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机械压实条件下黑土性质及入渗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仁明 付娟 +7 位作者 贾燕锋 范昊明 张博翔 李爽 张茜 于茗耀 杨明春 李梦缘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5,共12页
为探究不同机械压实条件对黑土土壤性质入渗特征的影响,以克山县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型号机械(华夏HX2104-C:154 kW、约翰迪尔554:40 kW、中国海山:19 kW)和不同压实次数(0,1,3,5,7,9次)对秋收后大豆耕地垄沟开展模拟压实,... 为探究不同机械压实条件对黑土土壤性质入渗特征的影响,以克山县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型号机械(华夏HX2104-C:154 kW、约翰迪尔554:40 kW、中国海山:19 kW)和不同压实次数(0,1,3,5,7,9次)对秋收后大豆耕地垄沟开展模拟压实,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含水率、孔隙及土壤入渗特征,分析不同机械压实条件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 cm土层,大型、中型、小型机械压实后土壤容重分别增加54.17%、56.25%、46.88%;总孔隙度分别减小31.58%、28.07%、29.82%;含水率分别下降19.35%、16.13%、9.68%。首次压实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最显著,容重均增加32.29%以上,土壤总孔隙度均减小15.8%以上,只有大型机械使土壤含水率显著减小9.6%。随压实次数增加,各机械压实后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从1.25 g·cm^(-3)增加至1.58 g·cm^(-3),总孔隙度从52.16%减小至38.22%,土壤含水率从27.33%下降至20.67%,其中,大型机械在首次压实使容重及孔隙特征产生显著影响,而中型及小型机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依靠压实次数的增加对土壤起到压实的累积作用。首次压实,中型及小型机械使2 h累计入渗量分别减少87.16%、50.81%,初渗速率分别减少87.59%、70.93%,中型机械使稳渗速率显著减少92.90%;3次压实,大型机械使2 h累计入渗量、初渗速率分别显著减小73.29%、75.67%,大型及小型机械使稳渗速率分别显著减少74.07%、66.97%;至5次压实后土壤各入渗特征无显著差异。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特征均影响机械压实土壤入渗特征,其中,0~10 cm土层土壤容重是影响综合土壤入渗特征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压实作用 土壤性质 水分入渗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Energetic磁滞模型参数修正方法
2
作者 陈彬 曾庆麟 +2 位作者 贾燕峰 黄力 唐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74-5183,共10页
铁磁材料的磁滞特性存在温度依赖性,导致铁芯类设备的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是现有的Energetic磁滞模型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表征,导致损耗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首先研究了Energetic各个模型参数对磁滞回形状特征值的影响,分析了铁... 铁磁材料的磁滞特性存在温度依赖性,导致铁芯类设备的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是现有的Energetic磁滞模型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表征,导致损耗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首先研究了Energetic各个模型参数对磁滞回形状特征值的影响,分析了铁磁材料磁滞特性的温度依赖性。然后在采用公式法进行参数辨识的基础上,提取不同温度下磁滞回线的形状特征值,并引入居里温度和临界指数等系数,提出了各形状特征值关于温度的表达式。进一步将特征值表达式与各模型参数的辨识公式相结合,提出了考虑温度特性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建立了一种变温条件下的修正Energetic磁滞模型。最后,以纳米晶合金的极限磁滞回线测量结果为例,模拟该材料在各温度下的磁滞回线,并与多组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etic模型 温度特性 磁滞回线 参数辨识 铁磁材料 居里温度
下载PDF
基于YOLOv5算法的无人机巡检图像中绝缘子单目测距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彬 刘华洲 +3 位作者 李勃铖 贾燕峰 郭昊 孙君录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6期1421-1430,共10页
为了提升无人机安全飞行性,提升线路运维能力,基于YOLOv5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单目测距方法,用于实现一种精确的辅助距离测量功能。对现有的开源绝缘子数据集进行了扩充和标定,采用YOLOv5s模型进行了训练、验证和测试,建立了... 为了提升无人机安全飞行性,提升线路运维能力,基于YOLOv5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单目测距方法,用于实现一种精确的辅助距离测量功能。对现有的开源绝缘子数据集进行了扩充和标定,采用YOLOv5s模型进行了训练、验证和测试,建立了绝缘子串的测距模型,设计代码加入到检测模块中,实现对绝缘子的识别和测距。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识别输电线路不同类型的绝缘子并进行精确测距,平均测距误差为4.76%;对复合绝缘子的识别和测距效果最佳,改变俯仰角和相对距离,最大测距误差为6%;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亮度变化越大,对绝缘子的识别测距误差也越大,亮度增加至100%时,误差最高可达到12.3%。测距所需平均时间为0.2984 s,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测距,为无人机巡检安全距离测量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 绝缘子 深度学习 YOLOv5 图像识别 单目测距
