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抗药性及生理小种分布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5
1
作者 k.y.ryu 罗文富 +4 位作者 杨艳丽 国立耘 郭华春 王毅 陈海如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从云南省陆良县、建水县和南涧县采集2000年秋播的马铃薯晚疫病标本,分离获得124个致病疫霉菌株,连同1999~2000年分离自昆明、曲靖等地的春播马铃薯晚疫病的10个菌株共134个,采用常规技术对这些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抗药性及生理小种的... 从云南省陆良县、建水县和南涧县采集2000年秋播的马铃薯晚疫病标本,分离获得124个致病疫霉菌株,连同1999~2000年分离自昆明、曲靖等地的春播马铃薯晚疫病的10个菌株共134个,采用常规技术对这些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抗药性及生理小种的研究。交配型测定结果为:陆良县的18个菌株中有3个为A_2交配型,其余15个菌株为A_1交配型,建水县和南涧县的106个菌株及昆明、曲靖1999~2000年的10个菌株都是A_1交配型。测定了83个菌株对瑞毒霉(metalaxyl)和烯酰吗啉(dimethomorph)的抗药性,结果有12.0%的菌株对瑞毒霉表现抗性,16.9%表现中抗,71.1%表现敏感,其中陆良、昆明和曲靖的抗瑞毒霉菌株的比例大于建水和南涧的抗药性菌株的比例;所测定的83个菌株都对烯酰吗啉表现敏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云南晚疫病菌为3.4、0、3和4生理小种,分别占鉴定菌株总数的48.0%、32.5%、15.6%和3.9%。但南涧仅发现3.4和0小种,而昆明有0、3、3.4和4小种,陆良有0、3和3.4小种,可见昆明和陆良地区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比南涧地区的生理小种的组成更趋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马铃薯 晚疫病菌 交配型 抗药性 生理小种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银腐病(Helminthosporiumsolani)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k.y.ryu 罗文富 +3 位作者 杨艳丽 陈海如 郭华春 王毅 《中国马铃薯》 2001年第4期195-199,共5页
20 0 1年我们从云南省薯产区市场上和仓库内采集到马铃薯银腐病标本 ,研究表明 ,该病冬季发病率达 33. 3%。受感染部位多分布于薯块的茎基端 ,重病薯块因失水过多 ,块茎皱缩。病菌生长后期变为棕色。分生孢子梗无分枝 ,大小为 15 0~ 5 ... 20 0 1年我们从云南省薯产区市场上和仓库内采集到马铃薯银腐病标本 ,研究表明 ,该病冬季发病率达 33. 3%。受感染部位多分布于薯块的茎基端 ,重病薯块因失水过多 ,块茎皱缩。病菌生长后期变为棕色。分生孢子梗无分枝 ,大小为 15 0~ 5 5 0× 7 0~ 10 0 μm (平均 35 0× 8 5 μm ) ,1~ 6根成簇着生于球形基部。分生孢子棕色 ,单个或成簇地自分生孢子梗基端往上呈轮状排列 ,直或稍弯 ,顶端小 ,略呈锥形 ,有 3~ 8个横隔 ,大小为 2 0~ 80 μm× 7 5~ 10 μm (平均 5 0× 8 5 μm )。根据该病病原真菌的形态学和培养性状 ,鉴定为茄长蠕孢 (Helminthosporiumsolani)。黑暗和光照下培养 ,分生孢的萌发率无明显差异。通过人工接种于薯块表面 ,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银腐病 病原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