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ect-induced synthesis of nanoscale hierarchically 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tunable porosity for enhanc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adsorption
1
作者 Kuan Liang Weibiao Guo +8 位作者 Linmei Li Huidong Cai Haiqi Zhang Jingjing Li Feng Xu jian yan Daofei Lv Hongxia Xi Chongxiong Duan 《Nano Materials Scienc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67-474,共8页
Nanoscale hierarchically 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NH-MOFs)synergistically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nanoscale MOFs and hierarchically porous MOFs,resulting in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creased specif... Nanoscale hierarchically 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NH-MOFs)synergistically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nanoscale MOFs and hierarchically porous MOFs,resulting in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creased specific surface area,greater porosity,and enhanced exposure of active sites.Herein,nanoscale hierarchically porous UIO-66(UIO-66_X)was synthesized using a defect-induced strategy that employed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as a modulator.The introduced EDTA occupies the coordination sites of organic ligands,promoting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UIO-66 crystal nuclei and inducing defects during synthesis.The as-synthesized UIO-66_X crystals exhibit a uniform distribution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approximately 100 nm.In addition,the total pore volume attains a remarkable value of 0.95 cm^(3)g^(-1),with mesopores constituting 36.8% of the structure.Furthermore,the porosities of UIO-66_X can be easily tuned by controlling the molar ratio of EDTA/Zr^(4+).In addition,the as-synthesized UIO-66_X exhibits excellent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n-hexane(344 mg g^(-1))and pxylene(218 mg g^(-1)),which are 44.5% and 27.5%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UIO-66,respectively.Finally,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n-hexane and p-xylene molecules in UIO-66_X was investig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cale hierarchically porous MOFs Tunable porosities Enhanced VOC adsorption
下载PDF
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彭细峰 颜坚 +3 位作者 蔡玉莲 邓江涛 黄薇 姜文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08/2018-03收治的TAO患者120例,依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AS)标准(活动期组、非活动期...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与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08/2018-03收治的TAO患者120例,依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AS)标准(活动期组、非活动期组)和病情严重程度(轻度组、中重度组、极重度组)分组,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临床基本资料及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并分析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TAO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临床活性分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与对照组受检者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活动期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非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非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 102、0. 095,P=0. 135、0. 167);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 695、0. 824,P=0. 005、0. 002)。结论:非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不会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活动期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随病情加重明显升高,可用于TAO的临床诊断、分期分级及预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甲状腺相关眼病 相关性
下载PDF
特异性表达Her-2抗原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体外抗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钭方芳 简艳 +3 位作者 郭善娴 蔡云 陈小丹 郭昌莹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2期1915-1920,共6页
