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垃圾挤密桩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沉降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鞠兴华 杨晓华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8年第5期146-150,共5页
为了掌握建筑垃圾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后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提出了四阶段(填筑期、工后期、浸水期、浸水后)监测方案,对依托工程进行了持续141d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浸水前,复合地基的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阶段;停止浸水后,下... 为了掌握建筑垃圾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后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提出了四阶段(填筑期、工后期、浸水期、浸水后)监测方案,对依托工程进行了持续141d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浸水前,复合地基的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阶段;停止浸水后,下卧层土体发生次固结沉降,但沉降量很小;复合地基在各阶段的沉降曲线沿路中心基本呈对称分布;建筑垃圾桩对桩间土的挤密作用以及桩身材料的高吸水率在复合地基的加固区起到了很好的隔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建筑垃圾挤密桩 复合地基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再生骨料类型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鞠兴华 邱志军 Iqbal Marie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8年第7期55-58,共4页
为解决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问题,选用渭南某房屋重建项目的建筑垃圾作为主要再生骨料原材料,制备了红砖及废旧混凝土等不同类型再生骨料,通过筛分试验确定再生骨料的级配组成,借助吸水率、压碎值、磨耗值及含泥量等指标确定应用再生骨料... 为解决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问题,选用渭南某房屋重建项目的建筑垃圾作为主要再生骨料原材料,制备了红砖及废旧混凝土等不同类型再生骨料,通过筛分试验确定再生骨料的级配组成,借助吸水率、压碎值、磨耗值及含泥量等指标确定应用再生骨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旧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要优于红砖类再生骨料混凝土,但从微观层面而言,红砖类再生骨料混凝土水化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建筑垃圾 再生骨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 for influent flow distribution in the four stage A/O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system
3
作者 ju xing-hua WANG She-ping +1 位作者 WANG Yi PENG Dang-c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除磷系统 遗传算法 进水流量 流量分布 应用 优化分布 进水条件
下载PDF
建筑垃圾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鞠兴华 杨晓华 《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1,共6页
为掌握建筑垃圾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后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提出了4阶段(填筑期、工后期、浸水期、浸水后)监测方案,对依托工程进行了共持续141d的长期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浸水前复合地基的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阶段;水对... 为掌握建筑垃圾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后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提出了4阶段(填筑期、工后期、浸水期、浸水后)监测方案,对依托工程进行了共持续141d的长期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浸水前复合地基的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阶段;水对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影响很大,浸水后增加了2.7~3.2倍,这部分沉降主要是由下卧层的黄土沉陷引起的;停止浸水后下卧层土体发生次固结沉降,这部分沉降量很小;复合地基各阶段的沉降曲线沿路中心基本呈对称分布,中间大、两侧小,在坡脚位置出现了轻微隆起的现象;建筑垃圾桩对桩间土的挤密作用以及桩身材料的高吸水率,使复合地基的加固区起到了很好的隔水作用,这对于降低黄土湿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研究成果为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的方案设计及沉降监测提供了可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建筑垃圾挤密桩 复合地基 现场监测试验 沉降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