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构合金化对P型ZrCoSb基高熵half-Heusler合金热电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褚晨悦 高一博 +5 位作者 范文新 闫宇 张文 陈荣春 康慧君 王同敏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Half-Heusler(HH)合金由于其本身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已成为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中高温热电材料之一。然而,其本身较高的本征晶格热导率阻碍了热电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以P型Zr Co Sb0.85Sn0.15合金为研究对象,基... Half-Heusler(HH)合金由于其本身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已成为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中高温热电材料之一。然而,其本身较高的本征晶格热导率阻碍了热电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以P型Zr Co Sb0.85Sn0.15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同构合金化具有优异P型热电性能的(Nb0.8Ta0.2)0.8Ti0.2Fe Sb,通过磁悬浮熔炼和放电等离子烧结设计并制备出一种(Zr Co Sb0.85Sn0.15)1-x[(Nb0.8Ta0.2)0.8Ti0.2Fe Sb]x(x=0,0.2,0.3,0.4,0.5)高熵HH合金。微观组织分析表明,同构合金化这一策略引入了大量多尺度多衬度的第二相,这将有效增强对声子的散射。其中,当同构合金化含量为0.3时,晶格热导率在923 K时从Zr Co Sb0.85Sn0.15的4.72 W·m-1·K-1降至3.07 W·m-1·K-1,降低了35%。然而,由于多位点合金化元素间存在较为复杂的掺杂效果,使其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同时降低,最终导致热电优值存在一定的降低。本研究工作表明,高熵合金设计思想是一种降低HH热电合金晶格热导率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half-Heusler合金 ZrCoSb 晶格热导率
下载PDF
电触头用Cu-W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抗烧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博闻 吴振鹏 +2 位作者 接金川 康慧君 李廷举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63-70,共8页
通过熔渗法制备了真空断路器触头用Cu-70W,Cu-80W和Cu-90W(%,质量分数)合金,并通过激光烧蚀实验测试其抗烧蚀性能。通过实验验证及建立传热-流场耦合数学模型探究了Cu-W合金激光烧蚀过程,并解释了其抗烧蚀机理,阐明了W含量及激光功率对... 通过熔渗法制备了真空断路器触头用Cu-70W,Cu-80W和Cu-90W(%,质量分数)合金,并通过激光烧蚀实验测试其抗烧蚀性能。通过实验验证及建立传热-流场耦合数学模型探究了Cu-W合金激光烧蚀过程,并解释了其抗烧蚀机理,阐明了W含量及激光功率对合金烧蚀行为的影响机制。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能量沿光斑中心向外呈高斯分布,合金中靠近光斑中心和远离光斑中心的区域由于受热量递减会分别蒸发和熔化。Cu-W合金局部受热熔化,激光加热区域附近将出现沿区域中心向外发散的温度梯度,显著影响周围流场,使中心高温气流向四周低温区域流动,从而使合金熔体飞溅。通过仿真计算及实验验证,发现W的烧蚀深度约为50μm,远低于Cu的烧蚀深度(>100μm),表明高熔点的富W相可以通过减小烧蚀深度来显著提高Cu-W合金的耐烧蚀性。计算与实验结果呈现较高的匹配性,这将有助于数学模型在合金激光加工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W合金 激光烧蚀 抗烧蚀 传热-流场
下载PDF
Cu-Cr-Zr-Nb合金组织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龙健 康慧君 +3 位作者 张家郡 曹兴豪 刘志锋 王同敏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1期19-27,共9页
借助Nb元素在Cu-Cr-Zr合金中的作用,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结合两步轧制-时效工艺制备Cu-Cr-Zr-Nb合金,并对其组织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两步轧制-时效工艺的合金中存在着大量的位错、纳米析出相和纳米变形孪晶,使合金的强度显... 借助Nb元素在Cu-Cr-Zr合金中的作用,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结合两步轧制-时效工艺制备Cu-Cr-Zr-Nb合金,并对其组织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两步轧制-时效工艺的合金中存在着大量的位错、纳米析出相和纳米变形孪晶,使合金的强度显著提升。通过Nb元素合金化,在合金中引入了均匀分布的Cr_(2)Nb微米颗粒,同时在合金中存在微米和纳米尺度Cr颗粒,利用微米和纳米颗粒的协同强化使合金的性能提升。针对其耐磨性,铸态合金的摩擦系数在0.6以上,体积磨损量随实验载荷的增加而增加。经过轧制-时效工艺,由于合金强度和硬度的提升,其摩擦系数下降至0.6以下,体积磨损量稳定在0.2 mm^(3)以下,磨损机制主要以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Nb合金 轧制-时效 耐磨性 硬度 电导率
下载PDF
