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恒 陶敏 +6 位作者 康品方 郭建路 宣玲 高琴 唐碧 李路佳 王洪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7-431,483,共6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分析Notch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变化。方法: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CON)、高糖高脂组(HC)、糖尿病组(DM)和厄贝沙坦+糖尿病组(Ir+DM)。制作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成功后,第8周开始检测大鼠...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分析Notch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变化。方法: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CON)、高糖高脂组(HC)、糖尿病组(DM)和厄贝沙坦+糖尿病组(Ir+DM)。制作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成功后,第8周开始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水平(FBG)、全心质量及左心室重量,计算心脏指数(H/B)及左室重量指数(LVWI),检测大鼠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otch1、Hes-1及Jagged-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HC组H/B、LVWI、FBG无明显变化,血脂、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Bcl-2/Bax及Notch1、Hes-1、Jagged-1蛋白表达降低;与HC组相比,DM组H/B、LVWI、FBG、MDA含量增加明显,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SOD活性、Bcl-2/Bax及Notch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与DM组相比,厄贝沙坦干预组H/B、LVWI明显降低,血脂、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但SOD活性、Bcl-2/Bax增加,MDA含量降低,同时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糖尿病可导致大鼠发生心肌损伤,厄贝沙坦可能通过增强Notch1信号通路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糖尿病 大鼠 心肌损伤 Notch1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血清ALDH2和NLRP3活性水平在冠心病不同血管病变程度中的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康品方 戎李 +6 位作者 孙硕 张冰 赵懿 张恒 高琴 唐碧 王洪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854-85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活性水平,分析血清ALDH2和NLRP3与冠心病(CHD)不同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活性水平,分析血清ALDH2和NLRP3与冠心病(CHD)不同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病人170例,其中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CHD病人133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者37例(对照组)。133例CHD病人按照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狭窄组(<50%,is-CHD组)19例、中度狭窄组(50%~75%,ms-CHD组)41例和严重狭窄组(≥75%,ss-CHD组)7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ALDH2及NLRP3活性水平,分析在有无CHD及冠脉不同病变程度下ALDH2和NLRP3活性差异,探讨ALDH2及NLRP3活性水平与CHD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LDH2和NLRP3的血清学影响因素。结果:CHD组血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s-CHD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在ss-CHD组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s-CHD和ss-CHD组淋巴/单核细胞低于is-CHD组(P<0.05)。is-CHD组、ms-CHD组和ss-CHD组血清ALDH2水平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P<0.01),并且随着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低(P<0.01);而血清NLRP3水平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其含量逐渐升高(P<0.01),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CHD病变支数的增加ALDH2逐渐下降(P<0.01),而NLRP3水平逐渐增加(P<0.05),以NLRP3变化为显著。血清ALDH2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247,P<0.01),而NLRP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77,P<0.01)。血清ALDH2与LDL呈负相关关系(r=-0.220,P<0.05);而血清NLRP3与ALDH2呈负相关关系(r=-0.201,P<0.05)。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血清ALDH2水平逐渐降低,血清NLRP3水平逐渐升高,两者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变狭窄程度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
下载PDF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对远期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维 张冰 +5 位作者 钱少环 唐碧 张先林 王嫣然 康品方 张恒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79-582,共4页
目的:对比射频消融手术与口服药物治疗心房颤动(AF)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进一步分析C反应蛋白(CRP)对AF病人远期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AF病人,其中行射频消融治疗89例,口服药物治疗107例,对2组... 目的:对比射频消融手术与口服药物治疗心房颤动(AF)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进一步分析C反应蛋白(CRP)对AF病人远期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AF病人,其中行射频消融治疗89例,口服药物治疗107例,对2组病人进行约18个月的长期随访,评估2组病人长期脑卒中、出血事件、全因死亡的发生情况;同时根据病人入院前相关指标评估各项指标,应用COX回归分析预测远期不良事件的风险因子,评估CRP是否为AF远期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结果:AF射频消融治疗远期脑卒中、出血事件、全因死亡及所有事件均少于药物治疗组,且射频消融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时间慢于药物治疗,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是AF病人远期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清CRP≥6.4 mg/L与AF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关。