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果茄果甾体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
1
作者 刘艳 孟欣 +6 位作者 许振鹏 潘娟 管伟 郝智超 王达圣 匡海学 杨炳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77-3289,共13页
目的研究黄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et Wendl果实中甾体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黄果茄果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MCI、大孔树脂、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LPS诱导的RA... 目的研究黄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et Wendl果实中甾体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黄果茄果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MCI、大孔树脂、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评估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1个甾体。化合物1~8、10、13、26、30~31对NO的抑制活性较高,IC_(50)值在30~50μmol/L之间。结论化合物1、30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6~17、3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10、13、26、30~31具有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茄 甾体 分离鉴定 体外抗炎活性
下载PDF
桑白皮对肾源性水肿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宁 郑晓珂 +3 位作者 王秋红 匡海学 冯卫生 牛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795,共8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肾源性水肿大鼠体内的代谢网络及桑白皮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和尿蛋白水平;利用UPLC-QTOF-MS检测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的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肾源性水肿大鼠体内的代谢网络及桑白皮对其干预作用。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和尿蛋白水平;利用UPLC-QTOF-MS检测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的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对生物标志物水平量化处理后,应用Me V软件进行热度图绘制和聚类分析。结果模型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并表现出明显的氨基酸代谢亢进。由41个与模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富集得到了7条显著受到干扰的代谢途径:苯丙氨酸代谢,嘧啶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经桑白皮干预后,模型大鼠的各项生化指标及多数生物标志物水平均有回调趋势,即代谢紊乱、肾功能损伤和水肿情况均有所改善。结论肾源性水肿模型的发病机理与氨基酸分解代谢加速有关,桑白皮可通过调节相应代谢而对模型产生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 肾源性水肿 代谢组学研究 热度图 代谢通路
下载PDF
五味子藤茎中萜类和木脂素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艳 陈张林 +3 位作者 吴丹丹 周媛媛 匡海学 杨炳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4-1493,共10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藤茎中萜类和木脂素类成分。方法五味子藤茎95%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PD-100大孔树脂、硅胶、ODS和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 目的研究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藤茎中萜类和木脂素类成分。方法五味子藤茎95%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PD-100大孔树脂、硅胶、ODS和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萜类和8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etusenol (1)、schizandrolic acid (2)、cycloartenone (3)、24-methylenecycloartenone (4)、kadsuric acid (5)、nigranoic acid (6)、schizandronic acid (7)、1-methyl-1-(trans-5′-methyl-cis-5′-vinyltetrahydrofuran-r-2′-yl)-ethyl-6-O-α-arabinofu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 (8)、(Z)-1-(5-ethenyl-5-methyltetrahydrofuran-2-yl)-1-methylethyl-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 (9)、4,9-dihydroxy-4-olide (10)、(R)-p-cymen-9-O-α-D-arabin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11)、ficumegasoside (12)、6α,9α-dihydroxycadinan-4-en-3-one (13)、(7R,7′S,8R,8′S)-3,3′-dimethoxy-7,7′-epoxylignan-4,4′,9-triol (14)、1,2,13,14-tetramethoxy-dibenzocyclooctadiene-3,12-O-β-D-diglucopyranoside (15)、gomisin A (16)、(+)-gomisin M_(2 )(17)、deoxyschizandrin (18)、wuweizisu C (19)、8(R)-hydroxyl-schizandrin (20)、13-norschizandrin (21)。结论化合物1~3、8~10、12、13为首次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藤茎 萜类 木脂素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匡海学 王斌 +6 位作者 吴倩倩 吴高松 于莹 陈亚军 王秋红 杨炳友 王知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46-2550,共5页
