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绝经后期干眼患者的疗效及其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天怡 刘俊伶 +5 位作者 蔡雯婷 危清泉 余咚卉 金惠子 梁秀玮 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9-963,共5页
目的研究针刺疗法治疗绝经后期干眼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8例(56眼)绝经后期干眼妇女,随机分成单纯人工泪液(artificial tears,AT)治疗组(AT组) 14例28眼及针刺联合人工泪液(acupuncture plus artificial tears,AC+AT)治... 目的研究针刺疗法治疗绝经后期干眼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8例(56眼)绝经后期干眼妇女,随机分成单纯人工泪液(artificial tears,AT)治疗组(AT组) 14例28眼及针刺联合人工泪液(acupuncture plus artificial tears,AC+AT)治疗组(AC+AT组) 14例28眼,每组均治疗2个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症状评分、体征评分以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进行分析。同时采集治疗前后各组泪液样本,采用二维纳米液相色谱耦合串联质谱法(two-dimensional nano-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2D Nano-LC-MS/MS)对AC+AT组治疗前后泪液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蛋白质印记法比较两组泪液蛋白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OSDI评分、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和BUT,AT组分别为39. 08±18. 68、7. 43±2. 08、11. 46±2. 29、(4. 75±1. 74) s,AC+AT组分别为24. 55±17. 43、4. 68±2. 54、11. 21±2. 96、(4. 57±2. 71) s;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00)。与AT组相比,针刺治疗后AC+AT组的症状评分明显改善(P=0. 000)。2D Nano-LC-MS/MS法分析了泪液中2411种蛋白,其中142种表达下调,169种表达上调。与AT组相比,针刺治疗后AC+AT组患者泪液中细胞质蛋白表达下调(P=0. 000),分泌蛋白表达上调(P=0. 000)。在蛋白功能方面,与AT组相比,AC+AT组细胞组分蛋白表达下调(P=0. 000),免疫蛋白表达上调(P=0. 040)。结论 AC+AT治疗增加了泪液蛋白质合成及分泌,改善临床绝经后期干眼患者症状。针刺治疗可能成为治疗该类干眼患者的有效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绝经后期 干眼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外周血液中miRNA表达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美江 任成达 +7 位作者 蔡雯婷 梁秀玮 金惠子 张瑞玲 刘畅 范佳淇 沈天怡 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7-681,共5页
目的检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acids,miRNA)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miRNA的表达量与AMD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 目的检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acids,miRNA)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miRNA的表达量与AMD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AMD患者6例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6名正常人为对照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两组血液中miRNA的表达量。扩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共纳入126例AMD患者和140名正常人,检测其血液样本中miRNA的表达,比较两组人群间miRNA的表达量差异。结果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共检测出216个miRNA存在表达差异(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111个miRNA表达量上升,105个miRNA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扩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AMD患者中,miR-27a-3p、miR-29b-3p、miR-195-5p的表达量显著上升,同时,湿性AMD患者血液中miR-27a-3p的表达量高于干性AM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MD患者外周血中miRNA表达量水平有明显变化,miR-27a-3p、miR-29b-3p、miR-195-5p可能成为AMD血清学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MIRNA 基因芯片技术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缓激肽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秀玮 何梦梅 +4 位作者 蔡雯婷 张瑞玲 金惠子 范佳淇 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制作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细胞模型,研究缓激肽(bradykinin,BK)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发生... 目的制作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细胞模型,研究缓激肽(bradykinin,BK)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发生EMT的影响,并探讨BK对PVR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株ARPE-19细胞,采用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分别作用于ARPE-19细胞24 h、48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确定TGF-β1浓度及作用时间;利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MT标志蛋白E-钙黏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波形蛋白(Viminten)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Smad通路下游pSmad3和Smad7的表达。结果TGF-β1刺激ARPE-19细胞后可以成功诱导EMT体外细胞模型。当TGF-β1浓度为10μg·L^(-1)、作用时间为48 h时,细胞增殖最明显。BK在TGF-β1诱导的EMT中可以降低α-SMA、Viminten的表达,升高E-钙黏素的表达并且降低细胞迁移能力。这些影响能被BK-2受体拮抗剂HOE-140逆转。TGF-β1诱导ARPE-19细胞发生EMT时,pSmad3表达量升高;TGF-β1刺激前给予BK刺激,pSmad3表达量减少;加入BK前预敷HOE-140,然后给予TGF-β1刺激,BK作用减弱,pSmad3表达量升高。Smad7表达趋势与pSmad3表达趋势相反。结论10μg·L-1 TGF-β1可导致ARPE49细胞发生EMT。BK通过TGF-/Smad信号通路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pSmad3的表达,从而逆转TGF-β1诱导的EMT。提示BK可能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PVR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转化生长因子-Β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2015—2018年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宇 董元 +4 位作者 李智婧 王坤 靳惠子 纪颖 张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3-427,432,共6页
