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频率域台阵技术推测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的破裂时间与几何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红霞 许力生 +2 位作者 陈运泰 李春来 k.stammler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5,105,共14页
概述频率域远场台阵技术应用于大地震能量辐射源的追踪原理,介绍利用这一技术追踪能量辐射源的一般步骤,并以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为例,分析资料处理中主要参数设置所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地震台阵(EK台阵)... 概述频率域远场台阵技术应用于大地震能量辐射源的追踪原理,介绍利用这一技术追踪能量辐射源的一般步骤,并以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为例,分析资料处理中主要参数设置所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地震台阵(EK台阵)的宽频带波形资料,获得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的起始破裂点的位置,能量辐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破裂持续时间.根据EK台阵资料的分析结果,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的起始破裂点位于布喀达坂峰东侧(35.92°N,91.70°E),破裂持续时间不超过160s,破裂长度约520km.其中,初始破裂点以西为180km,以东为340km.断层西段在布喀达坂峰附近向西南方向发生弯曲,与地表破裂吻合.断层东段似乎在西大滩断裂附近向东北方向发生弯曲,其方向与西大滩断层的走向一致,但二者相距约30km.另外,分析结果似乎表明,地震断层的西段近乎直立,而东段逐渐南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台阵技术 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 能量辐射源
下载PDF
用频率域台阵技术推测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的破裂时间与几何特征
2
作者 张红霞 许力生 +2 位作者 陈运泰 李春来 k.stammler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11期3-3,共1页
地震台阵的概念产生于1960年代。最初的目的是检测和识别地下核爆炸。随着时间的推移,台阵资料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地震台阵在地球表面稠密的空间采样使台阵资料能够应用于地球内部速度结构细节的研究、区域尺度的高分辨率层析成... 地震台阵的概念产生于1960年代。最初的目的是检测和识别地下核爆炸。随着时间的推移,台阵资料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地震台阵在地球表面稠密的空间采样使台阵资料能够应用于地球内部速度结构细节的研究、区域尺度的高分辨率层析成像、小尺度地幔结构研究以及核幔边界与内核的各向异性研究。1980年代以来,有人开始用近震或区域地震记录研究地震的破裂方向性。2004年苏门答腊一安达曼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台阵技术分析使台阵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破裂过程 地震台阵 技术分析 大地震 昆仑山口西 几何特征 时间 频率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