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应信息化时代探讨中医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1
作者 陈丽娟 吴瑾 +6 位作者 李宁 曹媛 杜莹 赵娜 吕美君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88-191,共4页
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中医药研究生是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有力保障。过去几年,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因疫情长期开展线上教学的经历提示,利用“信息化”背景下的优秀资源,多途径培养科研能力优秀的研究生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各中医类高... 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中医药研究生是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有力保障。过去几年,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因疫情长期开展线上教学的经历提示,利用“信息化”背景下的优秀资源,多途径培养科研能力优秀的研究生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各中医类高校需面对的挑战。文章在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立足于理论学习,重视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的培养作用,探索当代中医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模式,旨在使中医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并更具科学性,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中医药研究生 科研能力 培养措施 考评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校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慧慧 贾连群 +5 位作者 王松楠 马丹 于化新 刘旭东 胡睿 单德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22-25,共4页
以生理学课程为例,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生理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案例故事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以案例故事作为支撑“点”,其中贯穿爱国情怀与责任、科学精神、敬畏生命、医学人文素养、中医药文化自信等育人主“线”,再映射到“理、... 以生理学课程为例,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生理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案例故事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以案例故事作为支撑“点”,其中贯穿爱国情怀与责任、科学精神、敬畏生命、医学人文素养、中医药文化自信等育人主“线”,再映射到“理、法、情”3个层“面”中的对应思政元素。采用以点带线、以线扩面、多维结合的模式构筑“教师—课程—学生”一体化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增强课程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理学 点—线—面—体 建设路径
下载PDF
面向“双创”教育的“一主体三维度”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美君 贾连群 +5 位作者 李宁 杜莹 冷雪 王莹 曹媛 曲怡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6-9,共4页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加强学生专业培养的同时,需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着力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探索面向“双创”教育的“一主体三维度”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为中医药院校培养高...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加强学生专业培养的同时,需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着力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探索面向“双创”教育的“一主体三维度”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为中医药院校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教育 中医药院校 本科生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和蓄积
4
作者 陈丽娟 李宁 +7 位作者 张哲 贾连群 吴瑾 杜莹 隋国媛 宋囡 潘国伟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6,I0019,共5页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具有生物危害性,其体内过程尚未阐明。阐明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蓄积机制是认识其危害的前提和防治其危害的关键环节,但该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脂质借助载脂蛋白转运与“脾主运化”功能关系密切,作为与脂质具有相似...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具有生物危害性,其体内过程尚未阐明。阐明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蓄积机制是认识其危害的前提和防治其危害的关键环节,但该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脂质借助载脂蛋白转运与“脾主运化”功能关系密切,作为与脂质具有相似性的微塑料是否也受脾功能调控有待阐明。通过阐明微塑料与载脂蛋白的关系探讨其运输机制,通过脾虚膏脂转输障碍时微塑料蓄积的时空特征探讨其蓄积机制,将有助于认识微塑料体内生理过程和蓄积条件,并深化现代知识背景下中医脾脏象理论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运输 蓄积 脾主运化 载脂蛋白
下载PDF
中医药特色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郑一 郭鹤 +3 位作者 赵丹玉 贾连群 王靖宇 王艳杰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8-21,共4页
生物化学是中医药院校极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起着关键作用。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的生物化学课程不仅应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将“立德树人”作为实践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教学... 生物化学是中医药院校极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起着关键作用。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的生物化学课程不仅应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将“立德树人”作为实践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应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使之相辅相成,形成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入大量案例,一方面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另一方面也能使课程思政潜移默化。此外,鉴于生物化学课程本身属于西医课程,相较于中医药类课程更具体、更复杂,因此,巧妙地将中医药相关元素融入教学,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物化学课程显得尤为必要。基于这些考虑,笔者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和实践内容,旨在为一流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课程思政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立德树人 探索与实践
