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老老照护者照顾能力分型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蔡丹丹 黄丽华 蒋智丽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1期33-38,43,共7页
目的探讨老老照护者照顾能力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别老老照护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老年患者及其老老照护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活... 目的探讨老老照护者照顾能力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别老老照护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老年患者及其老老照护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进行调查。对老老照护者照顾能力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57例老年患者及其老老照护者,老老照护者的照顾能力量表得分为(18.23±8.05)分,其照顾能力表现为3种不同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低照顾能力组(n=91,25.5%)、中照顾能力组(n=166,46.5%)和高照顾能力组(n=100,2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老老照护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照顾负担是老老照护者照顾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老照护者照顾能力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建议医护人员根据不同类别老老照护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照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老老照护者 照顾能力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应对方式在肠造口患者疾病感知和造口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2
作者 陈燕林 黄丽华 +3 位作者 蒋智利 黄浠婷 茹晚霞 张能晓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8期9-15,20,共8页
目的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理论,探究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在疾病感知和造口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临床提高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感知问卷简... 目的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理论,探究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在疾病感知和造口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临床提高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及中文版造口患者适应量表对212例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得分(43.79±9.83)分,7.08%的患者达到造口高适应水平;疾病感知与面对、造口适应呈负相关(P<0.01),与回避、屈服呈正相关(P<0.01);面对与造口适应呈正相关(P<0.01),回避、屈服与造口适应呈负相关(P<0.01);Process中介效应分析显示:面对、回避和屈服在疾病感知与造口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P<0.05),总间接效应为-0.2508,占总效应的29.29%;各维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面对在控制感知和接受维度之间起了部分中介作用,在控制感知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维度之间起了完全中介作用,屈服在威胁感知和持续担忧维度之间起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603、0.934、0.184。结论肠造口患者的造口适应水平处于中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疾病感知是造口适应重要的预测因素,应对方式在疾病感知和造口适应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评估和干预患者的疾病感知情况,了解患者的负性威胁感知,提高患者对造口的控制能力,减少消极应对行为,从而提高造口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疾病感知 应对方式 造口适应
下载PDF
心理一致感在COPD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效应
3
作者 鲍杨娟 黄丽华 +4 位作者 王智乾 蒋智丽 黄忆安 俞杰 盛玉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调查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慢性病资源利用和心理一致感的现况,并分析心理一致感在慢性病资源利用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慢性病... 目的调查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慢性病资源利用和心理一致感的现况,并分析心理一致感在慢性病资源利用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慢性病资源利用问卷及心理一致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疾病不确定感、慢性病资源利用与心理一致感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心理一致感在慢性病资源利用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作用。结果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7.41±8.72)分、慢性病资源利用总均分为(2.97±0.03)分、心理一致感总分为(63.43±6.16)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慢性病资源利用呈负相关(r=-0.744,P<0.01),与心理一致感呈负相关(r=-0.671,P<0.01);慢性病资源利用与心理一致感呈正相关(r=0.571,P<0.01)。慢性病资源利用通过心理一致感对疾病不确定感的间接效应为-0.313,占总效应的33.6%。结论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心理一致感在慢性病资源利用与疾病不确定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一致感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不同烘焙条件及奶茶制备工艺对浓香型铁观音风味奶茶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蒋智力 杨浩雄 +4 位作者 苏淑颖 吴煜铭 余婉仪 董绚 林东艺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为探究不同烘焙处理对铁观音品质的影响,采用完全因素实验设计对铁观音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参数的烘焙处理,烘焙完成后在一定的超微粉碎指标下采用石磨粉碎方法对茶样进行超微粉碎处理。通过茶样的生化成分分析以及感官评分结果,分析不... 为探究不同烘焙处理对铁观音品质的影响,采用完全因素实验设计对铁观音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参数的烘焙处理,烘焙完成后在一定的超微粉碎指标下采用石磨粉碎方法对茶样进行超微粉碎处理。通过茶样的生化成分分析以及感官评分结果,分析不同烘焙处理和超微粉碎处理对茶样品质和感官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茶汤的最佳浸提工艺以及茶汤、脱脂奶粉、罗汉果代糖的添加量对奶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汤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0 min,茶水比1∶50。以感官审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得出奶茶的最优配方为:茶汤添加量60%,脱脂奶粉添加量10%,罗汉果代糖添加量2.5%。不同烘焙处理以及超微粉碎加工,对奶茶的品质影响主要存在于组织状态和内含物质的浸出效果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影响 烘焙 奶茶 风味 条件
