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菌促进硅酸盐矿物风化的速率、机制以及地质、地球化学效应
1
作者 李子波 陆现彩 +6 位作者 滕辉 刘连文 郄文昆 庞科 张文轩 季峻峰 陈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35,共14页
真菌分布广泛,从地球表层到深达1.4 km的陆壳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存在。根据它们的生态习性和营养方式,真菌可分为腐生、共生和寄生真菌。菌丝是真菌的基本结构单位。真菌的菌丝通过其顶端延长的生长方式和强大的代谢能力,在硅酸盐矿物的... 真菌分布广泛,从地球表层到深达1.4 km的陆壳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存在。根据它们的生态习性和营养方式,真菌可分为腐生、共生和寄生真菌。菌丝是真菌的基本结构单位。真菌的菌丝通过其顶端延长的生长方式和强大的代谢能力,在硅酸盐矿物的风化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对含有营养元素的硅酸盐矿物。这一过程调控着成壤、成矿,以及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重要地质与地球化学过程。但是,真菌在硅酸盐自然风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梳理了真菌的生长方式,旨在阐明其促进硅酸盐矿物风化的速率、机制以及对硅酸盐矿物自然风化的贡献。通过文献回顾并结合全球变化的背景,本文提出了未来相关工作重点攻关方向;(1)进一步限定真菌在自然环境中对硅酸盐矿物风化的贡献;(2)阐明真菌促进的硅酸盐矿物风化与地质、地球化学过程的偶联;(3)应用功能真菌提高陆地增强硅酸盐风化(enhanced silicate weathering)的碳去除效率。这些研究将深化对真菌在地表关键过程中扮演角色的认识,为地球系统模型(GEOCARB、COPSE和SCION)提供重要信息,提高不同圈层相互作用预测的准确性,并为增强硅酸盐风化实现高效固碳提供新途径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硅酸盐矿物 碳循环 固碳 地球系统
下载PDF
南疆铁门关土壤白云石与氟元素的耦合关系
2
作者 沈泽 何峻岭 +4 位作者 段星星 朱晓雨 王若水 季峻峰 刘连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4-525,共12页
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土壤发育了大量的碳酸盐矿物,同时该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氟(F)元素含量较高,存在较大的F污染风险。探讨两者的耦合关系,对开展干旱区土壤无机碳汇的综合利用、提高区域F污染的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新疆铁... 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土壤发育了大量的碳酸盐矿物,同时该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氟(F)元素含量较高,存在较大的F污染风险。探讨两者的耦合关系,对开展干旱区土壤无机碳汇的综合利用、提高区域F污染的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新疆铁门关市15个典型表层土壤,通过XRD、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同时分析常量、微量元素和碳酸盐Sr同位素组成,并结合室内选择性溶解实验方法,对该地区土壤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F与碳酸盐矿物耦合变化机制的地质证据。研究发现,铁门关地区土壤中矿物组成较为复杂,其主要元素含量接近于上部大陆地壳,化学风化指数CIA值在50~60之间,风化程度较弱。土壤中含较高的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平均含量为20.1%),碳酸盐平均Sr,Mn含量分别为1434×10^(-6)和1736×10^(-6),^(87)Sr/^(86)Sr比值为0.710左右。土壤中F与碳酸盐矿物有关的元素高度正相关,并且与白云石呈现很好的耦合变化。推测土壤中的F异常主要来自源区的氟镁石,在地质、气候等综合因素下共同迁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土壤 白云石 碳酸盐矿物
下载PDF
黏膜瓣缝合技术联合耳用T管置入在复杂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婷 薛飞 +6 位作者 季俊峰 程友 刘厚军 吴明海 焦红叶 许莉 周文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黏膜瓣缝合技术联合耳用T管置入在复杂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2年3月在复杂鼻腔泪囊造口术中采用鼻内镜下黏膜瓣缝合技术联合耳用T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26例(31眼)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黏膜瓣缝合技术联合耳用T管置入在复杂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2年3月在复杂鼻腔泪囊造口术中采用鼻内镜下黏膜瓣缝合技术联合耳用T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患者26例(31眼)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6例(31眼)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痊愈率为61.3%(19/31),显效率12.9%(4/31),有效率9.7%(3/31),无效率16.1%(5/31),总有效率83.9%(26/31)。结论在复杂鼻腔泪囊造口术中,采用鼻内镜下黏膜瓣缝合技术联合耳用T管置入,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应定期随访处理,以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腔泪囊造口术 泪道阻塞 黏膜瓣 T管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中应用
4
作者 吴麟 罗伟 +7 位作者 江满杰 许莉 陈伟 施涛 季俊峰 刘厚军 王志颐 相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30例梨状窝癌行保留喉功能下咽肿瘤切除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的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行手术患者,利用颏下岛状皮瓣在保留喉功能行下咽癌切除术中缺损进行修...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30例梨状窝癌行保留喉功能下咽肿瘤切除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的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行手术患者,利用颏下岛状皮瓣在保留喉功能行下咽癌切除术中缺损进行修复,术后颏下皮瓣均成活,其中4例皮瓣术后局部瘀血部分坏死,皮瓣延迟愈合;无1例咽漏发生;全部患者恢复经口饮食时间为术后34±11d;全部患者拔气管导管时间为术后93±21d。30例患者中,单纯手术5例,术后放疗7例,放疗+化疗18例。患者随访时间10~78个月,失访3例。本组病例术后生存曲线,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50.8%、43.7%;局部复发伴淋巴结转移8例;肺转移癌6例;食管癌4例;无瘤生存者16例;带瘤生存者7例;死亡4例。结论颏下岛状皮瓣修复下咽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具有皮肤组织量较大,血供确切,抗感染能力强,制作相对简单等诸多优点,适合梨状窝癌半喉侵犯行喉功能保留肿瘤切除术,严格把握适应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喉功能 外科皮瓣 外科手术 颏下瓣
下载PDF
