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纪柏 刘松阳 +2 位作者 张威 王英超 刘亚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7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分为ERAS组(n=50)... 目的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7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分为ERAS组(n=50)和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ERAS组应用ERAS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进食情况、肠道功能、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二次手术干预情况以及再次入院率等。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3例患者术后死亡,其中对照组2例,ERAS组1例。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手术率及再入院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 0%vs 56. 3%,χ~2=5. 84,P=0. 016); ERAS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拔除引流管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值均<0. 001);两组总住院时间[(14. 3±1. 2) d vs (18. 5±1. 8) d,t=13. 73,P <0. 001]、总住院费用[(10. 7±1. 4)万元vs (13. 2±4. 1)万元,t=4. 08,P <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AS策略能够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地实施,可明显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统一化,减少临床变异,从而最终实现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医护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评估体系构建及初步成果 被引量:2
2
作者 纪柏 刘凯 +2 位作者 鲁晓政 孟令宇 刘亚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前我国缺乏系统的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考评体系。文章阐述了我中心初步探索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建立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和国外先进的培养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一个全面、客观、系统、可操作性强的适合医学研究... 目前我国缺乏系统的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考评体系。文章阐述了我中心初步探索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建立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和国外先进的培养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一个全面、客观、系统、可操作性强的适合医学研究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规范化培养体系,作为培养、评价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工具,最终提高研究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培养体系 研究生 外科学 医学教育 临床评估
下载PDF
肝脏外科的三维可视化实践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纪柏 孙铭会 +3 位作者 王树鹏 孟令宇 刘亚辉 刘凯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肝脏外科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60名肝胆外科本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教学组和三维教学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采用卫...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肝脏外科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60名肝胆外科本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教学组和三维教学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采用卫生部外科学教材、肝脏外科手术图谱、肝脏教学模型及手术视频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肝脏三维可视化影像、虚拟手术系统及科室既往手术视频及真实高清手术视频进行教学。学习周期为8学时,结束后对所有住院医师进行闭卷标准化考试,同时利用反馈问卷调查所有住院医师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医师的平均成绩为(92.3±3.2)分,对照组住院医师的平均成绩为(84.6±4.1)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分以上人数,实验组(12人,40%)明显多于对照组(5人,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住院医师认为三维可视化影像教学法生动形象,更易于掌握肝脏解剖知识,虚拟的手术教学软件能够充分调动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复杂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提高了住院医师对肝脏解剖的三维空间想象力,尤其对未来拟从事肝胆外科工作的住院医师意义深远,提高了他们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自主学习能力。结论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虚拟手术操作系统对住院医师的实践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解剖 三维可视化 实践教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庆民 贾宝兴 +3 位作者 王英超 刘松阳 纪柏 刘亚辉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3D腹腔镜行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2~71岁,中位年龄56岁。所有患者均为... 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3D腹腔镜行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2~71岁,中位年龄56岁。所有患者均为胰腺体尾部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1 min(128~205 min),术中出血量260 m L(200~380 m L),术后住院时间11 d(8~16 d)。4例术后发生胰瘘,均为生化漏,均经抑酶和引流等保守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好,无肿瘤复发。结论应用3D腹腔镜行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的恶行肿瘤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方法 胰腺切除术/方法 脾切除术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面向低剂量CT的牙齿分割网络
5
作者 秦俊 卢婷岚 +1 位作者 纪柏 李雨晴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6-696,共11页
目的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 CBCT)已成为口腔诊疗领域中最常用的一项医学影像技术。由于CBCT图像本身对比度低且牙齿形状复杂,在进行牙齿分割时容易导致分割边界模糊、牙齿根部错误分割的问题。现有方... 目的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 CBCT)已成为口腔诊疗领域中最常用的一项医学影像技术。由于CBCT图像本身对比度低且牙齿形状复杂,在进行牙齿分割时容易导致分割边界模糊、牙齿根部错误分割的问题。现有方法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网络在分割精度等性能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存在生梯度爆炸、过拟合以及无法关注图像全局信息等限制。然而,牙齿分割在医生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方面至关重要。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MF-CA Net的牙齿分割模型,以提高牙齿分割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 MF-CA Net模型引入了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multi-scale feature extraction module, MFEM)和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这些模块使网络能够准确地捕捉感兴趣的牙齿区域,并提取丰富而密集的多尺度特征信息,从而有效地指导分割任务。特别是在牙根分割方面,这些模块能够显著提高分割的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分割算法的性能,还引入了联合损失函数,该损失函数综合考虑了像素级、局部级和全局级3个方向的牙齿边缘分割,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结果 实验在数据集上对MF-CA Net模型与6种主流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分割方法,MF-CA Net模型在各项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尽管在精度(accuracy)指标上稍低于DeeplabV3+,但在Dice评价指标上达到了0.949 5的高分数,相比PyConvU-Net提高了4%,相对于DeeplabV3+提高了约4%,对比U-Net提高了约16%。此外,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over-union,mIoU)指标提升了3%~11%,F2值提升了5%。结论 本文提出的MF-CA Net网络模型可以实现对牙齿的精确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牙齿分割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信息 损失函数 分割精度