下载PDF
费菜内生细菌对其根部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及转录组分析
5
作者 蒋侄丽 傅海兰 +5 位作者 王艺璇 李艳婷 刘明杰 吴宣 蒋继宏 李露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4,共12页
为了研究费菜内生细菌对其根部活性成分积累的潜在机制,利用前期从野生费菜〔Phedimus aizoon(Linn.)'t Hart〕中分离得到的3株具有促生潜力的内生细菌,以株龄1 a费菜扦插苗为实验材料,测定目标菌株回接后费菜根部活性成分含量,分... 为了研究费菜内生细菌对其根部活性成分积累的潜在机制,利用前期从野生费菜〔Phedimus aizoon(Linn.)'t Hart〕中分离得到的3株具有促生潜力的内生细菌,以株龄1 a费菜扦插苗为实验材料,测定目标菌株回接后费菜根部活性成分含量,分析目标菌株接种后费菜中差异表达基因,并对与促生和活性成分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接菌处理相比,接种内生细菌菌株Pwx052、Pwx053和Pwx056处理费菜根部总黄酮、总多糖和总三萜的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但仅接种菌株Pwx053处理的三七皂苷含量极显著升高。根据分子鉴定结果,初步鉴定菌株Pwx053为天蓝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flavus)。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接种菌株Pwx053的费菜转录组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通路与植物防御反应、活性成分合成、细胞发育等有关。qRT-PCR分析结果显示:接种菌株Pwx053处理费菜根部与活性成分合成相关的CM 3、HMGL等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呈上调趋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菌株Pwx053处理费菜后引起植物防御反应,并上调与活性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费菜活性成分的积累,说明菌株Pwx053具有开发为微生物菌肥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菜 内生细菌 活性成分 转录组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胡家坝震旦系灯影组古油藏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旭升 胡东风 +3 位作者 黄仁春 段金宝 姜智利 朱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3-683,共11页
四川盆地东北缘米仓山前带胡家坝灯影组古油藏主要分布于灯影组四段,越靠近顶部丰度越高,储层沥青主要为油层沥青和运移沥青。油源对比分析表明,胡家坝灯影组古油藏油气主要来自于侧向的优质筇竹寺组烃源岩,不排除灯影组三段泥质烃源岩... 四川盆地东北缘米仓山前带胡家坝灯影组古油藏主要分布于灯影组四段,越靠近顶部丰度越高,储层沥青主要为油层沥青和运移沥青。油源对比分析表明,胡家坝灯影组古油藏油气主要来自于侧向的优质筇竹寺组烃源岩,不排除灯影组三段泥质烃源岩供烃的可能。川东北地区筇竹寺组烃源岩在晚志留世进入初期生油阶段;在二叠纪末进入生油高峰,此时油气侧向运移至胡家坝灯影组储层中形成古油藏;在中三叠世有机质演化进入高成熟阶段,古油藏中原油裂解;晚白垩世至今,构造抬升剥蚀使得古油藏遭到破坏,形成现今残留古油藏。胡家坝灯影组古油藏的发现对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油气勘探有重大意义。灯影组四段主要为一套台缘丘滩相沉积,优质储层发育,以一、二类储层为主,灯影组四段上覆筇竹寺组作为区域和直接盖层,封盖条件好,表明川东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油气勘探 古油藏 灯影组 震旦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师树田 李艳芳 +1 位作者 蒋志丽 聂绍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 目的探讨入院时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7月~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HFrEF患者152例,根据入院时hs-CRP水平分为hs-CRP增高组109例(hs-CRP>3 mg/L),hs-CRP正常组43例(hs-CRP≤3 mg/L)。患者随访374(99,822)d,观察住院和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其中一级终点为全因死亡,二级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结果hs-CRP正常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明显高于hs-CRP增高组(81.4%vs 64.2%,P=0.039)。hs-CRP增高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明显高于hs-CRP正常组[(8792±4798)ng/L vs(6976±5237)ng/L,P=0.021],LVEF明显低于hs-CRP正常组[(30.42±6.04)%vs(32.49±6.74)%,P=0.033]。2组住院和随访期间全因死亡以及心源性死亡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增高组随访期间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明显高于hs-CRP正常组(32.1%vs 14.0%,OR=2.92,P=0.023)。结论hs-CRP增高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HFrEF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相关,可能增加患者出院后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心肌梗死 高血压 糖尿病 心力衰竭 死亡 预后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无复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志丽 王成钢 +2 位作者 李艳芳 阙斌 聂绍平 《中国医药》 202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与PCI术后心肌组织再灌注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首次因STEMI行急诊直接PCI治疗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与PCI术后心肌组织再灌注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首次因STEMI行急诊直接PCI治疗的患者共292例,按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分为3组,A组(TIMI 3级,185例)、B组(TIMI 2级,73例)、C组(TIMI 0~1级,无复流,34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浓度差异。结果A组及B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均低于C组[(58±12)、(50±11)μmol/L比(44±13)μmol/L],且B组明显低于A组(均P<0.05);A组及B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浓度均高于C组[(8.0±2.2)、(6.1±1.2)ng/L比(5.1±1.2)ng/L,均P<0.05],A组与B组内皮素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内皮素1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比值比=2.013,95%置信区间:1.563~3.015,P=0.032),一氧化氮则对无复流具有保护性作用(比值比=0.502,95%置信区间:0.261~2.011,P=0.044)。结论STEMI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表达水平同直接PCI术后心肌灌注水平显著相关,检测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对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体内组织因子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梅 李艳芳 +3 位作者 郭彦青 陈萌萌 蒋志丽 宋俊迎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0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体内组织因子水平与血脂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因胸痛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并收入院的患者210例。