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秋眠等级苜蓿根系性状对越冬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晓龙 杨曌 +8 位作者 来永才 李红 钟鹏 徐艳霞 柴华 李莎莎 吴玥 宋敏超 周景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筛选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探究苜蓿越冬率与根系性状及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苜蓿人工草地提供优良品种。以国内外8个不同秋眠等级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苜蓿产量、越冬率和根系性状(根颈直径、体积、... 筛选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探究苜蓿越冬率与根系性状及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苜蓿人工草地提供优良品种。以国内外8个不同秋眠等级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苜蓿产量、越冬率和根系性状(根颈直径、体积、入土深度、根长、主根直径、根尖数量、侧根直径、侧根位置、侧根数量、根系生物量)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价筛选出最佳品种。公农2号、草原3号和肇东苜蓿的越冬率均大于95%,越冬率与根系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62;越冬率与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和0.756,与侧根位置呈显著负相关(0.712;P<0.05)。越冬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0.956;P<0.01),其中肇东苜蓿、草原3号和公农2号产量较高,分别为12746.73、11921.24、11416.7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经主成分分析选出根颈直径、体积、入土深度、根长、主根直径、侧根直径、侧根数量和越冬率作为鉴定苜蓿耐寒性的重要指标,应用隶属函数评价得出品种抗寒强弱顺序依次是:肇东>公农2号>草原3号>金皇后>驯鹿>420>三得利>赛迪。公农2号、草原3号和肇东苜蓿的产量和越冬性均表现较好,较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眠级 根系性状 越冬率 相关性
下载PDF
Analyses and identifications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nd candidate genes controlling mesocotyl elongation in rice
2
作者 ZHANG Xi-juan lai yong-cai +11 位作者 MENG Ying TANG Ao DONG Wen-jun LIU You-hong LIU Kai WANG Li-zhi YANG Xian-li WANG Wen-long DING Guo-hua JIANG Hui REN Yang JIANG Shu-k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25-340,共16页
Rice direct seeding has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to save labor and water,conserv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and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remendously.Therefore,rice direct seeding is becoming the major cultivati... Rice direct seeding has the significant potential to save labor and water,conserv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and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remendously.Therefore,rice direct seeding is becoming the major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pplied to rice production in many countries.Identifying and utilizing genes controlling mesocotyl elonga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accelerate breeding procedure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direct-seeded rice(DSR) production.This study used a permanent mapping population with 144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 and 2 828 bin-markers to detec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 associated with mesocotyl length in 2019 and 2020.The mesocotyl lengths of the rice RILs and their parents,Lijiangxintuanheigu(LTH) and Shennong 265(SN265),were measured in a growth chamber at 30°C in a dark environment.A total of 16 QTLs for mesocotyl length were identified on chromosomes 1(2),2(4),3(2),4,5,6,7,9,11(2),and 12.Seven of these QTLs,including qML1a,qML1b,qML2d,qML3a,qML3b,qML5,and qML11b,were reproducibly detected in both years via the interval mapping method.The major QTL,qML3a,was reidentified in two years via th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method.A total of 10 to 413 annotated genes for each QTL were identified in their smallest genetic intervals of 37.69 kb to 2.78 Mb,respectively.Thirteen predicted genes within a relatively small genetic interval(88.18 kb) of the major mesocotyl elongation QTL,qML3a,were more thoroughly analyzed.Finally,the coding DNA sequence variations among SN265,LTH,and Nipponbare indicated that the LOC_Os03g50550 gene was the strongest candidate gene for the qML3a QTL controlling the mesocotyl elongation.This LOC_Os03g50550 gene encodes 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using qRT-RCR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LOC_Os03g50550 gene in the mesocotyl of LT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mesocotyl of SN265.In conclusion,these results further strengthen our knowledge about rice’s genetic mechanisms of mesocotyl elongation.This investigation’s discoveries will help to accelerate breeding programs for new DSR variety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onica rice direct-seeded rice(DSR) mesocotyl elongat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andidate gene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采收时期对复种饲用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明 来永才 +4 位作者 毕影东 李炜 傅廷栋 周广生 邸树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99,共4页
