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尺度涡旋客观识别与三维追踪的新方法及其效果评估
1
作者 张敬萍 靳双龙 +2 位作者 冯双磊 韩洪 傅慎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4-1450,共17页
中尺度涡旋是引发强降水等一系列气象灾害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中尺度涡旋识别是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基础。目前,如何客观准确地识别中尺度涡旋并对其进行较全面的评估仍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本文从我国中尺度涡旋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 中尺度涡旋是引发强降水等一系列气象灾害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中尺度涡旋识别是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基础。目前,如何客观准确地识别中尺度涡旋并对其进行较全面的评估仍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本文从我国中尺度涡旋的基本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风场和相对涡度场的涡旋识别标准并发展了适用于高分辨率格点数据的中尺度涡旋客观识别算法。该算法能准确识别出中尺度气旋性环流并定位涡旋中心,较现有常规中尺度涡旋识别方法而言,具有误判率低、定位精度高等特点。本文将该客观识别算法应用于长江流域频发的3类中尺度涡旋(高原涡、西南涡、大别山涡)的识别中,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时间段、不同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逐6小时的0.5°×0.5°NCEP CFSR再分析资料、逐小时的0.25°×0.25°ERA5再分析资料),本识别算法对3类中尺度涡旋均有较好的识别效果。本文基于1979~2020年共42年暖季(5~9月)大别山涡的数据集(共计36357时次)对新发展的中尺度涡旋客观识别算法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长期稳定地识别涡旋,42年的平均命中率为95.5%。此外,本文提出了涡旋连续性判定和三维追踪方案,较现有常规中尺度涡旋追踪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涡旋 客观识别 定量评估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两次低涡暴雨过程降水特征和成因对比分析
2
作者 张夕迪 胡艺 +4 位作者 张芳 靳双龙 符娇兰 郝莹 张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93-1610,共18页
本文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7月11~13日(过程1)和2016年7月19~21日(过程2)华北地区两次低涡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南亚高压东伸加强、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中纬... 本文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7月11~13日(过程1)和2016年7月19~21日(过程2)华北地区两次低涡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南亚高压东伸加强、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中纬度西风带低涡系统东移北上发展、下游高压坝稳定维持的环流背景下,但过程1的累计雨量、降雨强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极端性均不及过程2。两次过程的低空急流差异明显,过程1以低涡南侧的西南急流为主,过程2不仅西南急流更强,低涡北侧的偏东风急流同样显著,低层偏东风在太行山东麓地形的作用下产生了更明显的强降水。两次过程的低涡强度、结构及路径存在明显差别,过程1的低涡发展较为浅薄,仅在对流层中低层存在明显的正涡度,且在过程后期移动速度较快,一路沿太行山北上并最终在河北北部消散;而过程2的低涡更为深厚,后期在河北西南部稳定少动直至消散。两次过程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第一阶段,过程1的低层辐合主要出现在低涡中心附近的山西南部至河南北部,而过程2的辐合主要出现在低涡北侧偏东风急流与地形交界处的河北西部地区;在第二阶段中,两次过程均出现了类似于台风螺旋雨带结构的低涡螺旋型对流雨带,但过程1主要出现在低涡东侧,而过程2主要发生在低涡北侧,这可能是由于水平涡度旋度、差动垂直涡度平流、暖平流以及非绝热加热的分布差异导致的;在第三阶段,过程1的低涡已移至华北北部,低涡中心附近的强辐合配合不稳定层结和地形抬升产生了较强降雨;而过程2的低涡仍然位于河北西部,低涡东北侧的暖切变辐合不及过程1,但对流不稳定层结更深厚,从而产生了更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及更强的降雨。上述结论有助于理解两次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和强度差异及可能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低涡暴雨 低涡结构 地形降水 螺旋型对流雨带 对流不稳定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和多指标叠加的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白晓平 靳双龙 +2 位作者 王式功 赵璐 尚可政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3-558,共6页
利用2001—2011年中国西北地区东部10个特征站地面常规资料和MICAPS系统特征参数资料,分别运用改进的二元Logistic回归法和综合多指标叠加法,通过短时强降水天气学概念模型识别入型、水汽条件消空、敏感物理参数诊断等方法逐级判别,建... 利用2001—2011年中国西北地区东部10个特征站地面常规资料和MICAPS系统特征参数资料,分别运用改进的二元Logistic回归法和综合多指标叠加法,通过短时强降水天气学概念模型识别入型、水汽条件消空、敏感物理参数诊断等方法逐级判别,建立了两种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并运用模型试预报2012年该区域的短时强降水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新建预报模型相比平均气候概率模型试预报效果都有明显提高,而且前者高于后者;其中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试预报TS得分高达46.6%,综合多指标叠加模型试预报TS得分19.6%,而平均气候概率模型试预报TS得分仅9. 7%;除西南气流型两者预报效果相当外,不同概念模型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试预报效果均优于综合多指标叠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西北地区东部 Logistic回归法 综合多指标叠加法 预报模型
下载PDF
