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发展重点、面临制约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69
1
作者 姜长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共17页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文章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发展要求,揭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和战略重点,分析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制约,提出要面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 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文章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发展要求,揭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和战略重点,分析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面临的制约,提出要面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需求,科学处理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传统生产力、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农业新质生产力特殊性与新质生产力一般性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政策建议。如实施若干重大工程或计划,完善激励机制,设立未来农业专项,加强和创新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体系,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农业强国建设 现代农业
下载PDF
关于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姜长云 杨易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新征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性,探讨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 本文分析了新时代新征程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性,探讨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即要注意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并增强县城、中心镇、特色小镇等的磁力效应;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加强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支持;要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并强化改革对发展的赋能效应;要深化新型城镇化乃至宏观层面的相关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全面振兴 城乡融合 农业农村发展
下载PDF
中国农业的服务化转型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成长
3
作者 姜长云 芦千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及其质态组合的革命性升级,强调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加快转化。通过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降险、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及其质态组合的革命性升级,强调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加快转化。通过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降险、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科技等创新要素植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化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要重点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现代农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意坚持创新导向、竞争优先、优势互补、网络联动,推动多元服务主体分层分类和融合共生;注意聚焦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聚焦支持创新驱动、实践探索和公平竞争,聚焦支持增强本土根植性和抗风险能力,持续优化农业要素市场和营商环境,以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农业新质生产力顺利成长提供全方位全要素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服务化转型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下载PDF
关于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的思考
4
作者 姜长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共9页
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需要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坚持尊重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属性和发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等原则。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的重点... 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需要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坚持尊重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属性和发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等原则。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的重点任务应该聚焦健全制度提升服务业核算和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水平,健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品质化、便利化提升,提升现代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水平和能力,呼应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体制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 产业属性
下载PDF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洪远 姜长云 林万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8,共2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作出的总动员、总部署。本组笔谈特邀三位专家学者对全会强调的“三农”领域的重大原则、重要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作出的总动员、总部署。本组笔谈特邀三位专家学者对全会强调的“三农”领域的重大原则、重要改革举措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刻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 新的历史起点 三农 总动员 三中全会
下载PDF
产业融合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海成 姜长云 付志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5-95,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产业融合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涉及多个维度的复杂概念,由于理论视角和研究情境等差异,在已有研究中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前因后果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产业融合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涉及多个维度的复杂概念,由于理论视角和研究情境等差异,在已有研究中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前因后果等一般性问题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也未形成相对统一的产业融合系统性理论研究框架,这使得许多学者在尝试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去研究中国具体的产业融合模式、产业融合路径、政府规制、产业政策等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理论和政策研究滞后于实践,很难解答系统性、机理性且符合中国实际情境的问题。文章以梳理产业融合的概念、形式为基础,对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等一般性问题进行归纳和展望。未来研究可以围绕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产业融合理论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下的产业融合问题、产业属性差异对产业融合的影响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发达国家推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形式、新趋势与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万莹莹 姜长云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推动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壮大乡村产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推动发达国家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有“农业+旅游”“农业+会展”“农业+技术”“农业+金融”“农业+生产性服务”等传统融合形式,其主要发展趋势逐渐向... 推动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壮大乡村产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推动发达国家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有“农业+旅游”“农业+会展”“农业+技术”“农业+金融”“农业+生产性服务”等传统融合形式,其主要发展趋势逐渐向技术跨学科融合和产业跨区域融合转变,如“农业+综合技术”的智能农业、“农业+城镇经济”多功能农业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经验时,要立足“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克服发展瓶颈和拓展发展空间,发挥好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既要遵循发达国家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普遍趋势,也要兼顾中国产业发展的各自特色,以实现农业与现代服务业高质量融合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联农带农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如何看待都市型现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特殊性——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姜长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基于对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分析,指出普适型农业政策对于以北京等超大城市为典型代表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有其不适应性,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持政策日趋紧迫。...