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中砂地层工程特性随深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铸卿 康佐 +2 位作者 刘艺 张鑫 朱才辉 《工程勘察》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以西安渭河某合建桥工程为例,基于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开展了原状和重塑渭河中砂的物理性质、细观结构特征、强度特性及标贯试验。深入分析了抗剪强度随深度的关系和细粒含量及标贯击数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其经验关系。结果表明... 以西安渭河某合建桥工程为例,基于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开展了原状和重塑渭河中砂的物理性质、细观结构特征、强度特性及标贯试验。深入分析了抗剪强度随深度的关系和细粒含量及标贯击数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其经验关系。结果表明:黏聚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内摩擦角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原状砂土的抗剪强度大于重塑砂土。内摩擦角随标贯击数的增大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得到了渭河中砂地层工程特征参数,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中砂 抗剪强度 室内试验 原位试验 细粒含量 标贯击数
下载PDF
欠压密饱和黄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康佐 亢佳伟 邓国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17-3127,共11页
黄土浸水可形成两类工程性质差异较大的压密饱和黄土或欠压密饱和黄土。通过对西安地区22个黄土场地的试验和数据统计,分析了两类饱和黄土性质的差异,系统地研究了欠压密饱和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揭示了其具有饱水软弱性和失水大变... 黄土浸水可形成两类工程性质差异较大的压密饱和黄土或欠压密饱和黄土。通过对西安地区22个黄土场地的试验和数据统计,分析了两类饱和黄土性质的差异,系统地研究了欠压密饱和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揭示了其具有饱水软弱性和失水大变形的根本原因,归纳得到了西安地区欠压密饱和黄土的物理力学特征指标,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严格区分两类饱和黄土、分类制定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欠压密饱和黄土是黄土浸水过程中未被充分压密、大孔隙结构仍然存在的土,在Q_(3)和Q_(2)上部地层中均有揭露,其具有大孔隙比、高含水率、中高灵敏度、中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和强度等特征,一般处于软塑或流塑状态,其与湿陷性黄土、古土壤和压密饱和黄土邻近分布,形成了软硬不均的地层组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黄土 欠压密特性 物性状态 力学特性
下载PDF
饱和软黄土城市地铁隧道安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钢 康佐 +2 位作者 高虎艳 于文龙 亢佳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25-433,共9页
饱和软黄土城市地铁隧道自身和环境风险普遍较高,为了准确辨识、评价和规避可能存在的施工安全风险,在饱和软黄土典型物理力学特性和地层赋存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结合工程实践讨论4种典型风险,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饱和软黄土城市地铁隧道自身和环境风险普遍较高,为了准确辨识、评价和规避可能存在的施工安全风险,在饱和软黄土典型物理力学特性和地层赋存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结合工程实践讨论4种典型风险,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研究表明:1)饱和软黄土在Q3和浅层Q2黄土地层中均有分布,具有欠压密特征、饱水软弱性和失水变形大的特性。2)因大孔隙结构的存在,在水的作用下,土体稳定性变差,是城市地铁隧道工程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3)失水变形是环境风险的根源,制定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措施是关键;饱水软弱性是自身风险的根源,可采取选择规避、优化竖井位置和开挖方向、评价降水后状态、加强堵头墙刚度及多策并举等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饱和软黄土 施工风险 失水变形 应对措施
下载PDF
西安饱和软黄土隧道变形控制及其适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康佐 魏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45,共6页
目的:西安地区有大量的饱和软黄土,其具有承载力差、压缩性强和工程性质较差等特点,因此需针对饱和软黄土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西安饱和软黄土隧道变形控制及其适用性。方法:以西安地铁4号线穿越饱和软黄土工程为例,对比分析了止水... 目的:西安地区有大量的饱和软黄土,其具有承载力差、压缩性强和工程性质较差等特点,因此需针对饱和软黄土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西安饱和软黄土隧道变形控制及其适用性。方法:以西安地铁4号线穿越饱和软黄土工程为例,对比分析了止水与降水措施对隧道施工结构及土层变形的控制效果。结果及结论: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饱和软黄土的影响下,隧道变形以竖向变形为主,拱顶处的最大沉降值为6.3 mm,拱底处的最大隆起量为6.8 mm,最大水平位移为1.8 mm。②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地面中心点沉降值最大;当采用CRD(中隔墙加台阶)法施工时,地面中心点沉降值次之;当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地面中心点沉降值最小,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相对较小。