Cu-Cr-Co-Ti合金微观组织和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家郡 康慧君 +3 位作者 李龙健 李仁庚 刘志锋 王同敏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23-31,共9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结合两步低温轧制-时效处理(CRA)工艺制备了Cu-Cr-Co-Ti合金,分析了峰时效样品的室温性能和高温性能。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Cu-Cr-Co-Ti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两步低温轧制-时效处...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结合两步低温轧制-时效处理(CRA)工艺制备了Cu-Cr-Co-Ti合金,分析了峰时效样品的室温性能和高温性能。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Cu-Cr-Co-Ti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两步低温轧制-时效处理能够在铜基体中引入高密度的变形孪晶片层、位错和纳米析出相,有效提升了Cu-Cr-Co-Ti合金的室温强度和导电率。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Cr析出相均匀弥散地分布在铜基体内,和基体具有立方-立方位向关系。Co和Ti元素能够聚集在纳米Cr析出相表面上,阻碍了析出相在时效处理和高温变形过程的粗化和长大现象。在经过300℃高温拉伸测试后,纳米Cr析出相仍稳定地阻碍了晶界运动,显著提升了Cu-Cr系合金的高温性能。经过500℃时效处理2 h后,峰时效CRA样品的室温抗拉强度为571 MPa、导电率为73.9%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高密度孪晶片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将铜合金在300℃和400℃下的高温强度分别提升至481 MPa和37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Co-Ti合金 低温轧制-时效 高温性能
下载PDF
不同元素掺杂对CaTiO_(3)微观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建波 田震 +4 位作者 蒋全伟 于砺锋 康慧君 曹志强 王同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96-1404,I0007-I0009,共12页
CaTiO_(3)是一种新兴的高温氧化物热电材料,但多种元素掺杂对其微观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本研究采用水热法结合真空热压烧结分别制备了Cr、Nb、Eu、Dy、Ce与La六种不同元素掺杂的CaTiO_(3)多晶块体样品。Cr掺杂导致大量... CaTiO_(3)是一种新兴的高温氧化物热电材料,但多种元素掺杂对其微观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本研究采用水热法结合真空热压烧结分别制备了Cr、Nb、Eu、Dy、Ce与La六种不同元素掺杂的CaTiO_(3)多晶块体样品。Cr掺杂导致大量纳米级Cr相析出,由于基体中施主元素含量过低,功率因子严重损失,其ZT仅为0.012(983 K)。Eu掺杂并未为基体提供施主载流子,导致ZT提升不明显,仅为0.141(1031 K)。Nb掺杂导致高热导的微米级Nb相析出,热导率上升,但基体中Nb含量较多为基体提供了载流子,使其ZT有明显改善,达到0.263(1013 K)。Dy、Ce与La掺杂则既提供载流子又作为点缺陷散射声子,既提高了功率因子又降低了晶格热导率,极大地提升了热电性能,ZT在1031 K分别达到0.357、0.398、0.329,比纯CaTiO_(3)(0.096)分别提升了296%、342%、265%。其中,Dy掺杂的样品在整个温度测试范围内具有最低的晶格热导率和较高的功率因子,通过调控Dy含量与晶界处富集第二相的含量,可以解耦电和热传输性能,有望刷新目前CaTiO_(3)的ZT记录。本研究揭示了多种元素掺杂条件下CaTiO_(3)的成分-结构-性能联系,为其在高温热电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_(3) 氧化物热电材料 微观结构 元素掺杂
下载PDF
碘氧化铋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佳东 谢瑜 +2 位作者 赵彩君 康惠钧 杨占金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碘氧化铋(Bi_(7)O_(9)I_(3))光催化材料特殊的层状结构使得其具有优良的光生载流子传输能力,同时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花球状形貌赋予了该材料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接触活性位点,因而在光催化领域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该综述主... 碘氧化铋(Bi_(7)O_(9)I_(3))光催化材料特殊的层状结构使得其具有优良的光生载流子传输能力,同时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花球状形貌赋予了该材料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接触活性位点,因而在光催化领域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该综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Bi_(7)O_(9)I_(3)进行了概括:Bi_(7)O_(9)I_(3)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溶剂热法、微波辐射法、水浴法以及油浴法;Bi_(7)O_(9)I_(3)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包括降解抗生素、光催化抗菌、降解有机污染物、氧化汞。最后对Bi_(7)O_(9)I_(3)光催化材料的未来发展与研究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7)O_(9)I_(3) 光催化 制备方法 降解 光生载流子
下载PDF
用蛋白组学技术鉴定肝细胞损伤大鼠血清中的差异蛋白 被引量:2
7
作者 苗玉发 康慧君 +5 位作者 王晓姝 李路路 曲哲 杨艳伟 张河战 李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51,共7页
