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泽然 黄梦颖 +2 位作者 曾利川 金硕果 尹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314-3319,共6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 胶质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领域近期发现的解剖结构,具有调节间质液运动、废物清除和潜在的大脑免疫等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及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被应用于人脑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目前常用的MRI技术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技术及新型多模态超快速磁共振技术等,本文就这些技术在脑胶质淋巴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汇总综述,以期为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 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张量成像分析 超快速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三七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抗”治疗后出血事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金硕果 尹海燕 +3 位作者 孙鸿辉 刘美君 杨芳 方妤 《陕西中医》 2019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观察三七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抗"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三七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三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三... 目的:观察三七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抗"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三七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三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三七粉口服,上述治疗持续21 d,之后仅口服氯吡格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及PLT、APTT、PT、INR、FIB变化,21 d内进展型卒中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90 d内卒中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三七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发生进展型卒中及卒中复发病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七组在出血事件发生率(皮肤黏膜出血)上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PLT、PT、INR、FI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组治疗后APTT较治疗前延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七加"双抗"治疗可减少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降低患者皮肤黏膜出血率,这可能与影响内源性凝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轻型 三七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 出血事件
下载PDF
脑胶质淋巴系统——脑卒中病理机制的新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易婷 金硕果 +2 位作者 尹海燕 高萍 朱天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6-1140,1154,共6页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由星形胶质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促进脑脊液(CSF)-组织液(ISF)交换流动的系统,起到维持CSF-ISF平衡及清除脑内代谢废物等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卒中病理改变及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由星形胶质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促进脑脊液(CSF)-组织液(ISF)交换流动的系统,起到维持CSF-ISF平衡及清除脑内代谢废物等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卒中病理改变及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胶质淋巴系统对脑卒中后CSF循环及脑水肿的发生有一定影响,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不同类型的脑卒中的病理改变也有影响。本文就胶质淋巴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不同类型脑卒中病理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胶质淋巴系统 水通道蛋白质4 综述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则辰 唐雨奇 +3 位作者 刘涛 杨东东 金硕果 陈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1,共9页
近年来,许多学者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肌电信号(EMG)数据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主要针对手势识别等应用研究,较少有学者对辅助临床诊断进行研究。针对模型训练所需数据较大和机器学习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较... 近年来,许多学者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肌电信号(EMG)数据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主要针对手势识别等应用研究,较少有学者对辅助临床诊断进行研究。针对模型训练所需数据较大和机器学习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较少两种问题。研究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基于小型ABR数据集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收集了四川省中医医院的2352份肌电图检查报告,通过设计纳入标准并进行数据清洗,构建了包含233份ABR报告的数据集。之后,使用数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再使用随机森林、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4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分析处理。4种算法的性能对比表明随机森林算法性能最优,其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分别达到了0.9957、0.9897、0.9500。此外还对每种算法在数据标准化前后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表明标准化处理对准确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提升效果。随机森林算法输出的特征重要性表明,ABR检查中最重要的指标是Llatency5、LlatencyA和LInterval35,其次是Llatencyb和Llatency4。这些指标重要性融入上位机软件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判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肌电图 特征提取 随机森林 ABR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数据的研究及应用
5
作者 唐雨奇 李则辰 +3 位作者 杨东东 金硕果 刘美君 李永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19-523,共5页
为初步研究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数据,提出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分析,找出相关性最高的特征值,以研究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及探讨临床诊断预测的可能性。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个月的肌电检查报告共2352份数据,筛选符... 为初步研究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数据,提出运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分析,找出相关性最高的特征值,以研究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及探讨临床诊断预测的可能性。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个月的肌电检查报告共2352份数据,筛选符合标准的575份报告,制作数据集,利用编程的方式对其检查数据和报告结论进行量化分析,分别建立KNN、逻辑回归、随机森林、stacking算法模型,经过调参选取正确率最高的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以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及研究临床判读预测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一方面在肌电图临床判读中随机森林算法正确率达到92.69%,精度为92.78%,召回率为100%,与逻辑回归相比较P值为0.04271,与KNN相比较P值为0.00745,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随机森林模型最适合于面部运动传导神经检查数据分析。另一方面,运用随机森林方法提取特征值,能够更加清晰迅速地找出影响面部运动神经病变的最主要因素。通过机器学习挖掘数据,得出影响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的主要因素为颞支右侧波幅数据和颊支右侧波幅等8个特征点,并提出可使用临床获得的数据集进行判读预测并通过随机森林选取主要的特征点,具体以减少临床操作时检查点位的形式达到缩短单人检查时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面部神经 肌电图 特征值 随机森林
下载PDF
Effect of Huatan Jieyu granules in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 identified as symptom pattern of phlegma-heat-stirring wind 被引量:3
6
作者 Liu Meijun Hu Chongshan +8 位作者 Zhang Yaodan Li Qizheng Zhang Qi Fang Yu Sun Honghui Hou Xiaolin jin shuoguo Tao Liangjing Yang Dongd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461-466,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uatan Jieyu granules in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PD)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 identified as symptom pattern of phlegma-heat-stirring wind in terms of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uatan Jieyu granules in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PD)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 identified as symptom pattern of phlegma-heat-stirring wind in terms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 In total, 107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identified as symptom pattern of phlegma-heat-stirring wind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55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52 cases).Both groups were given basic treatment with prednison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atients was treated with Huatan Jieyu granul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ents was treated with only the basic treatment. Treatment lasted for 4 weeks. Sleep polygraph were recorded before the study as well as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ed with Huatan Jieyu granules,the total sleep time, and the percentage of non rapid eye movement 2(NREM 2), non rapid eye movement 3(NREM 3) and rapid eye movement(REM)sleep perio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NREM1 sleep perio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 < 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D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 by Huatan Jieyu granules can improve their sleep structure and their sleep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son disease Sleep disorder Phlegma-heat-stirring wind Sleep polygraph Huatan Jieyu granul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