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水泥水溶性Cr(Ⅵ)复合还原剂的研究
1
作者 蒋扬名 许闽 +2 位作者 王晓格 吴和平 韩延刚 《水泥》 CAS 2024年第4期11-16,60,共7页
对各类常规水泥水溶性六价铬还原剂的还原机理、还原效率进行了研究。通过还原剂、载体、表面活性剂的适当复合,在保证还原效果的同时,使用适合的表面活性剂使还原剂在水泥中充分分散,使用适当载体提高还原剂储存稳定性,从而研制得到一... 对各类常规水泥水溶性六价铬还原剂的还原机理、还原效率进行了研究。通过还原剂、载体、表面活性剂的适当复合,在保证还原效果的同时,使用适合的表面活性剂使还原剂在水泥中充分分散,使用适当载体提高还原剂储存稳定性,从而研制得到一种高效、稳定、无害及经济的复合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水溶性六价铬 复合还原剂
下载PDF
基于GLOPEM-CEVSA的烟叶产量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邵小东 蒋样明 +11 位作者 王拓 赵辉辉 侯秋强 李利平 杜鑫 李贤峰 官群荣 石冠伟 童耀民 凡荣 丁鹏 李庆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3,共9页
为解决传统烟叶产量遥感监测模式依据因素单一,未考虑不同品种根、茎、叶各部位干物质比例等难题,提升监测精度,本文基于烟草碳循环过程及生理生态学特征,建立GLOPEM-CEVSA烟叶产量遥感监测模型,将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和生产效率模型G... 为解决传统烟叶产量遥感监测模式依据因素单一,未考虑不同品种根、茎、叶各部位干物质比例等难题,提升监测精度,本文基于烟草碳循环过程及生理生态学特征,建立GLOPEM-CEVSA烟叶产量遥感监测模型,将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和生产效率模型GLO-PEM耦合,实现烟草碳周转、碳固定、碳分配等碳循环过程模拟,实现GPP、NPP与烟叶产量估算。结果表明,成熟期烟草NPP在99%置信级别与烟叶鲜质量显著相关(r=0.94),遥感监测模型估算的产量与样方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度(Ⅰ类烟误差为9.644%,Ⅱ类烟误差为4.316%,Ⅲ类烟误差为8.495%),表明该估产模型可以较好地完成烟叶产量估算,研究有助于烟叶制定种植计划,强化收购管理、宏观调控与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GLOPEM-CEVSA模型 烟叶产量 烟叶产量遥感监测 烟草NPP
下载PDF
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测定发酵饮料中乙醇、乙酸的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梁光焰 姜阳明 +5 位作者 周美 夏宇 李春燕 胡恩明 颜秋晓 王道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5-239,共5页
以乙醇、乙酸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测定发酵饮料中乙醇、乙酸的含量。使用氘代二甲基亚砜为溶剂,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酸-d_(4)钠[sodium 3-(trimethylsilyl)propionate-2,2,3,3-d_(4),TMSP]为内标,90°脉冲,扫描次... 以乙醇、乙酸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测定发酵饮料中乙醇、乙酸的含量。使用氘代二甲基亚砜为溶剂,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酸-d_(4)钠[sodium 3-(trimethylsilyl)propionate-2,2,3,3-d_(4),TMSP]为内标,90°脉冲,扫描次数(NS)为16,弛豫时间(D_(1))为20 s,采样时间(AQ)为4.50 s,298 K恒温测试。以乙醇(1.10 ppm)、乙酸(1.80 ppm)及TMSP(0.00 ppm)峰为定量峰,对5种发酵饮料中乙醇、乙酸的含量进行测定。q^(1)H-NMR测定乙醇线性范围为64.05~0.32 mg/mL,回收率99.68%~100.65%;乙酸线性范围为19.51~0.20 mg/mL,回收率98.38%~99.24%;乙醇、乙酸重复性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11%、0.99%(n=6),48 h内测试结果准确可信。q^(1)H-NMR技术可用于发酵饮料中乙醇、乙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高效简便、不损耗样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拓宽了醇、酸类成分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核磁共振 乙醇、乙酸含量 发酵饮料
下载PDF
荞麦及荞酥风味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霞 李春燕 +3 位作者 张明 姜阳明 胡恩明 王道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8-1225,共8页
目的 为黔产荞麦的质量标准研究及绿色食品荞酥的品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贵州毕节10个不同批次荞麦及荞酥样品进行GC-MS分析,确定荞麦及荞酥各自的共有特征指纹峰。结果 利用软件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 为黔产荞麦的质量标准研究及绿色食品荞酥的品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贵州毕节10个不同批次荞麦及荞酥样品进行GC-MS分析,确定荞麦及荞酥各自的共有特征指纹峰。结果 利用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其样品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均高于0.9,荞麦和荞酥风味成分指纹图谱分别检出27个和45个特征峰,特征峰峰面积之和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0.00%和91.49%,荞麦风味中起主要贡献的成分是醛类,荞酥风味中起主要贡献的成分是酸酯类。结论 指纹图谱特征指纹信息丰富,结果准确可靠,样品间的整体相似度较好,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可以作为鉴别荞麦及荞酥质量的指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荞酥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风味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无籽刺梨亲缘证据初探