目的研究尖叶假龙胆Gentianella acuta(Michx.)Hulten的化学成分。方法尖叶假龙胆70%乙醇提取物的30%、90%乙醇部位采用硅胶、ODS、HPLC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 目的研究尖叶假龙胆Gentianella acuta(Michx.)Hulten的化学成分。方法尖叶假龙胆70%乙醇提取物的30%、90%乙醇部位采用硅胶、ODS、HPLC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蜡苷Ⅰ(1)、(+)-落叶松脂醇-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8-羟基-落叶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3)、(+)-落叶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4)、(7S,8R)-赤式-7,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7S,8R)-赤式-4,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7S,8R)-赤式-4,7,9-三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7)、蛇菰宁(8)、urolignoside(9)。结论化合物2~9为首次从假龙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假龙胆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肾阳虚水肿证代谢组学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宁 郑晓珂 +4 位作者 李凯 牛艳 李星灿 匡海学 冯卫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32-1537,共6页
目的揭示肾阳虚水肿证的代谢组学。方法采用"阿霉素+氢化可的松"复合造模法建立肾阳虚水肿模型后,UPLC-Q/TOF-MS法检测正常组、肾阳虚水肿模型组、阳性药组大鼠尿液代谢物,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基础上,筛... 目的揭示肾阳虚水肿证的代谢组学。方法采用"阿霉素+氢化可的松"复合造模法建立肾阳虚水肿模型后,UPLC-Q/TOF-MS法检测正常组、肾阳虚水肿模型组、阳性药组大鼠尿液代谢物,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与肾阳虚水肿模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然后,通过MeV软件对标志物水平进行热度图绘制,结合MBRole、KEGG等在线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和代谢网络构建。结果共鉴定了40个生物标志物,有3条显著相关的代谢通路(苯丙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嘧啶代谢)。在肾阴虚、阳虚水肿证共有标志物中,苯乙酰甘氨酸等7种代谢物变化趋势相同,4,6-二羟基喹啉等10种代谢物变化趋势相反。结论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体内多种代谢紊乱与其肾脏功能损伤、水肿发生、耗竭症状、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而肾阴虚、阳虚水肿模型在动物形态、免疫功能紊乱中的差异可能与色氨酸、嘧啶、组氨酸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水肿证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UPLC-Q/TOF-MS
下载PDF
知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艳 卢东旭 +5 位作者 高云龙 张晶 王师姑 修丽欣 匡海学 杨炳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研究知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以水及20%、60%乙醇洗脱,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和HPLC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1D-NMR和2D-NMR波谱学手段结合HR-ESI-MS质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知... 目的:研究知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以水及20%、60%乙醇洗脱,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和HPLC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1D-NMR和2D-NMR波谱学手段结合HR-ESI-MS质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知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蔗糖(1)、1-蔗果三糖(2)、蔗果四糖(3)、n-butyle-β-D-fructopyranoside(4)、penethyl-β-D-glucopyranoside(5)、2-(methoxy)-2-(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ethane-1,2-diol-1-O-β-D-glucopyranoside(6)、2-烯乙基-β-D-龙胆糖苷(7)、绣球花苷I(8)、薤白苷J(9)、25R-26-O-β-D-glucopyranosyl-22-hydroxy-5β-furost-3β,26-di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10)、2-(furan-2-yl)-5-(2S,3S,4-trihydroxybutyl)pyrazine(11)、D-吡喃果糖(12)、D-呋喃果糖(13)。结论:其中,化合物2、3、6、11为首次从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8、9、12、13为首次从知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糖类 糖苷类生物碱
下载PDF
柴胡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艳 张振朋 +3 位作者 肖宗雨 黄金 匡海学 杨炳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20-1625,共6页
目的:研究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以70%乙醇提取柴胡地上部分,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对乙酸乙酯层... 目的:研究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以70%乙醇提取柴胡地上部分,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对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进行分离纯化,运用HR-ESI-MS和NMR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柴胡地上部分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酸(1)、香草酸(2)、原儿茶酸(3)、(6R,9S)-3-oxo-α-ionol-β-D-glucopyranoside(4)、blumenol C glucoside(5)、(9S)-drummondol-9-O-β-D-glucopyranoside(6)、(6S,9S)-玫瑰花苷(7)、淫羊藿次苷B5(8)、(-)-当归棱子芹醇-2-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9)、钝鸡蛋花素(10)、hyptatic acid B(11)、壬二酸(12)、japonica acid(13)、二十八烷醇(14)、(9E)-8,11,12-trihydroxy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15)、(R,Z)-hex-2-ene-1,5-diol(16)、13-carboxyblumenol C(17)。结论:其中,化合物4、5、7、10~17为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8、9为首次从柴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伞形科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洋金花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艳 荣晓惠 +4 位作者 谭金燕 潘娟 管伟 匡海学 杨炳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9-1839,共11页