目的描述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抽取在北京市居住的60岁及以上的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流动老年人... 目的描述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5—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抽取在北京市居住的60岁及以上的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流动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接受健康教育的因素。结果以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为参照,非农业户口流动老年人的建档率较高,OR值为1.79(95%CI:1.16~2.74);以流动时长0~4年为参照,流动时长≥10年流动老年人的建档率较高,OR值为1.87(95%CI:1.28~2.74);以流动原因为务工经商为参照,由于其他原因流动的流动老年人的建档率较高,OR值为3.69(95%CI:1.75~7.77)。以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为参照,非农业户口流动老年人接受健康教育服务情况较好,OR值为1.72(95%CI:1.29~2.29);以流动时长0~4年为参照,流动时长5~9年、≥10年的流动老年人接受健康教育服务情况均较好,OR值分别为1.33(95%CI:1.01~1.74)和1.50(95%CI:1.14~1.97);以年龄60~69岁为参照,年龄≥70岁的流动老年人接受健康教育服务情况较差,OR值为0.75(95%CI:0.57~0.99);以2015年接受调查情况为参照,2017年、2018年接受调查的流动老年人接受健康教育服务情况均较差,OR值分别为0.27(95%CI:0.19~0.38)和0.35(95%CI:0.25~0.50)。结论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接受健康教育的人群分布比较均衡,但对于来自农村以及流动时长偏短的流动老年人群,应进一步关注其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老年人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健康档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银杏酸C17:1衍生物增效达托霉素抗粪肠球菌的发现与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陆璐 翟贯星 +3 位作者 王金鑫 金慧子 李慧梁 陈代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10-914,共5页
目的发现有抗菌活性或是增效活性的银杏酸C17:1衍生物。方法以银杏酸C17:1为底物,利用一些基团取代苯环上的羧基从而获得银杏酸C17:1衍生物,棋盘法设计试验,测定银杏酸C17:1及其衍生物联合抗生素的增效作用,通过测定Zeta电位、ROS、NPN... 目的发现有抗菌活性或是增效活性的银杏酸C17:1衍生物。方法以银杏酸C17:1为底物,利用一些基团取代苯环上的羧基从而获得银杏酸C17:1衍生物,棋盘法设计试验,测定银杏酸C17:1及其衍生物联合抗生素的增效作用,通过测定Zeta电位、ROS、NPN吸收来探究增效机制。结果银杏酸C17:1衍生物Ⅱ与达托霉素联合抗粪肠球菌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s)为0.125~0.25,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不仅能产生较高的活性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结论银杏酸衍生物Ⅱ对达托霉素体外抗耐药株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可能和ROS的激增以及膜通透性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酸C17:1衍生物 抗菌增效 粪肠球菌 达托霉素
下载PDF
女贞药用价值及其相关上市药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浩然 程国良 +7 位作者 黄志伟 李冰 贾彬 李莎莎 金慧子 王义忠 严诗楷 肖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63-1671,共9页
女贞Ligustrum lucidum是木犀科女贞属药用植物,其果实、叶、花等部位均可作为药用。女贞不同药用部位及单体成分具有多种功效,现已开发为多种制剂,既有中药单方制剂,也有以单体成分为主的化学药。大量研究表明,女贞相关药品被广泛用于... 女贞Ligustrum lucidum是木犀科女贞属药用植物,其果实、叶、花等部位均可作为药用。女贞不同药用部位及单体成分具有多种功效,现已开发为多种制剂,既有中药单方制剂,也有以单体成分为主的化学药。大量研究表明,女贞相关药品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且临床效果较好。通过对女贞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女贞相关上市药品的工艺与质量、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进而探讨女贞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为女贞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 女贞子 女贞叶 齐墩果酸 熊果酸 质量标准 上市药品 综合开发
原文传递
“Omic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overview, application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被引量:18
7
作者 YAN Shi-Kai LIU Run-Hui +4 位作者 jin hui-zi LIU Xin-Ru YE Ji SHAN Lei ZHANG Wei-Do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21,共19页
In the post-genomic era, biological stud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a series of "omics" technologies, including genomics, proteomics, metabolomics, transcriptomics,... In the post-genomic era, biological stud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a series of "omics" technologies, including genomics, proteomics, metabolomics, transcriptomics, lipidomics, cytomics, metallomics, ionomics, interactomics, and phenomics. These "omics" are often based on global analyses of biological samples using high through-put analytical approaches and bioinformatics and may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biological phenomena.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and advances in these omics made in the past decades are reviewed, especially genomics, transcriptom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the applications of omics technologie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re then summarized in the fields of drug target discovery, toxicity evaluation, personalized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finally, the limitations of omic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futur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multi-omics data processing, dynamics omics analysis, and analytical approaches, as well as amenable solu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CS GENOMICS TRANSCRIPTOMICS PROTEOMICS Metabolomics Target Discovery Toxicity Assessment Personalized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