结论:CRP水平可作为AF病人远期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且可凭借CRP水平筛选出AF病人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MAPKs信号通路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辉 康品方 +6 位作者 徐庆梅 戎李 孙硕 张冰 高琴 高大胜 王洪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453-1457,共5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因子表达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4周(DM4W)组、糖尿病8周(DM8W)组、糖...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因子表达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4周(DM4W)组、糖尿病8周(DM8W)组、糖尿病8周+厄贝沙坦(DM8W+Ir)组、对照(Con)组、高糖高胆固醇饮食(HC)组,各10只。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后,DM8W+Ir组给予厄贝沙坦溶液灌胃干预;饲喂第4周时,处死DM4W组大鼠并留取心脏组织标本;饲喂8周后,处死剩余组大鼠。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体质量、心体比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取大鼠离体心肌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纤维化改变;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lated kinases,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C组大鼠空腹血糖、体质量、心体比、左心室质量指数与Con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IL-6、IL-1表达水平和MKP-1、P38MAPK、P-ERK1/2蛋白表达与Con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HC组相比,各糖尿病组大鼠Masson染色心肌细胞明显纤维化改变;体质量减轻,心肌细胞内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IL-1表达水平升高,心肌组织MKP-1蛋白表达降低,P38MAPK、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DM4W、DM8W组比较,DM8W+Ir组大鼠IL-1β、IL-6、IL-1表达水平降低,MKP-1蛋白表达升高,P38MAPK、P-ERK1/2表达蛋白降低(P<0.05~P<0.01)。结论:厄贝沙坦通过调控MAPKs信号通路发挥改善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损伤 厄贝沙坦 MAPKS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冠心病病人血清亲环素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宣玲 唐碧 +4 位作者 康品方 胡翔稳 吴士礼 张恒 王洪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014-1016,10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后确诊为CHD的病人121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 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后确诊为CHD的病人121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Gensini积分≤30分)病变组、中度(Gensini积分30~60分)病变组、重度(Gensini积分≥60分)病变组。检测并比较各组CyPA、金属基质蛋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HD病人的CyPA、MMP-9和CRP水平也随之升高(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增长,CHD病人的CyPA、MMP-9和CRP水平也随之升高(P<0.05)。CHD病人血清CyPA与MMP-9、CRP和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正相关。结论:CHD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越高,CyPA水平亦随之增高,CyPA在一定程度上能间接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是参与了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亲环素A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Pannexin-1半通道调控NLRP3/Caspase-1介导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焦亡
6
作者 朱建 杨燕 +3 位作者 徐淑楠 高娜 康品方 王洪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38-745,共8页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与疾病的关系及Pannexin-1(Panx-1)半通道对其的调控。方法:采集EH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外周血,收集外周血浆,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中IL-1β含量;免疫磁珠法分...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与疾病的关系及Pannexin-1(Panx-1)半通道对其的调控。方法:采集EH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外周血,收集外周血浆,ELISA法检测外周血浆中IL-1β含量;免疫磁珠法分选单核细胞,并通过RT-qPCR、Western blot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上Panx-1、NLRP3炎症体相关分子、效应分子IL-1β及焦亡蛋白GSDMD的表达。体外培养两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anx-1的表达及定位。在体外培养的EH患者单核细胞上,使用Panx-1半通道抑制剂丙磺舒及特异性siRNA进行预处理,再给予NLRP3炎症体通路激活剂脂多糖(LPS)活化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分析培养上清中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上各目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健康受试组相比,EH组患者外周血浆中IL-1β含量升高;外周血单核细胞上Panx-1、NLRP3炎症体相关分子及GSDMD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上调;单核细胞上Panx-1蛋白表达增强且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在体外培养的EH患者单核细胞上,不同干预处理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LPS可致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含量升高,单核细胞上NLRP3炎症体相关分子及GSDMD的蛋白表达量上调;而经丙磺舒及Panx-1 siRNA预处理细胞后,LPS上述活化效应被拮抗。结论: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NLRP3/Caspase-1的活化介导了单核细胞焦亡,且其活化受Panx-1半通道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Pannexin-1 NLRP3炎症体 IL-1Β GSDMD
下载PDF