入院后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HD组(120例)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体内组织因子水平与血脂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因胸痛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并收入院的患者210例。入院后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HD组(120例)和对照组(90例)。CHD组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亚组(31例)和稳定型CHD亚组(SCHD亚组,89例)。收集临床资料,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血生化等各项指标。结果 CHD组患者血清组织因子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 232,P=0. 011;r=0. 571,P=0. 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CHD组和对照组2组数据相比,组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CS亚组、SCHD亚组、对照组3组间比较,ACS亚组患者组织因子水平高于SCHD亚组及对照组[(129±23) ng/L比(116±20)、(114±3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ACS亚组患者中,LDL-C水平和组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r=0. 609,P=0. 001)。结论 ACS患者LDL-C水平与组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提示LDL-C、组织因子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组织因子
下载PDF
桥接整合因子1在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成钢 蒋志丽 +2 位作者 李艳芳 聂绍平 阙斌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67-471,共5页
目的分析桥接整合因子1(BIN1)在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诊治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善相关检查后分为心源性哮喘组(n=66)和肺源性哮喘组(n=... 目的分析桥接整合因子1(BIN1)在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诊治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善相关检查后分为心源性哮喘组(n=66)和肺源性哮喘组(n=48),同期于体检中心随机选择健康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n=50),测定血浆中BIN1、B型利钠肽(BNP)浓度,比较各组2项指标浓度的差异及BIN1与BNP对心源性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肺源性哮喘组比较,心源性哮喘组BIN1降低(P<0.05),BNP浓度则明显升高(P<0.05),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越差,BIN1水平下降越明显(F=4.312,P=0.021),BNP水平则升高越明显(F=10.876,P=0.01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IN1是发生心源性哮喘的保护因素(OR=0.467,P=0.033),而BNP是发生心源性哮喘的危险因素(OR=1.079,P=0.018)。ROC曲线分析显示,BIN1预测心源性哮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95%CI 0.723~0.85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和91.7%,Youden指数0.768。BNP预测心源性哮喘的AUC为0.852(95%CI 0.782~0.94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4%和79.2%,Youden指数0.716。BIN1联合BNP诊断心源性哮喘的AUC为0.891(95%CI 0.856~0.93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和92.6%,Youden指数0.790。结论血浆BIN1检测对鉴别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具有一定的意义,二者联合检测对于心源性哮喘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整合因子1 心力衰竭 B型利钠肽 心源性哮喘 肺源性哮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早期应用肝素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师树田 李艳芳 +1 位作者 蒋志丽 聂绍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PCI时,在急救车或急诊室上游给予普通肝素抗凝是否能改善术中无复流发生。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且术中采用肝素抗凝治疗的老...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PCI时,在急救车或急诊室上游给予普通肝素抗凝是否能改善术中无复流发生。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且术中采用肝素抗凝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257例,按照入导管室前是否给予普通肝素抗凝治疗(5000 U)分为早期抗凝组69例,术中抗凝组188例。分析入选患者基线资料、梗死相关动脉基本情况以及PCI操作特点。主要终点:术中无复流发生。次要终点:术前TIMI 2~3级血流、首次医疗-导丝通过时间、术后TIMI 3级血流、急性支架内血栓。安全性终点:院内出血分级。结果术中抗凝组术中无复流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6%vs 20.3%,P=0.028)。术中抗凝组术前TIMI 2~3级血流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vs 29.0%,P=0.034)。2组初次医疗-导丝通过时间、术后TIMI 3级血流、急性支架内血栓、院内出血学术研究会分级2~5型及各型出血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TEMI患者早期上游给予普通肝素可以降低直接PCI术中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率,增加直接PCI术前冠状动脉通畅率,并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 无复流现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法预防老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治莉 蔡飞燕 林星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5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改进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改进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5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改进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改进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两组的静脉炎发生情况,干预前和干预3 d的穿刺肢体疼痛程度,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改进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干预后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改进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能减少老年患者静脉炎发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管理 PDCA循环法 静脉炎 疼痛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按摩对高龄骨折术后拔除尿管后预防尿潴留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治莉 蔡飞燕 林星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按摩对高龄骨折术后拔除尿管后预防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脊柱关节科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拔除尿管前...