下载PDF
基于VMD-SSA-LSTM的架空输电导线覆冰预测模型
4
作者 陈彬 徐志明 +4 位作者 贾燕峰 丁锐鑫 张少峰 李飚 王佳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针对输电导线覆冰过程间断性强且波动性大而导致的现有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从覆冰厚度数据的时序信息和气象信息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 针对输电导线覆冰过程间断性强且波动性大而导致的现有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从覆冰厚度数据的时序信息和气象信息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的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覆冰组合预测模型.该方法首先使用VMD分解覆冰厚度数据,降低了原始序列的不稳定性,得到具有不同中心频率的本征模态分量;其次,采用SSA算法对LSTM中的3个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对模态分量分别建立LSTM预测模型,将各个模态分量的预测值叠加为覆冰厚度的总预测值.通过实例仿真,对所提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VMD-SSA-LSTM组合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其预测精度有进一步提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导线 覆冰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麻雀搜索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基于坐标时间序列的地心运动分析与预测
5
作者 朱新慧 王刃 +1 位作者 贾彦锋 柯能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地心运动会影响地球参考框架原点的准确性,是地球参考框架进行非线性维持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提出对地心运动进行多尺度的建模和预测,以实现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和维持。采用网平移法计算的地心运动、全球地球物理流体中心(glo... 地心运动会影响地球参考框架原点的准确性,是地球参考框架进行非线性维持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提出对地心运动进行多尺度的建模和预测,以实现毫米级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和维持。采用网平移法计算的地心运动、全球地球物理流体中心(global geophysical fluids center,GGFC)和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第三次重处理(IGSR03)提供的3组地心运动数据,首先对其一致性和差异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利用谐波模型和Diff-LSTM模型对地心运动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的建模与预测,结果显示,GGFC地心运动的预测精度优于1.5 mm,而Diff-LSTM模型的地心运动预测结果在短期内优于谐波模型,当预测步长为17时,GGFC和IGSR03的地心运动预测精度均能达到甚至优于1 mm。表明地心运动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基于地球质量中心(center of mass of the total earth system,CM)的瞬时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参考框架 地心运动预测 坐标时间序列 谐波模型 Diff-LSTM模型
下载PDF
季节性冻融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温度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爽 郭美莲 +2 位作者 范昊明 贾燕锋 马仁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8-299,共12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季节性冻融期黑土温度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温度监测,以大豆田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覆盖还田(FG)和秸秆翻混还田(FH)2种还田方式,还田量分别为秸秆总量的30%(59670 kg/hm^(2)),60%(119340 kg/hm^(2)),90... [目的]为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季节性冻融期黑土温度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温度监测,以大豆田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覆盖还田(FG)和秸秆翻混还田(FH)2种还田方式,还田量分别为秸秆总量的30%(59670 kg/hm^(2)),60%(119340 kg/hm^(2)),90%(179010 kg/hm^(2)),并设置裸地为对照(CK)共7种处理。各处理自地表向下沿土壤垂直剖面分别设置5,10,20,30 cm 4个土层深度,分析冻融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还田量下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结果](1)秸秆还田使土壤进入不同冻融阶段的时间滞后于裸地,且有效提高土壤最低温度和降低最高温度的变化范围,其中最大提温、降温率均发生在FG90处理,分别为3.0~6.1,1.5~5.2℃。(2)秸秆还田减弱土壤的温度变异性和与气温的相关性,最大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发生在裸地5 cm土层,分别为6.54,0.82;最小发生在FG90处理30 cm土层,分别为0.82,0.26。土壤温度变异性大小关系为CK>FG30>FH30>FH60>FG60>FH90>FG90,土壤温度与气温相关性大小关系为CK>FH30>FG30>FH60>FH90>FG60>FG90。(3)裸地冻结和解冻速率最大且冻融周期最短,冻结速率为0.19℃/h,解冻速率为0.60℃/h,最小冻结速率发生在FH90处理,为0.04℃/h,最小解冻速率发生在FG90处理,为0.05℃/h。(4)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始冻阶段、始融阶段逐渐增加,但冻结时长逐渐减小,FG90处理延缓冻融效果最明显,始冻阶段、始融阶段分别为8,10天。[结论]研究结果定量描述冻融期不同秸秆还田措施下黑土温度特征,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措施之间对土壤温度影响的差异,对于黑土区秸秆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性耕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黑土 土壤温度 冻融