目的探索特异性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dendritic cell,DC)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和其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免疫效应。方法构建表达Her-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 目的探索特异性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dendritic cell,DC)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和其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免疫效应。方法构建表达Her-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 vectors,LV),制备3组疫苗:LV-Her2-DC、LV-DC、单纯DC,评估其安全性并比较三组疫苗分别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其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的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LV-Her2-DC诱导CIK活化增殖能力约为LV-DC和单纯DC的2倍(P=0.00)。其中,LV-DC和单纯DC诱导CIK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06),LV-Her2-DC诱导CIK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单纯DC组(P=0.007)。LV-Her2-DC-CIK对表达Her-2的肿瘤细胞株杀伤率明显高于单纯DC-CIK组(P<0.05),LV-DC-CIK空载体组与单纯DC-CIK对照组的杀瘤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慢病毒为载体转染DC,特异性表达Her-2的DC疫苗诱导CIK增殖活化能力和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效应明显增强,为肿瘤的转化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树突状细胞 肺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蔡越飞 冼重杨 +1 位作者 简燕 朱刚明 《现代医院》 2019年第6期895-898,共4页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筛选30例有消融治疗适应证的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射频消融组及冷冻消融组,每组15例。分别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筛选30例有消融治疗适应证的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射频消融组及冷冻消融组,每组15例。分别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术后7天、1个月、3个月分别行MR弥散功能成像对患者的局部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在术后7天、1个月、3个月行MR弥散功能成像,局部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并发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冷冻消融的并发症率更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冷冻消融 非小细胞肺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Oracle 12C RAC可扩展性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勇 简岩 孙小林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381-383,共3页
对Oracle RAC集群的可扩展性进行研究。在VirtualBox虚拟平台上搭建两个节点的RAC集群,以此为基础,完成对集群节点的增加和删除操作,在结语中提出RAC集群扩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及易出错点,以供Oracle数据库集群管理人员在相关管... 对Oracle RAC集群的可扩展性进行研究。在VirtualBox虚拟平台上搭建两个节点的RAC集群,以此为基础,完成对集群节点的增加和删除操作,在结语中提出RAC集群扩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及易出错点,以供Oracle数据库集群管理人员在相关管理过程中参考。通过实践操作证明OracleRAC集群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12C RAC 高可用 可扩展性
下载PDF
区域秸秆资源分布及全量化利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胜男 纪雄辉 +4 位作者 邓凯 朱坚 李尝君 简燕 彭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1-228,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秸秆利用产业科学合理化,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化利用,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对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人均秸秆占有量等进行了估算,明确了湖南省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湖南省秸秆利用竞争性需求量计...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秸秆利用产业科学合理化,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化利用,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对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人均秸秆占有量等进行了估算,明确了湖南省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湖南省秸秆利用竞争性需求量计算分析了全省秸秆全量化利用潜势。结果表明:2018年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和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4021.7和3039.1万t,主要以水稻秸秆为主,占比约65%;其次为油菜、蔬菜和玉米秸秆。不同农作物秸秆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水稻、油菜和蔬菜秸秆总体呈现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而玉米秸秆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全省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仅为0.68 t,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秸秆潜在利用途径,预测湖南省肥料化需求量为887.3万t,饲料化需求量为885.1万t,基料化需求量为83.2万t,原料化利用量为65.7万t;剩余秸秆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117.9万t。结合目前湖南省秸秆资源利用结构,全省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的总体趋势应为在保持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肥料化,提高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秸秆 空间分布 利用结构 湖南省
