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营第三系凹陷中央断裂带的演化机制探讨(英文)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布科
何建军
+1 位作者
john d
Pigott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59-367,共9页
中央断裂带位于中国东部东营凹陷中部 ,发育有厚达 70 0 0 m的第三系碎屑岩。主要勘探目的层是第三系的沙河街组地层。影响中央断裂带的主要地质力学因素有三个方面 :(1 )脊部塌陷机制 :由东营凹陷北部的埕南大断裂 (犁式张性断裂 )所...
中央断裂带位于中国东部东营凹陷中部 ,发育有厚达 70 0 0 m的第三系碎屑岩。主要勘探目的层是第三系的沙河街组地层。影响中央断裂带的主要地质力学因素有三个方面 :(1 )脊部塌陷机制 :由东营凹陷北部的埕南大断裂 (犁式张性断裂 )所控制的凹陷中部地堑型断裂 ;(2 )塑性物质上隆机制 :中央断裂带深部存在盐体上隆 ;(3)右旋张扭机制。这些机制在时间上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作用的。区域构造、沉积作用和右旋张扭应力控制了脊部塌陷 ,而右旋张扭又与塑性盐体上隆产生的拉张有关。因此 ,中央断裂带的形成是这三种机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复合叠加作用的结果。该文对中央断裂带西部的现河庄油田的地震剖面进行了综合解释 ,研究了断裂体系的动力学特征和构造演化模型 ,认为中央断裂带的形成演化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 :初期凹陷阶段、早期拱张阶段、中期断陷阶段和晚期稳定阶段。根据中央断裂带的地质、沉积、构造模型和演化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断裂带的生、储、盖组合等油气体系 ,指出了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高断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机制
断裂带
盐体
第三系
东营凹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营第三系凹陷中央断裂带的演化机制探讨(英文)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布科
何建军
john d
Pigott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现代教学中心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出处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59-367,共9页
基金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PL C990 4 )
文摘
中央断裂带位于中国东部东营凹陷中部 ,发育有厚达 70 0 0 m的第三系碎屑岩。主要勘探目的层是第三系的沙河街组地层。影响中央断裂带的主要地质力学因素有三个方面 :(1 )脊部塌陷机制 :由东营凹陷北部的埕南大断裂 (犁式张性断裂 )所控制的凹陷中部地堑型断裂 ;(2 )塑性物质上隆机制 :中央断裂带深部存在盐体上隆 ;(3)右旋张扭机制。这些机制在时间上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作用的。区域构造、沉积作用和右旋张扭应力控制了脊部塌陷 ,而右旋张扭又与塑性盐体上隆产生的拉张有关。因此 ,中央断裂带的形成是这三种机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复合叠加作用的结果。该文对中央断裂带西部的现河庄油田的地震剖面进行了综合解释 ,研究了断裂体系的动力学特征和构造演化模型 ,认为中央断裂带的形成演化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 :初期凹陷阶段、早期拱张阶段、中期断陷阶段和晚期稳定阶段。根据中央断裂带的地质、沉积、构造模型和演化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断裂带的生、储、盖组合等油气体系 ,指出了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为高断块。
关键词
演化机制
断裂带
盐体
第三系
东营凹陷
Keywords
evolution mechanism
fault belt
salt body
Tertiary
Dongying depression
Bohai gulf basin
East China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营第三系凹陷中央断裂带的演化机制探讨(英文)
陈布科
何建军
john d
Pigott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