③降水和止水措施均可有效降低土层含水率;当采用降水措施时,地面和建筑物的沉降总量较大,但两者间的差异沉降较小,沉降曲线呈台阶式分布;当采用止水措施时,地面和建筑物的沉降总量较小,整体呈平缓递增的趋势。现场监测结果表明:①WSS(无收缩双液)注浆后,开挖轮廓外2 m范围内的土体强度达到了1.2 MPa,开挖范围内的土体强度达到了0.6 MPa;②与降水措施相比,WSS注浆后的地面沉降量减少了65%,拱顶处的沉降量减少了50%;③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相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饱和软黄土 变形控制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加劲钢桁梁桥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5
作者 马天宇 康佐 +3 位作者 刘永健 赵鑫东 马印平 姜磊 《公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1-198,共8页
针对加劲钢桁梁桥——渭河大桥设计参数优化问题,基于正交试验法,选取加劲范围、加劲弦杆高跨比和平行弦杆桁架桁高这3个加劲钢桁梁桥的关键设计参数,建立18个平面桁架有限元模型,以主桁中跨跨中挠度、主桁中跨跨中关键区段杆件效率系... 针对加劲钢桁梁桥——渭河大桥设计参数优化问题,基于正交试验法,选取加劲范围、加劲弦杆高跨比和平行弦杆桁架桁高这3个加劲钢桁梁桥的关键设计参数,建立18个平面桁架有限元模型,以主桁中跨跨中挠度、主桁中跨跨中关键区段杆件效率系数均值、主桁桥墩支点关键区段杆件效率系数均值为指标建立综合优化目标函数,最终获取渭河大桥的最优设计参数组合。研究发现,加劲钢桁梁桥的关键设计参数敏感性排序为:加劲范围>平行弦杆桁架桁高>加劲弦杆高跨比。渭河大桥优化后的加劲形式保持不变,其最优设计参数组合为:加劲范围为17节间、加劲弦杆高跨比为0.127、平行弦杆桁架桁高为14 m。渭河大桥优化设计方案与原方案相比,活载作用下的主桁中跨跨中挠度降低了17.6%,铁路主力组合作用下中跨跨中关键区段杆件效率系数均值降低了7.1%,铁路主力组合作用下桥墩支点关键区段杆件效率系数降低了11.3%,主跨用钢量降低了2.14%。本研究基于正交试验提出的加劲钢桁梁桥设计参数优化方法,可为加劲钢桁梁桥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加劲钢桁梁桥 正交试验 参数分析 优化设计研究
原文传递
The Oort Conjecture for Shimura Curves of Small Unitary Rank Dedicated to celebrate the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USTC
6
作者 Ke Chen Xin Lu kang zuo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CIE 2018年第3期249-268,共20页
We prove that a Shimura curve in the Siegel modular variety is not generically contained in the open Torelli locus as long as the rank of unitary part in its canonical Higgs bundle satisfies a numerical upper bound.As... We prove that a Shimura curve in the Siegel modular variety is not generically contained in the open Torelli locus as long as the rank of unitary part in its canonical Higgs bundle satisfies a numerical upper bound.As an application we show that the Coleman–Oort conjecture holds for Shimura curves associated with partial corestriction upon a suitable choice of parameters,which generalizes a construction due to Mumfo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eman-Oort conjecture Torelli locus Shimura curves Higgs bundles Corestriction
原文传递
Maximal Families of Calabi–Yau Manifolds with Minimal Length Yukawa Coupling
7
作者 Mao Sheng Jinxing Xu kang zuo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CIE 2013年第1期73-92,共20页
For each natural odd number n≥3,we exhibit a maximal family of n-dimensional Calabi-Yau manifolds whose Yukawa coupling length is 1.As a consequence,Shafarevich’s conjecture holds true for these families.Moreover,it... For each natural odd number n≥3,we exhibit a maximal family of n-dimensional Calabi-Yau manifolds whose Yukawa coupling length is 1.As a consequence,Shafarevich’s conjecture holds true for these families.Moreover,it follows from Deligne and Mostow(Publ.Math.IHÉS,63:5-89,1986)and Mostow(Publ.Math.IHÉS,63:91-106,1986;J.Am.Math.Soc.,1(3):555-586,1988)that,for n=3,it can be partially compactified to a Shimura family of ball type,and for n=5,9,there is a sub Q-PVHS of the family uniformizing a Zariski open subset of an arithmetic ball quo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abi–Yau Yukawa Coupling Hodge Theo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