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于细菌Dyella caseinilytica的新型N-糖酰胺酶的特性及其功能分析
1
作者 武俊英 王婷 +1 位作者 josef voglmeir 刘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4-110,共7页
N-糖酰胺酶(N-glycosidase,PNGase)是一种糖苷水解酶,主要功能为释放糖肽或糖蛋白上的N-糖链,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商业化的PNGase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新型PNGase具有研究... N-糖酰胺酶(N-glycosidase,PNGase)是一种糖苷水解酶,主要功能为释放糖肽或糖蛋白上的N-糖链,在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商业化的PNGase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新型PNGase具有研究意义。该研究在细菌Dyella caseinilytica中利用编码PNGase的基因,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成功获得一种新型PNGase,命名为PNGase Dc,该酶分子质量为63.01 kDa。之后对其酶学特性、功能和应用潜力进行分析。酶学特性结果表明,PNGase Dc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2.0和37℃,酶促反应无金属离子依赖性;此外,该酶稳定性优良,在4℃下保存45 d仍能维持最高活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PNGase Dc与底物N′N-二乙酰壳二糖的相互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定点突变证明,Asp102和Glu236是影响重组PNGase Dc活性的关键氨基酸;PNGase Dc对标准糖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牛乳铁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去糖基化效果;最后,以拟南芥和小鼠血浆作为底物评估PNGase Dc应用潜力,证实PNGase Dc在动植物源糖蛋白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综上所述,该研究为动植物源糖蛋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酶PNGase Dc,并为该酶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Gase Dc N-糖链 N-糖酰胺酶 稳定性 Dyella caseinilytica
下载PDF
肉及其加工制品的掺假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施姿鹤 josef voglmeir 刘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19-326,共8页
肉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而成为广大消费者饮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肉及肉制品的加工生产中掺假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开发出能够对肉及肉制品的掺假进行有效鉴别的技术与方法对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 肉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而成为广大消费者饮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肉及肉制品的加工生产中掺假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开发出能够对肉及肉制品的掺假进行有效鉴别的技术与方法对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产品和消费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对掺假鉴别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对相应掺假鉴别技术的要求也不同。本文阐述了目前用于肉及肉制品掺假检测的常见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免疫和质谱技术,基于DNA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以及基于无损检测的传感器和光谱技术。同时也对目前已知方法所存在的鉴别盲区和新的掺假鉴别技术的开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肉类及其加工制品掺假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 掺假 鉴别 蛋白质组学 DNA 无损检测
下载PDF
人乳与牛乳N-链寡糖组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晶宇 陈亚然 +3 位作者 毛慧敏 王婷 josef voglmeir 刘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目的:探究人乳N-链寡糖组(human milk N-glycome,HMN)与牛乳N-链寡糖组(bovine milk N-glycome,BMN)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C57BL/6J雄性小鼠为对象,首先在体外测定粪便菌群中与N-链寡糖相关的糖苷酶活性,并模拟粪便菌群对HMN与... 目的:探究人乳N-链寡糖组(human milk N-glycome,HMN)与牛乳N-链寡糖组(bovine milk N-glycome,BMN)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C57BL/6J雄性小鼠为对象,首先在体外测定粪便菌群中与N-链寡糖相关的糖苷酶活性,并模拟粪便菌群对HMN与BMN的利用;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MN和BMN处理组,灌胃21 d后,测定盲肠内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含量,并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鼠粪便菌群中能够检测到β-半乳糖甘酶、α-岩藻糖苷酶及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等活性,且HMN与BMN均可被粪便微生物降解利用;体内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HMN的摄入显著增加了肠道中总SCFAs的含量(P<0.05),而BMN组无显著变化(P>0.05);HMN与BMN的摄入均可显著影响鼠肠道菌群的组成,且两组之间也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HMN的摄入降低了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而BMN的摄入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摄入HMN与BMN后Muribaculaceae_norank与副鞭毛菌属的相对丰度均降低,拟杆菌属及粪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均升高,HMN与BMN组之间的拟杆菌属、粪肠球菌属相对丰度差异不明显;此外,与对照组和BMN组相比,摄入HMN增加了小鼠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属、Erysipelotrichaceae-Unclassified与大肠埃希氏菌属的相对丰度,而BMN组的阿克曼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与HMN处理组。结论:HMN与BMN能够显著影响小鼠肠道菌群的构成,实验可为了解N-链寡糖的功能和未来婴儿配方奶粉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N-链寡糖 牛乳N-链寡糖 糖苷酶 肠道微生物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人血浆N-糖链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优化