青岛广电新媒体智能生产平台的技术实现路径探析
5
作者 韩涛 吉俊峰 +1 位作者 周贵涛 杜嘉源 《电视技术》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详细描述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智能生产平台的技术实现路径。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中先行先试,以新技术,新手段、新算法为支撑,构建全域内容汇聚、智能生产、大数据智能推荐、全平台精准传播的技术平台,优化用户互动体验,提高... 详细描述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智能生产平台的技术实现路径。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中先行先试,以新技术,新手段、新算法为支撑,构建全域内容汇聚、智能生产、大数据智能推荐、全平台精准传播的技术平台,优化用户互动体验,提高生产效率,打造媒体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人工智能 内容汇聚 智能生产 算法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雷达在线测流系统研究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凯 赵淑饶 +2 位作者 吉俊峰 贺俊华 张莉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4,共5页
为提高雷达在线测流系统的测验精度,通过拉伊达准则剔除粗大误差,以相对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探头水面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多元一次拟合公式。通过t检验,分量级、分类型探讨了雷达在线测流系统... 为提高雷达在线测流系统的测验精度,通过拉伊达准则剔除粗大误差,以相对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探头水面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多元一次拟合公式。通过t检验,分量级、分类型探讨了雷达在线测流系统探头安装位置与最优数目问题。最后,以白家川站和丁家沟站为例,比较了几种雷达在线测流系统系数率定方法。结果表明,以相对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提高了拟合精度,降低了建设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在线测流系统 多元线性回归 相对误差 T检验
下载PDF
同源物2增强子在喉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雨洁 张婷 +4 位作者 王志颐 季俊峰 吴明海 潘晗 陈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同源物2增强子(EZH2)在喉癌组织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文中旨在探讨EZH2在喉癌细胞EMT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喉癌细胞系分为:TU177、SNU46、M4E、Tu686)和人类鼻咽上皮细胞(HNPECs)NP69。选取EZH2蛋白表达较高的TU177... 目的同源物2增强子(EZH2)在喉癌组织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文中旨在探讨EZH2在喉癌细胞EMT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喉癌细胞系分为:TU177、SNU46、M4E、Tu686)和人类鼻咽上皮细胞(HNPECs)NP69。选取EZH2蛋白表达较高的TU177和Tu686细胞系转染EZH2si-RNA,其中转染效果高的为EZH2-1组,转染效果较低(沉默EZH2)的为EZH2-2组,对照为转染空载体的si-NC组。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喉癌组织和细胞中EZH2、分泌的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及组蛋白H3(H3K27me3)上赖氨酸27的三甲基化的表达。转染si-EZH2、si-SFRP1、oe-SFRP1或H3K27me3上调后,通过CCK-8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β-连环蛋白、c-Myc和CyclinD1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通过qPCR检测SFRP1启动子中H3K27me3的富集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EZH2的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P<0.05)。细胞活力结果显示,si-EZH2-1组细胞活力较si-NC组有所下降(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si-EZH2-1组E-钙粘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而N-钙粘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波形蛋白的荧光强度减弱。与si-NC组相比,si-EZH2-1组的H3K27me3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ChIP-qPCR检测结果显示,si-EZH2-1组SFRP1启动子中H3K27me3的富集水平较si-NC组显著降低(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EZH2-1组中SFRP1的表达明显高于si-NC组(P<0.05)。结论EZH2可以促进喉癌细胞的EMT发生,为喉癌临床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同源物2增强子 上皮-间充质转化 卷曲相关蛋白1 组蛋白H3
下载PDF
循证研究与临床转化联合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肌梗死的分子机制
8
作者 季军峰 赵桂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300-1304,1309,共6页
目的使用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参益气滴丸(QSYQ)干预心肌梗死(MI)的疗效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GEO数据库筛选MI差异基因;TCMSP数据库以及文献检索筛选QSYQ的相关活性成分,SwissTarge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的靶点;对差异基... 目的使用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参益气滴丸(QSYQ)干预心肌梗死(MI)的疗效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GEO数据库筛选MI差异基因;TCMSP数据库以及文献检索筛选QSYQ的相关活性成分,SwissTarge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的靶点;对差异基因和成分靶点取交集,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交集靶点”调控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中MCODE插件对网络进行分析,得到显著基因模块;clusterProfiler等R包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进行成分-靶点的分子对接。CIBERSORT算法对GEO数据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并对关键基因表达量和免疫细胞含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得到MI差异基因687个,活性成分靶点777个,交集靶点48个。PTGS2、MMP9、STAT3可能为QSYQ治疗MI的关键靶基因,分子对接模拟了与之对接最好的三个有效成分,分别为隐丹参酮、山奈酚、木犀草素。