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光子制动太阳
- 1
-
-
作者
徐仁新
katherine wright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7-247,共1页
-
文摘
观测和理论研究表明,光子带走了太阳的角动量。这解释了为何太阳表面的转动要比其内部慢。很奇怪太阳表面的旋转会比内部慢。如今,研究人员仔细地观测该现象并试图解释这一行为。研究团队使用新技术跟踪太阳外层的波动,得到转速差,并将减速归因于70 km厚的太阳"表皮"处。他们的模型认为:从该层辐射的光子带走了角动量,使得自转减慢。这种减速机制适用于所有恒星,半径越大越显著。
-
关键词
转速差
大越
技术跟踪
日震学
理论研究
内测量
内动
湍动
滤光片
奥胡斯大学
-
分类号
P182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生物量子何时展现自我
- 2
-
-
作者
戴闻
katherine wright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9-259,共1页
-
文摘
对于许多生物学过程而言(其中包括:视觉,光合作用,动物的磁信号导航等),光子(即光量子)的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某些鸟类,在它们的视网膜上有激发产生的光电子,这些光电产的运动受地球磁场的操控。而鸟类为了长途飞行之路线识别,
-
关键词
生物学过程
光量子
光合作用
地球磁场
光电子
磁信号
视网膜
鸟类
-
分类号
Q616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
-
题名ANITA观测到另一个逆向类宇宙射线事件
- 3
-
-
作者
周书华
katherine wright
-
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9-799,共1页
-
文摘
高能宇宙射线粒子不断地轰击地球。当其中某个粒子与大气层中的分子发生碰撞时,产生级联的次级粒子,统称为宇宙射线大气簇射。但这并不是高能粒子与地球相互作用的唯一方式。2006年12月28日,南极脉冲瞬态天线(ANITA)探测到一种“向上的”空气簇射--一股从南极冰面喷发出来的高能粒子。研究团队如今报道了发生在2014年12月12日的第2个这样的事件。
-
关键词
宇宙射线
逆向
观测
次级粒子
高能粒子
大气簇射
相互作用
空气簇射
-
分类号
P171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在黑洞附近检验万有引力
- 4
-
-
作者
徐仁新(编译)
katherine wright
-
机构
北京大学
不详
-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5-325,共1页
-
文摘
射手座A*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一颗巨型黑洞,其强大的引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来检验引力理论(包括广义相对论GR)。之前人们往往用较低质量的天体(如太阳或白矮星)作这类检验,而现在GRAVITY合作组则用围绕射手座A*黑洞做轨道运动的恒星来检验。
-
关键词
万有引力
检验
黑洞
银河系中心
广义相对论
引力理论
轨道运动
白矮星
-
分类号
O314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
题名即将看到:冷原子模拟超导体
- 5
-
-
作者
戴闻
katherine wright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01-601,共1页
-
文摘
自从1986年发现铜基超导体以来,这种材料一直困扰着物理学家。致力于将超冷原子安放在有序激光晶格的物理学家认为,他们的实验很快就能对上述困扰提供所需的线索。这些实验可能接近产生一个高温超导体的模型,其中的原子扮演电子的角色。
-
关键词
高温超导体
原子模拟
物理学家
超冷原子
光晶格
实验
电子
-
分类号
O511.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O562
[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
-
-
题名你的瞳孔为什么会摇摆
- 6
-
-
作者
王树峰
katherine wright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6-456,共1页
-
文摘
研究者的模型描述了眼睛瞬间移动和停止后的行为特征。这可以协助观测眼球运动,提升对其的理解,从而促进认知测试与眼球追踪的研究。在我们阅读时,眼睛并不是平滑地扫视页面,而是在做一系列的跳动,从一个部分的文字跳到另外的部分。经历每一次眼跳后,瞳孔通常会有瞬间的摇摆。研究者为这种摇摆开发出一个模型。
-
关键词
摇摆
瞳孔
模型描述
眼球运动
行为特征
瞬间
眼睛
-
分类号
O39
[理学—工程力学]
-
-
题名压力下的超导体
- 7
-
-
作者
戴闻
katherine wright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不详
-
出处
《物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4-384,共1页
-
文摘
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实验已经表明,H2S在加压条件下超导转变温度高达190 K。如果得到证实,这一发现将冲击铜氧化合物保持的超导转变温度最高记录(164 K),并朝室温超导体的发现迈出新的一步。超高临界温度被认为与非常规超导电性相关,其物理机制至今仍是未知的。但是,西班牙Donostia国际物理中心的Ion Errea和他的同事们,已经证明了上述假设对于高压下的H2S是不正确的。
-
关键词
超导体
超导转变温度
压力
物理机制
铜氧化合物
高临界温度
加压条件
超导电性
-
分类号
TM2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随身携带的物理实验室--智能手机
被引量:1
- 8
-
-
作者
katherine wright
朱星
-
机构
不详
北京大学
-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6-406,共1页
-
文摘
疫情改变了全球的大学和中学,搅乱了教师们正常的课堂授课方式而转为网课。网上授课很快取代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讲课方式。但是,由于学校的示波器、光度计和气压计仍在紧锁的门后,进行远程实验课程变得非常困难。一些教师决定放弃实验课中的测量—读数部分,而让学生分析已有的数据。
-
关键词
物理实验室
远程实验
智能手机
实验课
气压计
示波器
讲课方式
光度计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