4
作者 王婷 陈海松 +2 位作者 李旺 josef voglmeir 刘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6-722,共7页
优化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N-糖链的方法,并用于人血浆样品检测。人血浆样品直接加热后使用N-糖酰胺酶F消化释放糖链,N-糖链经2-氨基苯甲酸胺(2-AB)标记反应4h,采用60%的乙腈进样浓度进行色谱分离,共得到19个色谱峰,对各峰使用离... 优化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N-糖链的方法,并用于人血浆样品检测。人血浆样品直接加热后使用N-糖酰胺酶F消化释放糖链,N-糖链经2-氨基苯甲酸胺(2-AB)标记反应4h,采用60%的乙腈进样浓度进行色谱分离,共得到19个色谱峰,对各峰使用离线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得到N-糖链结构40种,其中含具有末端唾液酸修饰的N-糖链27种。结合液相色谱、唾液酸酶消化和质谱结构分析发现:部分N-糖链末端唾液酸无论是在三氯乙酸(TCA)沉淀还是氯仿/甲醇沉淀的前处理过程中都发生了解离;80%的乙腈进样浓度会导致大部分含唾液酸N-糖链沉淀而影响色谱检测;而2-AB标记4h反应时间能够在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减少唾液酸的损失。使用该方法仅需2.5μL血浆样品即可进行检测,日内和日间的重复性试验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UPLC法适用于富含唾液酸的人血浆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糖链 人血浆 超高效液相色谱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N-丙酰-唾液酸衍生物的化学酶法合成及在测定禽蛋中唾液酸含量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毛毛 张瑶瑶 +2 位作者 姚宏亮 刘丽 josef voglmeir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4,41,共8页
为实现禽类蛋黄和蛋清中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的准确定量,消除禽蛋样品中分析物以外的物质产生的基质效应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本研究以甘露糖胺为底物采用化学酶法合成了非天然唾液酸衍生物5-溴-4-氯-3-吲... 为实现禽类蛋黄和蛋清中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的准确定量,消除禽蛋样品中分析物以外的物质产生的基质效应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本研究以甘露糖胺为底物采用化学酶法合成了非天然唾液酸衍生物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N-丙酰-唾液酸(5-Bromo-4-chloro-3-indolyl-β-D-galactopyranoside-N-propionyl-sialic acid,X-Gal-α-2,6-Neu5Prop),对该衍生物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特性以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并以该衍生物为内标测定了鹌鹑、鹅、珍珠鸡、鸵鸟、鸭、鸽子、火鸡等9种禽类蛋黄和蛋清中Neu5Ac的含量。禽蛋样品和内标物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唾液酸糖缀合物被解离为游离的唾液酸后经荧光标记物邻苯二胺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X-Gal-α-2,6-Neu5Ac和X-Gal-α-2,6-Neu5Prop在2 mol/L的醋酸溶液80℃的水解条件下水解程度相当,90 min后能够完全转化为游离的唾液酸。Neu5Ac和Neu5Prop在10 h内仍保持相似的稳定性。蛋清中Neu5Ac的含量在不同物种之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鹌鹑蛋清中Neu5Ac的含量最低(0.13 mg/g),而鸵鸟蛋清中的最高(2.20 mg/g),比鹌鹑蛋清Neu5Ac含量高出近17倍。该方法能够消除生物样品中的基质效应,实现对Neu5Ac的准确定量,且样品前处理简单。因此,适合常规食品中Neu5Ac的检测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Neu5Ac 蛋清 蛋黄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
下载PDF
解肝磷脂土地杆菌(Pedobacter heparinus)源唾液酸醛缩酶基因的异源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6
作者 郭娟 曹翠 +2 位作者 李玉泉 刘丽 josef voglmeir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143,共8页
为发掘新型唾液酸醛缩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本研究首次从菌株Pedobacter heparinus中克隆疑似编码唾液酸醛缩酶的PhNeuLy3300基因片段,并构建可自主表达异源蛋白的组成型表达载体pRSF-EM5。在此基础上将克隆的目的基因分别... 为发掘新型唾液酸醛缩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本研究首次从菌株Pedobacter heparinus中克隆疑似编码唾液酸醛缩酶的PhNeuLy3300基因片段,并构建可自主表达异源蛋白的组成型表达载体pRSF-EM5。在此基础上将克隆的目的基因分别导入该pRSF-EM5载体和常用的诱导型载体p ET-30a,构建重组质粒pET30aPhNeuLy3300和pRSF-EM5-PhNeuLy3300,经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异源表达目的蛋白,并进一步对两种重组蛋白酶进行电泳分析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编码唾液酸醛缩酶的基因片段全长为945 bp,共编码314个氨基酸残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两种重组蛋白表观分子量约为36.4 kDa,纯化后的pET30a-Ph Neu Ly3300重组蛋白浓度为3.29 mg/mL,证明经异源表达获得了两种重组目的蛋白酶;活性研究显示两种重组唾液酸醛缩酶均能在1 h内催化N-乙酰神经氨酸生成N-乙酰甘露糖胺,证明两种重组蛋白酶均具有较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醛缩酶 诱导型启动子 组成型启动子 大肠杆菌表达 活性鉴定
下载PDF
N-糖酰胺酶PNGase H^+最小糖结构作用底物的研究
7
作者 胡孝春 王婷 +2 位作者 蔡志鹏 刘丽 josef voglmeir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7,22,共7页
