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稀疏同波束测量的天问一号火星着陆点定位方法
1
作者 张宇 曹建峰 +5 位作者 孔静 段建锋 李翠兰 慎千慧 宋辰 梁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在广义相对论参考框架下,利用天问一号巡视器在着陆火星后与环绕器进行同波束测量,建立了适用于火星着陆点定位计算的测量模型,并根据两目标相对运动关系设计了基于火星时空参考框架的统计定位方法。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打靶,分析了多种误... 在广义相对论参考框架下,利用天问一号巡视器在着陆火星后与环绕器进行同波束测量,建立了适用于火星着陆点定位计算的测量模型,并根据两目标相对运动关系设计了基于火星时空参考框架的统计定位方法。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打靶,分析了多种误差和测量弧段对着陆点定位精度的影响,其中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延迟会产生亚米级模型误差,对火星着陆点定位产生约百米级的影响。针对实际火星车测量单一且稀疏的特点,将环绕器定轨与火星车的定位从并行计算调整为串行计算,引入火星数字高程模型约束着陆点定位的高度,提升环绕器轨道精度并压缩计算弧段,最终将火星车着陆点精度从千米量级提升至约3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同波束测量 着陆点定位 广义相对论 火星车
下载PDF
“天问一号”探测器轨道确定及精度评估
2
作者 满海钧 曹建峰 +3 位作者 鞠冰 李勰 孔静 刘山洪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8-1297,共10页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个自主火星探测任务,高精度轨道确定是圆满完成工程任务和科学数据分析的基础。针对“天问一号”不同飞行阶段的轨道特性、力学环境及测量水平,本文采用不同策略进行轨道确定并评估精度,在地火转移阶段轨道精度优于...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个自主火星探测任务,高精度轨道确定是圆满完成工程任务和科学数据分析的基础。针对“天问一号”不同飞行阶段的轨道特性、力学环境及测量水平,本文采用不同策略进行轨道确定并评估精度,在地火转移阶段轨道精度优于4 km,环火停泊阶段轨道精度优于1 km,中继通信阶段轨道精度优于100 m;双程测距数据精度约为0.5 m,1 s积分双程测速数据精度约为0.2 mm/s,VLBI时延数据精度约为0.3 ns。“天问一号”定轨精度主要受到太阳光压和姿控模型误差影响,在定轨过程中求解光压系数和经验加速度十分必要。“天问一号”探测器光压系数与经验加速度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需要添加先验约束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 精密定轨 太阳光压 姿控推力
下载PDF
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大承气汤治疗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作用机制
3
作者 吴月 王启蒙 +4 位作者 孔婧 刘宇洋 宇萌 王晓素 李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治疗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小鼠模型。将30只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大承气汤组,大承气汤组术后5、13、21 h予大承气汤...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治疗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小鼠模型。将30只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大承气汤组,大承气汤组术后5、13、21 h予大承气汤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术后24h观察小鼠一般状况,检测血清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小鼠胰腺及肾组织形态,检测肾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反应差,血清AMY、TNF-α、IL-1β、IL-6、SCr、BUN、MDA含量明显升高(P<0.001),SOD含量明显降低(P<0.001);胰腺组织和肾组织出现细胞水肿、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变化,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01),肾组织Nrf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小鼠整体状态尚可,血清AMY、TNF-α、IL-1β、IL-6、SCr、BUN、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1,P<0.01),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和肾组织损伤均减轻,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01),肾组织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大承气汤能减轻SAP小鼠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小鼠胰腺和肾组织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大承气汤 Nrf2/HO-1通路 小鼠
下载PDF
周向约束对木材压缩吸能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孔静 吕文华 +1 位作者 徐诗雨 杨志一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4,共6页
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考察轻木、泡桐、杉木、毛白杨4种木材在周向约束条件时,顺纹和横纹的压缩力学行为、破坏形态、吸能特性,并利用t检验分析其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①周向约束木材的顺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仍表现为“三阶段”特征,周... 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考察轻木、泡桐、杉木、毛白杨4种木材在周向约束条件时,顺纹和横纹的压缩力学行为、破坏形态、吸能特性,并利用t检验分析其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①周向约束木材的顺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仍表现为“三阶段”特征,周向约束可抑制木材剪切扩展、大幅屈曲变形等非稳态破坏,曲线平台阶段应力基本与破坏强度持平。②泡桐、杉木、毛白杨顺纹压缩的吸能能力、平台阶段平稳性显著提高,其单位体积吸能值分别提高了15.51%、53.02%、48.15%,理想吸能率增大了35.93%、24.24%、86.00%。③周向约束木材的径向与弦向压缩力学行为、吸能特性相似,木材压头侧边纤维受试样中部拉伸和剪切作用发生竖向剥离,并沿压缩方向产生裂纹。④与无约束压缩相比,周向约束轻木、泡桐横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形状无明显变化,径向压缩单位体积吸能值分别提高了325.51%、182.60%,弦向压缩单位体积吸能值分别提高了430.57%、255.66%;杉木、毛白杨周向约束时横纹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变为无平台区的“两阶段”形式,理想吸能率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静态压缩 周向约束 应力-应变曲线 破坏形态 吸能特性
