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5G基站储能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卫 康乾坤 +2 位作者 梁振锋 郭亮 张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38-3555,共18页
5G的快速发展使得5G基站储能容量大幅增加,如何充分发挥时常处于休眠状态的基站储能资源,使其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降低配电网失电量问题亟待研究。该文通过协调基站储能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以发挥其储能价值。首先,建立风光联合出力场景... 5G的快速发展使得5G基站储能容量大幅增加,如何充分发挥时常处于休眠状态的基站储能资源,使其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降低配电网失电量问题亟待研究。该文通过协调基站储能参与配电网供电恢复,以发挥其储能价值。首先,建立风光联合出力场景集,通过赤池信息准则和平方欧式距离确定各时段最优Copula函数,进而对其进行抽样聚类,获得风光典型出力场景集;然后,建立基站备用储能模型,通过正弦函数叠加建立不同区域的通信量模型,利用泰尔熵和修正基尼系数建立综合脆弱度模型确定各基站储能备用时间及备用储能模型,进而获得不同基站储能的可调度容量;最后,以失负荷量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考虑基站储能参与及风光出力波动的含可调参数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以改进的IEEE 33节点模型为例进行仿真验证,分别对比了定基站备用时间与该文所提方法确定备用时间、鲁棒优化与确定性优化等方案下系统失负荷量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5G基站储能可降低失负荷量损失成本,提高风光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备用储能 供电恢复 修正基尼系数
下载PDF
1990-2015年乌苏里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康乾坤 于皓 +3 位作者 王宗明 张柏 任春颖 毛德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2-320,F0003,共10页
[目的]分析1990—2015年乌苏里江流域内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区域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和差异,为该流域内人地关系研究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提取乌苏里江流域1... [目的]分析1990—2015年乌苏里江流域内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区域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和差异,为该流域内人地关系研究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提取乌苏里江流域1990年和2015年的土地覆被信息,分析乌苏里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结果]1990—2015年的26 a间,乌苏里江流域内农田、湿地面积变化较为明显。农田呈扩张趋势,面积增加6089.69 km 2,增长率18.4%。其中,5416.7 km 2农田由湿地转化而来,农田扩张主要发生在中国境内区域。湿地、林地面积分别减少了5683.51和844.09 km 2,减少率分别为56.4%和3.51%。俄罗斯境内土地覆被变化作用强度较弱,各土地覆被类型间变化率均不超过2%。[结论]气候、地形、农业宏观政策和农业生产方式等是推动乌苏里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因素;其中,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规模的扩大是该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变化 Landsat遥感数据 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方法 乌苏里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与K-means聚类的配网5G改造经济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郭亮 王晓卫 +6 位作者 康乾坤 梁振锋 黄灿英 徐在德 陈琛 邓志祥 张帆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6,43,共7页
针对现有4G网络难以满足配电网业务,而5G通信在配网应用中经济性尚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与K-means聚类的配网通信改造经济性评价方法。建立5G与现有4G通信方式在配网中的基站规划模型,利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与K-means聚... 针对现有4G网络难以满足配电网业务,而5G通信在配网应用中经济性尚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与K-means聚类的配网通信改造经济性评价方法。建立5G与现有4G通信方式在配网中的基站规划模型,利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与K-means聚类算法,对2种通信方式下的基站安装进行优化;建立改造成本模型,计算5G改造与现有4G通信下的建设成本;建立通信改造经济性评价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进而利用求解出的结果评估2种通信在配电网改造中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5G 经济性评价 自适应粒子群 K-MEANS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geochemical anomaly based on isolation forest algorithm 被引量:1
4
作者 SHANG Yinmin LU Laijun kang qiankun 《Global Geology》 2019年第3期159-166,共8页
The methods for geochemical anomaly detection are usually based on statistical models, and it needs to assume that the sample population satisfies a specific distribution, which may reduce the performance of geochemic... The methods for geochemical anomaly detection are usually based on statistical models, and it needs to assume that the sample population satisfies a specific distribution, which may reduce the performance of geochemical anomaly det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isolation forest model is used to detect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it does not require geochemical data to satisfy a particular distribution. By constructing a tree to traverse the average path length of all data, anomaly score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nomaly and background fields, and the optimal threshold is selected to identify geochemical anomalies. Taking 1∶200 000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data of Fusong area in Jilin Province, NE China as an example, Fe2O3 and Pb were selected as the indicator elements to identify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solation forest model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univariate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the identified anomalies results have significant spatial correlation with known mine locations. Moreover, it can identify both high value anomalies and weak anoma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LATION FOREST model GEOCHEMICAL ANOMALY ROC CURVE Youden index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