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储层钻井液-压裂液复合损害机理及保护对策
1
作者 孙金声 许成元 +6 位作者 康毅力 经浩然 张洁 杨斌 游利军 张瀚奭 龙一夫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0-388,共9页
为了分析钻井液与压裂液复合作用导致的储层损害,考虑油基钻井液侵蚀页岩矿物诱发的裂缝延伸,建立钻井液动态侵入深度预测方法,评价页岩裂缝面力学性质弱化、裂缝闭合与岩粉堵塞导致的天然/水力裂缝损害,提出钻井液-压裂液复合作用储层... 为了分析钻井液与压裂液复合作用导致的储层损害,考虑油基钻井液侵蚀页岩矿物诱发的裂缝延伸,建立钻井液动态侵入深度预测方法,评价页岩裂缝面力学性质弱化、裂缝闭合与岩粉堵塞导致的天然/水力裂缝损害,提出钻井液-压裂液复合作用储层损害模式,揭示页岩油气层钻完井损害机理并提出保护对策。研究表明,钻开储层过程中,钻井液通过页岩诱导裂缝和天然裂缝深度侵入储层,侵蚀页岩矿物并导致侵入带页岩力学性质普遍弱化;水力压裂过程中,钻井液-压裂液复合作用进一步弱化页岩力学性质,导致生产过程裂缝更易闭合并发生岩粉脱落,诱发天然/水力裂缝应力敏感损害和固相堵塞损害,造成钻井液-压裂液复合作用带裂缝导流能力大幅降低,制约页岩油气井高产稳产。提出了防塌防漏加速储层段钻进、化学成膜防止页岩裂缝面力学性质弱化、强化页岩裂缝封堵减少钻井液侵入范围、优化压裂液体系保护裂缝导流能力的页岩储层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钻井液 压裂液 应力敏感 固相堵塞 储层损害 储层保护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输电网与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联合规划
2
作者 徐秋实 施通勤 +4 位作者 井浩然 姚伟 莫石 赵红生 文劲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7,共10页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场景下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容量配置及其在电网中的位置接入问题,提出了输电网和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联合规划方案。首先,考虑了各类抽水蓄能的运行和库容约束、火电机组的出力和爬坡约束以及输电网的传输能力,以分...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场景下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容量配置及其在电网中的位置接入问题,提出了输电网和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联合规划方案。首先,考虑了各类抽水蓄能的运行和库容约束、火电机组的出力和爬坡约束以及输电网的传输能力,以分布式新能源的经济消纳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和输电网间的联合规划模型。然后,通过凸松弛方法将该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以两阶段优化方法求解得到了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与输电网的联合规划方案。最后,采用两个标准测试系统对比验证了所提含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联合规划相较于定速抽水蓄能的规划方案,能更好地与其他灵活性资源相协调以消纳风光可再生能源,总体上可降低约20%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变速抽水蓄能 输电网 联合规划
下载PDF
基于对冲旋流锅炉安全运行的冷态试验研究
3
作者 苏攀 张健 +3 位作者 靖浩然 于鹏峰 韩静 肖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1,共6页
为满足新型超超临界对冲旋流燃烧锅炉首次大修后启动要求,同时针对锅炉最上层燃烧器烧损问题,开展了基于锅炉运行安全的冷态优化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一次风调平、磨煤机冷态通风阻力测试,以及炉内贴壁风、燃烧器冷却风、内外二次风冷态优... 为满足新型超超临界对冲旋流燃烧锅炉首次大修后启动要求,同时针对锅炉最上层燃烧器烧损问题,开展了基于锅炉运行安全的冷态优化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一次风调平、磨煤机冷态通风阻力测试,以及炉内贴壁风、燃烧器冷却风、内外二次风冷态优化和燃烧器飘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对冲旋流燃烧锅炉仅通过调节较少一次粉管可调缩孔,就能满足一次风风速调平要求;锅炉CF层左右侧贴壁风挡板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但在不同挡板开度下水冷壁贴壁风风速整体偏小;CF燃烧器冷却风随着风门挡板开度增大,风速增长缓慢;F6燃烧器飘带试验显示飘带易卷吸至燃烧器喷口。建议锅炉运行中增加各层贴壁风、燃烧器冷却风及外二次风挡板开度,以预防水冷壁高温腐蚀、冷却风量不足及外二次风旋流强度过大等问题,提高锅炉设备运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对冲布置 旋流燃烧器 冷态通风
下载PDF
含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新能源发电系统灵活性资源规划
4
作者 井浩然 赵红生 +3 位作者 姚伟 徐秋实 王博 文劲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123,173,共8页
针对含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和多灵活性资源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分析定、变速抽水蓄能运行特性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含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灵活性资源规划模型。该模型详细考虑了定、变速抽水蓄能的运行约束和库容约束,以及电池储能、需求... 针对含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和多灵活性资源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分析定、变速抽水蓄能运行特性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含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的灵活性资源规划模型。该模型详细考虑了定、变速抽水蓄能的运行约束和库容约束,以及电池储能、需求响应、火电机组资源配置。通过松弛变速抽水蓄能的双线性约束,将所建立模型转化为以期望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通过两阶段随机优化方法求解得到最优的规划方案。通过与定速抽水蓄能规划方案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在经济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灵活性资源规划 抽水蓄能 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