卫星与地面观测融合降雨产品精度与径流模拟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弛 滑申冰 +2 位作者 朱德华 靳双龙 李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6,共7页
虽然近年来卫星反演降雨产品逐渐成熟,但精度仍较差,不能满足现代水文气象业务和科研的需求,因此需要地面观测资料对其进行订正。文中采用的卫星与地面站融合数据是基于中国3万多个自动站降雨观测数据和CMORPH卫星反演降雨资料,采用PDF(... 虽然近年来卫星反演降雨产品逐渐成熟,但精度仍较差,不能满足现代水文气象业务和科研的需求,因此需要地面观测资料对其进行订正。文中采用的卫星与地面站融合数据是基于中国3万多个自动站降雨观测数据和CMORPH卫星反演降雨资料,采用PDF(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和OI(optimal interpolation)两步融合方法生成的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0.1°/1h)的降雨量融合产品。通过在汉江丹江口水库以上流域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对2008~2012年的融合降雨数据进行水文模拟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CMORPH卫星降雨与地面站点融合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该降雨产品能较好地捕捉到强度小于25 mm的中小降雨,其模拟的径流与流域下部高峰流量的观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总水量比实测值低15.7%,NSE达0.723。研究成果为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雨量计融合降雨产品在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水文适用性提供了新的见解和经验,并为该数据在流域洪水模拟的水文预报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产品融合 卫星降雨产品 CMORPH 流溪河水文模型 丹江口水库
下载PDF
单双参云微物理方案对华北“7·20”特大暴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康延臻 靳双龙 +3 位作者 彭新东 杨旭 尚可政 王式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1-494,共14页
在2016年7月19 21日华北特大暴雨过程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3.6.1中16种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为单参和双参两组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为伴随低涡发展的强对流降水,持续时间长、... 在2016年7月19 21日华北特大暴雨过程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3.6.1中16种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为单参和双参两组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为伴随低涡发展的强对流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总量大。大部分微物理方案对降水的分布模拟效果较好,能够再现此次特大暴雨过程;随模拟时间延长,方案间的差别变大,且单参方案对各量级降水的模拟差别比双参方案显著,方案间雨水混合比、固态水凝物以及垂直速度的差别均大于双参方案,整体效果不如双参方案。综合来看,SBU_YLin方案对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模拟效果最好,对降水量级和落区的模拟都接近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微物理过程 单、双参数 特大暴雨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一次高原东移MCS与下游西南低涡作用并产生强降水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汤欢 傅慎明 +3 位作者 孙建华 麦子 靳双龙 张元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5-1290,共16页
基于加密自动站降水、葵花8卫星和ECMWF ERA5再分析等多种资料,本文对2018年6月17日08时至18日22时(协调世界时,下同)一次青藏高原(简称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东移与下游西南低涡作用并引起四川盆... 基于加密自动站降水、葵花8卫星和ECMWF ERA5再分析等多种资料,本文对2018年6月17日08时至18日22时(协调世界时,下同)一次青藏高原(简称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东移与下游西南低涡作用并引起四川盆地强降水的典型事件进行了研究(四川盆地附近最大6小时降水量高达88.5 mm)。研究表明,本次事件四川盆地的强降水主要由高原东移MCS与西南低涡作用引起,高原MCS与西南低涡的耦合期是本次降水的强盛时段,暴雨区主要集中在高原东移MCS的冷云区。高原东移MCS整个生命史长达33 h,在其生命史中,它经历了强度起伏变化的数个阶段,总体而言,移出高原前后,高原MCS对流的重心显著降低,但对流强度大大增强。在高原MCS的演变过程中,四川盆地有西南低涡发展,该涡旋生命史约为21h,所在层次比较浅薄,主要位于对流层低层。西南低涡与高原MCS存在显著的作用,在高原MCS与西南低涡耦合阶段,两者的上升运动区相叠加直接造成了强降水。此后,由于高原MCS系统东移而西南低涡维持准静止,高原MCS与西南低涡解耦,西南低涡由此减弱消亡,东移高原MCS所伴随的降水也随之减弱。涡度收支表明,散度项是西南低涡发展和维持的最主导因子,此外,倾斜项是800 hPa以下正涡度制造的第二贡献项,而垂直输送项则是西南低涡800hPa以上正涡度增长的另一个主导项,这两项分别有利于西南低涡向下和向上的伸展。相关分析表明,在西南低涡发展期间,高原MCS中冷云面积(相当黑体亮度温度TBB≤-52°C)可以有效地指示西南低涡强度(涡度)的变化,超前两小时的相关最显著,相关系数可达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高原东移MCS 西南低涡 涡度收支
下载PDF
相似预报方法在山西省云量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黄海亮 靳双龙 +2 位作者 王式功 陈录元 董春卿 《干旱气象》 2018年第5期845-851,共7页