原文传递
洪氏胰肠吻合术应用于184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庆民 王英超 +4 位作者 刘松阳 张威 刘凯 纪柏 刘亚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洪氏胰肠吻合术应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重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184例采用洪氏胰肠吻合方式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洪氏胰肠吻合组... 目的探讨洪氏胰肠吻合术应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重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184例采用洪氏胰肠吻合方式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洪氏胰肠吻合组)和100例采用传统胰肠吻合方式的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传统胰肠吻合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吻合方式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胰瘘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洪氏胰肠吻合组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胰肠吻合组[(278.2±49.3)min比(337.3±67.4)min,(33.7±6.6)min比(46.8±8.5)min,(123.1±44.7)ml比(203.8±138.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胰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洪氏胰肠吻合较传统胰肠吻合方式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的特点,并不增加胰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胰肠吻合术
原文传递
"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树鹏 刘松阳 +4 位作者 张威 王英超 纪柏 孟令宇 刘亚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2期3328-3331,共4页
目的探讨"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手术路径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接受"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手术方式,完成腹腔... 目的探讨"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手术路径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接受"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手术方式,完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的清扫、住院时间等,分析探讨"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手术方式的优势。结果使用"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200例患者,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显露良好,总手术时间(260.2±50.1)min,标本切割时间(86.6±18.7)min,术中出血量50(50~100)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9.2±7.4)个,术后住院时间(17.9±9.9)d。结论"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入路方式不但可以保护变异肝动脉血管,而且可以早期探查SMA,明确肿瘤与SMA的位置关系,实现R0切除,并且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在临床中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入路 后入路、钩突先行、动脉优先
原文传递
改良的胰瘘风险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牛春元 纪柏 +2 位作者 戴昕伦 管清春 刘亚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胰瘘风险评分系统(a-FRS)预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临床相关胰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接受LPD且围手术期资料完整的400例患者的资料。男性217例,... 目的探讨改良的胰瘘风险评分系统(a-FRS)预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临床相关胰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接受LPD且围手术期资料完整的400例患者的资料。男性217例,女性183例,年龄[M(QR)]为58(53)岁(范围:26~93岁),体重指数为(23.0±2.7)kg/m^(2)(范围:19.4~27.1 kg/m^(2))。术前CA19-9为352.5(473.7)U/ml(范围:32.1~762.6 U/ml),术前CA125为47.6(62.5)U/ml(范围:9.0~112.3 U/ml)。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临床相关性术后胰瘘(CR-POPF)的独立相关因素。a-FRS包含胰腺质地、主胰管直径和体重指数三个指标。由两名主治医师对400例患者按照a-FR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按照发生风险的概率分为低胰瘘风险组(0~5%)、中度胰瘘风险组(>5%~20%)和高胰瘘风险组(>2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FRS中三个指标预测CR-POPF的临床价值。结果400例LPD患者中,发生CR-POPF 60例(15.0%),其中B级胰瘘54例(13.5%),C级胰瘘6例(1.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软、主胰管直径≤3 mm和体重指数>23 kg/m2是影响LPD术后CR-POPF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低胰瘘风险组156例,发生CR-POPF 3例(1.9%);中度胰瘘风险组187例,发生CR-POPF 11例(5.9%);高胰瘘风险组57例,发生CR-POPF 46例(80.7%)。a-FRS预测LPD术后CR-POPF的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80.7%、阴性预测值为95.9%、阳性似然比为23.66、阴性似然比为0.24、曲线下面积(截点值为20%)为0.735(95%CI:0.668~0.799)。结论a-FRS在预测LPD术后CR-POPF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为术后进行CR-POPF风险预测和及时进行相关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瘘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危险因素 风险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疑似肝脓肿的成人肝未分化肉瘤一例
9
作者 王琨 董杉杉 +3 位作者 蒋培强 纪柏 刘亚辉 张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698-699,共2页
患者女,40岁,"间断性发热1月余"入院。病程中伴轻度腹胀,无腹痛,饮食睡眠较差,体质量较前下降。1个月前外院就诊,诊断为肝脓肿(最大径约10 cm),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后经无水乙醇硬化处理,病灶缩小至4 cm,发热症状... 患者女,40岁,"间断性发热1月余"入院。病程中伴轻度腹胀,无腹痛,饮食睡眠较差,体质量较前下降。1个月前外院就诊,诊断为肝脓肿(最大径约10 cm),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后经无水乙醇硬化处理,病灶缩小至4 cm,发热症状消失出院。10 d前复查腹部CT提示病灶再次增大至8 cm,遂于2019年1月5日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肝炎、肝硬化病史,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肿瘤标志物阴性。影像学检查:肝脏CT三期增强检查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8 cm×6 cm,边缘尚清,内见分隔,囊壁及分隔不均匀强化;考虑肝脓肿可能性大(图1A^1C)。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炎性改变"。经全科会诊,不排除恶性可能,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于2019年1月1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半肝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未分化肉瘤 肝脓肿 误诊
