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配置模式林分中光肩星天牛空间格局的地统计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涛 温俊宝 +2 位作者 骆有庆 许志春 kari helivaara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41-3048,共8页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光肩星天牛在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复混交林)、合作杨纯林以及新疆杨与合作杨混交林(新合混交林)3种林分中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和合作杨纯林中呈现较明显的空间聚集...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光肩星天牛在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复混交林)、合作杨纯林以及新疆杨与合作杨混交林(新合混交林)3种林分中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和合作杨纯林中呈现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状态,而在新合混交林中则呈现完全的随机分布。新复混交林中,刻槽和排粪孔在林内的扩散趋势完全相反,即刻槽由林地周围向中心扩散,而排粪孔则由林地中心向四周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肩星天牛喜好产卵于刻槽较少,危害较轻的树上,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中的分布数量较少,仅有几处聚集分布,由这些零星分布的聚集斑块向周围扩散;合作杨纯林中,由于林缘通风透光,合作杨生长状况较好,受害严重,从而导致枯死,最终失去对光肩星天牛的诱集作用,光肩星天牛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由林地周围向中心扩散;而新合混交林中,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在林内有多个聚集区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保持聚集和扩散平衡状态,从而表现为随机分布,这主要是由林内树种的配置情况所决定的。就不同配置树种的空间依赖性范围而言,刻槽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内的空间依赖性范围要远远大于合作杨纯林,而排粪孔则远小于合作杨;就样方内的空间连续性强度而言,新复混交林中刻槽大于合作杨纯林,而排粪孔和羽化孔均小于合作杨纯林,这些均说明光肩星天牛危害在新复混交林内较集中,而在合作杨纯林内较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不同配置模式林分 空间格局 地统计学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蛹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12
2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2 位作者 许志春 王涛 kari helivaara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32-3237,共6页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 Chou , 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该虫约4a完成1代,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部和干部,老熟幼虫在...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 Chou , 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该虫约4a完成1代,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部和干部,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化蛹.为了解种群的空间结构,从而有效控制其危害,应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和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方法对沙棘木蠹蛾蛹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约90%的蛹在6月初到7月末之间羽化,而7月份羽化的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之多.在调查样地中,雌雄蛹的比例基本为1:1.每株沙棘树周围,蛹的数量为0~4个,有蛹株率仅为24.3%.蛹在距离根基部周围1.3m的范围内均有分布,不同分布区间内蛹的数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但90%的蛹分布在距根基部1m的范围内.沙棘木蠹蛾蛹的种群呈现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状态,空间依赖范围大小为11.1m,局部空间连续性强度为90.7%,呈现较明显的斑块状分布,在整个区域内有很多聚集点.对不同样方大小的变异曲线图进行比较得知:样方边长分别为5、6、7m时,变程、空间局部连续性强度和基台值的变化幅度均很小,几乎相等,而样方边长为5m时的决定系数较大,此样方为最适样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下载PDF
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时空诱集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袁菲 骆有庆 +3 位作者 石娟 kari helivaara 韩勇师 杨晓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应用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对内蒙古阿尔山林区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年扬飞规律、日扬飞规律、林缘外不同距离以及林内不同高度诱捕器诱集效果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的成虫发生期从5月中旬开始,到8月底结束,期间有两次... 应用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对内蒙古阿尔山林区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年扬飞规律、日扬飞规律、林缘外不同距离以及林内不同高度诱捕器诱集效果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的成虫发生期从5月中旬开始,到8月底结束,期间有两次明显的扬飞高峰期;成虫活动主要集中在12:00—16:00;聚集信息素对落叶松八齿小蠹的有效引诱距离为200 m左右,在90 m以内引诱效果最佳;林内树干1.5 m处为最佳的诱捕器设置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八齿小蠹 聚集信息素 时空诱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