云是一种常见且非常重要的天气现象,云量预报一直是天气预报业务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基于相似预报原理和相似离度判据,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T639数值预报产品和1980—2013年山西省10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云量资料,遴选与云量关系最... 云是一种常见且非常重要的天气现象,云量预报一直是天气预报业务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基于相似预报原理和相似离度判据,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T639数值预报产品和1980—2013年山西省10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云量资料,遴选与云量关系最为紧密的预报因子进行组合,设计了3层嵌套5级过滤的逐步相似过滤方案,对2010—2013年山西省云量进行时效为10 d的回代预报。结果表明:该套方案对山西低云量预报效果优于总云量预报。1~10 d低云量预报误差在1成以内的准确率为71. 6%~74. 4%,其中春、秋、冬季各月的预报误差均小于2成,而夏季6—8月的误差相对略大; 1~10 d总云量的预报误差在3成以内的准确率为54. 9%~62. 8%,大部分月份的预报误差小于3成,但7—9月的误差相对较大。总云量和低云量预报准确率随着预报时间延长而略有减小,这对于山西省云量的短、中期预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预报方法 云量预报 逐步过滤 相似离度
下载PDF
苯磺酰胺类IDO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金双龙 王芳 +5 位作者 邹毅 王燕 胡月 郭文洁 徐强 赖宜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在IDO1抑制剂U-3i的基础上,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设计并合成了11个苯磺酰胺类目标化合物。采用基于He La细胞的酶学测定方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IDO1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IDO1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在IDO1抑制剂U-3i的基础上,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设计并合成了11个苯磺酰胺类目标化合物。采用基于He La细胞的酶学测定方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IDO1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IDO1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b和3e的抑制作用最强,而且能够逆转IDO1介导的免疫抑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01抑制剂 苯磺酰胺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青海一次强降水过程的物理量预报应用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裴尕桑 靳双龙 +2 位作者 曾晓青 王式功 黄海亮 《干旱气象》 2018年第3期507-515,共9页
针对强降水业务预报工作的实际需求,利用常规观测站和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及欧洲中心(ECMWF)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采用水平螺旋度、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对2017年7月26—27日发生在青海省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预报应用分析。结果... 针对强降水业务预报工作的实际需求,利用常规观测站和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及欧洲中心(ECMWF)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采用水平螺旋度、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对2017年7月26—27日发生在青海省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预报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螺旋度、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与降水的发生发展和强降水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500 h Pa正水平螺旋度强度对降水强度的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性,负水平螺旋度强度偏强时可以很好地指示强降水中心位置;水汽通量大值区内水汽辐合强度越强,降水强度也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水平螺旋度 水汽通量 水汽通量散度
下载PDF
基于邻域法对覆冰预报产品的评估 被引量:9
10
作者 滑申冰 冯双磊 +3 位作者 靳双龙 宋宗朋 范松海 王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50-1457,共8页
随着覆冰预报模型的发展,模型预报结果蕴含的预报信息更丰富,传统评价方法和指标已不能客观合理地评估现有预报产品。为充分利用现有覆冰预报产品,对比了传统评分方法和邻域法,并利用邻域法评估了覆冰预报模式对2016-2017年冬季四川电... 随着覆冰预报模型的发展,模型预报结果蕴含的预报信息更丰富,传统评价方法和指标已不能客观合理地评估现有预报产品。为充分利用现有覆冰预报产品,对比了传统评分方法和邻域法,并利用邻域法评估了覆冰预报模式对2016-2017年冬季四川电网覆冰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评估的预报产品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线路覆冰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覆冰厚度偏高2~3mm;邻域法比传统评价方法更加合理和客观,评估结果减少了空报和漏报倾向,避免了传统方法评估导致覆冰预报产品不可用或可用价值低的现象;当覆冰厚度小于20 mm时,在距任意输电杆塔水平方向1~3 km的范围内预报数据均是可利用的;当覆冰厚度介于20~28 mm时,预报数据可用性较低,可能是由于覆冰观测样本极少导致的。利用邻域法评估覆冰预报产品有利于实现现有预报精度下覆冰产品的最大化利用,评估结果对实际生产中覆冰预报产品的利用具有参考意义,同时也是对预报模式的反馈,可为更具针对性的优化数值模式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预报评估 邻域法 覆冰发生范围 覆冰发生频率 预报水平尺度
下载PDF
多源降水信息在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滑申冰 宋宗朋 +4 位作者 胡菊 靳双龙 张周祥 朱德华 王新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5,共6页
