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VEGF、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晓琦 张鹏鸽 +5 位作者 陈新蕊 冀爱英 吕转 赵云霞 陈欣菊 邵明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629-3635,共7页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①在性别、年龄、合并乙型肝炎、Child-Pugh分级、AFP值、临床分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癌患者在治疗各时间节点的VEGF和HIF-1α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829,P<0.001)。③VEGF浓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3月降至术前水平(P>0.05),HIF-1α在TACE后3月仍高于术前(P<0.05)。④扶正消瘤颗粒可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⑤扶正消瘤颗粒可减少TACE序贯RF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⑥血清中VEGF水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r=0.251),HIF-1α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0.05,r=0.450)。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改善TACE序贯RFA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瘤颗粒 肝癌 HIF-1Α VEGF TACE
下载PDF
发热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新亭 张传雷 +2 位作者 陈晓琦 冀爱英 陈欣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717-2720,共4页
目的:探讨发热型肝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3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40例,分为发热组及普通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AFP阳性率、癌性疼痛率、IL-6因子水平及... 目的:探讨发热型肝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3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40例,分为发热组及普通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AFP阳性率、癌性疼痛率、IL-6因子水平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发热组与普通组相比存在较高的白细胞计数[(7.32±2.5)×10~9/L vs(4.08±1.14)×10~9/L,P<0.01]、中性粒细胞比率[(79.3±5.7)%vs(56.7±11.5)%,P<0.01]、AFP阳性率(100%vs 60%,P=0.04)、癌性疼痛率(60%vs 10%,P=0.03)、IL-6因子水平[(116.6±15.1)ng/ml vs(104.9±12.6)ng/ml,P<0.01],普通组肝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40%及20%,发热组肝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10%及5%,二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发热型肝癌存在较高的癌性疼痛率及AFP阳性率,存在白细胞增高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的特点,且发热型肝癌的预后较普通型肝癌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发热 IL-6 预后
下载PDF
郑玉玲在中医思维指导下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恶性肿瘤经验介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传雷 陈晓琦 +6 位作者 王新亭 陈欣菊 冀爱英 王磊 赵云霞 薛丹 郑玉玲(指导)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9期111-114,共4页
郑玉玲教授认为,正气虚弱乃恶性肿瘤发病之本,外邪直中是致病关键,临床辨治恶性肿瘤时应以中医思维为根本,注重顾护人体正气,尤重先天肾气和后天脾胃之气;以攻补兼施为纲,多法并举。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医思维 扶正祛邪 郑玉玲
下载PDF
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新亭 张传雷 +2 位作者 陈晓琦 冀爱英 陈欣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伴中重度疼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缓释片口服治... 目的探讨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伴中重度疼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华蟾素静脉滴注,均治疗14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治疗全程吗啡用量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全程吗啡用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吗啡缓释片能够有效缓解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有助于减少吗啡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癌性疼痛 华蟾素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营养干预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传雷 王新亭 +2 位作者 陈晓琦 冀爱英 陈欣菊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营养干预为基础的多种措施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为临床肝性脑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营养干预为基础的多种措施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为临床肝性脑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肝营养素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乳果糖口服液联合思联康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护肝、对症支持等治疗。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肝性脑病复发的次数及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ST、ALT、TBIL均有下降,ALB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ST、ALT下降(P<0.05),TBIL及AL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6个月内出现肝性脑病复发分别为43次及7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营养不良率分别为85.00%及45.00%(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90.00%及7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营养干预为基础的多种措施治疗肝性脑病临床效果显著,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营养不良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Xielikang capsules in treating HIV-related diarrhea by increasing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nterleukin-17 被引量:1
6
作者 Zhang Xiaowei Guo Huijun +3 位作者 Li Zhen Xu Liran Zhang Aiping ji aiy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616-620,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Xielikang capsules(XLKC) in the treatment of HIV-related diarrhea(HRD) and its effect on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nterleukin-17(IL-17).METHODS: This was a randomized, open-l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Xielikang capsules(XLKC) in the treatment of HIV-related diarrhea(HRD) and its effect on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nterleukin-17(IL-17).METHODS: This was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os-itively-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Sixty-seven HR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o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LKC(n = 35), the other with diosmectite(Smecta~?, n = 32).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 The HRD symptom scores were evaluated in each patient based on the frequency of diarrhea, and the quality and shape of the stool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IDS Program.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L-17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measured with ELISA.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Smecta~? group, the XLKC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frequency of diarrhea and HRD symptom score regarding the quality and shape of stools(P < 0.05). The IL-17 concentration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XLK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while the IL-17 concentration in the Smecta~? grou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CONCLUSION: XLKC improves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HRD, and increases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L-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Diarrhea Interleukin-17 Xielikang capsul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