目的 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L.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HPLC法对洋金花叶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从... 目的 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L.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HPLC法对洋金花叶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27-dihydroxy-1-oxowitha-2,5,24-trienolide(1)、acnistoferin(2)、baimantuoluoline K(3)、daturafoliside G(4)、daturafoliside H(5)、daturafoliside I(6)、daturafoliside R(7)、daturafoliside S(8)、daturametelin A(9)、daturametelin I(10)、daturametelin J(11)、daturataturin A(12)、baimantuoluoside H(13)、(22R)-27-hydroxy-7α-methoxy-1-oxowitha-3,5,24-trienolide(14)、柯里拉京(15)、desmethylagrimonolide 6-O-β-D-glucopyranoside(16)、仙鹤草内酯-6-O-β-D-吡喃葡萄糖苷(17)、丁香脂素(18)、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9)、1,6-di-O-coumaroyl glucopyranoside(20)、滨蒿内酯(21)、东莨菪内酯(22)、野蔷薇亭(23)、(-)-loliolide(24)、(+)-isololiolide(2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6)、对羟基苯甲醛(27)、没食子酸乙酯(28)。化合物9、20能抑制LPS诱导细胞释放NO,IC_(50)分别为25.14、16.26μmol/L。结论 化合物15~17、20、23、28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19、24、27首次从曼陀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20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下载PDF
北柴胡地上部分苯丙素及其抗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艳 刘培 +5 位作者 黄金 肖宗雨 潘娟 管伟 匡海学 杨炳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76-2186,共11页
目的 研究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地上部分苯丙素及其抗细胞增殖活性。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型HPLC对北柴胡地上部分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 目的 研究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地上部分苯丙素及其抗细胞增殖活性。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型HPLC对北柴胡地上部分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研究各化合物抗MGC-803胃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35种苯丙素,一些化合物对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8~9、11、13~16、18~19、21、23~24、32~35为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7、10、12、20、27为首次从柴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22、29、3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6、9、11、16、19、21、23~24、26~30、32具有抗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地上部分 苯丙素 分离鉴定 抗细胞增殖活性 MGC-803胃癌细胞 CCK-8法
下载PDF
茄蒂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艳 梅瑀 +4 位作者 赵东颖 潘娟 管伟 匡海学 杨炳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64-1869,共6页
目的:研究茄蒂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ODS、凝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手段对茄蒂的乙酸乙酯层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NMR、MS以及文献比对的方法鉴定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茄蒂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茄蒂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ODS、凝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手段对茄蒂的乙酸乙酯层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NMR、MS以及文献比对的方法鉴定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茄蒂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2,6-dimethyl-2,7-octadien-1,6-diol-6-O-β-D-glucopyranoside(1)、linaloyl-β-D-glucopyranoside(2)、esculetin(3)、scopoletin(4)、p-coumaric acid(5)、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1-one(6)、fructusol A(7)、threo-dihydroxy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8)、meliasendanin D(9)、(erythro,threo)-1-[4-[2-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1-(hydroxymethyl)ethoxy]-3,5-dimethoxyphenyl]-1,2,3-propanetriol(10)、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1,2,3-tri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diol(11)、1-methylethyl-phenyl-β-D-glucopyranoside(12)、2-phenylethyl-O-β-D-glucopyranoside(13)、benzyl-β-D-glucopyranoside(14)、(Z)-3-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5)、n-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6)、山柰酚(17)、kaempferol-3-O-β-D-galactopyranoside(18)、壬二酸(19)、tianshic acid(20)、(Z)-9,10,11-trihydroxy-12-octadecenoic acid(21)、香草酸(22)、原儿茶酸(23)。结论:其中,化合物2、6~11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20、21为首次从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蒂 乙酸乙酯层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知母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娟 刘艳 +2 位作者 王姑师 匡海学 杨炳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54-1358,共5页