为明确东北地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产优质生产方式,研究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对饲用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在饲用条件下华油杂62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单位面积植株生... 为明确东北地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产优质生产方式,研究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对饲用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在饲用条件下华油杂62种植密度和采收时期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单位面积植株生物量增加。当种植密度超过15 kg/hm^2后,单株叶面积变小、下部叶片早衰严重、植株鲜重下降、茎秆变细、木质化程度加重。同时,营养生长受到抑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碳水化合物、总热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采收期过早,产量和品质均未达到最佳。抽薹至开花期是物质积累的最大期,营养成分也最高,开花期以后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采收期过晚,植株木质化程度增加、叶片开始衰老、鲜重产量降低,同时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碳水化合物、总热量等也随之降低。研究确定了播种量在11.25~15.00 kg/hm^2之间,抽薹期至开花期收获时饲用油菜高产优质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饲用油菜 种植密度 采收时期 产量和品质
下载PDF
国审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87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鑫磊 来永才 +5 位作者 栾晓燕 李炜 薛永国 毕影东 曹旦 唐晓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黑农8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合作以合丰50为母本,以^(60)Co-γ射线120 Gy处理黑农44的突变体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2020年通... 黑农8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合作以合丰50为母本,以^(60)Co-γ射线120 Gy处理黑农44的突变体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集高油、高产、抗病、广适应性于一体,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的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吉林省、内蒙及新疆的部分地区春播种植,5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70万hm;。黑农87作为高油高产大豆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黑农87 品种选育 示范应用 高油
下载PDF
纳豆专用新品种中龙小粒豆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毕影东 刘淼 +5 位作者 李炜 来永才 王玲 邸树峰 刘建新 樊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纳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发酵豆制品,吸水能力强、蒸煮特性好、粒形整齐一致的小粒大豆适于纳豆加工。为选育适宜纳豆加工的专用新品种,为发展纳豆健康产业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大豆种质创新提供借鉴,以中龙小粒豆1号为母本,以高蛋白优异种质... 纳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发酵豆制品,吸水能力强、蒸煮特性好、粒形整齐一致的小粒大豆适于纳豆加工。为选育适宜纳豆加工的专用新品种,为发展纳豆健康产业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大豆种质创新提供借鉴,以中龙小粒豆1号为母本,以高蛋白优异种质龙品880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了适宜加工纳豆的小粒大豆新品种中龙小粒豆3号。该品种百粒重8.1 g左右;蛋白质含量42.39%,平均脂肪含量18.38%,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6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三年试验平均产量2 690.0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龙小粒豆1号增产8.3%。试验表明中龙小粒豆3号能够满足纳豆生产对原料品种的特殊要求,是理想的纳豆加工专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大豆 纳豆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及建议 被引量:7
6
作者 董文军 孟英 +5 位作者 张俊 唐傲 张喜娟 刘猷红 来永才 王玉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79-84,共6页
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为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碳中和现状的基础上,明晰了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全面分析了碳中和面临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一些建议,包括保护利用好黑土资源... 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为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碳中和现状的基础上,明晰了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全面分析了碳中和面临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一些建议,包括保护利用好黑土资源、提出农业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组建碳中和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碳中和的科技支撑力量、尽快制订碳中和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过市场机制激励涉农企业主动减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碳中和 温室气体排放 固碳减排 循环减耗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黑龙江省2010-2019年水稻生产碳中和概况及低碳稻作技术对策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文军 张俊 +5 位作者 唐傲 刘猷红 徐英哲 王文龙 来永才 王玉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84-90,共7页