IL-33/sST2信号通路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邢布点 魏婷 +4 位作者 卢园园 冷俊杰 康品方 王洪巨 张宁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1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3(IL-33)和可溶性ST2(sST2)水平,进而探讨其与EH并发LVH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EH患者220例为实验组,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3(IL-33)和可溶性ST2(sST2)水平,进而探讨其与EH并发LVH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EH患者220例为实验组,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其分为无左室肥厚组(NLVH,n=108)和左室肥厚组(LVH,n=112)。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IL-33、sST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VH组及LVH组(各6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33的表达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其与LVMI关系,进而研究IL-33、sST2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与NLVH组相比,LVH组患者血清IL-33、sST2活性水平显著增高,且WB显示:LVH组的IL-33蛋白表达水平(1.07±0.08)高于NLVH组(0.63±0.05)(P<0.05);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IL-33、sST2与LVMI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IL-3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发展可能与IL-33、sST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IL-33 sST2 左室肥厚 左心室质量指数
下载PDF
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朱飞宇 徐庆梅 +5 位作者 朱建 汤阳 高琴 唐碧 康品方 王洪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4期1052-1058,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NLRP3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探讨NLRP3信号通路和其诱导的炎症反应在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PBMCs中的表达。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19...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NLRP3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探讨NLRP3信号通路和其诱导的炎症反应在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PBMCs中的表达。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Ⅱ、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NYHAⅡ~Ⅳ级)各20例为Ⅱ、Ⅲ、Ⅳ组,选择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分别提取血浆和单核细胞,磁珠分选法鉴定单核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s中NLRP3、ASC、Caspase-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PBMCs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与mRNA水平增高(P<0.05),与Ⅱ组比较,Ⅲ、Ⅳ组这些指标的表达增加(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这些指标的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Ⅱ、Ⅲ、Ⅳ组血浆中的IL-1β水平增高(P<0.05),与Ⅱ组比较,Ⅲ、Ⅳ组IL-1β表达增加(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IL-1β表达增加(P<0.05)。结论: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并在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进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外周血单核细胞 NLRP3 ASC CASPASE-1
下载PDF
活化T细胞核因子4和白介素6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明利 康品方 +5 位作者 徐庆梅 谢彩侠 刘晨阳 宣玲 张恒 唐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4(NFATc4)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L~6)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对非辦膜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签署人组知情同意书及排除标准,利用SAS系统的PLAN过... 目的探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4(NFATc4)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L~6)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对非辦膜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签署人组知情同意书及排除标准,利用SAS系统的PLAN过程选取2019年6~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断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40例。利用SAS系统的PLAN过程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窦性心律)3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受试者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并于次日清晨抽取受试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约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FATc4和IL-6水平,记录受试者血常规、生化常规中的尿酸(SUA)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探究NFATc4、IL-6、SUA和NLR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FATc4、IL-6、SUA和NLR水平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①阵发性心房颤动组NFATc4(651.08±70.93)pg/ml、IL-6(60.24±2.55)ng/L、SUA(351.61±78.60)μmol/L、NLR(2.27±1.06)、LAD(54.18±4.02)mm;持续性心房颤动组NFATc4(699.69±99.11)pg/ml、IL-6(98.73±6.13)ng/L、SUA(394.54±76.70)μmol/L、NLR(2.56±1.51)、LAD(57.58±4.09)mm;对照组NFATc4(589.27±58.48)pg/ml、IL-6(48.26±13.54)ng/L、SUA(314.60±74.90)μmol/L、NLR(1.65±0.89)LAD(22.16±3.13)mm;对照组、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中血清NFATc4、IL-6、SUA、NLR和LAD值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外周血中NFATc4、IL-6、SUA和NLR表达水平与LAD存在正相关性(r=0.481、0.637、0.331、0.336,P<0.05)。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FATc4、IL-6、SUA和NLR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④ROC曲线发现,血清NFATc4、IL-6、SUA和NLR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发病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的面积分别是0.797、0.894、0.701、0.708)。