为探究N-糖酰胺酶的最小糖结构作用底物,以丹磺酰氯标记的复杂型七糖糖肽标准品为初始底物,运用酶法合成的方法来获得目标底物,分别使用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α-甘露糖苷酶、β-甘露糖苷酶和β-半乳糖基转移酶,制备出五种不同糖结构... 为探究N-糖酰胺酶的最小糖结构作用底物,以丹磺酰氯标记的复杂型七糖糖肽标准品为初始底物,运用酶法合成的方法来获得目标底物,分别使用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α-甘露糖苷酶、β-甘露糖苷酶和β-半乳糖基转移酶,制备出五种不同糖结构的糖肽底物,将制备的目标底物应用于N-糖酰胺酶PNGase H^+最小糖结构作用底物的研究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PNGase H^+对这5种糖肽底物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得到五种不同结构的糖肽底物,Dabsyl-Gly-Glu-Asn-(GlcNAc2 Man3)-Arg、Dabsyl-Gly-Glu-Asn-(GlcNAc2Man)-Arg、Dabsyl-Gly-Glu-Asn-(GlcNAc2)-Arg、Dabsyl-Gly-Glu-Asn-(GlcNAc)-Arg及Dabsyl-Gly-Glu-Asn-(GlcNAc2Gal)-Arg,浓度分别为8.3、7.0、6.5、4.5、6.5 pmol/μL。N-糖酰胺酶PNGase H^+能够作用糖单元数为二、三和五的糖肽底物,而对含有单个N-乙酰葡糖胺的糖肽几乎没有作用,进而推断PNGase H^+的最小糖结构作用底物为带有N-乙酰壳二糖的糖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合成 N-糖酰胺酶PNGase H^+ 最小糖结构 底物
下载PDF
Novel chemical-and protein-mediated methods for glucosamine detection
8
作者 Linshu Chen Pedro Laborda +4 位作者 Zhipeng Cai Andrew Kevin Hagan Aimin Lu josef voglmeir Li Liu 《Food Materials Research》 2022年第1期175-182,共8页
We describe two novel approach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ucosamine(GlcN).The first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chemical derivatization of GlcN with the non-fluorophor 1,3-diphenyl-1,3-propanedione(DPPD),which results ... We describe two novel approach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ucosamine(GlcN).The first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chemical derivatization of GlcN with the non-fluorophor 1,3-diphenyl-1,3-propanedione(DPPD),which results in a condensation product with interesting fluorescent properties.The obtained compound was isolated by silica-gel chromatography and its structure elucidated by NMR and mass spectrometry.The second approach is based on a previously undescribed sensitivity of the enzyme glucosamine-6-phosphate deaminase(GPDA)towards GlcN,which resulted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enzyme.Using a rational enzyme engineering approach and both liquid-based and plate-based screening methods,mutational GPDA variants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recipitation properties were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These novel glucosamine detection methods may be a useful addition to the repertoire of currently available glucosamine detection sen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RTIES CHEMICAL RATIONAL
下载PDF
Changes in protein N-glycosylation during the fruit development and ripening in melting-type peach
9
作者 Ting Wang Xi-Ran Jia +1 位作者 Li Liu josef voglmeir 《Food Materials Research》 2021年第1期2-9,共8页
Th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proteins with complex carbohydrate moieties(glycosylation)regulates the process of fruit ripening.Exoglycosidases are enzymes that can trim this protein glycosylation and are ther... Th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proteins with complex carbohydrate moieties(glycosylation)regulates the process of fruit ripening.Exoglycosidases are enzymes that can trim this protein glycosylation and are therefore considered to be important targets in the control of fruit ripening and softening.Melting-type peaches are popular seasonal fruits in many Asian regions,but the extremely short shelf-life of the peach fruits significantly hampers their economic valu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protein glycosylation and exoglycosidase activiti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ipening of the peach fruit,the fruit flesh of the melting peach cultivar'Xia hui 6'at five different maturity stages were analyzed.The N-glycan profile of each sample was characterized and quantified by HILIC-UPLC and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revealing two characteristic N-glycan structures(MMXF and GnGnMXF)which were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state of maturity.Furthermore,it was shown that one of the endogenous exoglycosidase activities analyzed(β-N-acetylhexosaminidase,β-Hex)correlated with the MMXF and GnGnMXF N-glycan structures(p<0.05)in an obverse manner.These finding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lucid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protein glycosylation in peach fruit development and rip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GENOUS MATURITY PEACH
