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的替代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中国经济报告》 2019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在过去10多年里,中国一直在推进从制造业出口拉动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增长模式的经济改革。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债务扩张驱动的,这种债务积累速度不可持续。本文探讨了税收和股权融资两种替代方式,前者可以为政府公共支出... 在过去10多年里,中国一直在推进从制造业出口拉动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增长模式的经济改革。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债务扩张驱动的,这种债务积累速度不可持续。本文探讨了税收和股权融资两种替代方式,前者可以为政府公共支出提供资金,后者可以降低不平等程度。在税收方面,碳税、金融交易税(包括跨境资本流动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财产税、不动产税和自然资源税都有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且不影响经济效率。在股权融资方面,合理的体制框架设计可以提高透明度和完善会计标准。让税收和股权融资替代一部分债务融资,不仅有助于经济和金融系统稳定,还可以提高经济体系的效率,缩小收入差距。这将是中国延续40年改革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融资 内需拉动 税收制度 股权融资
下载PDF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的创新之路
2
作者 joseph e.stiglitz 《董事会》 2006年第7期98-98,共1页
中国已经意识到,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不光是资源的差距.还有知识的差距。因此,中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强调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要为自主创新提供基础。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 创新型 中国 欠发达国家 规划纲要 自主创新 知识
下载PDF
哥伦比亚大学 中国需要新经济模式
3
作者 joseph e.stiglitz 《董事会》 2007年第7期102-102,共1页
中国能成功向市场经济转型,主要是建立在适应性的战略和政策基础之上。这一进程包括社会创新。中国认识到它根本无法照搬在其他国家奏效的经济制度。至少,在他处成功的东西不得不加以调整,才能适应到中国独有的问题上。在今天,中国... 中国能成功向市场经济转型,主要是建立在适应性的战略和政策基础之上。这一进程包括社会创新。中国认识到它根本无法照搬在其他国家奏效的经济制度。至少,在他处成功的东西不得不加以调整,才能适应到中国独有的问题上。在今天,中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模式”。当然,旧的经济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中国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模式 哥伦比亚大学 中国 市场经济转型 政策基础 社会创新 经济制度 适应性
下载PDF
哥伦比亚大学 腐败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4
作者 joseph e.stiglitz 《董事会》 2007年第8期99-99,共1页
世界银行的官员在最近的年会上大为谈论腐败问题。这一关切可以理解,因为世界银行借给发展中国家的钱最后落在了某些秘密账户上,或者资助了某些承包商奢侈的生活方式,从而令国家更为负债累累,而非更为繁荣。
关键词 腐败问题 哥伦比亚大学 经济问题 世界银行 发展中国家 生活方式 承包商 账户
下载PDF
拥抱绿色发展新范式:中国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朱民 Nicholas Stern +4 位作者 joseph e.stiglitz 刘世锦 张永生 李俊峰 Cameron Hepburn 《世界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0,共28页
中国以及全球范围的碳中和共识与行动标志着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传统发展范式逐渐落幕,一个新的绿色发展范式开始兴起。本文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旧有发展范式的不可持续性,揭示绿色发展范式在发展目的、发展内容、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普适性上,... 中国以及全球范围的碳中和共识与行动标志着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传统发展范式逐渐落幕,一个新的绿色发展范式开始兴起。本文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旧有发展范式的不可持续性,揭示绿色发展范式在发展目的、发展内容、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普适性上,是对传统发展范式的一次深刻革命。在新的绿色发展范式框架下,本文重新思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如价值理论、财富的内涵和测度,以及个人和集体行为等,分析新发展范式转变对于重塑中国重要经济部门和系统的政策含义,并讨论了转型过程中体制机制、金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以及如何实现协调和平衡的转型。本文同时提出中国如何引领世界碳中和治理机制建设,并讨论了同世界实现绿色合作共赢的机遇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范式转变 政策框架 经济发展 国际合作
原文传递
拥抱绿色发展新范式:中国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
6
作者 朱民 Nicholas Stern +1 位作者 joseph e.stiglitz 刘世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3期7-11,共5页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双碳”承诺,既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也是中国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选择...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双碳”承诺,既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也是中国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选择。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宣布,推动形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球碳中和共识与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框架 碳中和 联合国大会 大国担当 中国应对 新范式 全球气候变化 经济绿色转型