原文传递
Mutual comparative analysis:a new topography-guided custom ablation protocol referencing subjective refraction to modify corneal topographic data
10
作者 Kaiwei Cao Lina Liu +2 位作者 Tao Zhang Ting Liu ji bai 《Eye and Vision》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20-28,共9页
Background:Several plann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opography-guided custom ablation treatment(T-CAT),but each has its own deficiencie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a novel ... Background:Several plann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opography-guided custom ablation treatment(T-CAT),but each has its own deficiencie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a novel mutual comparative analysis(MCA)informed by manifest refraction and corneal topographic data and the patient's subjective perception in correcting ametropia.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review included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preoperative diferences in the power or axis of astigmatism according to the manifest refraction and corneal topographic data(power>0.75 D and/or axis>10°).T-CAT planning was designed using MCA.Follow-ups were conducted for at least 6 months.Results:Seventy-nine patients(121 eyes)were included.The mean preoperative deviation in the astigmatic power and axis were 0.72±0.43 D and 20.18±23.68°,respectively.The average oculus residual astigmatism(ORA)was 0.81±0.32 D(range:0.08-1.66 D).Six months postoperatively,the mean 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 was 0.04±0.42 D,and the mean cylinder was-0.27±0.24 D.The mean efficacy and safety indices were 1.10 and 1.15,respectively.The 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 in 92%of the eyes was the same or better than the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The angle of error was±5°in 61%of eyes and±15°in 84%of eyes.Residual astigmatism was≤0.5 D in 91%of eyes.Optical quality and photopic contrast sensitivity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P>0.05),and the scotopic contrast sensitivity decreased at 3,6,and 12 cpd(P<0.05).The vertical coma and horizontal coma of the anterior corneal surfac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ostoperatively but increased during follow-up.Conclusions:The MCA was demonstrated safety,ficacy,accuracy,predictability,and stability and can be used as a complementary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T-C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ual comparative analysis Topography-guided custom ablation treatment ASTIGMATISM Manifest refraction Topography
原文传递
Mutual comparative analysis:a new topography-guided custom ablation protocol referencing subjective refraction to modify corneal topographic data
11
作者 Kaiwei Cao Lina Liu +2 位作者 Tao Zhang Ting Liu ji bai 《Eye and Vision》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347-355,共9页
Background:Several plann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opography-guided custom ablation treatment(T-CAT),but each has its own deficiencie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a novel ... Background:Several plann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opography-guided custom ablation treatment(T-CAT),but each has its own deficiencie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a novel mutual comparative analysis(MCA)informed by manifest refraction and corneal topographic data and the patient’s subjective perception in correcting ametropia.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review included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preoperative differences in the power or axis of astigmatism according to the manifest refraction and corneal topographic data(power>0.75 D and/or axis>10°).T-CAT planning was designed using MCA.Follow-ups were conducted for at least 6 months.Results:Seventy-nine patients(121 eyes)were included.The mean preoperative deviation in the astigmatic power and axis were 0.72±0.43 D and 20.18±23.68°,respectively.The average oculus residual astigmatism(ORA)was 0.81±0.32 D(range:0.08–1.66 D).Six months postoperatively,the mean 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 was 0.04±0.42 D,and the mean cylinder was−0.27±0.24 D.The mean efficacy and safety indices were 1.10 and 1.15,respectively.The 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 in 92%of the eyes was the same or better than the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The angle of error was±5°in 61%of eyes and±15°in 84%of eyes.Residual astigmatism was≤0.5 D in 91%of eyes.Optical quality and photopic contrast sensitivity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p>0.05),and the scotopic contrast sensitivity decreased at 3,6,and 12 cpd(p<0.05).The vertical coma and horizontal coma of the anterior corneal surfac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ostoperatively but increased during follow-up.Conclusions:The MCA demonstrated safety,efficacy,accuracy,predictability,and stability and can be used as a complementary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T-C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ual comparative analysis Topography-guided custom ablation treatment ASTIGMATISM Manifest refraction Topograph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