下载PDF
“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德鲁克之问及其全流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贾彦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期28-43,共16页
应然目标和实然效果之间长期难以消弭的巨大落差所构成的“特殊矛盾性问题”,使得高校思政课改革具有了明显的可拓性特征;而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范畴,则又规定了其跨学科性。在IDS理论看来,学科交... 应然目标和实然效果之间长期难以消弭的巨大落差所构成的“特殊矛盾性问题”,使得高校思政课改革具有了明显的可拓性特征;而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范畴,则又规定了其跨学科性。在IDS理论看来,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视角变换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突破性创新。因此,将鲜活的“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有利于增添内容丰富性、教学趣味性,也有利于增加历史厚重感和学生获得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青年化的重要举措。然而,诸如生硬嵌入、半合移植,以及理念不够先进、边界不太清晰、内容时有重叠、途径比较单一、评价不尽科学等一系列问题表明,碎片化的改革难以达到有效对治。这给教育改革的战略—战术之间带来了无形的张力,同时也引发“德鲁克式”的经典追问,迫切要求从理念、内容、途径到评价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整合优化予以应答,以避免“融而不入”“入而不深”“深而不化”,从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两方面协同发力,不断推进“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集成性改革走深走实走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 高校思政课 德鲁克之问 全流程优化 可拓性 IDS理论 人工智能
下载PDF
网络快餐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其矫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容 贾彦峰 《青少年学刊》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网络快餐文化是一种速成、通俗、短期流行的浅层文化,它具有视觉性和多样性的形式特征、浅表性和同质性的内容特征、娱乐性和快更性的风格特征,以及功利性和商业性的目的特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催生了“享乐式”的... 网络快餐文化是一种速成、通俗、短期流行的浅层文化,它具有视觉性和多样性的形式特征、浅表性和同质性的内容特征、娱乐性和快更性的风格特征,以及功利性和商业性的目的特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催生了“享乐式”的人生观、“速成式”的求知观、“虚荣式”的消费观、“名利式”的成功观,以及“畸形式”的审美观。追溯其背后动因,乃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驱动:客观因素是信息爆炸化、时间碎片化,以及经济市场化的推动;主观因素则为青少年自身求关注、好新奇及爱从众的独特群体心态。以此为据提出针对性的矫治措施,即打造清朗网络环境以祛除温床、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以强化防线和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以增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快餐文化 青少年 价值观 消极影响 矫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硬核”论——从“铁三角”理论瑕疵说起
9
作者 贾彦峰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5,共14页
麦克法夸尔的“铁三角”理论触及了“中国问题”的精要之处,却暴露出几处理论瑕疵,绝不能再因袭照搬。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内部孕育了一个由“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麦克法夸尔的“铁三角”理论触及了“中国问题”的精要之处,却暴露出几处理论瑕疵,绝不能再因袭照搬。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内部孕育了一个由“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三要素组成的“文化硬核”。三者作为文化的组织性、制度性和理论性载体,一脉同源且相互支撑,已成为中国自身发展的“稳定常量”和相对西式道路的“独立变量”。除了既有的单体特性外,协同效应又赋能“文化硬核”以整体特性,如战略稳定性、精神感召性、交互耦合性、开放灵活性、自我完善性等,并相应地展现出举旗定向、凝心聚力、驱动发展、规避风险和纠偏纠错等功能,对于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三角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硬核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措施防治多营力侵蚀的作用与优化配置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燕锋 王佳楠 +3 位作者 范昊明 石昊 周丽丽 马仁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32,共9页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现有水土保持措施多针对单一营力侵蚀配置,但黑土区具有多营力复合侵蚀的特点。