5
作者 陈俊磊 成礼 +5 位作者 胡恩明 姜阳明 黄烈军 张嘉瑜 杨小生 顾玮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0年第10期1-6,共6页
以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和贵州10种野生蔷薇属(Rosa)植物为材料,采用RP-HPLC法建立11种蔷薇属植物脂溶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和SPSS 25.0软件分别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综合讨论无... 以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和贵州10种野生蔷薇属(Rosa)植物为材料,采用RP-HPLC法建立11种蔷薇属植物脂溶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和SPSS 25.0软件分别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综合讨论无籽刺梨与10种蔷薇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无籽刺梨与长尖叶蔷薇(R.longicuspis)、缫丝花(R.roxburghiix)的化学成分相似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种蔷薇属植物可分4类,其中无籽刺梨、长尖叶蔷薇及小果蔷薇(R.cymosa)聚为一类。综合两种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无籽刺梨与长尖叶蔷薇的相似度最高,推测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结果可为无籽刺梨的杂交起源提供重要证据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刺梨 HPLC指纹图谱 亲缘关系 相似度评价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NVH试验平台研究
6
作者 蒋扬名 陈锋 +2 位作者 李威霖 吕冰海 刘婷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1年第11期8-11,共4页
针对现有NVH台架低转速、高背景噪声和不同产品适应能力差的问题,设计了带半消音室的三电机、高转速的NVH试验平台,介绍了试验平台的软硬件设计成果,并优化了本底噪声。通过样品验证了系统的试验功能、试验精度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试... 针对现有NVH台架低转速、高背景噪声和不同产品适应能力差的问题,设计了带半消音室的三电机、高转速的NVH试验平台,介绍了试验平台的软硬件设计成果,并优化了本底噪声。通过样品验证了系统的试验功能、试验精度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平台可以满足汽车驱动系统的NVH性能及传动性能的试验要求,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高效的验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驱动系统 NVH试验 试验平台
下载PDF
Three rare anti-inflammatory sesquiterpene lactones from Magnolia grandiflora
7
作者 XU Shuangyu ZHANG Feng +7 位作者 TAO Linlan jiang yangming HUANG Tao LI Yanan HU Zhanxing YANG Jue HAO Xiaojiang YUAN Chunmao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65-272,共8页
Four new sesquiterpene lactones(SLs)(1–4),along with a biosynthetically related SL(5),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Magnolia grandiflora.Magrandate A(1)is notable as the first C18 homogemarane type SL,featuri... Four new sesquiterpene lactones(SLs)(1–4),along with a biosynthetically related SL(5),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Magnolia grandiflora.Magrandate A(1)is notable as the first C18 homogemarane type SL,featuring a unique 1,7-dioxaspiro[4.4]nonan-6-one core.Compounds 2 and 3,representing the first instances of chlorine-substituted gemarane-type SL analogs in natural products,were also identified.The structures of these isolates were elucidat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pectroscopic data analysis,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 calculations,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analysis.All isolates demonstrate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lipopolysaccharide-stimulated RAW264.7 cells.Notably,3–5 showe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nitric oxide production,with IC50 values ranging from 0.79 to 4.73μmol·L^(−1).Additionally,4 and 5 exhibited moderate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three cancer cell lines,with IC50 values between 3.09 and 11.23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olia grandiflora Sesquiterpene lactone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原文传递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苗期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杨娟 姜阳明 +3 位作者 周芳 张军 罗海登 田山君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探讨玉米(Zea mays L.)