目的鉴定酮康唑(ketoconazole,KTZ)和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致大鼠肝细胞损伤后血清中的差异蛋白。方法选取7周龄Wistar雄性大鼠96只,随机分为KTZ组32只,对照组32只和CCl 4组32只。KTZ组灌胃给予225 mg/kg的KTZ,每天1次,... 目的鉴定酮康唑(ketoconazole,KTZ)和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致大鼠肝细胞损伤后血清中的差异蛋白。方法选取7周龄Wistar雄性大鼠96只,随机分为KTZ组32只,对照组32只和CCl 4组32只。KTZ组灌胃给予225 mg/kg的KTZ,每天1次,共2次。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次。CCl 4组灌胃给予10 mL/kg的CCl 4(V/V:30%)1次。给药结束后4、24、48和72 h,麻醉动物取血,制备血清,肝用于制备病理切片。发生明显肝细胞损伤的KTZ组和CCl 4组血清,以及对照组血清用于蛋白提取,然后采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electrophoresis,2-DE)联合质谱技术鉴定差异蛋白。结果给药结束后24 h,KTZ组和CCl 4组动物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伴有肝细胞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KTZ组和CCl 4组共鉴定出载脂蛋白AI,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载脂蛋白E和维生素D结合蛋白等4种血清差异蛋白。结论鉴定出的4种差异蛋白可以作为肝细胞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 四氯化碳 肝损伤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大鼠
下载PDF
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最新进展的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清 康慧君 +1 位作者 李佳艳 赵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9期108-110,共3页
大科学时代,教学与科研紧密关联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共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现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将与课程所讲知识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大科学时代,教学与科研紧密关联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共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现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将与课程所讲知识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专业基础课程 科学研究 教学与科研融合 创新
下载PDF
酮康唑致人L02肝细胞毒性差异蛋白鉴定
9
作者 苗玉发 康慧君 +2 位作者 王晓姝 李路路 张河战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9期37-40,44,共5页
目的观察酮康唑(ketoconazole,KTZ)对人L02肝细胞的毒性效应,鉴定细胞毒性差异蛋白。方法KTZ浓度为30、50、80和100mg/L,与人L02肝细胞共培养2、4、6和8h,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KTZ对细胞增殖和胞内活性氧的影响;提取产生明显毒... 目的观察酮康唑(ketoconazole,KTZ)对人L02肝细胞的毒性效应,鉴定细胞毒性差异蛋白。方法KTZ浓度为30、50、80和100mg/L,与人L02肝细胞共培养2、4、6和8h,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KTZ对细胞增殖和胞内活性氧的影响;提取产生明显毒性的实验组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的胞内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并用质谱鉴定差异性蛋白。结果细胞增殖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性升高,胞内活性氧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性升高。共鉴定出7种有功能的细胞内差异性蛋白。结论鉴定出的差异性蛋白为KTZ毒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 人L02肝细胞 肝细胞毒性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变价稀土元素Eu掺杂BiCuSeO热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康慧君 张校影 +5 位作者 王燕遐 李建波 杨雄 刘达权 杨泽荣 王同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1-1046,共6页
作为一种适于中温下使用的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热电材料,BiCuSeO由于本征热导率低且Seebeck系数较高而广受关注。本研究探索了变价稀土元素Eu替换Bi位对BiCuSeO热电材料微观组织和热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样品中同时存在Eu^2+和Eu... 作为一种适于中温下使用的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热电材料,BiCuSeO由于本征热导率低且Seebeck系数较高而广受关注。本研究探索了变价稀土元素Eu替换Bi位对BiCuSeO热电材料微观组织和热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样品中同时存在Eu^2+和Eu^3+两种价态的离子,掺杂Eu元素不仅可以增加样品的载流子浓度,还可以调整样品的能带结构,进而改善样品的电输运性能,Bi0.85Eu0.15CuSeO电导率显著提升,在823 K时达到了98 S·cm^–1,相比于未掺杂样品提升了将近6倍。在温度为823 K时,Bi0.975Eu0.025CuSeO的功率因子可达0.32 mW·m^–1·K^–2,ZT值为0.49。本研究表明,掺杂变价稀土元素可以有效改善BiCuSeO热电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BiCuSeO 变价元素掺杂
下载PDF
熵调控抑制ZrNiSn基half-Heusler热电材料的晶格热导率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鹏将 康慧君 +3 位作者 杨雄 刘颖 程成 王同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7-723,共7页