结论NFATc4、IL-6、SUA和NLR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时间有关,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活化T细胞核因子4 白介素6 左心房内径 尿酸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细胞焦亡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辰 张冰 +5 位作者 张维 陈志伟 康品方 汤阳 唐碧 张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4期1845-1850,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和半胱氨酸天冬酶-1(Caspase-1)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研究细胞焦亡在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和半胱氨酸天冬酶-1(Caspase-1)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研究细胞焦亡在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慢性心力衰竭组)以及健康体检者40例(正常对照组),依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分级标准,其中Ⅱ级48例、Ⅲ级60例、Ⅳ级72例。入院后完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超声形态学检查。通过ELISA检测所有样本血清中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分级NLRP3、Caspase-1、IL-1β和相关指标的联系,研究细胞焦亡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关系。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NLRP3、Caspase-1、IL-1β、NT-proBNP和LVEDD、LVEDV高于正常对照组,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3、Caspase-1、IL-1β、NT-proBNP和LVEDD、LVEDV水平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逐级增高,而LVEF水平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逐级降低(P<0.05)。Pearson分析显示:NLRP3、Caspase-1、IL-1β与NT-proBNP、LVEDD、LVEDV呈正相关(r=0.398、0.396、0.398、0.506、0.499、0.505、0.449、0.422、0.424,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00、-0.555、-0.438,P<0.01)。NLRP3、Caspase-1和IL-1β诊断心力衰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805和0.7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NLRP3、Caspase-1和IL-1β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随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细胞焦亡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CASPASE-1 IL-1Β 慢性心力衰竭 细胞焦亡
下载PDF
血清ICAM⁃1和LDH活性水平在冠心病不同严重程度血管病变中的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谭鑫 耿嘉逸 +4 位作者 李浩宇 鲜维 陈永锋 康品方 王洪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8期1368-1373,共6页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细胞中的黏附活性因子1(cell adhesion factor⁃1,ICAM⁃1)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因子水平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不同类型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病情进展中...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细胞中的黏附活性因子1(cell adhesion factor⁃1,ICAM⁃1)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因子水平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不同类型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HD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180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CHD的病人145例,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为对照病人35例(对照组)。145例CHD患者根据不同的冠状动脉和心血管扩张分支的狭窄部分和程度进一步细分为轻度狭窄部分程度组(a⁃CHD,狭窄程度发展进程≤49%,n=25)、中度狭窄组(b⁃CHD,狭窄程度发展进程50%~74%,n=46)和严重狭窄部分程度组(c⁃CHD,狭窄程度发展进程≥75%,n=74)。通过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CAM⁃1和LDH活性水平,统计分析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下以及对照组ICAM⁃1和LDH活性差异。结果:a⁃CHD组、b⁃CHD组和c⁃CHD组中ICAM⁃1、LDH水平和Gensini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M⁃1、LDH水平和Gensini评分随不同冠状动脉狭窄进程的加剧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D病变支数的增多血清ICAM⁃1和LDH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AM⁃1和LDH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LDH:r=0.409,P<0.01;ICAM⁃1:r=0.463,P<0.01),ICAM⁃1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正相关(r=0.208,P<0.01),LDH和ICAM⁃1水平与HDL呈负相关(LDH:r=−0.184,P<0.05;ICAM⁃1:r=−0.175,P<0.05),LDH与总蛋白呈负相关(r=−0.218,P<0.01),ICAM⁃1与LDH呈正相关(r=0.441,P<0.01)。结论:随着不同冠状动脉狭窄进程的加剧,血清ICAM⁃1与LDH水平逐渐升高,且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变狭窄程度 细胞黏附因子⁃1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血清HDAC3、HMGB-1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传奇 姚卓亚 +3 位作者 高琦 徐宁 康品方 高大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3期989-994,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高迁移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 1,HMGB-1)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发展及结构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入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为房颤组(atrial fibrillation ... 