目的:研究知母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HPLC色谱对知母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数据和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知母水提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知母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HPLC色谱对知母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数据和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知母水提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insenine(1)、erythr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E)-3-hydroxy-1-propen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2)、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O-4′-sinapyl ether(3)、p-hydroxyphenethyltransferulate(4)、isolaris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5)、1-hydroxypinoresinol-1-O-β-D-glucoside(6)、3-苯甲基-6-异丁基哌嗪-2,5-二酮(7)、(3S,6R)-3-异丁基-6-(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8)、6,7,10-三羟基-8-十八烯酸(9)、camptosoric acid(10)、1-O-二十六烷酰基甘油酯(11)、stigmast-1,5-dien-3β-ol(12)、对伞花-9-基-β-D-葡萄糖苷(13)。结论:其中,化合物1~10、13为首次从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百合科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洋金花果皮正丁醇层化学成分研究
12
作者 刘艳 张振朋 +2 位作者 周永强 匡海学 杨炳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89-2094,共6页
目的:研究洋金花果皮正丁醇层的化学成分。方法:以70%乙醇提取洋金花果皮,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对其正丁醇层进行分离纯化,运用HR-ESI-MS和NMR等多种波谱技... 目的:研究洋金花果皮正丁醇层的化学成分。方法:以70%乙醇提取洋金花果皮,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对其正丁醇层进行分离纯化,运用HR-ESI-MS和NMR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洋金花果皮的正丁醇层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uerol-B2-O-β-glucopyranoside(1)、大豆苷(2)、pueraria glycoside(PG)-1(3)、葛根素(4)、daidzein-4′,7-diglucoside(5)、6″-O-α-D-apiofranosylpuerarin(6)、pueraria glycolside(PG)-3(7)、(S)-methyl 2-amino-2-phenylacetate(8)、(1S,3S)-1-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9)、1H-pyrido[3,4-b]indol-1-one,2,3,4,9-tetrahydro-7-hydroxy(10)、(Z)-3-hexenyl-O-α-arabin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11)、phenethyl alcohol-8-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2)、phenylmethyl-7-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3)。结论:其中,化合物8、9、10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得到化合物1的单晶X射线晶体结构数据,化合物10、13表现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 洋金花 果皮 正丁醇层 化学成分 单晶X射线衍射
下载PDF
洋金花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13
作者 刘艳 王思艺 +3 位作者 姜海冰 佘现 匡海学 杨炳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92-2100,共9页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L.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洋金花种子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ans⁃feruloyl...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L.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洋金花种子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ans⁃feruloyl tyramine 4⁃O⁃β⁃D⁃glucopyranoside(1)、chenoalbicin(2)、N⁃(2⁃hydroxyl)⁃benzamide(3)、roseoside(4)、dioscorosides D(5)、(25R,26R)⁃3β⁃{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oxy}spirost⁃5⁃en⁃26⁃ol(6)、薯蓣皂苷(7)、methylprototribestin(8)、3β,22α,26⁃trihydroxyfurost⁃5⁃ene⁃3⁃O⁃β⁃chacotrioside⁃26⁃O⁃β⁃D⁃glucopyranoside(9)、枸杞酰胺C(10)、hibiscuwanin B(11)、lippianoside E(12)、sophoraflavonoloside(13)、4⁃hydroxybenzylβ⁃primeveroside(14)、dibutyl phthalate(15)、莨菪碱(16)、creosideⅣ(17)。结论化合物4、10、16首次从曼陀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 种子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炎宁糖浆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燕妮 王毅 +6 位作者 孙晓波 匡海学 姜海 曹景文 王艳红 刘恩临 舒尊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60-1766,共7页