目前天气雷达测雨与卫星遥感降水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与大面积的覆盖范围等特点,为洪水模拟预报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但此类降水产品的预报能力差别较大,因此需对其进行精度评估。结合地面雨量站观测数据,在中纬度秦淮河下游流域定量评估S... 目前天气雷达测雨与卫星遥感降水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与大面积的覆盖范围等特点,为洪水模拟预报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但此类降水产品的预报能力差别较大,因此需对其进行精度评估。结合地面雨量站观测数据,在中纬度秦淮河下游流域定量评估S波段雷达测雨和全球高分辨率卫星CMORPH,Era-Interim,GPM和TRMM(3B42V7)降水数据的精度,并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对选定的3场洪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洪水过程径流模拟中,S波段雷达测雨数据与4种卫星降水产品均具有较好的径流模拟适用性;除雨量站外,精确度最高为S波段雷达和GPM,是当前评估中最好的降水产品,径流模拟精度达到0.92以上,且两种降水产品的趋势一致,其次是TRMM(3B42V7),Era-Interim,CMORPH卫星降水数据。研究成果可为天气雷达与常用卫星遥感降水数据在流域洪水模拟的水文预报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测雨 卫星遥感降水产品 径流模拟 秦淮河流域
下载PDF
信用报告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叶婷 陈立松 金双龙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91,共11页
信用报告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构成内容,其应用价值挖掘对于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和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会信用水平、打造诚信社会有较强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国内常见信用报告类型,对人民银行征信报告、第... 信用报告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构成内容,其应用价值挖掘对于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和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会信用水平、打造诚信社会有较强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国内常见信用报告类型,对人民银行征信报告、第三方信用报告、公共信用报告及行业信用报告四类报告特点及应用范围进行分析,重点围绕预防式治理、精准化治理、容缺受理、全周期监管和可修复治理五个方面阐述信用报告在社会治理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报告 社会治理 公共信用报告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西北电网风场数值预报的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适用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靳双龙 冯双磊 +3 位作者 王勃 刘晓琳 胡菊 宋宗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7-455,共9页
精准的风速预报是风电功率预测的基础,风场的预报评估是提升风电功率预测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WRF),采用风险评分、相关系数及均方根误差等定量分析指标,结合西北电网数值预... 精准的风速预报是风电功率预测的基础,风场的预报评估是提升风电功率预测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WRF),采用风险评分、相关系数及均方根误差等定量分析指标,结合西北电网数值预报结果,开展6种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YSU(Yonsei University)方案预报的地面纬向风平均相关系数最高为0.87、均方根误差最低仅1.0 m/s,且地面经向风、850 hPa和500 hPa高度场、以及500 hPa风速预报效果均最优,是提升西北电网风场预报的最优边界层方案。本研究为西北电网风场(以及其他气象要素)预报效果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电网 风力发电 WRF模式 数值预报 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预报评估
下载PDF
CMIP5全球气候模式对1981—2005年东北地表温度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双磊 靳双龙 +3 位作者 刘晓琳 马振强 胡菊 宋宗朋 《气象科技》 2018年第6期1154-1164,共11页
利用中国东北1981—2005年173个气象台站观测的月平均地表(0cm)温度资料和参加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43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CMIP5耦合气候模式对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温度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大部分气候模式模拟结果都能较... 利用中国东北1981—2005年173个气象台站观测的月平均地表(0cm)温度资料和参加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43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CMIP5耦合气候模式对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温度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大部分气候模式模拟结果都能较好的再现研究区域的地表温度时空变化,与月观测的时间相关系数均高于0.95,对年际变化模拟能力稍差,大部分模式模拟结果在整个研究时段均表现出冷偏差。空间分布显示,CMIP5模式能够模拟出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温度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不同模式模拟结果之间差异较大,模拟能力较优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研究区域的冷暖中心,较优模式组和较差模式组在夏季的差距达到最大,较差模式组不能再现地表温度的分布特征。通过模式优选发现FGOALS_s2模式表现最优。总的来说,CMIP5耦合气候模式对中国东北区域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性能较好,对气候态年变化的模拟性能好于对年际变化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CMIP5 东北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气象传感监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靳双龙 迟永宁 +1 位作者 王勃 刘晓琳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0年第4期84-90,共7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不断攀升,多种极端气象事件直接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在电力气象及气象传感监测技术方面开展更多的研究与应用。