下载PDF
多试件垫片加速寿命试验装置试验垫片预紧应力误差分析
5
作者 姚炳洋 邵春雷 +2 位作者 张云浩 孔靖 胡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垫片是螺栓法兰连接系统的核心部件,对垫片寿命进行预测可提高连接系统的可靠性,而减小垫片寿命评价装置试验误差则可提高垫片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以柔性石墨缠绕垫为例,研究多试件垫片加速寿命试验装置的法兰和垫片厚度偏差、加载的同... 垫片是螺栓法兰连接系统的核心部件,对垫片寿命进行预测可提高连接系统的可靠性,而减小垫片寿命评价装置试验误差则可提高垫片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以柔性石墨缠绕垫为例,研究多试件垫片加速寿命试验装置的法兰和垫片厚度偏差、加载的同轴度偏差和垫片安装偏差对垫片上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到在不同温度和预紧应力下的载荷比,确定试验装置所允许的最大偏差;揭示温度和预紧应力大小对试验垫片预紧应力误差的影响,提出控制预紧应力误差的方法。结果表明:预紧应力误差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法兰和垫片厚度偏差引起的预紧应力误差随着预紧应力增大而减小;试验装置加载的同轴度偏差和垫片安装偏差引起的试验垫片的预紧应力误差随着预紧应力增大而增大。以试验垫片预紧应力误差1%为指标,得到法兰和垫片之间的厚度偏差应控制在-0.02~0.005 mm之间,试验装置加载的同轴度偏差应不大于0.33 mm,试验垫片的安装偏差应不大于1.24 mm。对于其他种类垫片,也可以通过提出的方法确定法兰和垫片之间的厚度偏差、试验装置加载的同轴度偏差、试验垫片的安装偏差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片 厚度偏差 同轴度偏差 安装偏差 预紧应力误差
下载PDF
纳米SiO_(2)/MUG复合改性剂的制备及其改性材性能研究
6
作者 孔静 吕文华 +1 位作者 胡极航 徐诗雨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14,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三聚氰胺-尿素-葡萄糖(MUG)生物质树脂改性木材尺寸稳定性,采用单一或复合硅源[纳米SiO_(2)、KH550(K5)、KH560(K6)单一或复配后]与MUG生物质树脂复合,制得K5/MUG、K6/MUG、Si/MUG、Si/K5/MUG、Si/K6/MUG 5种有机-无机复合... 为进一步提升三聚氰胺-尿素-葡萄糖(MUG)生物质树脂改性木材尺寸稳定性,采用单一或复合硅源[纳米SiO_(2)、KH550(K5)、KH560(K6)单一或复配后]与MUG生物质树脂复合,制得K5/MUG、K6/MUG、Si/MUG、Si/K5/MUG、Si/K6/MUG 5种有机-无机复合改性剂,分别浸渍处理人工林杨木,考察不同改性剂对杨木密度、吸水性、尺寸稳定性和力学强度等性能的影响,优选出性能最佳的复合改性剂,利用SEM和FTIR分析改性剂的分布及与木材组分的反应情况,探明复合硅协同效应及复合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5种复合改性剂均具有良好渗透性,改性材的吸药量均>200%、增重率均>44%,吸水性均比素材显著降低;其中,以5%质量分数的KH550、1%质量分数的纳米SiO_(2)和30%质量分数的MUG复合改性杨木的径向、弦向和体积湿胀率最低,分别为1.14%、2.13%和3.20%;增容率最小(8.1%);抗胀缩率最高(77.5%);顺纹抗压强度最高(130.9 MPa),较素材提高了92.03%。纳米SiO_(2)经KH550接枝改性后,能更均匀分散于MUG树脂中,并被树脂包覆固化于木材内,有机-无机协同效应使复合体系的交联程度提高,无机Si元素的刚性增加了木材机械支撑强度。因此,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_(2)能进一步提升MUG改性材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强度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MUG生物质树脂 纳米SiO_(2) 硅烷偶联剂 改性材性能
下载PDF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浸渍改性对杉木压缩吸能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徐诗雨 胡极航 +2 位作者 孔静 杨志一 吕文华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9,55,共8页
采用质量分数为8%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elamine-urea-formaldehyde resin,MUF)树脂溶液浸渍处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通过准静态大变形压缩测试,考察杉木改性前后的压缩破坏模式、力学性能和压缩吸能特性等。结果表明:在改... 采用质量分数为8%的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elamine-urea-formaldehyde resin,MUF)树脂溶液浸渍处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通过准静态大变形压缩测试,考察杉木改性前后的压缩破坏模式、力学性能和压缩吸能特性等。结果表明:在改性材增重率为33.22%时,抗湿胀率达64.44%,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改性处理未影响杉木的压缩破坏形态,纵向主要为纤维屈曲和撕裂,径向主要为早晚材逐层压溃破坏,弦向主要呈火柴棍状破坏;改性材弹性模量和破坏强度提高,横纹平台应力显著增大,顺纹平台应力略有降低,致密化应变减小,纵向和横向之间的差异减小;改性材径向和弦向的单位体积吸能值分别增加了30%和17%,顺纹压缩吸能值及最大吸能效率则显著降低。低质量分数的MUF树脂浸渍处理可改善杉木的尺寸稳定性,缩小其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能量吸收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 准静态大变形压缩 破坏模式 吸能特性
下载PDF
桉柠蒎油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8
作者 邱新宇 颜丽珊 +8 位作者 康建英 顾春宇 王亦巍 聂红梅 孔静 王晶 肖莉 段兴华 张翼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目的探究桉柠蒎油(ELP)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LPS刺激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产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目的探究桉柠蒎油(ELP)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LPS刺激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产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LPS处理后培养液中炎症因子的浓度;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LPS处理后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激活子蛋白1亚基(c-Jun)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入核情况。结果ELP在6.25~4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对LPS处理的RAW264.7细胞活力没有明显抑制作用。ELP(50~300μg/mL)能有效地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β(IL-1β)和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产生。