目的考察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3种单味药的抗炎活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新鲜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体内抗炎作用;采用MTT法检测其对THP-1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和We... 目的考察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3种单味药的抗炎活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新鲜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观察体内抗炎作用;采用MTT法检测其对THP-1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TNF-α等炎性因子及调控其产生的关键蛋白的影响,以探讨总提取物及其单味药可能的抗炎机制。结果体内实验中,炎宁糖浆高、中剂量组均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体外实验中,MTT实验表明鹿茸草和鸭跖草无细胞毒作用,而总提取物及白花蛇舌草分别在125、5 mg·L-1表现出细胞毒活性。ELISA实验表明,总提取物、鹿茸草和鸭跖草均具有抑制TNF-α等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此外,总提取物还表现出抑制I-κBα磷酸化、NF-κB p65核转位,以及i NOS和COX-2蛋白过表达的作用。结论炎宁糖浆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主要抗炎单味药为鹿茸草和鸭跖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宁糖浆 体内外抗炎 细胞因子 NF-ΚB p65通路 鹿茸草 鸭跖草
下载PDF
炎宁糖浆体内外抗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燕妮 曹景文 +5 位作者 王毅 孙晓波 匡海学 王艳红 刘恩临 舒尊鹏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1期1356-1362,共7页
目的:研究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3种单味药(鹿茸草、白花蛇舌草和鸭跖草)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液体稀释法和平皿法,测定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单味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目的:研究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3种单味药(鹿茸草、白花蛇舌草和鸭跖草)的体内外抗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液体稀释法和平皿法,测定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单味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内抗菌实验为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培养18 h增殖后,用5%酵母浸出粉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选用致死率100%的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稀释液,腹腔注射感染小鼠,观测给药后染菌小鼠24 h内的死亡率。结果: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及其中两味中药鹿茸草和鸭跖草对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和沙门氏菌)和真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中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对于细菌的MIC为0. 375 mg·m L-1、MBC为1. 5 mg·m L-1;而真菌的MIC为12. 5 mg·m L-1、MBC为25 mg·m L-1。此外,炎宁糖浆总提取物、鹿茸草和鸭跖草对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全身性感染所导致的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炎宁糖浆总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其主要抗菌单味中药为鹿茸草和鸭跖草,白花蛇舌草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宁糖浆 体内外抗菌实验 细菌 真菌
下载PDF
化橘红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小鼠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安雯 张雅男 +2 位作者 舒尊鹏 匡海学 王秋红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12期79-81,共3页
本文选用岭南地区的特色贵重药材化橘红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回流提取,95%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除了化橘红粗多糖组分,考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由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所导致免疫损伤型小鼠脾脏的组织... 本文选用岭南地区的特色贵重药材化橘红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回流提取,95%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除了化橘红粗多糖组分,考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由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所导致免疫损伤型小鼠脾脏的组织匀浆中累积情况的变化。6组小鼠在连续给药15d后采用摘除眼球采血,脱颈处死后,试剂盒检测小鼠脾脏组织匀浆中SOD、MDA及GSH-PX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给予化橘红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脾脏中SOD和GSH的活力,降低小鼠血清中MDA的含量,这就是化橘红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损伤产生抗氧化保护作用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多糖 免疫损伤小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UHPLC-Oribtrap/HRMS技术分析干姜中非挥发性化学成分在炮制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琛 耿剑亮 +1 位作者 匡海学 王秋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7-395,共9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Oribtrap/HRMS)技术对干姜炮制前后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通过80%甲醇提取和UHPLC-Oribtrap/HRMS数据采集,结合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及二级质谱碎裂规律对干...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Oribtrap/HRMS)技术对干姜炮制前后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通过80%甲醇提取和UHPLC-Oribtrap/HRMS数据采集,结合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及二级质谱碎裂规律对干姜特征性成分进行鉴定。利用多变量分析对干姜炮制前后的差异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并评价其与功效相关的药理活性。结果共鉴定72个特征化合物。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表明干姜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谱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模型的变量重要因子和非参数检验,筛选出11个差异物质,分别鉴定为:6-姜烯酚(6-Shogaol),8-姜烯酚(8-Shogaol),10-姜烯酚(10-Shogaol),12-姜烯酚(12-Shogaol),6-姜酚(6-Gingerol),10-姜酚(10-Gingerol),姜酮酚(6-Paradol),1-去氢-6-姜二酮(6-Dehydrogingerdione),1-去氢-8-姜二酮(8-Dehydrogingerdione),甲基乙酰氧基-6-姜二醇(Methylacetoxy-6-gingerdiol),7-(4-羟基苯基)-1-苯基-4-庚烯-3-酮[7-(4-Hydr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其中姜烯酚类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抗炎活性。结论为合理科学解释干姜和炮姜的功效差异及炮制原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炮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非挥发性差异成分
