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子宫内膜癌类泛素化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
1
作者 范裕裕 索玉平 +1 位作者 晋雨楠 武霞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73-2178,I0006,I0007,共8页
目的探讨类泛素化(SUMO)对子宫内膜癌(UCEC)病人预后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自2024年1―2月,TCGA数据库与GeneCards数据库筛选SUMO相关差异基因(SRGs);功能富集分析确定生物学功能;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Hub基因;通过单因素... 目的探讨类泛素化(SUMO)对子宫内膜癌(UCEC)病人预后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自2024年1―2月,TCGA数据库与GeneCards数据库筛选SUMO相关差异基因(SRGs);功能富集分析确定生物学功能;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Hub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分析逐步筛选预后基因并构建生存预后模型,按病人的风险评分中位数将其分成高、低风险两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合临床指标建立Nomogram列线图。结合ESTIMATE算法分析SUMO相关基因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关系。结果共获得48个SRGs,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SRGs主要富集于与细胞核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从SRGs中筛选出4个SUMO预后相关基因,预后模型1、3、5年依赖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0.71和0.72;Nomogram列线图的C-index为0.75,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高低风险评分组之间肿瘤免疫微环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构建的SUMO相关基因的生存预后模型可以准确预测UCEC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类泛素化 预后模型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SPP1和PD-L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2
作者 胡帅 武霞 +2 位作者 晋雨楠 范裕裕 索玉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4121-4126,共6页
目的:分析分泌型磷蛋白1(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PP1... 目的:分析分泌型磷蛋白1(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PP1和PD-L1在84例EC组织和6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PP1和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利用UALCAN分析工具(https://ualcan.path.uab.edu/)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EC组织SPP1和PD-L1 mRNA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C组织SPP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1.43%vs 36.07%,P=0.001),PD-L1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5.00%vs 42.62%,P=0.025);EC组织中,SPP1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PD-L1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PP1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列联系数r=0.237,P=0.026);EC组织中,不同SPP1和PD-L1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无差异(均P>0.05)。TCGA数据库中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EC中SP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PD-L1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EC组织SPP1 mRNA和PD-L1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50,P<0.05);不同SPP1和PD-L1表达水平患者总生存期无差异(均P>0.05)。结论:SPP1在EC组织中的表达与PD-L1呈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EC免疫微环境调控,SPP1和PD-L1均不是EC独立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P1 PD-L1 子宫内膜癌 预后
下载PDF
阿魏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南海 金雨楠 +5 位作者 陈怡冉 周靖萱 赵亮 张列兵 吴薇 周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为系统地探讨阿魏酸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性的分子机制,采用酶学和光谱学方法测定了阿魏酸对XO抑制可逆性、抑制动力学、结合性质及结构的影响,采用分子模拟技术预测了阿魏酸与XO的结合构象。结果表明:在混合竞争的... 为系统地探讨阿魏酸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性的分子机制,采用酶学和光谱学方法测定了阿魏酸对XO抑制可逆性、抑制动力学、结合性质及结构的影响,采用分子模拟技术预测了阿魏酸与XO的结合构象。结果表明:在混合竞争的方式下,阿魏酸能可逆地抑制XO活性,抑制常数为4.5μmol/L,与咖啡酸、对香豆酸、绿原酸和没食子酸相比,阿魏酸对XO的抑制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为116.2μmol/L。荧光滴定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通过动态静态混合猝灭方式使XO荧光减少,其中静态猝灭占主导,且与XO存在一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为3.38×10^(4) L/mol(298 K);ΔG<0、ΔH<0和ΔS>0,表明该结合过程主要是以氢键和疏水作用力驱动且自发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揭示了阿魏酸进入了XO中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活性区域,影响XO正常催化过程。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实验表明:阿魏酸能改变XO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使XO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周围极性增加及疏水性降低,并且α-螺旋含量升高,β-折叠含量降低,使XO二级结构趋于紧密,这是影响XO活性的另一原因。研究以期为阿魏酸作为XO抑制剂改善高尿酸血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黄嘌呤氧化酶 抑制机理 光谱法 分子模拟
下载PDF
负载白藜芦醇的大麦醇溶蛋白/海藻酸丙二醇酯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4
作者 赵天瑜 唐荣 +1 位作者 金雨楠 梅晓宏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98,共10页