下载PDF
双带头人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思创协同育人的探索
6
作者 杜莹 贾连群 +3 位作者 王莹 冷雪 宋囡 吕美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4期160-163,共4页
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手段等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思创协同效应,对培养又红又专的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有着巨大作用。以“双带头人”高校教师党支部培育工程为... 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手段等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思创协同效应,对培养又红又专的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有着巨大作用。以“双带头人”高校教师党支部培育工程为背景,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构建思创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 思创融合 人才培养 中医教育
下载PDF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推动高质量教学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路径探析
7
作者 贾连群 卜思媛 +3 位作者 冷雪 胡泊 王鸿琳 史冰洁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高校教学服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点,依托党建建设高质量教学服务管理体系,是推进高校教务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能够促使党员教师牢记初心使命,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围绕立德树人根... 高校教学服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点,依托党建建设高质量教学服务管理体系,是推进高校教务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能够促使党员教师牢记初心使命,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党支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学习先行、规划先行、管理先行、服务先行、责任先行”的“五先行”党支部,从强基、固本、卓越3个层次探索党建工作推动高等中医药院校高质量教学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路径,走好新时代人才发展“三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基层 党建工作 教学服务管理体系
下载PDF
中医“肾系统”与命门之火
8
作者 王庆谚 郑洪新 +2 位作者 李佳 贾连群 杨关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53-56,共4页
中医系统思维认为肾藏象应该是以肾为中心,包含膀胱、骨、髓、脑、齿、唾、发、耳、二阴、志、恐(惊)等若干脏、腑、形体、官窍在内的以经络联系的统一体,谓之肾系统。作为先天之本的肾系统具有主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主生髓化血、主抵... 中医系统思维认为肾藏象应该是以肾为中心,包含膀胱、骨、髓、脑、齿、唾、发、耳、二阴、志、恐(惊)等若干脏、腑、形体、官窍在内的以经络联系的统一体,谓之肾系统。作为先天之本的肾系统具有主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主生髓化血、主抵御外邪、主水、主纳气等功能,是肾系统各部分协同作用的体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命门之火”源自先天,根于肾中,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周身阳气的源泉,可以增强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命门之火”可以加强肾系统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肾系统各部分功能的发挥均离不开“命门之火”温煦和促进作用。当机体出现命门火衰时,肾系统各部分均会出现相应的病机变化,故从肾藏象系统与“命门之火”之间的关系加以阐释,以明晰其关系,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藏象 肾系统 命门 命门之火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思政素材库的构建与实践
9
作者 冷雪 贾连群 +3 位作者 刘慧慧 杜莹 曹媛 吕晓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1期29-32,共4页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为例,系统介绍课程思政素材库构建思路,围绕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5个素养挖掘思政元素,构建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思政素材库,以发挥出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培养高...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为例,系统介绍课程思政素材库构建思路,围绕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5个素养挖掘思政元素,构建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思政素材库,以发挥出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西医结合 课程思政素材库
下载PDF
基于“阴阳水火”论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中医病机及治疗思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敖玉涵 苏嘉楠 +2 位作者 张明雪 贾连群 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失眠是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伴发症状,且常可相互为患。作者基于“阴阳水火”理论,提出该病以阴阳疲怠为启病之本、阴阳失和为变病之著、阴阳失济为助病之澜、阴阳待决为重病之末。临证时应以“恢复人体阴阳水火”为本,初以气血同调,尤重参... 失眠是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伴发症状,且常可相互为患。作者基于“阴阳水火”理论,提出该病以阴阳疲怠为启病之本、阴阳失和为变病之著、阴阳失济为助病之澜、阴阳待决为重病之末。临证时应以“恢复人体阴阳水火”为本,初以气血同调,尤重参芪之用;病进为虚火燔灼时,每予寒热并用、阴中求阳,并配肉桂引火归元、黄连驱火下交于肾,但应注意中病即止,勿削元气;待病以阴水肆虐为患,则应于阳中求阴,以姜附与熟地黄、山药、麦冬等阴药相配,且不可妄用峻下逐水之法。此外,治病之时还应遵从四时阴阳节律、掌握病情顺逆规律,如夏时重于利水,冬时重于温补,阴水泛溢之时避免刺络、点滴等,通过尽早纠正阴阳失衡之势以阻止病进。从“阴阳水火”切入重新审度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之因机证治,可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失眠 阴阳 水火既济 中医病机 治疗
