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0年10月25日明打威海啸地震(M_W7.8)和浅层巨大逆冲断裂引起的海啸灾害
1
作者
T.Lay
C.J.Ammon
+5 位作者
H.Kanamori
Y.Yamazaki
k.f.cheung
A.R.Hutko
王蕤(译)
吕春来(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12年第3期8-21,共14页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明打威地震(MW7.8),致使苏门答腊近海明打威群岛向海一侧的俯冲带浅部发生破裂,在巴盖群岛西南的沿海地带引发了3~9m高的海啸,并夺去了至少431人的生命。对有限断层震源破裂特征的远震P波、SH波及瑞雷波的分...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明打威地震(MW7.8),致使苏门答腊近海明打威群岛向海一侧的俯冲带浅部发生破裂,在巴盖群岛西南的沿海地带引发了3~9m高的海啸,并夺去了至少431人的生命。对有限断层震源破裂特征的远震P波、SH波及瑞雷波的分析说明,在倾角为10°的巨大逆冲断层上破裂过程持续了大约90s,破裂速度相对较低,约为1.5km/s,在约为100km长的震源区总滑动量约为2~4m。根据地震矩所计算的能量释放为1.4×10-6,小于2006年7月17日爪哇海啸地震(MW7.8)的能量释放量2.4×10-6。明打威地震致使2007年9月12日群岛地震(MW7.9)的滑动区上倾部位发生破裂,结合沿岛弧锡默卢岛西北方向近海的1907年1月4日(M7.6)海啸地震,说明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地方发生特大俯冲地震的上倾地区的浅层逆冲破裂,特别容易引发海啸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地震
海啸灾害
逆冲断裂
浅层
破裂特征
印度尼西亚
能量释放量
有限断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0年10月25日明打威海啸地震(M_W7.8)和浅层巨大逆冲断裂引起的海啸灾害
1
作者
T.Lay
C.J.Ammon
H.Kanamori
Y.Yamazaki
k.f.cheung
A.R.Hutko
王蕤(译)
吕春来(校)
机构
不详
北京市地震局
出处
《世界地震译丛》
2012年第3期8-21,共14页
文摘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明打威地震(MW7.8),致使苏门答腊近海明打威群岛向海一侧的俯冲带浅部发生破裂,在巴盖群岛西南的沿海地带引发了3~9m高的海啸,并夺去了至少431人的生命。对有限断层震源破裂特征的远震P波、SH波及瑞雷波的分析说明,在倾角为10°的巨大逆冲断层上破裂过程持续了大约90s,破裂速度相对较低,约为1.5km/s,在约为100km长的震源区总滑动量约为2~4m。根据地震矩所计算的能量释放为1.4×10-6,小于2006年7月17日爪哇海啸地震(MW7.8)的能量释放量2.4×10-6。明打威地震致使2007年9月12日群岛地震(MW7.9)的滑动区上倾部位发生破裂,结合沿岛弧锡默卢岛西北方向近海的1907年1月4日(M7.6)海啸地震,说明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地方发生特大俯冲地震的上倾地区的浅层逆冲破裂,特别容易引发海啸灾害。
关键词
海啸地震
海啸灾害
逆冲断裂
浅层
破裂特征
印度尼西亚
能量释放量
有限断层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0年10月25日明打威海啸地震(M_W7.8)和浅层巨大逆冲断裂引起的海啸灾害
T.Lay
C.J.Ammon
H.Kanamori
Y.Yamazaki
k.f.cheung
A.R.Hutko
王蕤(译)
吕春来(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