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按摩对高龄骨折术后拔除尿管后预防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脊柱关节科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拔除尿管前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按摩干预。比较两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及尿量、尿潴留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为(3.68±0.52)h,短于对照组的(4.96±0.75)h,首次排尿量为(315.41±45.62)mL,多于对照组的(253.17±40.1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腹部按摩可有效降低高龄骨折术后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缩短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增加排尿量,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骨折 拔除尿管 尿潴留 耳穴压豆 腹部按摩 自主排尿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及周缘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储集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3
14
作者 金民东 李毕松 +5 位作者 朱祥 代林呈 姜智利 吴浩 李辉 杨佩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90-1099,共10页
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及周缘地区野外露头和三维地震资料,对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储集层基本特征、主控因素和发育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灯四段储集层主要发育于与微生物丘建造相关的微生物白云岩和与颗粒滩建造相关的... 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及周缘地区野外露头和三维地震资料,对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简称灯四段)储集层基本特征、主控因素和发育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灯四段储集层主要发育于与微生物丘建造相关的微生物白云岩和与颗粒滩建造相关的砂屑白云岩中,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格架间溶孔和溶洞为主,储集层整体呈现大规模发育、非均质性较强的特征。储集层成因机理分析表明,灯四段储集层为丘滩相叠加桐湾Ⅱ幕岩溶作用改造而成,岩溶作用具有花斑状岩溶系统和半离解带等早成岩期岩溶作用标志。储集层受到沉积相带控制,丘滩相是有利储集层发育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分析认为,元坝地区具有台缘丘滩发育的地质背景,丘滩体可作为有利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丘滩相带 岩溶作用 震旦系 灯四段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5
15
作者 姜智利 朱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9-646,共8页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YB7井二叠系茅口组的突破,揭示了元坝地区茅口组巨大的勘探潜力。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及时加强其油气规律认识,总结成藏主控因素,可为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在分析茅口组气藏基本成藏条件及气藏特征的基础上,开展...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YB7井二叠系茅口组的突破,揭示了元坝地区茅口组巨大的勘探潜力。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及时加强其油气规律认识,总结成藏主控因素,可为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在分析茅口组气藏基本成藏条件及气藏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气源对比、油气充注时间分析等研究,系统总结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区内烃源岩和油气保存条件好,储层为浅滩叠合岩溶缝洞储层,气藏表现为异常高压高温气藏,天然气具有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的混合气特征,主要来源于二叠系吴家坪组烃源岩,油气在中侏罗世大量充注,有持续充注的特点。油气成藏主要受储层发育、烃源岩条件及油气保存条件的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油气来源 充注时间 成藏主控因素 茅口组 二叠系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渭北旱塬苹果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政 赖忠晓 +3 位作者 赵晓敏 江志利 陈光友 马志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2-1112,共11页
【目的】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对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较为欠缺。本研究对已构建的渭北旱塬苹果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该技术体系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19与2020年连续两年在西... 【目的】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对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较为欠缺。本研究对已构建的渭北旱塬苹果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该技术体系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19与2020年连续两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塬生态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渭南市澄城县)的苹果园,设置生物防控处理区和常规防控处理区,分别采用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自每年3月起至11月底,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全部采用生物农药处理)和当地现行的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技术,测定苹果的产量、品质并调查果园天敌昆虫发生动态,并由第三方机构检测苹果叶片、果实及果园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结果】采用全程生物防控技术果园2019与2020年的苹果产量分别为51585和53639 kg·hm^(-2),与常规防控果园并无显著差异;全程生物防控果园苹果的果型、硬度与可食率等一般物理性状与常规防控果园无显著差异,但其单果质量优于常规防控果园产出的苹果,两年分别达到了342.89和377.89 g;2019年,全程生物防控果园苹果可溶性固形物、pH、Vc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防控果园苹果,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常规防控果园苹果,各项指标分别为17.06%、4.69、9.23 mg/100 g、16.60%和0.26%,两年的结果表现出相似性和一致性;两年间全程生物防控果园的苹果果实、苹果叶片和土壤中均未发现农药残留,而在常规防控果园中检测到戊唑醇、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等多种化学农药残留;此外全程生物防控果园天敌昆虫数量显著高于常规防控果园天敌昆虫数量。以七星瓢虫为例,在2019年5月24日,全程生物防控果园七星瓢虫为1.5头/梢,而常规防控果园仅0.5头/梢。且全程生物防控果园天敌昆虫种群存在时间比常规防控果园长。2019年5月3日至7月12日,全程生物防控果园七星瓢虫持续出现71 d,而常规防控果园仅出现50 d。【结论】采用全程生物防控技术果园的苹果产量与常规防控果园并无显著差异,但苹果品质更好,无农药残留,且天敌昆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和草蛉)数量更多。该技术体系表现出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且果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可为有机苹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苹果 生物防控 食品安全 生物农药