文章针对高可靠性电力气象数据获取中的传感与监测技术进行...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不断攀升,多种极端气象事件直接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在电力气象及气象传感监测技术方面开展更多的研究与应用。文章针对高可靠性电力气象数据获取中的传感与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回顾了公共气象传感监测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电力气象传感监测技术应用的总体架构,对几类电力气象传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并指出了未来电网对气象传感技术新的需求及电力气象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气象 气象监测 传感技术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上一次极端强度爆发气旋对流层低层风速迅速增强的能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jin shuanglong FENG Shuanglei +3 位作者 SHEN Wei FU Shenming JIANG Lizhi SUN Jianhu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0年第5期426-435,共10页
2011年一月中旬,西北太平洋上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双子气旋事件。该双子气旋中的一个气旋(简称气旋A)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度堪比台风的极端强度爆发气旋。本文采用旋转风,辐散风动能收支分析来研究造成该极端强度爆发气旋风速迅速增强的原... 2011年一月中旬,西北太平洋上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双子气旋事件。该双子气旋中的一个气旋(简称气旋A)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度堪比台风的极端强度爆发气旋。本文采用旋转风,辐散风动能收支分析来研究造成该极端强度爆发气旋风速迅速增强的原因。研究发现,在气旋A的最快发展期,对流层低层,气旋的总动能迅速增大,风速增大最迅速的象限是气旋的东南象限,而西北象限的增速最慢。旋转风动能的增长显著,对应了总动能的增大,而辐散风的动能显著小于旋转风动能并且主要表现出减少的趋势。旋转风动能的增大与气旋A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伸展过程相一致,非正交风动能在旋转风动能大值区增强总动能,这促使了对流层低层最大风速的形成,然而,在辐散风动能较强的区域,非正交风动能主要减弱总动能。向北的总动能输送以及气压梯度力对旋转风动能的做功是气旋A风速迅速增大的主导因子,尤其是在其东南象限。然而,从旋转风向辐散风动能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气旋风速的增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气旋 旋转风 辐散风 动能 双子气旋
下载PDF
中国冻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宗朋 刘晓琳 +3 位作者 冯双磊 王勃 靳双龙 郭于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8-420,共13页
掌握冻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电力、交通、通信、农林等部门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前期冻雨研究多基于站点观测资料,受限于该资料长度较短、分布不均与部分缺失等因素,目前对我国冻雨时空分布特征的认识可能尚存不足。新一代ERA5再分析资... 掌握冻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电力、交通、通信、农林等部门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前期冻雨研究多基于站点观测资料,受限于该资料长度较短、分布不均与部分缺失等因素,目前对我国冻雨时空分布特征的认识可能尚存不足。新一代ERA5再分析资料中包含了其他再分析资料所未提供的冻雨资料,为进一步认识我国冻雨时空分布特征提供了可能。本文使用ERA5冻雨资料分析了1979~2020年我国年冻雨日数和年冻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年冻雨日数和年冻雨量集中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直接影响7条“西电东送”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影响长度总计约4900 km;冻雨集中分布地区的年冻雨日数及年冻雨量均呈下降趋势;年冻雨日数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第一模态(方差贡献36.96%)主要分布在黑河—腾冲线以东,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呈南北反相分布;年冻雨日数EOF第二模态(方差贡献11.56%)反映出中国冻雨集中地区的2个局地反相分布区,位相交替周期为1~5年;年冻雨量EOF模态的时空特征同年冻雨日数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雨 特高压输电线路 ERA5 在分析资料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Generalized Variational Merging of Multi-source Precipitation Data Based on the Non-Gaussian Model
18
作者 jin shuanglong Wang Ge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7年第6期20-26,共7页
Different from other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in which the optimum interpolation(OI) merging algorithm is commonly used,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non-Gaussian model for generalized variational precipitation data ... Different from other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in which the optimum interpolation(OI) merging algorithm is commonly used,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non-Gaussian model for generalized variational precipitation data merging research based