下载PDF
藻类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胜男 纪雄辉 +3 位作者 朱坚 李尝君 简燕 彭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0-979,共10页
根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地表水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首要污染源。藻类广泛存在于包括稻田在内的各类水生态系统中,其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N、P营养物质,而且藻类回收后还可用于生产生物燃... 根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地表水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首要污染源。藻类广泛存在于包括稻田在内的各类水生态系统中,其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N、P营养物质,而且藻类回收后还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剂等,因此,利用藻类同化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可以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物拦截净化和养分循环再利用双重目的。基于藻类生长特性,本文探讨了以藻类作用为主的稻田藻类固氮减磷、多营养级综合养殖系统、固着藻类沟渠净水系统及高效藻类塘等生态技术模式,并对各类技术模式的主要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比较和分析,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藻类 固氮减磷 生态沟渠 生物肥料 养分循环
下载PDF
秸秆与缓控释肥配施对双季稻田氨挥发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肖其亮 朱坚 +2 位作者 彭华 简燕 纪雄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88-2800,共13页
为减少双季稻田氨(NH_(3))挥发损失,以农民常规施肥采取的尿素一次性表施(CF)为对照,在氮肥深施条件下,设置秸秆还田(R_(1))、秸秆移除(R_(0))两种水稻秸秆利用方式和常规尿素(CU)、包膜尿素减量(PU)、控释尿素减量(LU)3种不同施肥模式... 为减少双季稻田氨(NH_(3))挥发损失,以农民常规施肥采取的尿素一次性表施(CF)为对照,在氮肥深施条件下,设置秸秆还田(R_(1))、秸秆移除(R_(0))两种水稻秸秆利用方式和常规尿素(CU)、包膜尿素减量(PU)、控释尿素减量(LU)3种不同施肥模式,研究了在双季稻种植模式下深施、秸秆利用方式及施肥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浓度、pH值及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NH_(3)挥发均主要发生在施肥后一周,且晚稻NH_(3)挥发量远大于早稻。不同施肥处理双季稻NH_(3)挥发总量依次为CF>CUR_(0)>CUR_(1)>LUR_(0)>LUR_(1)>PUR_(0)>PUR_(1);秸秆利用方式显著影响NH_(3)挥发,但对田面水氮素浓度影响较小。与R_(0)处理相比,R_(1)处理NH_(3)挥发显著降低了8.67%;施肥模式显著影响NH_(3)挥发和田面水氮素浓度。与CU处理相比,PU和LU处理NH_(3)挥发分别显著降低了75.68%和39.14%;秸秆利用方式与施肥管理交互作用显著,其中R_(1)与PU结合效果最佳,PUR_(1)处理较PUR_(0)处理可降低15.07%的NH_(3)挥发。研究表明,适当降低施氮水平,采取包膜尿素深施并搭配秸秆还田的施肥管理模式,是具环境友好性的氮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缓释肥 控释肥 双季稻 氨挥发 田面水
下载PDF
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对红壤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鹏 廖超林 +4 位作者 肖其亮 彭华 简燕 胥爱平 朱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6-1046,共11页
为研究南方红壤坡耕地油菜-玉米轮作模式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损失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机制,本文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坡耕地顺坡垄作(CK)、横坡垄作(T1)、横坡垄作+秸秆覆盖(T2)、顺坡垄作+秸秆覆盖(T3)4个处理模式连续2 a对坡耕... 为研究南方红壤坡耕地油菜-玉米轮作模式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损失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机制,本文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坡耕地顺坡垄作(CK)、横坡垄作(T1)、横坡垄作+秸秆覆盖(T2)、顺坡垄作+秸秆覆盖(T3)4个处理模式连续2 a对坡耕地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量与氮磷流失总量均呈现出CK>T3>T1>T2,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处理均能有效降低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液中氮磷养分含量,其中T2处理对控制地表径流及氮磷损失的效果最好,较其他处理分别降低地表径流量、氮和磷流失总量24.46%~74.90%、39.60%~86.37%和36.84%~79.66%;坡耕地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不同处理下径流液中全氮浓度与硝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对减少坡耕地土壤氮、磷素损失效果最好,观测期内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9.42%和21.98%。研究表明,在南方红壤坡耕地上推广横坡垄作+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降低氮磷径流损失风险、提高红壤坡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氮磷流失 横坡垄作 径流 红壤
下载PDF