下载PDF
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成元 张敬逸 +5 位作者 康毅力 徐锋 林冲 闫霄鹏 经浩然 商翔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210,共9页
采用耦合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CFD-DEM)方法模拟了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过程,采用自主研制的表征封堵层细观力链网络的光弹实验系统模拟了裂缝封堵层结构承压演化过程,揭示了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形成了堵漏材料优选与堵漏配方... 采用耦合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CFD-DEM)方法模拟了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过程,采用自主研制的表征封堵层细观力链网络的光弹实验系统模拟了裂缝封堵层结构承压演化过程,揭示了裂缝封堵层结构形成与演化机制,形成了堵漏材料优选与堵漏配方设计新方法,为提高裂缝性储集层漏失控制效果提供理论依据。CFD-DEM模拟结果表明,架桥概率是决定封堵层结构形成和裂缝封堵效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临界架桥与绝对架桥加量指标,作为架桥材料加量设计的依据。随着绝对架桥加量的增加,架桥模式由材料粒径主导向粒径-摩擦力共同主导转变。光弹实验结果表明,细观力链网络是裂缝封堵层结构承压演化的内在机制并决定宏观封堵层强度,堵漏材料性能参数影响力链网络结构和强力链占比,进而影响封堵层承压稳定性。根据研究结果优选了新型高封堵强滞留堵漏材料、优化了堵漏配方,室内裂缝封堵实验结果表明可有效提高裂缝封堵效率与封堵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储集层保护 裂缝封堵层 封堵层结构 封堵强度 封堵效率 CFD-DEM模拟 光弹实验 堵漏材料
下载PDF
颗粒形状对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康毅力 经浩然 +2 位作者 许成元 闫霄鹏 商翔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92,共12页
裂缝封堵层结构与裂缝性地层封堵承压能力存在密切联系,并常常决定着钻井防漏堵漏作业的成败。为研究颗粒形状对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选用5种不同形状的聚碳酸酯颗粒,模拟压力波动情况,开展裂缝封堵层剪切失稳的二维光弹实验... 裂缝封堵层结构与裂缝性地层封堵承压能力存在密切联系,并常常决定着钻井防漏堵漏作业的成败。为研究颗粒形状对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选用5种不同形状的聚碳酸酯颗粒,模拟压力波动情况,开展裂缝封堵层剪切失稳的二维光弹实验,获得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光弹图像,并运用Matlab处理光弹图像,析出强力链占比和强力链方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圆形颗粒为基础的裂缝封堵层中,加入椭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和矩形颗粒能够使裂缝封堵层力链结构更加多样,环状力链增加;当存在压力波动时,长条状颗粒对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贡献优于正多边形颗粒,棱角状颗粒相比圆弧状颗粒更能分散力的方向,促使封堵层细观结构更趋稳定。研究发现,刚性堵漏材料中棱角、长条状颗粒占比40%左右时,堵漏效果最佳。基于该认识,调整了钻井防漏堵漏浆配方,增强了裂缝封堵层承压能力,现场试验一次堵漏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防漏堵漏 裂缝封堵层 颗粒物质 几何形状 细观结构 力链 光弹实验
下载PDF
基于SRTM天气雷达净空环境评估算法误差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景号然 郑伟 +2 位作者 刘宗庆 谢晓林 彭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8-282,共5页
采用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SRTM)高程数据对天气雷达净空环境进行评估,可有效提高雷达选址评估效率。利用人工测量数据和SRTM数据进行天气雷达净空环境评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数据的天气雷达净空环境评估算法总体与人工测量方... 采用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SRTM)高程数据对天气雷达净空环境进行评估,可有效提高雷达选址评估效率。利用人工测量数据和SRTM数据进行天气雷达净空环境评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数据的天气雷达净空环境评估算法总体与人工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方位矫正和距离矫正算法后,基于该数据的天气雷达净空环境评估算法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M数据 天气雷达 净空环境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SRTM数据的天气雷达探测环境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景号然 谢晓琳 +3 位作者 郑伟 彭涛 刘娟 刘宗庆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1-876,共6页