下载PDF
中医院校“一主线三连接四协同”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艺鑫 贾连群 +3 位作者 刘慧慧 冷雪 曹媛 谷丽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在中西医结合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以中西医并重理念为根本,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结合,首次构建“一主线三连接四协同”的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努力打造知行合一、强化实践、... 在中西医结合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以中西医并重理念为根本,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结合,首次构建“一主线三连接四协同”的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努力打造知行合一、强化实践、科学素养、创新思维融为一体的高水平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人才培养 中西医结合 桥梁课程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单细胞测序构建心肌梗死与铜死亡相关基因的风险模型并探究其免疫机制
12
作者 具星 贾连群 +3 位作者 张哲 魏东升 张静生 杨关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47-2256,共10页
目的:整合铜死亡基因和GEO数据库相关芯片,分析铜死亡基因、免疫浸润与心肌梗死(MI)之间的关联性,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西药及中药,分析miRNA-mRNA调控网络,为今后MI相关的铜死亡机制及免疫浸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通过GEO数据库... 目的:整合铜死亡基因和GEO数据库相关芯片,分析铜死亡基因、免疫浸润与心肌梗死(MI)之间的关联性,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西药及中药,分析miRNA-mRNA调控网络,为今后MI相关的铜死亡机制及免疫浸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检索符合条件的MI相关芯片,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及MI相关的铜死亡基因筛选,基于处理后的基因表达矩阵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和量化,分析免疫浸润细胞及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在MI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性,筛选出在免疫浸润中与MI最相关的铜死亡基因,并构建风险模型,分析铜死亡基因在MI中的风险概率,通过Enrichr网站和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对MI铜死亡相关基因进行西药及中药预测。最后通过miRTarBase、Starbase及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FDX1及SLC31A1的上游miRNA,并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免疫浸润相关性结果显示,Tfh细胞和B细胞呈最强的正相关性(r=0.68),调节性T细胞和iDC呈最强的负相关性(r=-0.63);免疫浸润差异性分析显示,细胞层面MI组中肥大细胞、NK细胞和Th1细胞之间差异最为显著(P<0.001),功能层面APC共抑制、MHCⅠ等方面的差异最为显著(P<0.001);筛选出免疫细胞与免疫功能相关性最高的6个基因分别是ATP7A、DLD、FDX1、LIAS、LIPT1和SLC31A1,其中风险模型结果显示,高水平的FDX1和SLC31A1与MI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通过数据库比对共预测到21种西药和30种传统药物;miRTarBase、Starbase及Targetscan数据库共预测到包括has-miR-122-5p等在内的9个MI铜死亡相关基因上游miRNAs。结论:Tfh细胞、B细胞、副炎症、Ⅰ型干扰素反应等相关免疫细胞和功能可能在MI的发病及预后中存在重要调控作用;FDX1及SLC31A1作为铜死亡的关键基因与MI发生风险存在关键的负相关关系。包括螺旋藻、羊肝、温莪术、片姜黄和郁金在内的30种传统中药可能具有治疗MI的潜在价值;最后,包括has-miR-122-5p在内的9个miRNAs可能在铜死亡中发挥重要的MI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死亡 心肌梗死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单细胞测序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AngⅡ/TGF-β1/smad通路干预合并血脂异常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心肌纤维化
13
作者 英哲铭 宋囡 +2 位作者 曹媛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3,I0015-I0019,共9页
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调控AngⅡ/TGF-β1/smad通路对高脂喂饲的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Wistar-Kyoto(WKY)大鼠和48只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SHR),将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WKY-ND)、高... 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调控AngⅡ/TGF-β1/smad通路对高脂喂饲的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Wistar-Kyoto(WKY)大鼠和48只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SHR),将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WKY-ND)、高血压病组(SHR-ND)、高脂高血压病组(SHR-HF)、半夏白术天麻汤低(BDL)、中(BDM)、高(BDH)剂量组和西药(Telmisartan)组。所有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WKY-ND组和SHR-ND组大鼠普通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成功后,给予WKY-ND组、SHR-ND组和SHR-HF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药物干预12周。