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头明,中间暗”--朱子对象山心学的批评及其蕴含的理论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东方朔 jason t.clower 《孔学堂》 CSSCI 2022年第3期56-72,I0056-I0066,共28页
朱子对象山之学的批评所涉范围甚广,其中一种重要的说法则认为象山说话常常是“两头明,中间暗”,并以此指象山之学为禅学。对此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朱子所谓的“两头明,中间暗”具体所指为何?象山之学毕竟如何表现为“两头明,中间暗”?假... 朱子对象山之学的批评所涉范围甚广,其中一种重要的说法则认为象山说话常常是“两头明,中间暗”,并以此指象山之学为禅学。对此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朱子所谓的“两头明,中间暗”具体所指为何?象山之学毕竟如何表现为“两头明,中间暗”?假如朱子的批评有所针对,则由其针对所透露出来的象山之学的理论问题又是什么?审如是,我们有必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说明朱子批评的含义,二是顺朱子的批评而呈现象山学之教法上的特点,最后是提出一点拓展性研究,亦即站在当今哲学的立场显示象山之学所可能存在的理论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象山 “中间暗” 知识 确定性
下载PDF
熊十力对阳明心学的承继与创发 被引量:3
2
作者 蔡家和 jason t.clower 《孔学堂》 2019年第1期20-28,10026-10035,共10页
熊十力的体系承继阳明心学而来,然有所取舍,一方面,取阳明心学,另一方面,受其时新儒学的时代性影响,对中国哲学中未受重视的民主、科学的开出也有所关心。熊先生晚年写《原儒》一书,书中归宗孔子而放弃阳明,但其心目中的孔子仍是“心即... 熊十力的体系承继阳明心学而来,然有所取舍,一方面,取阳明心学,另一方面,受其时新儒学的时代性影响,对中国哲学中未受重视的民主、科学的开出也有所关心。熊先生晚年写《原儒》一书,书中归宗孔子而放弃阳明,但其心目中的孔子仍是“心即理”的孔子;似乎只要对阳明心学进行若干调整,就能合于孔子。内圣外王、天德王道、民主科学等,全都包括在熊先生的易学体系之中,表现了熊先生的体系抉择,即熊先生对于阳明心学有所承继,如心即理、知行合一、万物一体等说,同时也因应时代需求而有所补充,包括科学、知识等的开出。本文探讨了熊先生建构自家体系的学思脉络,并反思了其所以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即理 佛老 格物穷理 知行合一 阳明
下载PDF
“中国无哲学”谜题的破解——以认知范式为根据的陈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承贵 jason t.clower 《孔学堂》 2017年第2期36-46,共11页
自"中国无哲学"这一谜题被抛向中国思想界之后,影响持久而震撼,并引诱出许多满载"质疑且气愤"的文字。虽然"中国无哲学"在中国学者海啸般的诅咒中不堪一击,但它仍然像个幽灵一样徘徊于中国学术界。那么,... 自"中国无哲学"这一谜题被抛向中国思想界之后,影响持久而震撼,并引诱出许多满载"质疑且气愤"的文字。虽然"中国无哲学"在中国学者海啸般的诅咒中不堪一击,但它仍然像个幽灵一样徘徊于中国学术界。那么,我们能否对此问题做个"釜底抽薪"的解决呢?也许,这个答案就存在于20世纪中国学者应用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等四大认知范式的实践中。因为依此四大认知范式实践,可以证明中国哲学不仅有自己的范畴和思辨,而且有自己的体系;而思维的模糊特征与内容的道德特色,不仅不应该成为否定中国哲学存在的证据,反而应成为中国哲学特殊性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无哲学 谜题 破解 认知范式
下载PDF
戴震与朱子对《孟子》性论诠释之差异
4
作者 蔡家和 jason t.clower 《孔学堂》 CSSCI 2021年第2期29-38,I0032-I0043,共22页
清朝戴震对南宋朱子之非议,大抵是汉学与宋学争议之延续。朱子反对汉学之流于文字训诂,将与生命疏远,于是依二程而建构了一套理学,虽仍以儒家为宗主,但为了糅合时代学风,业已些微杂有佛、老。后起之戴震,则改以汉学为根据,回头批评宋学... 清朝戴震对南宋朱子之非议,大抵是汉学与宋学争议之延续。朱子反对汉学之流于文字训诂,将与生命疏远,于是依二程而建构了一套理学,虽仍以儒家为宗主,但为了糅合时代学风,业已些微杂有佛、老。后起之戴震,则改以汉学为根据,回头批评宋学特别是以程朱为主之宋学。戴震写了《孟子字义疏证》,内容虽不全谈孟子,但其宗旨认为:欲辨经学之真伪,必从孟子起!本文即以《孟子》之性论为依据,比较宋学之程朱与清朝朴学之代表戴震,借由二人之性论诠释,而以孔、孟为准,看谁较能合于孔、孟?亦由此一窥宋学与汉学各自之思想大义,及其对于时代之关注所在。盖孟子论心性甚多,除了主张性善说之外,亦依此批评告子之性无善无不善说,颇具深意。性论之研究,可谓中国哲学之主轴,不过一直难有定论。本文将探讨性论之历史发展,并试图厘清汉学、宋学二派之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朱子 戴震 性即理 血气心知 气质之性
下载PDF
罗光、牟宗三对儒学形上学的不同诠释
5
作者 廖晓炜 jason t.clower 《孔学堂》 2017年第1期87-97,共11页
20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儒学诠释,基本上是在中西哲学对比的视野下,以其特定的哲学立场为基础,对传统儒学的现代重建。就形上学的视角而言,上述儒学诠释包括形上学与去形上学两种不同的进路,而前者同样包含多种不同形态,罗光、牟宗三对儒学... 20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儒学诠释,基本上是在中西哲学对比的视野下,以其特定的哲学立场为基础,对传统儒学的现代重建。就形上学的视角而言,上述儒学诠释包括形上学与去形上学两种不同的进路,而前者同样包含多种不同形态,罗光、牟宗三对儒学的形上学诠释则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两种形态。他们的诠释分别以士林哲学的理论架构和宋明儒学"天道性命相贯通"的睿识为视角,因而两家对儒学形上学的理论定位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尝试透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以阐明罗、牟儒学诠释的异同点,并作扼要的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上学 儒学诠释 罗光 牟宗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