下载PDF
蛋白质N-糖基化在拟南芥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及去糖基化对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婷 羊欢欢 +2 位作者 赵弘巍 josef voglmeir 刘丽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2-274,共13页
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蛋白质N-糖基化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整个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去N-糖基化对拟南芥生根发育的影响,通过N-糖链酶解和HPLC与MALDI-TOF-MS分析解析了不同生长时期... 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蛋白质N-糖基化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整个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去N-糖基化对拟南芥生根发育的影响,通过N-糖链酶解和HPLC与MALDI-TOF-MS分析解析了不同生长时期的拟南芥Col-0植株的N-糖链组成(结构和含量)变化。以BSA溶液为阴性对照,无菌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用N-糖酰胺酶(PNGase Rz)溶液处理拟南芥幼苗8小时;然后继续在MS培养基中培养5天、10天,测量主根长度并检测N-糖链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从拟南芥中解析出12种N-糖链结构,其中包括4个高甘露糖型和8个复杂型。在拟南芥整个生长周期中,复杂型N-糖链含量始终高于高甘露糖型,其中含木糖和岩藻糖的复杂型结构是N-糖链的主要组成,而Man3XylFucGlcNAc2含量最高。高甘露糖型N-糖链含量由幼苗期的13.87%缓慢上升至抽薹期的19.02%,盛花期回落至17.98%,而在长角果成熟期快速下降至最低点2.36%,衰老期再度小幅回升至5.23%。用高浓度糖酰胺酶液PNGase Rz处理后,可观察到幼苗主根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且培养10天后仍然无法恢复正常;而低浓度酶液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根长和生长状态基本正常。糖链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低浓度酶液处理组的N-糖链组成均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高甘露糖型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同时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该差异逐渐减小,最终消失。研究表明,拟南芥N-糖基化组成随着生长发育发生周期性变化,且去糖基化酶处理能够瞬时影响拟南芥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进而抑制根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N-糖链 根发育 去糖基化
原文传递
Solitalea canadensis源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的基因克隆、异源表达和酶学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梦 危双 +2 位作者 王婷 josef voglmeir 刘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0-1282,共13页
【目的】对细菌Solitalea canadensis中编码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的基因进行克隆,通过原核表达获得重组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以Solitalea canad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加尾PCR的方法克隆编码β-N-乙酰... 【目的】对细菌Solitalea canadensis中编码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的基因进行克隆,通过原核表达获得重组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以Solitalea canad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加尾PCR的方法克隆编码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的基因,构建含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表达载体,并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经Ni-NTA纯化,以对硝基苯酚-β-乙酰氨基葡萄糖(pNP-β-Glc NAc)为底物研究其酶学性质,包括最适温度、最适p H以及金属离子和抑制剂的影响。【结果】从菌株Solitalea canadensis克隆得到了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基因片段(Gene Bank:WP_014682183.1),全长2586 bp,重组表达所得蛋白表观分子量约为97 k Da,最适pH 6.0,最适温度42°C,但不稳定,半衰期小于5 min。该酶对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敏感,活性受Triton X-100和尿素的抑制。此外二糖分子也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该重组酶的活性,特异性抑制剂PugNAc(O-(2-Acetamido-2-deoxy-D-glucopyranosylideneamino)N-phenylcarbamate)对该酶的IC_(50)为2μmol/L。该重组酶蛋白除能水解对硝基苯酚-β-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和对硝基苯酚-β-乙酰氨基半乳糖(pNP-β-GalNAc)外,还能对O-链聚糖核心结构Core Ⅱ末端的乙酰氨基葡萄糖进行水解。【结论】本文首次从Solitalea canadensis中克隆得到能水解末端β1-6连接的乙酰氨基葡萄糖而不能水解β1-4连接键的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并对其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和底物特异性分析,为开发高效特异性强的糖链分析工具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lea CANADENSIS 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 酶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