以大麦醇溶蛋白(hordein)、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为原料,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大麦醇溶蛋白-海藻酸丙二醇酯复合纳米颗粒(Hordein/PGA),并对白藜芦醇进行包封。结果表明,随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的增加,Hordein/PGA的粒径由1654.9 nm逐渐下... 以大麦醇溶蛋白(hordein)、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为原料,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大麦醇溶蛋白-海藻酸丙二醇酯复合纳米颗粒(Hordein/PGA),并对白藜芦醇进行包封。结果表明,随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的增加,Hordein/PGA的粒径由1654.9 nm逐渐下降至475.9 nm。同时Hordein/PGA的电位均为负值,并随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的增大由-3.62 mV下降至-8.04 mV。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大麦醇溶蛋白与海藻酸丙二醇酯主要通过氢键、静电吸引及疏水相互作用结合。以Hordein/PGA1∶1对白藜芦醇进行包封,构建三元复合纳米颗粒(Hordein/PGA/Res),白藜芦醇的包封率可达87%。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白藜芦醇与大麦醇溶蛋白、海藻酸丙二醇酯有效结合。Hordein/PGA/Res经85℃处理30 min后白藜芦醇保留率为88%,显著高于游离白藜芦醇保留率(73%);经6 h紫外光辐射处理后白藜芦醇保留率可提高约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醇溶蛋白 海藻酸丙二醇酯 白藜芦醇 复合纳米颗粒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工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洪亮 金玉楠 刘春忠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1,21,共6页
铝基复合材料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增强表面硬度,并改善基体材料的耐磨性、耐蚀性和绝缘性。阐述了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原材料、电解液体系和工艺参数对铝基复材微弧氧化过程以... 铝基复合材料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增强表面硬度,并改善基体材料的耐磨性、耐蚀性和绝缘性。阐述了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原材料、电解液体系和工艺参数对铝基复材微弧氧化过程以及膜层结构、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并简述了铝基复材微弧氧化膜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铝基复材微弧氧化工艺的研究难点进行了总结,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性能
下载PDF
SiCp/6092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洪亮 金玉楠 +1 位作者 刘春忠 蔺洋泓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90-92,共3页
在相同参数下对Si Cp/6092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微弧氧化处理,记录了电解液温度的变化,测定了微弧氧化膜的膜层厚度。利用SEM和XRD分析了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结果表明,氧化初期氧化膜生长较快,20 min后生长速度趋于平稳... 在相同参数下对Si Cp/6092铝基复合材料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微弧氧化处理,记录了电解液温度的变化,测定了微弧氧化膜的膜层厚度。利用SEM和XRD分析了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和相组成。结果表明,氧化初期氧化膜生长较快,20 min后生长速度趋于平稳;氧化膜表面分布着微小孔洞和细小裂纹,随着时间的增加,孔洞尺寸变大、数量变少,表面粗糙度增加;氧化膜主要由α-Al2O3相、γ-Al2O3相和莫来石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氧化膜层 生长规律
下载PDF
Danshen(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reverses renal injury induced by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2
7
作者 Lu Xiaomei jin yunan +1 位作者 Ma Ling Du Lil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06-311,共6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rotection of Danshen{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SM) injection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Ml) induced renal damage.METHODS:Forty male C57 mic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Ml group and SM ...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rotection of Danshen{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SM) injection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Ml) induced renal damage.METHODS:Forty male C57 mic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Ml group and SM group.In Ml group,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was occluded for 8weeks;the same procedure was used for the SM group,with the additional step of SM(0.2 mL) administered intraperitoneally for 56 days.Before surgery and 8 weeks later,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was performed and urine protein and albumin was measured.At the end of the time,all mice were killed and kidneys removed fo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and fibrosis analysis,plasma was collected for blood urea nitrogen and serum creatinine determination.RESULTS:Ml slightly decreased renal function 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ROS,accompanied with renal fibrosis.Administration of SM reduced production of ROS and increased renal function,it also reduced renal fibrosis.CONCLUSION:Ml plays a causal role in renal injury and SM exerts renal-protective effects,probably by its antioxidant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via Miltiorrhiza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