当前针对单一侵蚀营力布设的措施能否起到防治多营力复合侵蚀的作用,是亟需回答的问题。笔者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分析黑...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现有水土保持措施多针对单一营力侵蚀配置,但黑土区具有多营力复合侵蚀的特点。当前针对单一侵蚀营力布设的措施能否起到防治多营力复合侵蚀的作用,是亟需回答的问题。笔者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分析黑土坡耕地主要水保措施防治多营力复合侵蚀的作用,并以漫川漫岗区<5°坡耕地为例,根据不同营力侵蚀贡献率进行措施优化配置。结果表明:黑土坡耕地水保措施防治水蚀效果良好,林草植被及保护性耕作措施能起到防治风蚀的作用,等高垄作、保护性耕作、梯田、地埂植物带、植物缓冲带等兼具减弱冻融破坏、调控融雪径流,减小融雪侵蚀的作用。基于当前配置,建议1°~3°坡耕地在等高垄作基础上增加保护性耕作及植物缓冲带措施,3°~5°坡耕地在等高垄作、地埂植物带基础上增加保护性耕作措施。黑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虽具备防治多营力复合侵蚀的能力,但在措施配置时应考虑多营力侵蚀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营力复合侵蚀 水土保持措施 防治效果 配置优化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长白山地丘陵区解冻期农耕地土壤侵蚀特征量化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燕锋 吴锰 +2 位作者 刘明波 周丽丽 范昊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0,共6页
为防治解冻期土壤侵蚀,以东北长白山地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农耕地进行实测观测,分析不同坡位、局部坡度、坡向解冻期土壤侵蚀特征,量化土壤水分、温度、剪切力、反射辐射及局部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构建解冻期农耕地... 为防治解冻期土壤侵蚀,以东北长白山地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农耕地进行实测观测,分析不同坡位、局部坡度、坡向解冻期土壤侵蚀特征,量化土壤水分、温度、剪切力、反射辐射及局部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构建解冻期农耕地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解冻期土壤侵蚀从坡上、坡中到坡下依次增大,随局部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趋势减缓,南坡最大而北坡最小,不同坡位、局部坡度和坡向土壤侵蚀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局部坡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剪切力、土壤温度和土壤反射辐射;通过逐步回归,构建了基于局部坡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剪切力3个因子的解冻期农耕地土壤侵蚀预测模型(R 2=0.903)。研究结果可为解冻期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冻期 农耕地 土壤侵蚀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脱淑梅 李瑞瑞 +2 位作者 李娟 贾炎峰 李新茹 《甘肃医药》 2022年第9期769-773,共5页
目的:分析槲皮素通过内质网应激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诱导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宫颈癌C33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DMEM培养基+0.1%DMSO)、实验组(DMEM培养基+12.5、25.0、50.0、100μmol/L槲皮素)分别处理24h和48h... 目的:分析槲皮素通过内质网应激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诱导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宫颈癌C33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DMEM培养基+0.1%DMSO)、实验组(DMEM培养基+12.5、25.0、50.0、100μmol/L槲皮素)分别处理24h和48h。利用CCK8实验检测C33A细胞活力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内质网应激通路关键因子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以及线粒体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细胞色素C(CYT-C)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转录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CCK8结果表明,经12.5、25.0、50.0、100μmol/L槲皮素处理24和48h后,C33A细胞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随着槲皮素浓度和时间的增加,细胞活力均呈下降趋势。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槲皮素可增加C33A细胞周期G0/G1期数量,减少S和G2/M数量。qRT-PCR结果表明,槲皮素诱导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因子PERK、eIF2α、ATF4和CHOP的转录表达;同时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CASPASE3和CYT-C的转录表达也显著上调;与此相反,抗凋亡蛋白BCL-2的转录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槲皮素可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宫颈癌细胞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宫颈癌细胞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非洲加蓬地区耵聍栓塞的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贾岩峰 刘吉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非洲加蓬地区耵聍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960例外耳道耵聍栓塞患者的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患耳侧别、首发症状以及耵聍栓塞的颜色、硬度和阻塞的部位。