利用SRTM高程数据作为选址基础数据,结合天气雷达工作方式和探测方法,计算得到天气雷达在0.5°、1.0°、2.4°仰角上地物遮挡情况;利用高程格点数据获得3个仰角的地物剖面数据,提高了SRTM数据利用精度和运算速度;分析中结... 利用SRTM高程数据作为选址基础数据,结合天气雷达工作方式和探测方法,计算得到天气雷达在0.5°、1.0°、2.4°仰角上地物遮挡情况;利用高程格点数据获得3个仰角的地物剖面数据,提高了SRTM数据利用精度和运算速度;分析中结合地球曲率和电磁波折射影响,改进算法获得站点遮蔽角图,站点上空1km、海拔3和6km等射束高度图及数据,该分析结果充分体现了SRTM数据的高分辨率特点。最后将结果数据与GIS地图结合,完成了四川省天气雷达网探测环境分析,并给出了各个台站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覆盖评估 选址方法 遮蔽角 等射束
下载PDF
异形建筑的无人机点云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配准 被引量:11
9
作者 经皓然 徐敬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39,共8页
高耸的异形建筑适合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测量建模。但在实际运用中,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因视角受限,会导致点云模型缺失。而无人机倾斜摄影点云虽较为完整,但底部较差且精度较低。将两种点云模型进行配准,可完善单一点云模型的不足。但... 高耸的异形建筑适合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测量建模。但在实际运用中,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因视角受限,会导致点云模型缺失。而无人机倾斜摄影点云虽较为完整,但底部较差且精度较低。将两种点云模型进行配准,可完善单一点云模型的不足。但两者配准的难点为两种点云模型的精度、密度、尺寸的差别和两种坐标系存在任意角度的偏差。针对这一难点,本文论述了点云配准的流程,介绍了两种点云的配准参数及计算方法,选择两种点云的重叠部分进行高精度同名区域的划分,在同名区域中选取同名特征点对同名区域进行配准。选取某异形建筑天宝阁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本文方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 倾斜摄影 点云 配准 异形建筑
下载PDF
基于优化模糊逻辑的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地物杂波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宗庆 王敏 +2 位作者 景号然 王杰 谢晓林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第1期90-96,共7页
针对双线偏振雷达偏振参量能在回波识别中提供更多特征的优势,在常规多普勒天气雷达模糊逻辑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偏振参量实现地物杂波识别,由此根据雷达数据中地物和降水回波各自的回波特性,选择6个区别最明显的特征参量,建立了特征参量... 针对双线偏振雷达偏振参量能在回波识别中提供更多特征的优势,在常规多普勒天气雷达模糊逻辑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偏振参量实现地物杂波识别,由此根据雷达数据中地物和降水回波各自的回波特性,选择6个区别最明显的特征参量,建立了特征参量的统计分布概率,并运用CSI评判标准给出了地物杂波识别的最优化隶属函数;利用2020年攀枝花市新架设的X波段全固态双线偏振雷达观测个例,对比了传统的与改进后的模糊逻辑算法识别效果,结果引入偏振参量的模糊逻辑算法能更好地识别降水和地物混合位置的地物回波,同时改善了径向速度为零区域被误判为地物回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波识别 偏振参量 模糊逻辑 算法优化
下载PDF
Structur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
11
作者 XU Chengyuan ZHANG jingyi +5 位作者 KANG Yili XU Feng LIN Chong YAN Xiaopeng jing haoran SHANG Xiangy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1期232-242,共11页
A coupled CFD-DEM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A photo-elastic system characterizing mesoscale force chain network developed by our own is used to model the pressure evolu... A coupled CFD-DEM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A photo-elastic system characterizing mesoscale force chain network developed by our own is used to model the pressure evolution in fracture plugging zone to reveal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structure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A theoretical basis is provided for improving the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effect in fractured reservoirs and novel methods are proposed for selecting loss control materials and designing loss control formula.CFD-DE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ridging probability is the key factor determining the formation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 and fracture plugging efficiency.Critical and absolute bridging