on the non-Gaussianity of precipitation data. For CMORPH data correction,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matching method is adopted,during which the GAMMA function fitting is utilized,and the generalized variational merging based on non-Gaussian model is used to merge corrected CMORPH precipitation data and station ground observation precipitation data. Meanwhile,we carry out an experiment on CMORPH precipitation data correction and the merging of multisource precipitation data based on non-Gaussian model. By measuring the structural similarity between the merged field and the reference field,we get a merging method that can better retain useful " outliers" which represent weather phenomen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ccord with our expec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RPH GAMMA function PDF CORRECTIONS NON-GAUSSIAN model Generalized VARIATIONAL MERGING
下载PDF
2017年1月上旬泰国南部暴雨反复发生机制的研究
19
作者 jin shuanglong FU Shenmi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0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基于0.25°×0.25°的CMORPH日降水量产品以及ECMWF 0.25°×0.25°的ERA5再分析数据,本文对2017年1月上旬泰国南部反复发生暴雨事件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这些暴雨事件造成了Ko Samui和Ko Phangan近三十多年来最... 基于0.25°×0.25°的CMORPH日降水量产品以及ECMWF 0.25°×0.25°的ERA5再分析数据,本文对2017年1月上旬泰国南部反复发生暴雨事件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这些暴雨事件造成了Ko Samui和Ko Phangan近三十多年来最强的洪水事件。结果表明,初生于中南半岛西南方,向东北方向移动的一个中尺度涡旋是泰国南部重复发生暴雨事件的直接原因。涡度收支分析表明,水平辐合项是这个中尺度涡旋维持的最有利因子,倾斜项是第二有利的因子,而水平和垂直输送则主要造成了涡旋三维空间范围内正涡度向外的净输出,这是不利于涡旋维持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倾斜项与垂直涡度输送项分别对涡旋的移动及涡旋周边对流层低层的涡度增长较为敏感,这两个作用项在涡旋维持的两个不同阶段内各自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泰国 涡度收支 倾斜项
下载PDF
Oscillation propagation features of the atmosphere around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during the spring season of typical strong and weak monsoon years 被引量:7
20
作者 WANG ChengHai CUI Yang jin shuangl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w-frequency atmospheric oscillation(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 and the diabatic heating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QXP) from March to June i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ow-frequency atmospheric oscillation(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 and the diabatic heating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QXP) from March to June i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respectively two and one wave trains around the QXP during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in strong and weak monsoon years.The locations and strength of the wave train propagation differ between the strong and weak monsoon years.Because diabatic heating of the QXP prevents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the wave trai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abatic heating and the zonal wind MJO propagates along the west and east of the QXP in the strong monsoon years.The distribution of the wave trai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abatic heating and the zonal wind MJO traverses the QXP and coincides with the location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upper-level jet streams,showing that they are remarkably correlated.An interesting and notable phenomenon i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abatic heating and the zonal wind MJO over the QXP suddenly disappears during the monsoon onset in weak monsoon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弱季风年 大气振荡 传播特征 非绝热加热 低频振荡 相互作用 MJO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