KEGG结果表明,交集靶点主要富集在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上。关键基因与活化的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与未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QSYQ治疗心肌梗死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进行的,研究初步确定了QSYQ疗效的物质基础、关键靶标和通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芪参益气滴丸 分子对接 免疫浸润 网络药理学 GEO芯片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五苓散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季军峰 赵桂峰 +1 位作者 安布龙 朱淑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五苓散干预高血压病的疗效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TCMSP、SwissTargePrediction等数据库筛选五苓散的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 Cards等数据库检索高血压病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以及蛋白互...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五苓散干预高血压病的疗效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TCMSP、SwissTargePrediction等数据库筛选五苓散的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 Cards等数据库检索高血压病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以及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点;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到交集靶点493个、核心靶点42个。分子对接显示成分-靶点间均有强的对接活性。核心靶点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等通路上。结论五苓散治疗高血压病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机制进行,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高血压病 五苓散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管状胃上提术在下咽颈段食管癌术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王康 许莉 +6 位作者 施涛 季俊峰 钱建军 易俊 王志颐 陈伟 江满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上提术在下咽颈段食管癌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下咽颈段食管癌术患者行管状胃上提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下咽颈段食管癌初发者4例,复发者1例。结果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管状胃上提术4例,达芬奇机器... 目的探讨管状胃上提术在下咽颈段食管癌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下咽颈段食管癌术患者行管状胃上提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下咽颈段食管癌初发者4例,复发者1例。结果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管状胃上提术4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管状胃上提术1例。保留喉功能全咽全食管切除2例,喉全切+全咽+全食管切除3例;术后病理为鳞状细胞癌4例,腺癌1例;术后一过性胸腔瘘1例,术后放疗后咽瘘1例;术后1个月内全部恢复经口饮食。随访6~44个月,死亡3例(术后6个月因肺转移癌肺出血死亡1例,术后13个月因局部复发并发心衰死亡1例,术后44个月因食管、肺转移并发恶液质死亡1例);带瘤生存2例(术后1年肺转移1例,术后3个月颈淋巴结转移、术后11个月腹腔淋巴结及肾上腺转移1例)。结论下咽颈段食管癌恶性程度高,腺癌少见,胸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咽颈段食管癌术中管状胃修复术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可控,值得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颈段食管肿瘤 手术 修复 腺癌 胸腔镜 达芬奇机器人 管状胃
下载PDF
母岩类型对土壤和沉积物镉背景的控制:以贵州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夏学齐 季峻峰 +5 位作者 杨忠芳 卢新哲 黄春雷 魏迎春 徐常艳 梁卓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8-447,共10页
镉是土壤和沉积物中最受关注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合理确定其自然背景对于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不同基岩中该元素含量差异很大,且在风化成壤过程中元素也可能发生富集或贫化,造成该元素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甚至可以超出筛选... 镉是土壤和沉积物中最受关注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合理确定其自然背景对于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不同基岩中该元素含量差异很大,且在风化成壤过程中元素也可能发生富集或贫化,造成该元素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甚至可以超出筛选值和管制值。本文从基岩-土壤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规律出发,以基岩类型较复杂、镉空间变异较大的贵州省为例,基于土壤和沉积物调查数据,建立基岩与土壤或沉积物中镉含量的对应关系,筛选合理的岩性类型端员和背景区域划分方法,为环境管理确定基础背景。研究结果显示,岩性类型是造成土壤镉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石灰岩(排除白云岩)、玄武岩、辉绿岩和碳质页岩等是造成土壤高镉背景的重要岩石类型。相对母岩类型,岩石所在地层时代对土壤镉背景的影响不太明显。本文通过大量数据统计,给出了相对较纯的岩性发育土壤的镉背景值和变异区间,不纯岩性或地质单元发育土壤的镉背景值可能受多个岩性端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质 高背景 重金属
下载PDF
基于BOFDA的砂—黏土互层垂向变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毅 宋泽卓 +4 位作者 于军 龚绪龙 季峻峰 陆婧 周钢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1-486,共6页