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基于对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分析,指出普适型农业政策对于以北京等超大城市为典型代表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有其不适应性,创新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持政策日趋紧迫。据此提出要辩证看待北京等超大城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做到分类精准施策;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引导超大城市农业发展更多聚焦都市型现代农业,并提升精品农业、短链农业、科技型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要坚持试点先行,创新政策,支持北京等超大城市创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先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都市型现代农业 农业劳动生产率 超大城市
下载PDF
深圳市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战略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姜长云 姜江 +1 位作者 张义博 邱灵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60,共18页
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是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深圳是我国最有条件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城市,并且积累了许多先行经验,但是在"引领型"创新能力、发展空间、体制机制、配套环境等方面依然有待改善,需要按照率... 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是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深圳是我国最有条件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的城市,并且积累了许多先行经验,但是在"引领型"创新能力、发展空间、体制机制、配套环境等方面依然有待改善,需要按照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战略目标,培育链接全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收入增长和品质消费先锋区,打造创新成果产业化高地,夯实产业引领的教育培训体系,有效集聚创业实干家和创新思想家,创新现代产业监管方式和新兴产业监管理念,纵深构建互惠共赢的区域竞合关系,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 战略路径
下载PDF
共同富裕导向下的乡村振兴:发展、建设与治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姜长云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22,共10页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难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应该更加突出共同富裕导向。为此,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要注意鼓励城镇产业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引导县域乡村...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难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应该更加突出共同富裕导向。为此,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要注意鼓励城镇产业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引导县域乡村产业因类制宜、因地制宜和适地适度发展,增强县域乡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完善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提能的利益联结机制。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创新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路径,更加重视培育城市特别是县城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优化乡村建设规划布局和实施机制,顺应乡村和农户农民加速分化趋势,尊重农村快速老龄化对推进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的特殊需求,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发展 乡村建设 乡村治理
下载PDF
当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形势及相关建议——基于对安徽省C市的调研 被引量:9
11
作者 姜长云 张义博 芦千文 《全球化》 2019年第6期85-97,136,共14页
本文基于对安徽省C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形势的调研,提出当前龙头企业总体运行稳中向好,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彰显;区域和群体分化明显,发展潜力和经济下行风险值得重视。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和风险隐患值得重视。优化龙头企... 本文基于对安徽省C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形势的调研,提出当前龙头企业总体运行稳中向好,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彰显;区域和群体分化明显,发展潜力和经济下行风险值得重视。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和风险隐患值得重视。优化龙头企业支持政策需要注意适度提高龙头企业的政策地位,推进政策引导方向的调整;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龙头企业发展的风险防控和约束机制建设;推进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改革试验,多方合力有序破解龙头企业多重联保困局;鼓励龙头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带动农业产业化新动能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 多重联保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与乡村产业振兴 被引量:135
12
作者 姜长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22,共12页
基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此视角下,审视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采取以下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高度重... 基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此视角下,审视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采取以下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引导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注意推进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共同富裕 乡村产业发展
下载PDF
科学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寓意和政策导向 被引量:30
13
作者 姜长云 王一杰 李俊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科学分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寓意。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加...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要科学分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寓意。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重视推动城乡融合和协调发展,更加重视在涉农产业组织创新中农民合作社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坚持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既要考虑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也要充分考虑基于我国自身国情农情的中国特色,甚至超越国家的区域特色。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政策导向上还要注意创新思维,重视产业融合的赋能作用。通过分析5种形式涉农产业融合对建设农业强国的影响,重点以粮食特别是稻谷金融化为例,探讨推进涉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强国 产业融合 粮食金融化
下载PDF
我国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路和现实举措 被引量:30
14
作者 姜长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135,共8页
中国要成为农业强国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粮食或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还要确保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驱动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世界农业强国仍有差距... 中国要成为农业强国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粮食或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还要确保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驱动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世界农业强国仍有差距。建设农业强国,在战略思路上需要强化系统思维、结构思维、融合思维、历史思维和底线思维;在现实举措上需要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转型升级和农业农村改革,实施农业乡村产业振兴头雁计划,开展涉农产业组织创新联动提升工程,促进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与标准引领、品牌强农、服务强农联动发展,增强农业劳动力素质和农村包容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产业组织 创新力 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载PDF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新趋势新问题 被引量:22