concentrations are proposed as the key indexes for loss control formula design.With the increase of absolute bridging concentration,the governing factor of bridging is changed from material grain size to the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grain size and friction force.Results of photo-elastic experiments show that mesoscale force chain network is the intrinsic factor affecting the evolution of pressure exerting on the fracture plugging zone and determines the macroscopic strength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loss control material affect the force chain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ratio of stronger force chain,and further impact the stability and strength of fracture plugging zone.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the loss control formula is optimized and new-type loss control material is designed.Laboratory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 plugging efficiency and strength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st circulation formation damage control fracture plugging zone plugging zone structure plugging strength plugging efficiency CFD-DEM simulation photo-elastic experiment loss control material
下载PDF
串口联网技术在闪电定位仪远程控制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杰 景号然 +2 位作者 郑伟 谢晓林 刘娟 《信息与电脑》 2018年第3期146-147,共2页
四川气象部门在全省建设了25个闪电定位仪,实现了全省云地闪的探测。四川地缘辽阔,维护维修该设备的成本比较高,如何利用该设备自身的特点,提高维护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是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使用串口联网技术,实现了闪电定位仪远程... 四川气象部门在全省建设了25个闪电定位仪,实现了全省云地闪的探测。四川地缘辽阔,维护维修该设备的成本比较高,如何利用该设备自身的特点,提高维护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是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使用串口联网技术,实现了闪电定位仪远程诊断和参数配置,包括仪器的自检、参数设定、重启和仪器状态参数读取等[1]。该技术使得技术保障人员不需要亲自赴现场就可以完成对该仪器的诊断,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232通信 闪电定位仪 串口联网 远程通信
下载PDF
双馈变速抽水蓄能全工况转换过程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13
作者 井浩然 李佳 +3 位作者 赵红生 徐秋实 姚伟 王博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50,共10页
双馈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具有运行范围宽、功率调节速度快并能兼顾发电、抽水工况最优效率的优点,同时也赋予了其运行工况多、工况转换频繁的特点。然而,现有双馈变速抽蓄的仿真建模仅以单一发电或抽水工况为主,并未充分体现变速抽蓄工况... 双馈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具有运行范围宽、功率调节速度快并能兼顾发电、抽水工况最优效率的优点,同时也赋予了其运行工况多、工况转换频繁的特点。然而,现有双馈变速抽蓄的仿真建模仅以单一发电或抽水工况为主,并未充分体现变速抽蓄工况转换的特性和优势。因此,文章建立了可在发电与抽水工况间转换的双馈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机电暂态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在稳态运行时实现有功无功解耦控制和最佳导叶开度及最优转速的跟踪,还可以平滑地实现发电工况和抽水工况下的转换过渡过程。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双馈变速抽水蓄能机电暂态模型,以停机、发电、抽水等工况间转换等场景为例,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水蓄能 工况转换 工况切换 功率控制 机电暂态建模
原文传递
Formation damage mechanism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compound function of drilling fluid and fracturing fluid in shale reservoirs
14