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有效监测土层的垂向变形过程是地面沉降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采用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利用室内地面沉降模型,对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循环中的垂向变形进行分布式监... 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有效监测土层的垂向变形过程是地面沉降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采用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利用室内地面沉降模型,对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循环中的垂向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并结合固结压缩试验对土体的垂向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黏土层为地面沉降的主要变形层;在排灌水循环中,土体也会经历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有效监测土层的垂向变形过程是地面沉降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采用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利用室内地面沉降模型,对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循环中的垂向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并结合固结压缩试验对土体的垂向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黏土层为地面沉降的主要变形层;在排灌水循环中,土体也会经历压缩—回弹的循环。此外,BOFDA分布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捕捉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状态下的垂向变形情况,实现对地面沉降发育过程中土体垂向变形的实时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地面沉降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压缩回弹的循环。此外,BOFDA分布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捕捉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状态下的垂向变形情况,实现对地面沉降发育过程中土体垂向变形的实时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地面沉降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分布式监测 BOFDA 物理模型 垂向变形
下载PDF
广西贵港岩溶地质高背景区富含铁锰结核土壤的矿物学与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琼 杨忠芳 +5 位作者 季峻峰 刘旭 季文兵 王珏 吴天生 王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0-1458,共9页
岩溶地质高背景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铁锰结核对重金属的赋存状态和有效性有重要影响。选择广西贵港覃塘岩溶地质高背景区富含铁锰结核的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筛分出不同粒径的铁锰结核(10~120目)和细粒径土壤(<120目)样品进... 岩溶地质高背景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铁锰结核对重金属的赋存状态和有效性有重要影响。选择广西贵港覃塘岩溶地质高背景区富含铁锰结核的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筛分出不同粒径的铁锰结核(10~120目)和细粒径土壤(<120目)样品进行化学分析,针对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1)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在铁锰结核和细粒径土壤中的分布分配规律和铁氧化物矿物的组成;(2)铁氧化物矿物对富含铁锰结核的土壤中Cd等重金属富集的影响;(3)重金属在富含铁锰结核的土壤中的赋存机制。研究发现,铁锰结核中的Fe和Mn以及Cd等重金属含量随着粒径的增大而不断增加,说明Cd等重金属元素更倾向于在大粒径铁锰结核中富集;土壤中Cd等重金属总量的约90%赋存在结核中,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主要以结核形式赋存;富含铁锰结核的土壤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1%和4.94%,且结核粒径越大,针铁矿和赤铁矿含量越高;除Hg外,Cd等重金属含量与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与赤铁矿的相关性稍优于针铁矿,表明铁氧化物矿物与富含铁锰结核土壤中的Cd等重金属元素富集密切相关。铁锰结核的存在既能促进Cd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富集,又能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为解释岩溶地质高背景区土壤Cd等重金属元素高含量、低生物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土壤 地质高背景 铁锰结核 重金属 漫反射光谱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乳头状瘤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季俊峰 刘厚军 +5 位作者 焦红叶 陈伟 张勇 王志颐 许莉 程友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5期297-300,共4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123例住院鼻内镜手术的鼻乳头状瘤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123例住院鼻内镜手术的鼻乳头状瘤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Draf手术以及鼻内镜下辅助鼻侧切开术等术式。分析术后病理分型比例,病变累及部位、范围、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28年,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病理分型比例为外翻性乳头状瘤32.5%(4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61.8%(76例)、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5.7%(7例)。外翻性乳头状瘤未见复发病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率为13.2%(10例)、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瘤复发率为14.3%(1例)。结论针对鼻乳头状瘤的不同病理类型、病变范围、病变累及的部位,采用合适的鼻内镜下手术进路和方式,结合术后密切随访处理,能安全有效的切除病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乳头状瘤 嗜酸细胞
下载PDF
冲击载荷作用下矿用液压支架有限元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陶晓庆 冀军峰 李文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2年第4期79-81,共3页