原文传递
美联储的通胀恐慌:弊大于利
7
作者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徐恒革(编译) 《金融市场研究》 2023年第3期125-126,共2页
尽管存在有利迹象,判断通胀是否已被抑制尚为时过早。不过,从最近的价格飙升中可以得出两个确定无疑的教训。首先,经济学家的标准模型——尤其是假设经济始终处于均衡状态的主流模型——实际无用。其次,那些满怀自信地断言需要痛苦五年... 尽管存在有利迹象,判断通胀是否已被抑制尚为时过早。不过,从最近的价格飙升中可以得出两个确定无疑的教训。首先,经济学家的标准模型——尤其是假设经济始终处于均衡状态的主流模型——实际无用。其次,那些满怀自信地断言需要痛苦五年才能摆脱通胀的人,已被驳倒。通胀率已大幅下降,2022年12月的季调消费价格指数仅比6月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价格指数 通胀率 确定无疑 标准模型 均衡状态 美联储 价格飙升 主流模型
原文传递
An Agenda for Reforming Economic Theory
8
作者 joseph e.stiglitz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9年第2期149-167,共19页
In this article, Nobel Prize Laureate Joseph Stiglitz argues that the standard macro-economic paradigm has failed not only to predict the crisis but also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a regulatory framework t... In this article, Nobel Prize Laureate Joseph Stiglitz argues that the standard macro-economic paradigm has failed not only to predict the crisis but also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a regulatory framework that would make a recurrence less likely. He points out that many of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of the standard paradigm always seemed implausible and many of its predictions, such as those concerning the micro-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constituents (firms and households),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empirical evidence. He then identifies a number of key modeling challenges, what he views as key ingredients that have to be incorporated in any model that is going to describe economic fluctuations or be the basis of a well-designed regulatory or monetary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economic models market FAILURES FINANCIAL crises SYSTEMIC risk REGULATORY framework
原文传递
疫情加剧全球经济不平等
9
作者 约瑟夫·E.施蒂格利茨 曾欣欣(翻译) 《环球科学》 2022年第7期50-51,共2页
全球大流行带来的经济后果对位于社会底层的人的影响最大,他们也将遭受最持久的苦难。新冠疫情不仅暴露出全球经济体系的脆弱和不公平,还加剧了这些现象。在疫情期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无法生产口罩等简单产品,更不用说更加复杂... 全球大流行带来的经济后果对位于社会底层的人的影响最大,他们也将遭受最持久的苦难。新冠疫情不仅暴露出全球经济体系的脆弱和不公平,还加剧了这些现象。在疫情期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无法生产口罩等简单产品,更不用说更加复杂的呼吸机。疫情使全球多条供应链发生断裂,由此带来的严峻考验肯定会催生更多的在岸生产线,即在本士搭建生产设施。然而,有许多国家在囤积疫苗、将利益置于生命之上。这体现出的五陋民族主义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严峻考验 社会底层 全球经济体系 全球经济不平等 呼吸机 民族主义 疫情
原文传递
适时重新思考全球化及其规则
10
作者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徐恒革(译) 《金融市场研究》 2022年第6期81-82,共2页
俄乌冲突的后果提醒我们,全球经济不断面临不可预见的混乱。我们已经吃过很多次教训。没有人预测到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几乎没有人预测到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病毒大流行或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导致美国转向保守主义和民族... 俄乌冲突的后果提醒我们,全球经济不断面临不可预见的混乱。我们已经吃过很多次教训。没有人预测到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几乎没有人预测到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病毒大流行或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导致美国转向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即使是那些确实预料到这些危机的人,他们也无法准确说出危机会何时发生。这些事件中的每一个都产生了巨大的宏观经济后果。疫情使我们发现,看似强劲的经济缺乏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袭击 保守主义 不可预见 民族主义 重新思考 全球化 宏观经济后果
原文传递
适度应对通货膨胀
11
作者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徐恒革(编译) 《金融市场研究》 2022年第3期71-72,共2页
全球经济在疫情阻断后重新开放遭遇了一些供给短缺,尽管人们早有预见,但事实证明,供给短缺比预期的更普遍,也不短暂。在至少是部分受供求规律支配的市场经济中,短缺会反映在价格中。将个别价格上涨汇总在一起时,我们称之为通货膨胀,现... 全球经济在疫情阻断后重新开放遭遇了一些供给短缺,尽管人们早有预见,但事实证明,供给短缺比预期的更普遍,也不短暂。在至少是部分受供求规律支配的市场经济中,短缺会反映在价格中。将个别价格上涨汇总在一起时,我们称之为通货膨胀,现在的通货膨胀处于多年未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求规律 供给短缺 通货膨胀 市场经济 价格上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