判定为镇静有效。瑞马唑仑剂量根据上一例患者镇静有效或无效而减少或增加,剂量梯度为0.03 mg/kg。采用probit法计算瑞马唑仑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结果:中年组瑞马唑仑ED_(50)(95%CI)为0.345(0.306~0.384)mg/kg,老年组瑞马唑仑ED_(50)(95%CI)为0.322(0.303~0.339)mg/kg,中年组ED_(50)高于老年组(u=417.00,P=0.022)。老年组意识消失时间长于中年组(t=-2.96,P=0.008)。结论:对于40~80岁的中老年患者,随年龄增加,瑞马唑仑的镇静效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因素 瑞马唑仑 清醒镇静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环泊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瑾 张珈硕 +4 位作者 姜卜维 马凤丹 杨明玉 杨洋 王春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9-1152,共4页
环泊酚是一类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属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是在丙泊酚的异丙基侧链引入环丙基,形成新的手性分子,增加了空间效应,从而增加了对GABA受体的亲和力,具有效价强度高、迅速起效、快速恢复、低蓄积、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环泊酚是一类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属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是在丙泊酚的异丙基侧链引入环丙基,形成新的手性分子,增加了空间效应,从而增加了对GABA受体的亲和力,具有效价强度高、迅速起效、快速恢复、低蓄积、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适用于各类内镜诊疗操作和ICU镇静、全身麻醉等。本文就环泊酚的药理学特性、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特性 短效静脉麻醉药 临床研究进展 GABA受体 内镜诊疗 受体激动剂 手性分子 环丙基
原文传递
环泊酚诱导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剂量
9
作者 张珈硕 黄瑾 +4 位作者 姜卜维 马凤丹 杨明玉 杨洋 王春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9-1130,共2页
环泊酚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静脉麻醉药物,是在丙泊酚的侧链上加入环丙基,降低其亲脂性,增强其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亲和力[1]。临床Ⅱ期及Ⅲ期研究显示,环泊酚用于短小全麻手术的效果并不劣于丙泊酚[2,3]。虽然环泊酚已被批准用于成... 环泊酚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静脉麻醉药物,是在丙泊酚的侧链上加入环丙基,降低其亲脂性,增强其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亲和力[1]。临床Ⅱ期及Ⅲ期研究显示,环泊酚用于短小全麻手术的效果并不劣于丙泊酚[2,3]。虽然环泊酚已被批准用于成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但Ⅳ期临床数据有限,尤其针对老年患者,因老年患者血管顺应性减低,且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对保证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安全极为重要。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序贯法测定环泊酚诱导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为全身麻醉诱导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顺应性 意识消失 半数有效剂量 老年患者 麻醉诱导用药 全麻手术 成年患者 序贯法
原文传递
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10
作者 黄瑾 张珈硕 +6 位作者 马凤丹 姜卜维 杨明玉 杨洋 韩亚楠 王晟昱 王春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2-965,共4页
目的:确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 方法: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0~64岁,BMI 20~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 mg/kg,5 min后记录基础MAP和HR,... 目的:确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 方法: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0~64岁,BMI 20~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 mg/kg,5 min后记录基础MAP和HR,取3次平均值为基础值。依次静脉注射环泊酚和阿芬太尼10 μg/kg,待BIS值<60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2 min后置入喉罩,行机械通气。置入喉罩后3 min内MAP最大值或HR最大值较基础值增加≥20%,或者出现体动、呛咳、皱眉、口角抽动、流泪、喉痉挛、BIS值未能下降至60以下,发生上述一种则判定为发生阳性反应。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环泊酚初始剂量为0.4 mg/kg,相邻剂量比为1.1,若发生阳性反应时,则下一例患者升高1个剂量梯度;否则降低1个剂量梯度。采用probit法计算环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 50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 结果:复合阿芬太尼10 μg/kg时环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 50及其95% CI为0.291(0.231~0.318) mg/kg。 结论:复合阿芬太尼时环泊酚抑制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 50为0.29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酚类 喉面罩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凤丹 杨明玉 +5 位作者 姜卜维 杨洋 刘蕊 柳进宁 刘伟明 王春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32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 mg/kg充分镇静5 min... 目的:探讨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32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 mg/kg充分镇静5 min后连续记录3次MAP和HR,间隔3 min,取平均值为基础值。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待BIS值<60后静脉注射阿芬太尼和罗库溴铵0.6 mg/kg,1.4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阿芬太尼初始剂量设定为20μg/kg,根据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情况确定下一例患者阿芬太尼的剂量,相邻剂量比值为1.0∶1.1。气管插管后2 min内MAP最大值或HR最大值较基础值升高≥20%为发生心血管反应。采用probit法确定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D_(50)、ED_(95)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D_(50)(95%可信区间)为21.343(19.105~24.516)μg/kg,ED_(95)(95%可信区间)为25.043(22.983~48.983)μg/kg。结论: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ED_(50)为21.343μg/kg,ED_(95)为25.043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咪达唑仑 依托咪酯 插管法 气管内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心血管反应
原文传递
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
12
作者 马凤丹 姜卜维 +7 位作者 张珈硕 黄瑾 杨明玉 杨洋 王曼 马永利 陈娜 王春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评价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手术老年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5~85岁,BMI 20~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 mg/kg,给予患者充分镇静,5... 目的:评价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手术老年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5~85岁,BMI 20~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5 mg/kg,给予患者充分镇静,5 min后连续记录3次MAP和HR,间隔3 min,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值。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 mg/kg,待BIS值<60时依次静脉注射阿芬太尼、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注射阿芬太尼后1.4 min时置入喉罩,行机械通气。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阿芬太尼初始剂量设定为6.83μg/kg,发生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下一例患者升高1个剂量梯度,未发生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降低1个剂量梯度,相邻剂量比值为1.0∶1.1。发生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标准:喉罩置入后2 min内MAP最大值或HR最大值较基础值增加≥20%。采用Probit法计算阿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95%有效剂量(ED_(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ED_(50)及其95%CI为5.605(5.036~6.082)μg/kg,ED_(95)及其95%CI为6.625(6.125~9.763)μg/kg。结论:复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ED_(50)和ED_(95)分别为5.605和6.62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咪达唑仑 依托咪酯 喉罩 老年人 心血管反应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复合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ED_(50)
13
作者 马凤丹 姜卜维 +7 位作者 杨明玉 杨洋 刘蕊 袁栋欣 张于 李欣 董星 王春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2-1113,共2页
喉罩作为一种声门上的通气工具,对机体刺激性小,已广泛应用于短小手术麻醉[1]。该手术多采用短效麻醉药物诱导,可快速达到麻醉效果,且麻醉时间短,患者苏醒快。阿片类药物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可以提供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并维持血流动... 喉罩作为一种声门上的通气工具,对机体刺激性小,已广泛应用于短小手术麻醉[1]。该手术多采用短效麻醉药物诱导,可快速达到麻醉效果,且麻醉时间短,患者苏醒快。阿片类药物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可以提供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2,3]。阿芬太尼是合成的作用于μ阿片受体的芬太尼衍生物,是临床常用的短效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代谢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4]。本研究旨在确定复合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反应 依托咪酯 阿片类药物 阿芬太尼 Μ阿片受体 麻醉时间 麻醉诱导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