之后进行大鼠心肌组织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形态、采用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胶原纤维的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Ⅱ、IL-6、TNF-α、NO、ox-LDL、LOX-1、ROS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α-SMA、ColⅠ、ColⅢ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TGF-β1、p-smad2、p-smad3、MMP2、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Masson染色显示,给药后心肌细胞大小更均匀,形态更完整,细胞核清晰,胶原纤维面积减少,以半夏白术天麻汤高剂量组给药后改变更为明显;与SHR-ND组相比,SHR-HF组大鼠血清中AngⅡ、IL-6、TNF-α、ox-LDL、LOX-1、ROS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与SHR-HF组相比,各给药组AngⅡ、IL-6、TNF-α、ox-LDL、LOX-1、ROS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SHR-ND组相比,SHR-H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olⅠ、ColⅢ、α-SM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SHR-HF组相比,各给药组ColⅠ、ColⅢ、α-SMA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SHR-ND组相比,SHR-H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smad2、p-smad3、MMP2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IMP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SHR-HF组相比,BD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TGF-β1、p-smad2、p-smad3、MMP2显著降低,TIMP1显著升高。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可通过调节AngⅡ/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高脂喂养SHR大鼠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 心肌纤维化 血脂异常 TGF-β1/smad通路
下载PDF
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规律 被引量:38
14
作者 刘继东 张哲 +7 位作者 贾连群 孟晓媛 宋囡 王莹 曹慧敏 裴宇鹏 咸楠星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机。"痰浊-痰瘀-痰结"在动脉粥样硬化(AS)病机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AS形成的中医病机及演变特点。基于古今文献梳理,根据AS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痰"与&q...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机。"痰浊-痰瘀-痰结"在动脉粥样硬化(AS)病机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AS形成的中医病机及演变特点。基于古今文献梳理,根据AS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痰"与"瘀"不同阶段呈现的交互状态,诠释在现代知识医学背景下AS的"痰浊-痰瘀-痰结"理论内核,为中医药防治AS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浊 痰瘀 痰结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健脾化痰祛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程岩岩 刘路 +5 位作者 贾连群 宋囡 谷丽艳 高晓宇 马艺馨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方对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巴马小型猪15只,月龄6~8个月,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3组,每组5只。造模:正常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中药...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方对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巴马小型猪15只,月龄6~8个月,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3组,每组5只。造模:正常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中药治疗组采用高脂高热量喂养。药物干预:高脂喂饲24周后健脾化痰祛瘀组予健脾化痰祛瘀方药搅拌于饲料中喂食。检测各组巴马小型猪的心肌ROS、CAT、MDA、GSH-PX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Bax、Bcl-2、Cyto C、Caspase3的含量。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线粒体ROS、MDA含量明显上升(P<0.05、P<0.01),CAT、GSH-PX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心肌线粒体ROS、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CAT、GSH-PX含量明显上升(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Bax、Cyto C、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心肌细胞Bax、Cyto C、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Bcl-2含量明显上升(P<0.05)。结论:(1)健脾化痰祛瘀方可以减少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线粒体ROS、MDA的生成,增加其抗氧化酶CAT、GSH-PX的表达,从而减少了心肌线粒体的氧化应激水平。(2)健脾化痰祛瘀法可以减少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小型猪心肌细胞Bax、Cyto C,Caspase3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进而改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痰祛瘀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基于“脾-线粒体”相关理论谈痰瘀互结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微观变化 被引量:31
16
作者 陈宁 宋囡 +2 位作者 贾连群 吕美君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9-851,共3页
近年来多数学者将线粒体作为靶点来研究其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联系机制与治疗。而线粒体作为人体细胞的"能量加工厂"与中医中"脾"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也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基础,并且脾失健运所... 近年来多数学者将线粒体作为靶点来研究其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联系机制与治疗。而线粒体作为人体细胞的"能量加工厂"与中医中"脾"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也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基础,并且脾失健运所产生的痰浊血瘀亦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从"脾-线粒体"之间的关联来探究脾虚痰瘀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浊血瘀 动脉粥样硬化 线粒体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俊岩 郑思成 +7 位作者 何信用 陈文娜 杨芳 张林 宋囡 杜莹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47-2650,共4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应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k),万方数据库,纳入运用益气、活血、化瘀...