ELP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关键蛋白kappa B抑制因子激酶α/β(IKKα/β)、TANK结合激酶1(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38、p65、核因子kappa B抑制蛋白α(IκBα)、c-Jun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水平。ELP同时能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p65、c-Jun和IRF3的入核。结论ELP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其作用机制与阻断TLR4/NF-κB、TLR4/AP-1和TLR4/IRF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柠蒎油 脂多糖 RAW264.7细胞 炎症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下载PDF
ETT-X32气管插管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倩倩 李晓钟 +2 位作者 孔静 葛燕萍 许梦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9-53,59,共6页
目的:探究ETT-X32气管插管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23年5月于某医院EICU住院需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ETT-X32气... 目的:探究ETT-X32气管插管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23年5月于某医院EICU住院需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ETT-X32气管插管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术,按照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患者。对照组应用普通有套囊性型气管插管未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并按照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气囊压力、气囊对气管黏膜造成的压力性损伤;观察动脉血PaCO_(2)、PaO_(2)、PaO_(2)/FiO_(2)及炎症反应指标(PCT、TNF-α、IL-10)。结果:观察组气囊压力有89.2%的患者气囊压力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对照组仅有48.96%的患者气囊压力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套囊对气管壁黏膜壁造成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是9.52%,对照组发生率是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TNF-α、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aO_(2)、PaO_(2)/FiO_(2)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T-X32气管插管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术用于治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T-X32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囊压监测 重症肺炎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手术科室1717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黄豆豆 耿立国 +2 位作者 徐颖 孔菁 吴植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分析手术科室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减少超长住院日的措施。方法:调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手术科室所有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对1717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长... 目的:分析手术科室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减少超长住院日的措施。方法:调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手术科室所有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对1717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结果:某院手术科室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78天,其中超长住院日患者平均住院日为44.41天。超长住院日患者以50岁以上年龄为主,男性患者、市外来源和四级手术占比较高;出院科室主要集中于普通外科、骨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和烧伤整形科,疾病病种主要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付费方式(全自费和其他)、年龄、性别(男性)、转科、入院途径(急诊和其他)、手术(4级)、疑难或危重病例、离院方式(死亡)是超长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可能增加超长住院的风险。结论:手术科室超长住院日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优化诊疗流程,合理减少平均住院日,以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住院日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手术科室
下载PDF
温度波动对螺栓法兰连接系统垫片应力的影响
11
作者 孔靖 邵春雷 《新能源科技》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温度波动会造成螺栓法兰连接系统中垫片应力松弛,从而影响其密封性能。文章以DN80法兰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温度波动对垫片应力的变化,研究了垫片与螺栓载荷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螺栓法兰连接系... 温度波动会造成螺栓法兰连接系统中垫片应力松弛,从而影响其密封性能。文章以DN80法兰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温度波动对垫片应力的变化,研究了垫片与螺栓载荷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螺栓法兰连接系统在温度变化时存在着一定的温度滞后现象;当温度波动时,垫片应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波动结束后垫片表现出“内紧外松”的应力分布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垫片的热膨胀与温度场的滞后性是垫片应力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螺栓法兰连接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法兰连接系统 温度波动 瞬态温度 垫片应力
下载PDF