目的:探究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高迁移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 1,HMGB-1)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发展及结构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入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为房颤组(atrial fibrillation AF group,n=166),依据相关指南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aroxysmal AF group,n=42)、持续性心房颤动组(persistent AF group,n=63)、永久性心房颤动组(permanent AF group,n=61)。选取同期本院体检50例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统计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心脏彩超、NT-proBNP等结果,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HDAC3、HMGB-1的水平。结果:房颤组HDAC3、HMGB-1、LAD、LVE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永久性房颤组LAD、LVEDD、HDAC3、HMGB-1水平均高于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P<0.05),且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亦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HDAC3与LAD(r=0.635,P<0.05)、LVEDD(r=0.651,P<0.05)、HMGB-1(r=0.757,P<0.05)呈正相关;HMGB-1与LAD(r=0.658,P<0.05)、LVEDD(r=0.569,P<0.05)呈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DAC3(OR=1.712,95%CI:1.070~2.739,P<0.05)、HMGB-1(OR=1.287,95%CI:1.008~1.634,P<0.05)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相关。结论:HDAC3、HMGB-1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AC3、HMGB-1水平可能与心房颤动心肌结构重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高迁移率蛋白B1
下载PDF
线粒体ALDH2通过调控自噬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小荣 鲜维 +5 位作者 谭鑫 陈永锋 唐碧 张恒 康品方 王洪巨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可以降低因缺氧所引起的平滑肌细胞自噬,并降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增殖,分析ALDH2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平滑肌增殖的调控关系。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N组)、常氧+ALDH2... 目的:探讨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可以降低因缺氧所引起的平滑肌细胞自噬,并降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增殖,分析ALDH2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平滑肌增殖的调控关系。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N组)、常氧+ALDH2特异性激动剂Alda-1组(N+Alda-1组)、缺氧组(H组)、缺氧+Alda-1组(H+Alda-1组),将PASMCs分为6组:常氧组(N组)、常氧+Alda-1组(NA组)、缺氧组(H组)、缺氧+Alda-1组(HA组)、缺氧+ALDH2抑制剂Daidzin组(HD组)、缺氧+Alda-1+Daidzin组(HAD组)。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中肺动脉病理变化;免疫荧光鉴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CCK-8测定各组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测定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ALDH2、p62、Beclin1、LC3B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H组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窄;与HC组相比,H+Alda-1组的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减轻,管腔狭窄程度有所改善;与N组相比,H组的ALDH2表达降低(P<0.05),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B均明显升高(P<0.01),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1);与H组相比,HA组ALDH2表达明显升高(P<0.01),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B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线粒体ALDH2对缺氧诱导的PASMCs的增殖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LDH2对细胞的自噬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 自噬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程序性坏死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硕 戎李 +5 位作者 莫辰 张冰 高琴 王洪巨 康品方 张恒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37-441,446,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心肌中的表达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大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基础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大鼠,其中正常组(CON组,n=6)、高脂高糖组(HC组,n=6)和糖尿病组(DM组,n=... 目的:探讨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心肌中的表达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大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基础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大鼠,其中正常组(CON组,n=6)、高脂高糖组(HC组,n=6)和糖尿病组(DM组,n=6);10周后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处死大鼠后测量心质量(HW)、体质量(BW)、心体比(HW/BW);ELISA法检测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丙二醇(MDA)水平;心尖部组织行Masson染色;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RIPK1、RIPK3、MLKL的含量变化。结果:与CON组比,HC组HW、TNF-α、IL-6、MDA水平增加,RIPK1、RIPK3和MLKL的蛋白表达量增加(P <0. 05~P <0. 01),但MLKL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 0. 05);与HC组比较,DM组HW/BW升高,LVEF下降,TNF-α、IL-6及MDA水平增加,RIPK1、RIPK3、MLKL的mRNA及蛋白含量增加(P <0. 01),Masson染色蓝染加重。结论:高糖状态可诱导心肌损伤,增加心肌纤维化及氧化水平,可能与上调Necroptosis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程序性坏死 心肌损伤 大鼠
下载PDF