以ZY6000/25/50型矿用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液压支架与支撑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矿用液压支架整机进行了瞬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冲击载荷作用下液压整机受力变形云图及最大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仿真结果为矿用液... 以ZY6000/25/50型矿用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液压支架与支撑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矿用液压支架整机进行了瞬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冲击载荷作用下液压整机受力变形云图及最大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仿真结果为矿用液压支架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冲击载荷 有限元分析 煤矿
下载PDF
小鼠上下气道一致的变应性气道炎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张勇 张婷 +4 位作者 王志颐 吴明海 季俊峰 陈仁杰 陈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51-56,共6页
目的 建立小鼠上下气道一致的变应性气道炎症模型。方法 1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8只。A组以40μg卵白蛋白(ovalbumin, OVA)+200 mgAl(OH)_(3)+200μLPBS溶液,分别于第1、3、5、7、9、11、13天腹腔注... 目的 建立小鼠上下气道一致的变应性气道炎症模型。方法 1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8只。A组以40μg卵白蛋白(ovalbumin, OVA)+200 mgAl(OH)_(3)+200μLPBS溶液,分别于第1、3、5、7、9、11、13天腹腔注射,共7次,从第20天起以10μL OVA(1 mg/mL)滴鼻激发,每周3次,连续3周,最后1次滴鼻激发后24 h以2%OVA 5 mL雾化吸入激发,连续5 d。B组以0.9%生理盐水代替OVA。整个造模周期为42 d。根据黏膜纤毛缺失程度,将上皮细胞状态分为4级(0~3级),末次激发后评价小鼠模型的症状、特异性IgE浓度及鼻肺黏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A组鼻、肺部症状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鼻、肺部黏膜破坏程度(1、2级)与B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鼻、肺灌洗及血清中OVA sIgE浓度均较B组明显增高(P<0.01)。A组鼻、肺部嗜酸粒细胞和杯状细胞均较B组明显增高(P<0.01)。A组鼻、肺嗜酸粒细胞数目呈显著正相关(r=0.775,P<0.01),杯状细胞数也呈正相关(r=0.723,P<0.05)。结论 本造模方法能够成功建立小鼠症状学、免疫学及病理学3方面上下气道一致的AA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小鼠 变应性气道炎症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除氟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超 王洪涛 +1 位作者 季峻峰 李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9-298,共10页
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面临着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的问题,因此研究氟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探索除氟技术和原理至关重要。本实验采用廉价的非金属矿物羟基磷灰石作为吸附材料,研究羟基磷灰石吸附溶解态F-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机制,考... 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面临着饮用水氟含量超标的问题,因此研究氟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探索除氟技术和原理至关重要。本实验采用廉价的非金属矿物羟基磷灰石作为吸附材料,研究羟基磷灰石吸附溶解态F-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机制,考察反应时间、pH、初始F-浓度等环境参数对吸附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羟基磷灰石对F-的吸附反应需进行到48 h以上时才接近反应平衡。在实验条件下(p H≥4),F-的吸附量随pH升高而降低,羟基磷灰石对F-的吸附受pH调控。同时还发现羟基磷灰石在pH=6条件下对F-的吸附等温线既满足Langmuir等温模式(R^2=0.89)同时也满足Freundlich等温模式(R^2=0.99),并推导出该条件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1.6×10^(-3)。本研究还进一步采用了先进的XRD、SEM、HR-TEM、^(19)FNMR手段,系统地表征了反应前后吸附产物的形态和成分变化,发现在高F-浓度条件下,F-在羟基磷灰石表面的吸附机制不再是单层的表面配位。核磁共振的结果表明F-可部分取代羟基磷灰石结构中的隧道羟基而形成含氟羟基磷灰石。研究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是一种相当具有潜力的除氟材料,值得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吸附 核磁共振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强 姜允斌 +2 位作者 郝记华 季峻峰 李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99,共17页
磷是生命体的必需元素,也是粮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仅调控着海洋的初级生产力,而且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并决定着磷矿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将大气圈、水... 磷是生命体的必需元素,也是粮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仅调控着海洋的初级生产力,而且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并决定着磷矿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和生物圈等子系统有机整合,为研究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基于已有研究,结合“地球系统科学”理论观点,针对磷的生物化学循环获得了以下重要认识:磷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决定了现今磷在全球范围内(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活动作为重要的地质营力,改变了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造成了磷矿枯竭的资源危机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问题;解决磷短缺的资源危机问题和磷过剩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控引起这些问题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地球系统科学 全球变化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Rb and Sr 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hinese Loess Stratigraph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alaeomonsoon Climate 被引量:13
19