参芪利水汤联合腕踝针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磊 简艳 +2 位作者 颜伟 郑智 朱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7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利水汤联合腕踝针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8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参芪利水汤联合腕踝针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8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芪利水汤联合腕踝针治疗。对比两组炎症反应、中医症候积分、患肢症状评分、肿胀程度、症状困扰指数、上肢功能、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和中医症候积分、患肢症状评分及肿胀程度、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BCLE-SEI)、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参芪利水汤联合腕踝针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患肢肿胀,下调CRP、IL-6、MMP-2水平,减轻患者症状及困扰,促进上肢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参芪利水汤 腕踝针 炎症反应 上肢功能
下载PDF
马铃薯实质派生品种鉴定的基因组学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简燕 李小波 +6 位作者 王博 赵静 索海翠 黄安平 胡柏耿 曹春梅 张勇飞 《中国马铃薯》 2020年第6期321-328,共8页
马铃薯实质派生品种的准确鉴定技术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之一,但是世界马铃薯界尚没有发表简单可行和置信度高的实质派生品种检测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结合进化遗传中系统进化树的枝长计算方法与动物遗传... 马铃薯实质派生品种的准确鉴定技术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之一,但是世界马铃薯界尚没有发表简单可行和置信度高的实质派生品种检测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结合进化遗传中系统进化树的枝长计算方法与动物遗传学领域中的特征分值计算方法,利用20个马铃薯品种薯块作为研究材料,其中马铃薯品种‘合作88’的3个不同地域来源的样品作为内控样品,从概念的提出到验证两个角度,分别对马铃薯品种的实质派生品种鉴定技术进行了基于重测序的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分值及进化树枝长两种方法,均可准确检测马铃薯品种间的实质等同现象,发现两个不同品种‘黑金刚’和‘华颂66’具有比内控样品更小的系统进化枝长,因此可判断二者是实质派生品种。研究为管理部门评估马铃薯品种遗传相似度,解决实质派生品种鉴定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派生品种 相似度检测 特征分值 系统进化树枝长
下载PDF
壳聚糖基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对Cu(Ⅱ)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丽丽 高冉薇 +3 位作者 简燕 张大帅 张小朋 史载锋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23期54-56,74,共4页
以壳聚糖、聚乙烯亚胺(PEI)、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掺杂不同含量的钛铁矿粉末,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基复合吸附剂,并用FTIR、SEM表征了微球的结构。当钛铁矿粉末掺杂量为0. 05 g时,制得的复合吸附剂微球对Cu(Ⅱ)吸附量可达到1. 20 mmol/... 以壳聚糖、聚乙烯亚胺(PEI)、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掺杂不同含量的钛铁矿粉末,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基复合吸附剂,并用FTIR、SEM表征了微球的结构。当钛铁矿粉末掺杂量为0. 05 g时,制得的复合吸附剂微球对Cu(Ⅱ)吸附量可达到1. 20 mmol/g。吸附过程能较好地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都在0. 90以上,表明是化学吸附控制。随着体系中NaNO_3浓度的增加,复合吸附剂对Cu(Ⅱ)的吸附量会显著上升,增幅可达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壳聚糖吸附剂 钛铁矿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洞庭湖区沙港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年生 黄活军 +2 位作者 朱坚 简燕 彭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56-60,64,共6页
通过实地调研和采样分析,对洞庭湖区沙港河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旨在探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为洞庭湖区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沙港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为畜禽养殖污染,其次为农... 通过实地调研和采样分析,对洞庭湖区沙港河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旨在探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为洞庭湖区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洞庭湖区沙港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为畜禽养殖污染,其次为农村生活污染、种植业和水产养殖,调查区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分别为340.0、45.3和3 833.5 t/a。针对沙港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出了加强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村域径流污染,推广应用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减少农田养分流失,严格控制水产养殖饲料和药物的投放的建议,并建议以畜禽污染治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沙港河 农业 面源污染
下载PDF
不同基质组合对氮磷吸附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肖其亮 熊丽萍 +4 位作者 彭华 朱坚 简燕 贾金龙 纪雄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7-1287,共11页