NF-κB/TNF-α通路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宁 冷俊杰 +3 位作者 姚卓亚 唐碧 康品方 张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898-903,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NF-κB水平,探讨其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AF患者,包括阵发性... 目的:通过检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NF-κB水平,探讨其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AF患者,包括阵发性房颤组(PAF组,n=75)和非阵发性房颤组(nPAF组,n=60),并选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ON组,n=107)。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及心脏彩超。通过ELISA法检测AF组及CON组中TNF-α、NF-κB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F组及CON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F-κB的表达水平,研究TNF-α、NF-κB与房颤的关系。结果:AF组TNF-α、NF-κB水平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PAF组高于P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TNF-α、NF-κB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高于CON组,而低于nP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水平低于CON组,而高于nP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AF组TNF-α、NF-κB和LVEDD、LVEDV高于正常组,呈正相关(P<0.05),与LVEF、FS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中TNF-α、NF-κB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F-κB水平在房颤患者中明显升高,房颤的发生、发展与NF-κB及TNF-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NF-ΚB TNF-Α 炎症机制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介导MAPK途径抗房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庆梅 莫辰 +5 位作者 朱飞宇 张恒 王洪巨 高琴 康品方 唐碧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通过影响P38 MAPK途径调控胶原表达发挥抗房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0只对乙酰胆碱(66μg/mL)-氯化钙(50 mg/mL)混合液敏感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对照DHA处理组(DHA组)、房颤组(AF组)和房颤DH...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通过影响P38 MAPK途径调控胶原表达发挥抗房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0只对乙酰胆碱(66μg/mL)-氯化钙(50 mg/mL)混合液敏感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对照DHA处理组(DHA组)、房颤组(AF组)和房颤DHA处理组(DHA+AF组),每组20只复制大鼠房颤模型。BL-420F描记心电图、连续双刺激法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变化,酶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心房肌组织Ⅰ型、Ⅲ型胶原表达情况,蛋白印迹检测P38、P-P38及MKP-1表达情况。结果:大鼠房颤持续时间随实验时间增加而逐渐延长,而DHA可以缩短房颤持续时间(P<0.05~P<0.01)。AF组大鼠心房ERP、APD明显缩短、DHA可明显延长大鼠心房ERP、APD(P<0.01);各组P38表达无明显变化,与CON组相比,AF组大鼠P-P3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KP-1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AF组相比,DHA+AF组P-P3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KP-1表达明显增加(P<0.01)。ELISA结果证实,DHA可明显下调大鼠心房肌组织Ⅰ型、Ⅲ型胶原表达(P<0.01)。结论:DHA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介导胶原表达发挥抗房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纤维化 二十二碳六烯酸 细胞外基质 MAPK途径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MMP9和PI3K水平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伟杰 高琦 +5 位作者 孙正宇 王聪 丁洋洋 黄浩东 康品方 唐碧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病人(T2DM)心房颤动(AF)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心电图提示AF的T2DM病人,其中阵发性房颤(PaAF)62例,持续性房颤(PeAF)70例,永久性房颤(Per...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病人(T2DM)心房颤动(AF)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心电图提示AF的T2DM病人,其中阵发性房颤(PaAF)62例,持续性房颤(PeAF)70例,永久性房颤(PerAF)68例。并选择90例单纯性T2DM病人作为对照组。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测定血清中MMP9、PI3K水平及蛋白表达情况,并分别与已测得的左心房内径(LAD)进行相关性分析。纳入MMP9、PI3K和LAD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影响AF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AF、PeAF与PerAF组MMP9表达水平升高(P<0.01)、PI3K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PaAF组相比,PeAF组与PerAF组MMP9表达水平升高(P<0.01)、PI3K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PeAF组相比,PerAF组MMP9表达水平升高(P<0.01)、PI3K表达水平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MMP9存在上调趋势,PI3K存在下调趋势。Pearson法对MMP9、PI3K与LA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实验组中MMP9水平与LAD呈正相关关系(r=0.842,P<0.01);PI3K与LAD呈负相关关系(r=0.868,P<0.01)。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MMP9、PI3K、LAD是AF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合并AF病人血清中MMP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I3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与LAD有一定的相关性,MMP9、PI3K的激活与表达与T2DM病人AF的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
下载PDF