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跨学科学习实践研究--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法
12
作者 孔晶 杨媛 +1 位作者 廖倩 刘家亮 《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第6期63-70,共8页
近年来,跨学科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学习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但研究者在其内涵、学科整合本质及实践路径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文章聚焦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跨学科学习实践中学科整合、项目实施、目标达成三大问题,采用系统性文献综... 近年来,跨学科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学习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但研究者在其内涵、学科整合本质及实践路径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为此,文章聚焦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跨学科学习实践中学科整合、项目实施、目标达成三大问题,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梳理分析。研究发现:相关课程和广域课程是目前学科整合的两大模式,相关课程是基于学科大概念、结合学生生活形成问题,广域课程是基于学生真实生活,结合自然生态、社会热点、科技产品等形成问题,技术和工程是实现学科整合的关键途径;基于项目、问题、探究、设计的学习均是开展跨学科学习实践的常用模式,但相对而言,国外强调工程设计实践,国内较为关注产品创新思维;学生对STEM学科的理解、态度、学科素养、21世纪技能、自我效能感、自信心、STEM职业兴趣等是研究者所普遍关注的培养目标。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一线教师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提升教学法和技术整合能力以深入开展跨学科学习实践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STEM教育 基础教育 系统性文献综述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胡雅祺 孔静 +1 位作者 李宇恒 陈天星 《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基于我国开展“矿山智慧化”的战略部署,未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视觉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也... 基于我国开展“矿山智慧化”的战略部署,未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视觉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也将成为选矿厂智能化的重要工具。简述了图像识别的主要技术及方法,介绍了图像识别技术在重选、磁选、浮选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图像识别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选矿
下载PDF
开封地区县域医共体背景下提升基层急诊服务能力的路径研究
14
作者 马汤力 王绍谦 +2 位作者 张冬惠 孔静 郭春立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8-30,41,共4页
目的 探讨开封地区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医共体医院急诊服务能力提升情况,为县域急诊急救建设路径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回顾尉氏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在下辖医院统一设置急救站点前后接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统一急救站前急救车入院的急诊... 目的 探讨开封地区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医共体医院急诊服务能力提升情况,为县域急诊急救建设路径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回顾尉氏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在下辖医院统一设置急救站点前后接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统一急救站前急救车入院的急诊科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医共体医院在下辖卫生院统一设置急救站点后急救车入院的急诊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急诊患者做对比分析。结果 统一急救站点后两组呼叫120急诊入院的患者组间比较,观察组转运死亡比例(0.02%)显著低于对照组组转运死亡人数比例(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观察组1 h到院人数比例(95.99%)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4,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94%)显著高于对照组(8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45,P <0.05)。结论 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医共体总医院在下辖医院统一设置急救站点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医院急诊服务能力,为逐步完善医共体医院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共体 基层 服务能力 路径
下载PDF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高校劳动教育:以民族文化为纽带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孔静 李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得到自身的完善和成就感,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以培养劳动素养为主体,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明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得到自身的完善和成就感,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以培养劳动素养为主体,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明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该文展现了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毛南族的勤劳与智慧的文明成果,内容和形式质朴平易近人,感人至深,散发着毛南族特有的泥土气息,注重情感意向的表达,围绕“人”的特性,把道德伦理和内在情感因素融入其中,从心灵出发去追求情感的真实性,对教育的本质认识,对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有着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非遗文化 毛南族 高职高专 实践活动 情感因素