ZrNiSn基half-Heusler热电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限制了其热电性能进一步提高。为了降低晶格热导率,本研究采用磁悬浮熔炼和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ZrNiSn和Zr_(0.5)Hf_(0.5)Ni_(1-x)Pt_(x)Sn(x=0,0.1,0.15,0.2,0.25,0.3)高熵half-Heu... ZrNiSn基half-Heusler热电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限制了其热电性能进一步提高。为了降低晶格热导率,本研究采用磁悬浮熔炼和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ZrNiSn和Zr_(0.5)Hf_(0.5)Ni_(1-x)Pt_(x)Sn(x=0,0.1,0.15,0.2,0.25,0.3)高熵half-Heusler热电合金。在Zr位进行Hf原子替代,Ni位进行Pt原子替代以调控该合金的构型熵,并研究构型熵对热电性能的影响。本工作优化了Zr_(0.5)Hf_(0.5)Ni_(0.85)Pt_(0.15)Sn在673 K的最小晶格热导率和双极扩散热导率之和为2.1 W·m^(–1)·K^(–1),与ZrNiSn相比降低了约58%。这一发现为降低ZrNiSn基合金的晶格热导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有助于改善材料的热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 half-Heusler合金 热电材料 晶格热导率
下载PDF
普伐他汀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改善糖尿病肾病TGF-B、VEGF、HCY水平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颖华 康慧珺 刘文秀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普伐他汀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目的分析普伐他汀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医院在2019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他汀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血必净组在他汀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他汀组和血必净组Hcy、VEGF、TGF-β1、内皮素-1(ET-1)、凝血纤溶指标、糖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结果他汀组和血必净组治疗前Hcy、VEGF、TGF-β1、ET-1、凝血纤溶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Hcy、VEGF、TGF-β1、ET-1、脂蛋白[L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低于他汀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凝血酶-Ⅲ(AT-Ⅲ)高于他汀组(P<0.05)。他汀组和血必净组治疗前糖代谢、肾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指标低于他汀组(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调节相关血清因子的表达,改善糖代谢及肾功能,维持凝血纤溶系统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下载PDF
Simulation study on three casting processes for a marine propeller hub body 被引量:2
13
作者 Wang Tongmin Li Jia +3 位作者 Wu Li Jie Jinchuan Cao Zhiqiang kang huijun 《China Foundry》 SCIE CAS 2013年第6期360-366,共7页
The mold filling and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a marine propeller hub were simulated using ProCAST. Three casting processes–gravity casting, centrifugal casting and low pressure casting–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get... The mold filling and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a marine propeller hub were simulated using ProCAST. Three casting processes–gravity casting, centrifugal casting and low pressure casting–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get the best process.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casting/mold interface was determined using a reverse method. The simulated results of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shrinkage porosity distribution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for the three casting processes. A smooth filling was found in all three casting processes, especially the low pressure casting exhibiting a better filling performance than the other two, but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es were different. The