下载PDF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苹果主要害虫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晓敏 赖忠晓 +2 位作者 陈平强 江志利 马志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5-1392,共8页
为构建苹果生产中的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本研究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和2年多批次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7种植物源农药对3种苹果害虫(绣线菊蚜、山楂叶螨和苹果桑天牛)的防治效果及应用技术。结果表明:0.5%藜芦碱可溶液剂(侬威)和0.3%苦参碱水剂... 为构建苹果生产中的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本研究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和2年多批次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7种植物源农药对3种苹果害虫(绣线菊蚜、山楂叶螨和苹果桑天牛)的防治效果及应用技术。结果表明:0.5%藜芦碱可溶液剂(侬威)和0.3%苦参碱水剂(华禾克)对绣线菊蚜具有较强的毒力,其24 h时LC_(50)分别为8.316 mg/L和5.494 mg/L,在3333 m L/hm~2的制剂用量下,药后7 d对绣线菊蚜防效均在70%以上;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万若翠)和0.3%苦参碱水剂(宝稼康)对山楂叶螨毒力较强,其24 h的LC_(50)分别为8.414 mg/L和5.666 mg/L,在3333 m L/hm~2的制剂用量下,药后7 d对山楂叶螨防效均在78%以上;5%除虫菊素乳油注干施药防治桑天牛幼虫效果较好,1.25 g/L的浓度下防治效果为62.09%。由此,推荐以0.5%藜芦碱可溶液剂(侬威)等4种药剂防治绣线菊蚜和山楂叶螨,可交替使用,推荐剂量为3333 m L/hm~2;以5%除虫菊素乳油注干施药防治桑天牛,推荐剂量为1.2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绣线菊蚜 山楂叶螨 桑天牛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志丽 李彤 李岩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6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4例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从“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n=31)和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n=33)...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4例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从“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n=31)和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n=33)。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血压)、术后相关指标(发热持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最低收缩压、最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对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缩短发热持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IDEAS框架在数字化健康干预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智丽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 2023年第12期83-87,共5页
对IDEAS框架的概念、基本组件、实施步骤、在数字化健康干预中的应用现况进行综述,以期增加护理人员对IDEAS框架的认识,推进该框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IDEAS框架 数字化健康干预 生活方式 干预措施 综述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reservoirs in the fourth member of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Yuanba and its peripheral area,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SW China
20
作者 JIN Mindong LI Bisong +5 位作者 ZHU Xiang DAI Lincheng jiang zhili WU Hao LI Hui YANG Peiyu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6期1172-1182,共11页
Based on the abundant outcrops and 3 D seismic data in Yuanba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the characteristics,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regularities of reservoirs in the four... Based on the abundant outcrops and 3 D seismic data in Yuanba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the characteristics,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regularities of reservoirs in the fourth member of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shortened as Deng 4 Member)we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rvoirs were mainly developed in microbial dolomite associated with the microbial mound and dolarenite associated with grain beach,and had intergranular dissolution pores,inter-frame dissolution pores and karst caves as main storage space.The reservoirs were large in scale and strong in heterogeneity.The analysis of the reservoir genetic mechanisms shows that the reservoirs in the fourth member of Dengying Formation were the products of karstification on mound-beach facies deposited in the second episode of Tongwan movement.The karstification had the marks of eogenetic karstification such as granophyric karst system and half-dissociation zone.The reservoir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sedimentary facies belt,the mound beach facies was the decisive factor in reservoir development.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Yuanba area had a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well-developed platform margin mound beach facies,so mound beach bodies can be taken as a favorable exploration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rvoir mound beach facies KARSTIFICATION SINIAN Fourth member of Dengying Formation Yuanba area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