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病毒作为乳糜泻的触发因素:在前瞻性出生队列中进行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Christian R Kahrs katerina chuda +10 位作者 German Tapia Lars C Stene Karl Marild Trond Rasmussen Kjersti S Ronningen Knut E A Lundin Lenka Kramna Ondrej Cinek Ketil Stordal 柳思华(译) 吴东(校)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19年第7期373-373,共1页
目的确定感染人肠道病毒或腺病毒(均为常见的肠道病毒)是否可作为乳糜泻的预测因素。设计在挪威出生队列中纳入2001至2007年新生儿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至2016年9月。背景挪威人群。参与者携带HLA DR4-DQ8/DR3-DQ2基因型(增加患乳糜... 目的确定感染人肠道病毒或腺病毒(均为常见的肠道病毒)是否可作为乳糜泻的预测因素。设计在挪威出生队列中纳入2001至2007年新生儿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至2016年9月。背景挪威人群。参与者携带HLA DR4-DQ8/DR3-DQ2基因型(增加患乳糜泻风险)的儿童。暴露因素采集3~36个月儿童每个月的粪便样本,并且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其中的肠道病毒和腺病毒。主要结局测量根据乳糜泻的诊断标准诊断乳糜泻。分别在3,6,9和12个月时采集血样并检测乳糜泻抗体,之后每年检测一次。采用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的调整后的比值比,来评估出现乳糜泻抗体前的病毒感染与乳糜泻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20名儿童中,平均9.9年(标准差为1.6)后,25名儿童在筛查后被诊断为乳糜泻,且每名患儿分别与两名对照组儿童进行配对。在2 135个样本中共有370个(17%)发现了肠道病毒,并且乳糜泻患者出现乳糜泻抗体前收集的样本肠道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调整后的比值比为1.49,95%可信区间为1.07-2.06;P=0.02)o这种关联仅限于引入鉄质后的感染。样本病毒拷贝数越多(>100 000拷贝/以)(调整后比值比为2.11,1.24-3.60;P=0.01)和长时间感染(>2个月)(2.16,1.16-4.04;P=0.02)具有更高的风险。通常检测到的肠道病毒A和肠道病毒B均与乳糜泻显著相关。在出现乳糜泻抗体期间或之后没有发现与感染的关联。腺病毒感染与乳糜泻无关。结论在这项纵向研究中,儿童早期肠道病毒的高检出率与后期乳糜泻的发生有关,而腺病毒的高检出率与乳糜泻无关。这个发现补充说明了病毒感染在乳糜泻病因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肠道病毒 乳糜泻 出生队列 触发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腺病毒感染 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