就地利用菜地改建小型湿地系统可能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菜园土与吸附基质的组合直接关系水体污染物中氮磷的净化效果.选取沸石、谷壳、活性炭、陶粒和菜园土作为试验基质,使用BET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 就地利用菜地改建小型湿地系统可能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菜园土与吸附基质的组合直接关系水体污染物中氮磷的净化效果.选取沸石、谷壳、活性炭、陶粒和菜园土作为试验基质,使用BET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EDX)对其进行表征,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分别筛选出对氮磷吸附效果较好的沸石和陶粒,设置菜园土∶陶粒∶沸石质量占比基质组合:F1(10∶0∶0)、F2(6∶2∶2)、F3(8∶1∶1)、F4(8∶2∶0)、F5(8∶0∶2)、F6(6∶1∶3)和F7(6∶3∶1).在低、中、高3种氮磷浓度下,通过吸附动力学试验筛选出去除效果最好的基质组合.结果表明:①5种单一基质中,活性炭、陶粒的比表面积(35.72、33.23 m^(2)/g)和微孔体积(2.20×10^(-1)、8.25×10^(-2) cm^(2)/g)均较大;沸石和陶粒表面呈粗糙多孔结构.②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5种单一基质对氮磷的吸附,各基质对氮的饱和吸附量表现为沸石(2.00 mg/g)>陶粒(1.47 mg/g)>菜园土(1.17 mg/g)>活性炭(0.99 mg/g)>谷壳(0.21 mg/g),对磷的饱和吸附量表现为陶粒(1.28 mg/g)>活性炭(1.25 mg/g)>沸石(1.16 mg/g)>谷壳(0.80 mg/g)>菜园土(0.50 mg/g).③7种基质组合对氮磷吸附具有相似的动力学特征,Elovich模型、双常数速率模型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基质组合对不同污染负荷条件下氮磷的吸附规律.④7种基质组合对氮磷的吸附速率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最终于12~48 h趋于稳定.研究显示,F2、F4和F7基质组合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均较好,但考虑菜地改造的简易性和可操作性,F4为最佳基质组合,其在3种不同氮磷浓度下对氮、磷的吸附量分别为0.36~0.68和0.10~0.3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组合 等温吸附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金辅助化学腐蚀法制备多孔硅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牟奕轩 简燕 +1 位作者 陈金 黎学明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49-54,共6页
近年来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制备多孔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该方法存在金属颗粒易团聚、引入模板辅助刻蚀成本高昂等突出问题。为了优化多孔硅的制备技术,降低制备成本,本文研究了基于金颗粒辅助化学腐蚀的多孔硅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氯金... 近年来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制备多孔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该方法存在金属颗粒易团聚、引入模板辅助刻蚀成本高昂等突出问题。为了优化多孔硅的制备技术,降低制备成本,本文研究了基于金颗粒辅助化学腐蚀的多孔硅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氯金酸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从18~80 nm的带负电荷金颗粒,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可以使单晶硅表面带正电荷,通过静电吸附实现了金在硅基底表面均匀、独立的沉积。在含H_(2)O_(2)和HF的刻蚀液中,硅基底被蚀刻成规则的孔状,多孔硅产物膜厚在添加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表面活性剂时达到44.45μm。此外,刻蚀液组成为ρ=70%(ρ=[HF]/([HF]+[H_(2)O_(2)]))时多孔硅刻蚀速率达到1.23μm/min,对应的多孔硅/高氯酸钠复合含能材料爆炸光强最大,DSC放热量为1636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辅助化学腐蚀 多孔硅 含能材料
下载PDF
Adaptive subsequence adjustment with evolutionary asymmetric path-relinking for TDRSS scheduling 被引量:12
16
作者 Peng Lin Linling Kuang +3 位作者 Xiang Chen jian yan jianhua Lu Xiaojuan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5期800-810,共11页
Due to the limited transmission resources for data relay in the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 (TDRSS), there are many job requirements in busy days which will be discarded in the conventional job scheduli... Due to the limited transmission resources for data relay in the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 (TDRSS), there are many job requirements in busy days which will be discarded in the conventional job scheduling model.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scheduling efficiency in the TDRSS can not only help to increase the resource utilities, but also to reduce the scheduling failure ratio. A model of nonhomogeneous parallel machines scheduling problems with time window (NPM-TW) is firstly built up for the TDRSS, considering the distinct features of the variable preparation time and the nonhomogeneous transmission rat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antennas on each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TDRS). Then, an adaptive subsequence adjustment (ASA) framework with evolutionary asymmetric path-relinking (EvAPR) i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which an asymmetric progressive crossover operation is involved to overcome the local optima by the conventional job inserting methods.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greedy randomized adaptive search procedure (GRASP) algorithm, the scheduling failure ratio of jobs can be reduced over 11% on average by the proposed ASA with EvA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homogeneous parallel machines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 (NPM-TW) adaptive subsequence adjustment (ASA) asymmetric path-relinking (APR) evolutionary asymmetric path-relinking (EvAPR).