下载PDF
中药四性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五味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洋洋 匡海学 +4 位作者 苏发智 乔威杰 王雨 孙延平 杨炳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9-1341,共13页
中药四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成的一种临床用药经验,并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与验证,最终又指导中医临床用药。通过对四性及五味的溯本寻源,以中药四性的起源、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为主线,对四性的... 中药四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成的一种临床用药经验,并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与验证,最终又指导中医临床用药。通过对四性及五味的溯本寻源,以中药四性的起源、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为主线,对四性的形成过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的617味中药进行“性”与“味”的统计分析,解析二者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中药性味的应用和理解,为中药药性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 四性 五味 溯源 临床应用价值 关联性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DJ-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北柴胡地上部分多糖组分对癫痫小鼠脑内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艳 王敏 +2 位作者 李晓毛 匡海学 杨炳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50,共9页
目的 探讨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地上部分多糖组分(polysaccharides from aerial parts of B. chinense,ABP)对戊四唑致痫小鼠的预防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125 mg/kg)组、癫痫宁片(1200... 目的 探讨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地上部分多糖组分(polysaccharides from aerial parts of B. chinense,ABP)对戊四唑致痫小鼠的预防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125 mg/kg)组、癫痫宁片(1200 mg/kg)组和ABP高、低剂量(100、25 mg/kg)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60 min,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ip戊四唑(60 mg/kg)。通过行为学评价ABP预防癫痫的作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Caspase-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谷氨酸脱羧酶65(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65,GAD65)、GAD67、G蛋白偶联的内向整流钾通道1(G protein gated inwardly rectifying K channels 1,GIRK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1)、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A,GABA AR)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中DJ-1、特异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p-S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采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ABP明显改善小鼠癫痫症状,表现为躯体僵直率和死亡率降低等(P<0.01);海马锥体细胞排列规则,结构清晰,GFAP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降低;显著降低海马组织中Caspase-3、GFAP、GAD65、GAD67、GIRK1及NMDAR1水平(P<0.01),升高GABA AR水平(P<0.01);显著下调癫痫小鼠海马组织和H2O2诱导的PC12细胞中DJ-1、p-SP1、Nrf2及HO-1蛋白表达(P<0.01)。结论 ABP可以减轻癫痫发作期间DJ-1/Nrf2/HO-1介导的癫痫氧化应激,从而发挥预防癫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多糖 癫痫 氧化应激 DJ-1/Nrf2/HO-1通路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奕丹 齐英 +6 位作者 崔娜 张志宏 孙延平 曾元宁 王长福 匡海学 王秋红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981-987,共7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键早期阶段。淫羊藿苷是从淫羊藿中分离出的类黄酮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能减轻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进程、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键早期阶段。淫羊藿苷是从淫羊藿中分离出的类黄酮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能减轻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进程、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阻止泡沫细胞形成、抑制炎症反应、调控多种miRNA的表达,从多种途径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总结了淫羊藿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希望为淫羊藿苷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泡沫细胞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