苗期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机制,以抗旱性具有显著差异的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使用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对逆境中玉米苗期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抗旱性强的成单30的株高、... 为探讨玉米(Zea mays L.)苗期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机制,以抗旱性具有显著差异的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使用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对逆境中玉米苗期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抗旱性强的成单30的株高、叶面积、根长及根重呈上升趋势,抗旱性弱的金玉306呈下降趋势;干旱胁迫使成单30的地上部干重、根重和干物重等生物产量增加,而金玉306的各生物产量逐渐下降;干旱胁迫导致玉米的丙二醛含量升高,细胞膜稳定性下降,成单30的变化幅度比金玉306小;干旱胁迫使玉米的叶绿素a/b比值及叶绿素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成单30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胁迫后变化不显著,而金玉306在后期才出现显著变化;干旱胁迫后,成单30与金玉306的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使玉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的抗旱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苗期 干旱胁迫 响应机制
原文传递
物种分布区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利平 何思源 +6 位作者 蒋样明 王拓 赵辉辉 崔伟宏 郑姚闽 海鹰 万华伟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9-937,共9页
物种分布区表征物种所能分布的最大面积和最大范围,是物种重要的生态学和进化学特征,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相关学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近20年来,基于更精确的数据和更先进的分析技术,物种分布区研究非常繁荣.在不同尺度、区域... 物种分布区表征物种所能分布的最大面积和最大范围,是物种重要的生态学和进化学特征,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相关学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近20年来,基于更精确的数据和更先进的分析技术,物种分布区研究非常繁荣.在不同尺度、区域和类群的研究发现,物种分布区差异巨大,小分布区的物种多于大分布区的物种,物种分布区特征受物种扩散能力、种群密度、个体大小、气候、地形及土壤等因子的影响.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更精确的大尺度物种分布数据,以生物自然地理区为研究对象,来探索物种分布区的格局及成因.物种分布区可以作为物种濒危状况的一个指示特征,指导保育策略的制定,但是具体的应用方式还需要在典型物种和典型区域上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分布区 分布区面积 分布区幅度 保育策略
原文传递
新型1,2,4-三唑硫醚取代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文能 姜阳明 +3 位作者 张卜艳 王家忠 杜海堂 费强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5-1120,共6页
以3,4,5-三甲氧苯甲酸为原料,将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1,2,4-三唑与酰胺结构结合,通过酯化、肼解、环化、醚化、水解、缩合等反应合成1,2,4-三唑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6a^6m,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 以3,4,5-三甲氧苯甲酸为原料,将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1,2,4-三唑与酰胺结构结合,通过酯化、肼解、环化、醚化、水解、缩合等反应合成1,2,4-三唑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6a^6m,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浓度50μg/m L时,化合物6a^6m对猕猴桃软腐病中的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和灰霉菌(B. cinerea)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6k和6l对葡萄座腔菌、拟茎点霉菌和灰霉菌的抑制活性在83. 4%~91. 3%;化合物6k对葡萄座腔菌和拟茎点霉菌的EC50值为46. 6和30. 8μg/m L,均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57. 6和32. 1μg/m L)。以上结果表明,1,2,4-三唑硫醚乙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为进一步开发高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 乙酰胺 合成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