结果960例耵聍栓塞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其中1-15岁患者最... 目的探讨非洲加蓬地区耵聍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960例外耳道耵聍栓塞患者的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患耳侧别、首发症状以及耵聍栓塞的颜色、硬度和阻塞的部位。结果960例耵聍栓塞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其中1-15岁患者最多,其次是60岁以上患者,各年龄段中性别之间有差异性,χ^2=14.510,P=0.013。不同性别间比较,单双耳之间有差异性,χ^2=14.017,P<0.002,双耳多见;左右耳之间无差异性,χ^2=1.980,P=0.159,但右耳多于左耳;不同年龄耵聍栓塞的各首发症状无有差异性,χ^2=48.232,P<0.001,以耳堵和听力下降常见;各阻塞部位间无差异性,χ^2=3.287,P=0.349,多位于软骨部;不同年龄患者耵聍栓塞的颜色无有差异性,χ^2=40.073,P<0.001,以黑色多见;耵聍栓塞的硬度无差异性,χ^2=2.509,P=0.474,以蜡状多见。结论非洲加蓬地区耵聍栓塞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及60岁以上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双耳多于单耳;耵聍栓塞以黑色蜡块状多见,多阻塞于外耳道软骨部;其首发临床症状以耳堵和听力下降常见。这些特征将对国内耵聍栓塞的诊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耵聍栓塞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机械压实对农田土壤性质及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付娟 马仁明 +5 位作者 贾燕锋 范昊明 郭成久 张博翔 李爽 李梦缘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7-36,共10页
土壤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础,健康的农田土壤对抵抗自然营力如风力、水力、风力等导致的土壤侵蚀至关重要。但随着近些年来农业机械的普及发展,农田土壤也遭受更严重的机械压实。机械作业过程中农田土壤遭受的压... 土壤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础,健康的农田土壤对抵抗自然营力如风力、水力、风力等导致的土壤侵蚀至关重要。但随着近些年来农业机械的普及发展,农田土壤也遭受更严重的机械压实。机械作业过程中农田土壤遭受的压实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产生不良影响,机械压实也使农田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机械压实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间接实现。为明确农田机械压实的研究现状及压实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理,该研究概述了农田土壤机械压实的起因,阐述了机械压实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讨论了机械压实间接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总结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压实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土壤性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方面,鲜有研究机械压实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最后针对目前机械压实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探讨了农田土壤机械压实与土壤侵蚀之间的联系,以期将现有机械压实研究理论更好应用到实践,趋利避害,为国内农田土壤侵蚀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土壤 侵蚀 压实作用
下载PDF
GNSS垂向坐标时间序列周年项振幅的时变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彦锋 朱新慧 +2 位作者 孙付平 肖凯 柯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72,共11页
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季节性信号的振幅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性.本文从全球范围内选取了468个GNSS测站的垂向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对周年项振幅的时变特征和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在经过带通滤波后,进行分段最小二乘拟合,得... 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季节性信号的振幅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性.本文从全球范围内选取了468个GNSS测站的垂向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对周年项振幅的时变特征和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在经过带通滤波后,进行分段最小二乘拟合,得到随时间变化的周年项振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振幅变化的量级大小和特点,发现全球测站周年振幅变化的平均幅度在1 mm左右,并且振幅的波动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忽略这种时变特性最大会造成2~3 mm的周年项残留.