下载PDF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Unit1为例
16
作者 孔婧 《科教文汇》 2024年第5期156-159,共4页
高职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该文积极探索如何运用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将语言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相结合,以适当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 高职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该文积极探索如何运用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将语言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相结合,以适当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完成产出任务,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并使其深刻理解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课程思政 高职英语 教学设计
下载PDF
BIM技术支持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模型构建研究
17
作者 孔静 孟学博 《中国厨卫》 2024年第1期242-243,250,共3页
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但因其工程造价约束条件较多,计算量较大,所以需要提高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自动估算和预测能力。文章在BIM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进行工程造价估算过程中的特征提取与信息挖掘,获取工程造价统计序列,... 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但因其工程造价约束条件较多,计算量较大,所以需要提高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自动估算和预测能力。文章在BIM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进行工程造价估算过程中的特征提取与信息挖掘,获取工程造价统计序列,并利用降维处理,计算工程造价特征向量,构建出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模型估算精度高,快速估算能力强,可将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节约了成本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具有较高的实践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绿色建筑 工程造价
下载PDF
清下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PCT、IL-6、IL-10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婧 周秉舵 +6 位作者 汤瑾 何聪 唐义爽 王晓素 潘旭娣 刘霞 季晶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清下化瘀方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PCT、IL-6、IL-10的影响,明确其抗炎效果。方法将60例MSAP或SAP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两组均治疗7天后,通过内毒素... 目的观察清下化瘀方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PCT、IL-6、IL-10的影响,明确其抗炎效果。方法将60例MSAP或SAP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两组均治疗7天后,通过内毒素、PCT、细胞因子(如IL-6、IL-10)等检测指标,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显著降低AP患者肠源性内毒素水平、降钙素原水平、IL-6水平(P<0.01),两组对IL-10水平影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清下化瘀方鼻饲减轻肠源性内毒素移位,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SIRS,降低MOD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清下化瘀方 内毒素 降钙素原 炎症介质
下载PDF
火星探测器行星际转移段定轨精度评估
19
作者 段建锋 张宇 +2 位作者 孔静 陈明 李翠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9-506,共8页
天问一号是中国第一次实现地火转移行星际飞行的探测器,在长达202天的行星际转移飞行期间,共经历了4次中途修正及1次深空机动控制,在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行了近火制动,被火星捕获而进入环火轨道。本文对探测器行星际转移期间的动力学模... 天问一号是中国第一次实现地火转移行星际飞行的探测器,在长达202天的行星际转移飞行期间,共经历了4次中途修正及1次深空机动控制,在2021年2月10日成功进行了近火制动,被火星捕获而进入环火轨道。本文对探测器行星际转移期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制定了转移飞行期间定轨积分中心转换原则:在探测器飞出地球影响球后,定轨积分中心需要由地心更换为日心;对不同版本行星星历表的使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使用DE436行星历表进行计算对定轨影响最小。根据探测器行星际转移飞行的特点,制定了一种基于逐日迭代定轨策略的精度评估方法。基于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火星探测器行星际转移期间定轨位置误差优于2 km,速度误差优于20 mm·s^(-1)(1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 行星际转移 积分中心 定轨策略 精度评估
下载PDF
利用单向多普勒确定“天问一号”轨道
20
作者 孔静 张宇 +3 位作者 段建锋 陈略 王宏 樊敏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8-595,共8页
“天问一号”任务中,单向多普勒轨道确定在我国深空探测任务中得到首次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单向多普勒的“天问一号”轨道确定方法。首先对单向多普勒进行观测建模和误差理论分析,然后利用“天问一号”中继轨道段的单向多普勒进行... “天问一号”任务中,单向多普勒轨道确定在我国深空探测任务中得到首次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单向多普勒的“天问一号”轨道确定方法。首先对单向多普勒进行观测建模和误差理论分析,然后利用“天问一号”中继轨道段的单向多普勒进行定轨计算,最后使用定轨结果与基准轨道的星历进行比较及重叠弧段轨道比较两种方法,分析仅利用单向多普勒的定轨精度,验证了单向多普勒的定轨能力。分析表明,星载频率源的不稳定和太阳相位闪烁噪声是影响单向多普勒测速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天问一号”中继轨道段,仅利用单向多普勒数据可以实现优于1 km的定轨精度,这为未来我国更遥远的深空探测任务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 单向多普勒 轨道确定 误差分析 定轨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