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3种加工方法及组成不同的人工移植材料的体内研究
1
作者 Hyun-Chang Lim kyeong-taek kim +4 位作者 Jung-Seok Lee Ui-Won Jung Seong-Ho Choi 黎艳珊 滕伟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7年第6期316-321,共6页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比较加工方法及组成不同的双磷酸钙(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s,BCP)的骨引导的能力和骨愈合的模式。材料和方法:1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每只兔子颅顶有4个8mm环形缺损.每个缺损代表一个组别:对照组.实验组...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比较加工方法及组成不同的双磷酸钙(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s,BCP)的骨引导的能力和骨愈合的模式。材料和方法:1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每只兔子颅顶有4个8mm环形缺损.每个缺损代表一个组别:对照组.实验组:BCP1.70%HA(羟基磷灰石).30%β-TCP(β-三磷酸钙):BCP2,30%HA,70%p-TCP;BCP3,20%HA.80%D-TCP。兔子在第2周(n=5)或第8周(n=5)在处死后进行组织学及组织计量学分析。结果:在双磷酸钙(BCP)组的骨增量远大于对照组(P〈005)。第2周或第8周新骨形成量无明显差异。在第2周,BCP3组的双磷酸钙的吸收作用远大于BCP1和BCP2组.然而在第8周.BCP2和BCP3的这种差别变得不明显。BCP组问新骨形成的模式和材料的吸收有明显差异。在BCP1组中.新骨在剩余颗粒中呈线性排列,在BCP2组中,可观察到丝状伪足状新骨形成;在BCP3组中.可见分散在剩余颗粒中的胶原蛋白片段及颗粒表面的裂隙状不规则新骨形成。结论:在本研究中.特定的HA、β-TCP比例对新骨形成和空间的保持无明显影响。而组间观察到的骨愈合模式的差别可归因于加工方法不同所导致的双磷酸钙(BCPs)的物理化学属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再生 骨替代物 双磷酸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