然后从环境负载和热膨胀效应入手分析了周年项振幅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周年项振幅变化的贡献,发现环境负载和热膨胀位移与GNSS垂向坐标之间周年振幅变化的平均一致性在60%左右,而且经过两者改正分别有68%和76%的测站周年项振幅波动幅度出现了下降,由此提出环境负载和热膨胀效应是周年项振幅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经过分析发现GNSS数据处理模型和策略也会引起周年项振幅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时变特征 GNSS坐标时间序列 非线性变化 环境负载 热膨胀效应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喷施乙烯利对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林芝 魏家萍 +4 位作者 贾彦凤 刘小林 张海清 王明 麻浩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6,共9页
【目的】为解决我国南方温敏核不育水稻制种过程中遇低温易发生育性转换问题,对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温敏核不育水稻进行低温诱导并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探讨其对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S和准S为材料,... 【目的】为解决我国南方温敏核不育水稻制种过程中遇低温易发生育性转换问题,对处于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温敏核不育水稻进行低温诱导并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探讨其对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温敏核不育水稻株1S和准S为材料,在育性敏感时期对其进行连续7 d冷灌池低温(22.5℃)诱导并分别喷施乙烯合成促进物质乙烯利和抑制物质二氧化氯溶液,统计花粉可染率及套袋自交结实率,对乙烯合成关键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分离并分析了乙烯合成途径关键酶OsA CO5和Os ACS5的启动子。【结果】在22.5℃低温诱导条件下,株1S和准S连续7 d喷水处理后的可染花粉率分别是4.3%和8.9%,套袋结实率分别是1.6%和2.5%;与喷水对照相比,喷施1600 mg/L乙烯利,株1S和准S可染花粉率分别下降3.3和7.2个百分点,且都无结实;喷施1500 mg/L二氧化氯溶液的株1S和准S可染花粉率分别上升3.5和3.3个百分点,套袋结实率分别上升0.78和0.52个百分点。在低温诱导条件下(以喷水为对照),连续7 d喷施1600 mg/L乙烯利时,株1S和准S幼穗中OsA CO5和OsA CS5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是对照(喷水)的1.19、1.24(株1S)和1.24、1.1(准S)倍;连续7 d喷施1500 mg/L二氧化氯溶液时,株1S和准S幼穗中Os ACO5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显著,而株1S和准S中OsA CS5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是对照(喷水)的93%和89%。与正常大田温度相比,在22.5℃低温诱导7 d时,喷水、喷施1600 mg/L乙烯利及1500 mg/L二氧化氯溶液处理分别会导致株1S和准S幼穗中OsA CO5和Os ACS5基因下调表达。此外,发现OsA CO5和OsA CS5的启动子除含TATA盒和CAAT盒等基本结构以外,还含有多个组织特异表达及乙烯调控顺式作用元件。【结论】低温诱导条件下,在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期,喷施1600 mg/L乙烯利可抑制育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水稻 低温诱导 乙烯利 育性分析
下载PDF
3种不同入路方式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炎峰 张彦骅 +1 位作者 摆扬 刘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77-781,共5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入路方式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妇科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共39例,其中16例接受专用入路平台单孔腹腔镜手术(SPLS)为SPLS组,11例接受手... 目的:探讨3种不同入路方式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妇科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共39例,其中16例接受专用入路平台单孔腹腔镜手术(SPLS)为SPLS组,11例接受手套自制入路平台单孔腹腔镜手术(HPLS)为HPLS组,其中12例接受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LS)为SILS组。比较3组术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发热最高体温、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满意度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患者增加辅助性穿刺孔,未中转多孔及开腹。SILS组(3.0±0.2 cm)的切口长度大于SPLS组(2.4±0.2 cm)及HPLS组(2.3±0.1 cm),HPLS组(132.8±20.7分钟)的手术时间长于SPLS组(102.5±20.3分钟)及SILS组(121.8±20.0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SPLS组与SILS组均出现1例伤口脂肪液化,余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SPLS组与HPLS组的住院费用高于SILS组,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LS组(33.5±1.0分)的美容评分较高,HPLS组(33.3±1.5分)次之,SILS组(31.7±1.2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不同入路方式均可以顺利完成LESS,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于不同术式可多种选择,手套自制入路平台耗费手术时间,但价格低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医院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手术 手套自制 单切口腹腔镜