作者 CHEN Jun WANG Yongjin +3 位作者 CHEN Yang LIU Lianwen ji junfeng LU Huay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Rb and Sr in loess and palaeosol samples from the Luochuan profile have been studied, in grain-size fractions and chemical forms. Results show that Rb is quite rich in the fraction ...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Rb and Sr in loess and palaeosol samples from the Luochuan profile have been studied, in grain-size fractions and chemical forms. Results show that Rb is quite rich in the fraction of less than 2 μm, and exits only in the residual phase, while Sr is distributed in sand and silt fractions, occurring in the residual and carbonate phases. Therefore, variation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Rb and Sr in loess and palaeosols are closely related not only to dustfall compositions depending on winter monsoon wind strength but also to summer monsoon-induced pedogenic intensity. This indicates that variations of Rb/Sr ratio in Chinese loess sequences represent cyclic alternations of East Asian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 climates on the orbital time-scale. Variations in Sr concentrations along the sequence bear a high similarity to the oxygen isotope record of the deep sea sediments over the past 2.5 Ma, whereas variations in Rb concentra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cord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etermined with the duplicated samples from the same profile. This suggests that (1) the high-latitude ice volume is responsible for East Asian monsoon variations and (2) the signal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epends dominantly on pedogenesis in Chinese loess 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 and Sr 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Rb/Sr ratios loess sequence palaeomonsoon climate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past 13500 cal. a BP deduced from lacustrine sediment records of Lake Qinghai, China 被引量:6
20
作者 WANG Yong SHEN ji +4 位作者 XU Xingna LIU Xingqi SIROCKO Frank ZHANG Enlou ji junfe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1年第4期479-489,共11页
A 475-cm long sediment core (QH-2005) from Lake Qinghai was used to carry out multi-proxy analysis of δ18O and body length of ostracod valves and redness and grain size of sediments,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environ-m... A 475-cm long sediment core (QH-2005) from Lake Qinghai was used to carry out multi-proxy analysis of δ18O and body length of ostracod valves and redness and grain size of sediments,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past 13500 cal. a BP. The age model was based on 6 14C dates for bulk orgnic carbon (BOC) and 2 14C dates for lignin. The lignin 14C dates are apparently young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layers' BOC 14C dates, indicating that the reservoir age varied from 728 to 1222 a since the Late Glacial and from 2390 to 2490 a immediately before the pre-bomb era. Hence, the 14C age model for Core QH-2005 was corrected by the changing reservoir age. Ostracod δ18O values were primarily related to dilution and evaporative enrichment of the lake water. The reconstructed salinity based on ostracod body length coincides well with ostracod δ18O values. High redness and mean grain size (MZ) values indicate increased riverine supply to Lake Qinghai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monsoon rainfall. Multi-proxy results show that climate during 13500-10900 cal. a BP was relatively cold and dry with fre-quent short-term fluctuations; a warm and wet climate began at about 10900 cal. a BP and culminated around 6500 cal. a BP as a result of monsoon strengthening; the climate became cold and dry afterwards and has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since 3400 cal. a BP. Our data also reveal short-term (millennial/centennial timescales) climatic fluctua-tions including: Younger Dryas events, ice-rafting events 8 and 1 (by ~11000 cal. a BP and ~1600 cal. a BP respec-tively), 8200 cal. a BP cold event, Little Ice Age and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 湖泊沉积记录 青海湖 BP 环境 平均晶粒尺寸 气候变化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