casting did not experience the sequential solidification, and the feeding paths were blocked, leading to shrinkage porosity defects in the ris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casting in gravity casting and in the upper zone of the casting in low pressure casting. While, the sequential solidification was well controlled in 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centrifugal casting, and majority of the shrinkage porosity defects can only be observed in the riser.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centrifugal casting process is the most suitable casting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ropeller hub body. The casting experiments verif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a defect-free propeller hub was obtained by centrifugal casting with a rotational speed of 150 r·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ller hub body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CAST
下载PDF
In_(2)O_(3)/InNbO_(4)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研究
14
作者 程成 李建波 +3 位作者 田震 王鹏将 康慧君 王同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4-730,共7页
In_(2)O_(3)作为一种良好的光电和气敏材料,因高温下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在热电领域也获得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固相反应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成功将原位自生的InNbO_(4)第二相引入到In_(2)O_(3)基体中,优化了块体样品的制备工艺。... In_(2)O_(3)作为一种良好的光电和气敏材料,因高温下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在热电领域也获得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固相反应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成功将原位自生的InNbO_(4)第二相引入到In_(2)O_(3)基体中,优化了块体样品的制备工艺。同时,InNbO_(4)改善了样品的电输运性能,使载流子浓度明显提高,在1023 K时电导率最高可达1548 S·cm^(–1),高于大多数元素掺杂的样品。其中,0.998In_(2)O_(3)/0.002InNbO_(4)样品的热电性能测试表明,在1023 K时,其功率因子可达到0.67 mW·m^(–1)·K^(–2),热电优值(ZT)达到最高值0.187。综上所述,通过在In_(2)O_(3)中原位复合InNbO_(4)第二相可以很好地改善In_(2)O_(3)基热电陶瓷的电性能,进而调控其高温热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In_(2)O_(3) InNbO_(4) 高温热电性能
下载PDF
2-D boundary-fitted coordinate grid generation for casting with complex shape
15
作者 Wang Ye Wu Shiping +2 位作者 Xue Xiang Guo Jingjie kang huijun 《China Foundry》 SCIE CAS 2013年第3期167-171,共5页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zigzag grids generated by conventional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on complicated casting boundaries in the simulation of casting process, the generation program for 2-D boundary-fitted coordina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zigzag grids generated by conventional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on complicated casting boundaries in the simulation of casting process, the generation program for 2-D boundary-fitted coordinate grid has been developed by solving a set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 numerically. The STL format files were treated as input data for 2-D physical regions. The equipartition method for boundary points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self-adaptability of gri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L format files. The program was demonstrated through some exampl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that this program is effective and flexible for