下载PDF
GNSS坐标时间序列周期项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彦锋 朱新慧 +3 位作者 孙付平 肖凯 何劢航 柯能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1-367,共7页
针对目前对坐标时间序列周期项探测的方式受噪声和旁瓣的影响较大,且不利于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水平的周期项自动探测识别方法,并利用仿真数据验证了其性能。然后利用该方法对全球分布的1 082个测站的坐标时间序... 针对目前对坐标时间序列周期项探测的方式受噪声和旁瓣的影响较大,且不利于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水平的周期项自动探测识别方法,并利用仿真数据验证了其性能。然后利用该方法对全球分布的1 082个测站的坐标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项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噪声和旁瓣的影响下实现对潜在周期项的自动探测和提取,并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在仿真实验中,当信噪比为-10 dB时仍具有70%的准确率。而通过对N、E、U这3个方向的实测数据的周期项进行提取,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共性的周期项除了周年项和半周年项,还有时间跨度为120、88、71、59、50和14 d左右的周期项。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时间序列 非线性变化 周期项提取 Lomb-Scargle周期图 显著性水平
下载PDF
网红文化异动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误导及其矫治 被引量:11
19
作者 贾彦峰 朱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网红文化游离在道德和法律边缘而暴露出其自身的“阿喀琉斯之踵”,近年来以“污文化”“丑文化”“炫文化”“佛系文化”“丧文化”等异常形态示人,并表现出诸如泛娱乐化、非主流化、亲资本化和多中心化等异动特征。正值“拔节孕穗期”... 网红文化游离在道德和法律边缘而暴露出其自身的“阿喀琉斯之踵”,近年来以“污文化”“丑文化”“炫文化”“佛系文化”“丧文化”等异常形态示人,并表现出诸如泛娱乐化、非主流化、亲资本化和多中心化等异动特征。正值“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成为网红文化粘合度最紧、卷入度最高、影响度最大的群体,其名利观、职业观、伦理观、消费观等价值观在注意-吸引、体验-俘获、情感-卷入、态度-反噬和价值观-异化等机制的作用下受到极大误导。本质上,网红文化是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异动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误导是社会价值观异化后“反噬”自身的表现,是工具理性遮蔽价值理性的结果,其影响已远超“小众文化”的意义,严重解构主流价值观,并危及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其跟踪研究并进行阻断性的矫治,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匡正时弊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文化 异动 青少年 价值观 误导 矫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长缓复合侵蚀坡面土壤可蚀性参数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加子琦 贾燕锋 +2 位作者 王佳楠 齐曦 王迪晨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0-599,共10页
东北黑土区长缓坡耕地是土壤侵蚀的主要来源,土壤可蚀性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以黑龙江省克山农场典型长缓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在坡面上沿垄作方向从南向北选取150 m坡面,分别于2018年4月和9月测定原状土的土壤剪切力,同时取样应用Le... 东北黑土区长缓坡耕地是土壤侵蚀的主要来源,土壤可蚀性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以黑龙江省克山农场典型长缓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在坡面上沿垄作方向从南向北选取150 m坡面,分别于2018年4月和9月测定原状土的土壤剪切力,同时取样应用Le Bissonnais法中的慢速湿润处理测定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计算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质量分形维数(D),分析黑土区长缓坡耕地的土壤可蚀性参数特征。结果表明:MWD、GMD、D、>0.2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和剪切力在春季不同坡长大小顺序均表现为0 m>30 m>150 m>60 m>120 m>90 m;秋季则总体上表现为30 m>0 m>150 m>120 m>60 m>90 m,说明在坡中60 m、90 m、120 m处土壤抗蚀性较差,并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抗蚀性增大。秋季MWD值和GMD值分别为春季的1.27倍和1.37倍,>0.2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和剪切力秋季均高于春季,D值春季高于秋季,说明黑土区长缓坡面秋季土壤抗蚀性好于春季。水稳性团聚体各指标之间相关性显著,与剪切力无显著性相关。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可作为评价土壤可蚀性的稳定指标,剪切力评价土壤可蚀性影响程度低于水稳性团聚体指标,具有不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以为东北黑土区长缓坡耕地复合侵蚀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侵蚀 土壤团聚体 剪切力 坡耕地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