下载PDF
多酚类化合物——丹宁酸用作锂金属负极电解液成膜添加剂 被引量:9
17
作者 冉琴 孙天霷 +3 位作者 韩冲宇 张浩楠 颜剑 汪靖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金属锂因具有高理论容量和低化学电位被认为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圣杯",但无规则的锂枝晶生长和与电解液的高反应活性导致其安全性能差和库伦效率低,这严重阻碍了锂金属负极的大规模应用。电解液添加剂具有用量小、效果显著等... 金属锂因具有高理论容量和低化学电位被认为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圣杯",但无规则的锂枝晶生长和与电解液的高反应活性导致其安全性能差和库伦效率低,这严重阻碍了锂金属负极的大规模应用。电解液添加剂具有用量小、效果显著等特点,是改善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首次报道一种植物多酚—丹宁酸(TA)用作电解液添加剂改善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在基础电解液1 mol·L^-1 LiPF_6-EC/DMC/EMC (1:1:1,质量比)中添加质量分数0.15%TA,Li|Li对称电池在电流密度为1 m A·cm^-2和容量为1 m Ah·cm^-2的条件下能稳定循环270 h (以0.1 V为截止电压),而没有TA添加剂的Li|Li电池在相同条件下只能循环170 h。电化学阻抗、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循环伏安和X射线能谱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丹宁酸能在锂金属表面参与形成了一层稳定且致密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层。推测其可能的机理为多羟基酚有助于LiPF_6的水解反应并形成LiF,多羟基酚的锂盐能与碳酸二甲酯发生酯交换反应而形成交联聚合物,从而形成了稳定且均匀的有机/无机复合SEI膜、显著提高了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宁酸 电解液添加剂 固态电解质界面膜 锂金属负极
下载PDF
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徐源 杨华 +4 位作者 彭瀚 徐旭 崔君拴 严健 向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开颅夹闭术组和介入栓塞术组,每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瘤完全闭塞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 目的观察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开颅夹闭术组和介入栓塞术组,每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瘤完全闭塞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手术预后的差异。结果开颅夹闭术组的完全闭塞率和复发率与介入栓塞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夹闭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介入栓塞术组(P<0.05);介入栓塞术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开颅夹闭术组(P<0.05),但介入栓塞术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开颅夹闭术组(P<0.05);介入栓塞术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夹闭术组(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的治疗效果良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且预后情况良好,但是手术费用高于开颅夹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介入栓塞术
下载PDF
秸秆覆盖还田对坡耕地的保护作用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鹏 廖超林 +3 位作者 朱坚 彭华 简燕 贾金龙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100-104,共5页
为了有效控制坡耕地养分径流损失、降低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从我国坡耕地养分流失现状出发,详细阐述了影响坡耕地养分地表流失的因素、我国坡耕地氮磷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保护坡耕地的节肥减排措施、秸秆覆盖还田对坡耕地的保护作... 为了有效控制坡耕地养分径流损失、降低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从我国坡耕地养分流失现状出发,详细阐述了影响坡耕地养分地表流失的因素、我国坡耕地氮磷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保护坡耕地的节肥减排措施、秸秆覆盖还田对坡耕地的保护作用等内容,提出了4条减少坡耕地养分流失的措施:(1)坡度较大的坡面上采用横坡种植或坡改梯等工程措施;(2)雨季来临前或者作物种植前采取秸秆覆盖等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强降雨对坡面的冲刷侵蚀;(3)采取有机肥无机肥配施的方式有效改善土壤侵蚀程度,提高土壤肥力;(4)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少耕或免耕等保护性措施以获得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养分径流损失 秸秆覆盖还田 综述
下载PDF
可催化高氯酸钠热分解的三维微纳多孔铜的合成
20
作者 宋绍意 黎学明 +4 位作者 杨文静 何苗 倪婕 简燕 曾旭钟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采用氢气泡模板法成功制备了具有三维微纳米结构的多孔铜层,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多孔铜(PCu)三维结构的影响,通过溶剂挥发法将NaClO_(4)嵌入所制备的PCu内,合成了内嵌NaClO_(4)的多孔铜复合材料。结果表... 采用氢气泡模板法成功制备了具有三维微纳米结构的多孔铜层,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多孔铜(PCu)三维结构的影响,通过溶剂挥发法将NaClO_(4)嵌入所制备的PCu内,合成了内嵌NaClO_(4)的多孔铜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具有Cl-、PEG和CTAB三者协同的多孔铜层的孔径最小且分布最均匀,整体孔隙率约为94%,孔隙上下贯通,孔壁相互连接具有自支撑作用。将该种PCu内嵌30μL浓度为0.85 mol/L的NaClO_(4)乙醇溶液后进行DSC热分析发现,NaClO_(4)的分解温度从517℃下降至321℃,表明三维微纳米多孔铜层对NaClO_(4)热分解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可广泛用于推进剂、炸药和烟火材料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结构 多孔铜 氢气泡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内嵌技术 热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