作者 SUN Jinsheng XU Chengyuan +6 位作者 KANG Yili jing haoran ZHANG Jie YANG Bin YOU Lijun ZHANG Hanshi LONG Yif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2期430-439,共10页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damage caused by the compound function of drilling fluid and fracturing fluid,the prediction method for dynamic invasion depth of drilling fluid is developed considering the fracture ...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damage caused by the compound function of drilling fluid and fracturing fluid,the prediction method for dynamic invasion depth of drilling fluid is developed considering the fracture extension due to shale minerals erosion by oil-based drilling fluid.With the evaluation for the damage of natural and hydraulic fractures caused by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akening of shale fracture surface,fracture closure and rock powder blocking,the formation damage pattern is propos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compound effect of drilling fluid and fracturing fluid.The formation damage mechanism during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process in shale reservoir is revealed,and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raised.The drilling fluid can deeply invade into the shale formation through natural and induced fractures,erode shale minerals and weake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ale during the drilling process.In the process of hydraulic fracturing,the compound effect of drilling fluid and fracturing fluid further weaken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ale,results in fracture closure and rock powder shedding,and thus induces stress-sensitive damage and solid blocking damage of natural/hydraulic fractures.The damage can yield significant conductivity decrease of fractures,and restrict the high and stable production of shale oil and gas wells.The measures of anti-collapse and anti-blocking to accelerate the drilling of reservoir section,forming chemical membrane to prevent the weakening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ale fracture surface,strengthening the plugging of shale fracture and reducing the invasion range of drilling fluid,optimizing fracturing fluid system to protect fracture conductivity are put forward for reservoir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and gas drilling fluid fracturing fluid stress-sensitive solid blocking formation damage reservoir protection
下载PDF
基于力链网络表征的裂缝封堵层结构失稳细观力学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霄鹏 许成元 +4 位作者 康毅力 商翔宇 经浩然 林冲 张敬逸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5-775,共11页
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控制着宏观结构承压能力,进而影响工作液漏失控制效果。由于缺少裂缝封堵层动态细观力学参数获取方法与细观结构演化的精细刻画方法,裂缝封堵层结构承压失稳细观力学机制尚不明确。利用自主研发的钻井防漏堵漏... 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稳定性控制着宏观结构承压能力,进而影响工作液漏失控制效果。由于缺少裂缝封堵层动态细观力学参数获取方法与细观结构演化的精细刻画方法,裂缝封堵层结构承压失稳细观力学机制尚不明确。利用自主研发的钻井防漏堵漏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表征系统,模拟了承压过程中物理类颗粒材料构成的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演化过程,明确了承压过程裂缝封堵层强弱力链演化特征,基于网络科学方法提取了裂缝封堵层细观力链网络,揭示了裂缝封堵层结构失稳细观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封堵层承压过程伴随着细观力链的形成—破坏—再形成。强力链网络构成裂缝封堵层承压的力学基础,强力链网络断裂是裂缝封堵层承压失稳的细观力学机制。裂缝封堵层承压时,颗粒间接触力逐渐增加,强力链占比逐步升高,弱力链占比逐渐降低,链状强力链与三角形、五边形、环状等强力链相连构成了强力链网络。裂缝封堵层承压失稳后,强力链构成的网络形态断裂,演化为交错状、链状力链,强力链占比降低,弱力链占比升高。进一步提出了强力链平均抗剪强度、强力链发育程度和力链网络几何结构3类指标,作为裂缝封堵层细观结构承压稳定性主控因素,进而形成了堵漏配方封堵效果评价新方法,并为新型高封堵强度堵漏材料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漏堵漏 裂缝封堵层 多尺度结构 细观力链网络 细观结构失稳 光弹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