心房颤动病人IL-1β、Calpain-2水平与心脏结构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园园 李浩宇 +4 位作者 耿嘉逸 雷思思 刘晨阳 康品方 张宁汝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病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钙蛋白酶-2(Calpain-2)表达水平及与心脏结构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房颤的病人150例为观察组,依据2020年ESC/EACTS房颤诊断和管理指南将其分为非阵发性房颤组和阵发...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病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钙蛋白酶-2(Calpain-2)表达水平及与心脏结构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房颤的病人150例为观察组,依据2020年ESC/EACTS房颤诊断和管理指南将其分为非阵发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选取同时段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1β、Calpain-2以及超声心动图中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等指标,比较3组不同指标是否存在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1β、Calpain-2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IL-1β、Calpain-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非阵发性房颤病人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病人(P<0.05)。在超声心动图指标中非阵发性房颤组LAD、LVDd均高于阵发性房颤组以及对照组(P<0.05),LVEF、FS均低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β、Calpain-2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β、Calpain-2与LAD、LVDd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LVEF、FS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IL-1β、Calpain-2与LAD、LVDd呈正相关关系,参与了心脏结构重构过程,进而促进了房颤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白细胞介素-1Β 钙蛋白酶-2 心脏结构重构
下载PDF
NFATc1、MAPK及CTGF在心房颤动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思思 姚卓亚 +5 位作者 卢园园 张恒 赖薇薇 李辉 康品方 徐家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心房颤动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房颤动病人139例作为心房颤动组(房颤组),选取同期窦性心律的健康体检者105名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心房颤动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房颤动病人139例作为心房颤动组(房颤组),选取同期窦性心律的健康体检者10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血清中NFATc1、MAPK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TGF的表达。比较2组受试者血生化指标及心脏彩超检查指标。分析NFATc1、MAPK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的相关性,探讨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房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NFATc1、MAPK、CTGF水平及LAD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FATc1、MAPK水平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195、-0.189,P<0.01),与LAD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288、0.244,P<0.01)。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FATc1、MAPK水平升高及LAD增大均为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心房颤动病人血清中NFATc1、MAPK、CTGF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活化T细胞核因子c1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下载PDF
Nrf2-GPX4信号通路与冠心病患者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邢布点 李辉 +4 位作者 强甜甜 魏婷 卢园园 康品方 张宁汝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905-909,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Nrf2、GPX4活性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以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途径在CHD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40例疑诊CH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360例病...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Nrf2、GPX4活性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以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途径在CHD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40例疑诊CH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360例病人明确诊断为CHD,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180例为对照组(CON组)。通过ELISA检测CHD患者血清中Nrf2和GPX4活性水平,统计分析在有无CHD血清中Nrf2和GPX4活性差异,Western blot检测CON组和CHD组(各9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Nrf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信号通路在CHD患者中的表达意义。结果:CHD组中Nrf2、GPX4活性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Westernblot检测两组患者PBMCs中Nrf2的表达水平:CHD组Nrf2(0.25±0.05)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0.87±0.16)是呈下调趋势(P<0.05),表明Nrf2蛋白表达水平在CHD患者是低表达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rf2、GPX4水平与Gensini评分负相关(Nrf2:r=-0.347,P<0.001;GPX4:r=-0.423,P=0.001)。Nrf2、GPX4与TG负相关(Nrf2:r=-0.284,P<0.001;GPX4:r=-0.275,P=0.001),Nrf2和GPX4水平与LDL呈负相关(Nrf2:r=-0.418,P<0.05;GPX4:r=-0.426,P<0.05),Nrf2和GPX4水平与HDL呈正相关(Nrf2:r=0.318,P<0.05;GPX4:r=0.428,P<0.05),Nrf2与GPX4呈正相关(r=0.456,P<0.01)。结论:Nrf2-GPX4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途径与冠脉病变程度及CHD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关系,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rf2-GPX4信号通路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变狭窄程度 NRF2 GPX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