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应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 disk),万方数据库,纳入运用益气、活血、化瘀、祛痰中2种及以上为主要治疗方法,以中药为主要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或中成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并结合全文,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以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为主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0,95%Cl=[2.43,4.76],Z=7.15,P〈0.000 01);在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方面,以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为主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OR=2.61,95%Cl=[1.75,3.89],Z=4.69,P〈0.000 01)。结论: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水平由于常规疗法,但本次纳入的文献质量一般,本次分析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进一步进行合理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化瘀祛痰 冠心病心绞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MYMOP探讨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构建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吕美君 张会永 +3 位作者 陈智慧 贾连群 于莉 张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4,共3页
"证候"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学问题是制约中医学广泛应用与国际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患者的主诉症状对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至关重要。课题组前期研制的MYMOP汉化版量表虽然在疾病疗效评价中凸显了优势及... "证候"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学问题是制约中医学广泛应用与国际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患者的主诉症状对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至关重要。课题组前期研制的MYMOP汉化版量表虽然在疾病疗效评价中凸显了优势及效能,但在证候疗效评价中仍存在不足。基于MYMOP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研究模式,结合中医理论,拓展MYMOP汉化版量表的中医证候内容,形成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构建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体系,以使中医药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评价 中医证候 主诉症状 患者报告结局 量表
下载PDF
基于“脾主运化”探讨痴呆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9
作者 闵冬雨 谢思梦 +8 位作者 刘勇明 程美佳 王鑫淼 鞠业涛 茹艺 张会永 陈民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2,共4页
人体的胃肠道内寄居着数不胜数且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这些肠道微生物群参与着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如消化吸收、免疫调节、内分泌等,起着保护胃肠道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故肠道菌群也称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近年来... 人体的胃肠道内寄居着数不胜数且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这些肠道微生物群参与着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如消化吸收、免疫调节、内分泌等,起着保护胃肠道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故肠道菌群也称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微生物-肠-脑轴"理论,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内分泌等途径干扰大脑神经信号致使脑部疾病的发生,这与中医痴呆病机与脾相关极为相似,而脾主运化与肠道菌群稳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肠道菌群功能同样也影响脾的生理功能,以脾-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中医从脾-肠道菌群论治痴呆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肠道菌群 脾主运化 从脾论治
下载PDF
从“脾-肠道菌群-巨噬细胞焦亡”新视角探讨“痰瘀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科学内涵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吕美君 杨关林 +5 位作者 贾连群 宋囡 杜莹 王莹 冷雪 曹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6-49,共4页
脾虚痰瘀,脉道不利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核心病机,免疫炎症反应是AS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参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lylamine oxid,TMAO)被公认为AS独立危险因子;细胞焦亡是最新被... 脾虚痰瘀,脉道不利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核心病机,免疫炎症反应是AS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参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lylamine oxid,TMAO)被公认为AS独立危险因子;细胞焦亡是最新被证实的一种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巨噬细胞焦亡在AS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NLRP3炎症小体能够介导巨噬细胞焦亡。因此,在中医“脾病,脉道不利”理论指导下,探讨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的巨噬细胞焦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的关系,将有助于从“脾-肠道菌群-巨噬细胞焦亡”的新视角阐明“痰瘀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 巨噬细胞焦亡 痰瘀论治 血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