15
作者 姜长云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0,共7页
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进入新发展阶段,应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要求。为此,应高度重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新趋势新问题。新趋势主要有主要粮食产区北移且向主产区集中化步伐加快,粮食生产能... 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进入新发展阶段,应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要求。为此,应高度重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新趋势新问题。新趋势主要有主要粮食产区北移且向主产区集中化步伐加快,粮食生产能力区域分化加剧,粮食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程度明显扩大,粮食消费需求日益呈现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品牌化、体验化趋势。新问题主要有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迅速提高、比较利益下降问题凸显,危及粮食安全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亟待创新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注意坚持系统思维和产业链思维,健全粮食安全制度体系;优化粮食市场调控,更加重视弹性思维、区间思维和跨周期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粮食消费 宏观调控
下载PDF
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历程、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22
16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6,88,共9页
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已经有将近60年的历史,是对农地规模经营形式难以推进的被动替代,也是解决农业老龄化、后继无人问题的策略选择,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组织类型、工作流程、价格机制和政策体系。受限于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条件,日本农业... 日本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已经有将近60年的历史,是对农地规模经营形式难以推进的被动替代,也是解决农业老龄化、后继无人问题的策略选择,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组织类型、工作流程、价格机制和政策体系。受限于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条件,日本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作业外包的比重偏低,但农业生产托管是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当前农业问题的重要补充选择;受托管业务不稳定的影响,专职提供托管服务的主体较少,很多农业经营主体将其作为调剂业务的辅助手段和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阶梯;农业生产托管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土地调整利用组织创造托管作业条件,通过合理的作业价格平衡各方利益,通过中介机构提供支撑服务弥补托管契约的不完全性;农户及农户组织是具有成本优势的服务主体。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重要性很可能超过日本。因此,要正确认识农业生产托管的作用,将其作为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方式,优先扶持农业服务户和农户组成的服务组织,建立多元化托管中介服务体系,开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生成路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形成农业服务规模经营和农地规模经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农业生产托管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下载PDF
关于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姜长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32,共7页
做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工作,是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国家乡村振兴规划应该是各部门、各地区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依据和具体指南,不仅为我们描绘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也为未来五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细... 做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工作,是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国家乡村振兴规划应该是各部门、各地区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依据和具体指南,不仅为我们描绘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也为未来五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细化,实化了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结合以往经验,科学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需要注意发挥国家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提升规划的战略思维、丰富网络经济视角,把编制规划作为撬动我国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的杠杆、加强规划精神和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国家乡村振兴规划 网络经济 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下载PDF
建党百年优化城乡关系治理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姜长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共12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中国城乡关系治理进行了艰辛而卓越的探索,推动中国城乡关系从分割分立走向协调融合。这个过程主要分为1921—1949年、1949—1978年、1978—2012年、2012—2021年四个阶段。建党百年优化城乡关系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中国城乡关系治理进行了艰辛而卓越的探索,推动中国城乡关系从分割分立走向协调融合。这个过程主要分为1921—1949年、1949—1978年、1978—2012年、2012—2021年四个阶段。建党百年优化城乡关系治理的经验与启示包括:城乡关系是影响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关系,优化城乡关系治理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时俱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优化城乡关系治理的基本准绳,提升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推进城乡关系合理化的重要取向;工农关系换个角度看也是城乡关系,新发展阶段优化工农城乡关系需要协同推动产业融合、“三生融合”带动城乡融合;改革是优化城乡关系治理的根本动力,优化城乡关系治理需要着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效结合;优化城乡关系治理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久久为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现代化 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兼顾互助
下载PDF
从农村基层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姜长云 王一杰 芦千文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0年第2期5-9,共5页
基于对山东三县农村调研,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呈明显行业和类型差异。即对村庄消费和生活性服务业冲击严重,对村庄制造业和外出务工的影响日趋凸显;规模化蔬菜水果种植卖难严重,买难问题也日趋凸显;家禽养殖业遭遇重创... 基于对山东三县农村调研,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呈明显行业和类型差异。即对村庄消费和生活性服务业冲击严重,对村庄制造业和外出务工的影响日趋凸显;规模化蔬菜水果种植卖难严重,买难问题也日趋凸显;家禽养殖业遭遇重创,肉鸡行业首当其冲;生猪等家畜养殖业总体影响较轻,肉鸡屠宰行业受益;当前春耕春种农资供应有压力,但后续影响和对种养大户的影响更应引起重视。应对疫情的冲击影响,应注意分类、精准施策;应聚焦重点,强化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农业农村经济 冲击影响
下载PDF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调查与思考——以HN省ZZ市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长云 李子文 巩慧臻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1,108,共10页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成为近年来许多地方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选择。基于对HN省ZZ市的调研,跳出典型看一般,探讨当前推进产业融合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围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成为近年来许多地方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选择。基于对HN省ZZ市的调研,跳出典型看一般,探讨当前推进产业融合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围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向何处去,进行探讨和思考,提出要注意创新政策,聚焦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精准施策、重点发力;推动产业融合应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和企业选择,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效结合;推进多元共治并创新行业治理,加强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案例研究和风险防范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现代农业 产业融合政策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