generation of boundary-fitted grid in any arbitrary 2-D complex domain, and the grid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variety of boundary curvature finely. The program also provides two types of boundary-fitted grids for double-connected region, O-type and C-type. The limitation of the step-like boundary with the rectangle grid could be avoided effectively. Therefore, the computational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w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computational time would be saved significantly by the application of boundary-fitted g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icated casting boundary-fitted grid STL 2-D region self-adaptability
下载PDF
TiB_(2)对AlSi10MnMg合金压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新华 朱洪军 +7 位作者 陈明岚 冯恩浪 郝志刚 陈宗宁 郭恩宇 康慧君 方建儒 王同敏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于TiB_(2)增强AlSi10MnMg合金压铸件,研究TiB_(2)颗粒对AlSi10MnMg合金铸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TiB_(2)降低了预结晶晶粒(ESCs)的尺寸,改善了富铁相的尺寸及形貌,AlSi10MnMg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同步提... 基于TiB_(2)增强AlSi10MnMg合金压铸件,研究TiB_(2)颗粒对AlSi10MnMg合金铸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TiB_(2)降低了预结晶晶粒(ESCs)的尺寸,改善了富铁相的尺寸及形貌,AlSi10MnMg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同步提高。当TiB_(2)添加量为0.018%时,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达到160.5 MPa、296.3 MPa和6.7%,较AlSi10MnMg合金分别提高了5.3%、11.5%以及115.9%。试样的拉伸断口观察发现有许多细小的韧窝和较少的撕裂棱,主要断裂机制为韧脆混合断裂。进一步增大TiB_(2)添加量,韧窝数量减少,断面处脆性断裂比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 真空压铸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低温轧制对高强高导Cu-1Cr-0.2Zr-0.25Nb合金性能及析出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李龙健 李仁庚 +3 位作者 张家郡 曹兴豪 康慧君 王同敏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6,共12页
随着现代工业中交通、电气、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铜合金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强度和导电率是相互矛盾的性质,实现铜合金兼具高强度和高导电率是现代铜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采用真空熔炼、低温轧制、时效处理等工艺制备了C... 随着现代工业中交通、电气、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铜合金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强度和导电率是相互矛盾的性质,实现铜合金兼具高强度和高导电率是现代铜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采用真空熔炼、低温轧制、时效处理等工艺制备了Cu-1Cr-0.2Zr-0.25Nb(质量分数,%)合金,研究了低温轧制对Cu-1Cr-0.2Zr-0.25Nb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时效工艺对析出相种类、形貌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u-1Cr-0.2Zr-0.25Nb合金主要由Cr相、富Zr相、Cr2Nb相及Cu基体相组成。450℃短时(30 min)时效后Cu-1Cr-0.2Zr-0.25Nb合金即可析出纳米级fcc结构的Cr析出相,在长时间(300 min)时效后,会形成bcc结构的Cr析出相。Cu-1Cr-0.2Zr-0.25Nb合金经过低温轧制和时效处理后,在Cu基体中形成了纳米析出相、纳米变形孪晶和位错等混合组织并获得了优异的综合性能。低温轧制Cu-1Cr-0.2Zr-0.25Nb合金450℃时效30 min后,抗拉强度为700 MPa,导电率为73.29%IACS;450℃时效300 min后,导电率可达79.81%IACS,此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分别为646 MPa、606 MPa和212 HV。结合实验结果和对强度贡献计算表明,位错强化和析出强化是Cu-1Cr-0.2Zr-0.25Nb合金的主要强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Cr-0.2Zr-0.25Nb合金 低温轧制 析出相 强度 导电率
原文传递
TiB_(2)/Al-Cu-Li复合材料时效析出及组织演变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虎 刘福源 +3 位作者 郭恩宇 陈宗宁 康慧君 王同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819-6829,共11页
研究了TiB_(2)/Al-Cu-Li复合材料T6工艺的微观组织演变和时效析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气氛保护熔炼法制备了TiB_(2)/Al-Cu-Li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中,TiB_(2)颗粒和共晶相主要分布在晶界周围。均匀化处理后,大部... 研究了TiB_(2)/Al-Cu-Li复合材料T6工艺的微观组织演变和时效析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气氛保护熔炼法制备了TiB_(2)/Al-Cu-Li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铸态合金的微观组织中,TiB_(2)颗粒和共晶相主要分布在晶界周围。均匀化处理后,大部分共晶相回溶。轧制变形后,TiB_(2)颗粒沿着轧制方向被拉长,产生了大量位错。固溶处理削弱了轧制产生的Brass织构和S织构,回溶了轧制产生的析出相。在175℃温度下进行时效,欠时效过程中,δ’(Al_(3)Li)/β’(Al_(3)Zr)为主要析出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到22 h峰时效时,T1相为主要析出强化相。通过位错强化和析出强化的共同作用,随时效时间增加,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延伸率持续下降。复合材料峰时效的极限抗拉强度为562.7 MPa,屈服强度为475.9 MPa,延伸率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TiB_(2) 时效析出 轧制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SiC_(p)/Mg-6Zn-3Al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有限元建模研究
19
作者 白淑英 王冲 +3 位作者 郭恩宇 陈宗宁 康慧君 王同敏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20-1627,共8页
针对SiC_(p)/Mg-6Zn-3Al镁基复合材料,建立了基于真实微观组织的二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采用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变形和断裂行为,以及颗粒尺寸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颗粒尺寸增加,复合材料的强... 针对SiC_(p)/Mg-6Zn-3Al镁基复合材料,建立了基于真实微观组织的二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采用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变形和断裂行为,以及颗粒尺寸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颗粒尺寸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塑性及加工硬化率均有下降。模拟分析表明,平面应变加载下模拟曲线与试验结果较吻合,拉伸过程中应力集中多发生在颗粒尖角及凹陷处;应力和应变均沿与拉伸方向呈45°“X”状分布,中心处应力或应变的叠加会导致其成为裂纹源的形核位置。裂纹沿着高应力或应变区域扩展,导致局部区域应力的释放。颗粒尺寸的增加导致材料性能降低的本质在于大尺寸颗粒的载荷传递效果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有限元模拟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原文传递
骨性和软组织性髌骨脱位模型中滑车发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慧君 戴益科 +5 位作者 李石伦 卢江枫 李发权 纪刚 牛映祯 王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2-380,共9页
目的通过股骨截骨术增大股骨前倾角和髌骨内外侧软组织失平衡手术制作髌骨脱位模型,观察股骨滑车局部形态和骨小梁结构的变化。方法取40只3个月龄的新西兰幼兔,分别对其右膝进行两种手术方式(每组20只):①截骨组,接受股骨旋转截骨术,股... 目的通过股骨截骨术增大股骨前倾角和髌骨内外侧软组织失平衡手术制作髌骨脱位模型,观察股骨滑车局部形态和骨小梁结构的变化。方法取40只3个月龄的新西兰幼兔,分别对其右膝进行两种手术方式(每组20只):①截骨组,接受股骨旋转截骨术,股骨远端内旋来增大股骨前倾角;②软组织组,行髌骨内侧支持带松解和外侧支持带紧缩缝合术。所有左膝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观察4个月至骨骼成熟,将股骨远端进行Micro-CT扫描,测量滑车形态:外侧髁、滑车沟和内侧髁的高度,滑车沟角,滑车的外侧和内侧关节面倾斜角等,并对骨小梁进行分析: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分离度和骨密度等。相关指标的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截骨组中1例发生髋关节脱位,而髌骨未发生脱位;3例在屈膝状态下出现完全性的髌骨脱位;16膝在膝关节被动伸直时,髌骨发生脱位。软组织组中15膝在屈膝状态下出现完全性的髌骨脱位,5膝未发生髌骨脱位。截骨组的股骨滑车在滑车入口处伴有局部的突起形成,称为"骨突",而滑车关节面比较光滑,未出现明显的软骨破裂等,而软组织组的股骨滑车未见"骨突"形成,滑车关节面出现软骨破裂、缺损等关节炎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截骨组和软组织组的滑车均变浅和变宽,滑车沟高度和滑车沟角变大,但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截骨组骨小梁发生汇聚,内侧髁和外侧髁的骨小梁厚度增大,内侧髁骨小梁数量减少,而软组织组表现为骨质疏松,内侧髁和外侧髁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都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增大。与软组织组相比,截骨组内侧髁和外侧髁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都较大,骨小梁分离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股骨截骨术增大股骨前倾角和髌骨内外侧软组织失平衡手术可成功构建髌骨脱位的骨性和软组织型模型,并继发形成不同的滑车形态学改变和骨小梁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股骨 髌韧带 截骨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