稻田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推动我国寒地水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了解我国寒地稻田系统2010-2019年碳排放及碳中和概况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寒地稻田系统固碳减排的对策,包括选用氮素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 稻田固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推动我国寒地水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了解我国寒地稻田系统2010-2019年碳排放及碳中和概况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寒地稻田系统固碳减排的对策,包括选用氮素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适宜的水分管理模式、综合考虑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种类及比例、翻耕和旋耕每年交替的轮耕制度等。并提出今后寒地稻田固碳减排应重点考虑加强寒地稻田温室气体产生、排放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强化寒地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准确估算,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寒地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水稻生产 碳中和 温室气体排放 固碳减排 低碳稻作技术
下载PDF
肥密互作对大豆光合作用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明 来永才 +5 位作者 毕影东 李炜 刘淼 王玲 邸树峰 刘建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4-19,共6页
为研究肥密因素对大豆光合特性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中龙豆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施氮量和密度各4个处理,研究肥密互作条件下大豆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响应。结果表明:R1~R5期,光合特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在R4期光合速率最... 为研究肥密因素对大豆光合特性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中龙豆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施氮量和密度各4个处理,研究肥密互作条件下大豆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响应。结果表明:R1~R5期,光合特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在R4期光合速率最高;叶绿素含量从R1~R5期呈现上升的趋势,R5期最高。各肥料处理间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表现为F2>F1>F3>F0;胞间CO2浓度(Ci)表现为F0>F4>F2>F3。各密度处理间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表现为D3>D2>D1>D4;胞间CO2浓度(Ci)表现为D1>D4>D2>D3;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表现为D1>D2>D3>D4。肥密因素对光合特性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中,在F2D3处理(施氮150 kg·hm^-2,密度32万株·hm^-2)下大豆冠层分布最合理,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密互作 大豆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淼 邸树峰 +5 位作者 樊超 毕影东 来永才 李炜 刘建新 刘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31-36,共6页
为了明确新型生物降解地膜自身特性及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通过覆膜玉米小区和大田试验,以普通地膜及无覆盖栽培为对照,探讨不同新型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研究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玉米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 为了明确新型生物降解地膜自身特性及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通过覆膜玉米小区和大田试验,以普通地膜及无覆盖栽培为对照,探讨不同新型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研究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玉米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新型生物降解地膜中M1膜降解速率最快,当季可降解75%左右;生物降解地膜在花期前的保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之间差异不显著,花期之后其保温保墒性能与降解速度呈负相关;覆膜可以促进玉米生育期提前,生物降解地膜可使玉米生育期提前8~11 d;覆膜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M1降解膜处理的玉米产量为955.45 kg·(667 m^(2))^(-1),比裸地对照增产17.21%。本研究认为生物降解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取代普通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玉米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寒地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稻132的选育及分蘖期耐盐碱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国华 刘凯 +5 位作者 李柱刚 曹良子 周劲松 雷蕾 来永才 孙世臣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87-90,共4页
种植水稻是对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龙稻132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盐碱胁迫下分蘖期的农艺性状。龙稻13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以吉特611为母本、龙稻1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 种植水稻是对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龙稻132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盐碱胁迫下分蘖期的农艺性状。龙稻13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以吉特611为母本、龙稻1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集团和系谱选择育成,具有较好的产量潜力且食味品质优良。2019-2020年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8365.5和8534.1kg·hm^(-2),2020年生产试验产量为8397.5kg·hm^(-2),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松粳9号)增产8.4%,食味评分达到了82分,较强的分蘖能力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龙稻132在苏打盐碱地的适应性研究发现,与正常田块相比,其分蘖能力在苏打盐碱地受到明显抑制,仅为同期正常田块的63%,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地下、地上部干重仅为对照品种的44%、45%,SPAD值与对照品种相当。因此,需要加强水稻品种在盐碱地的分蘖及干物质积累能力的研究,以便提升盐碱地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龙稻132 分蘖期 盐碱胁迫
下载PDF
大豆蚜有翅成蚜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玲 来永才 +4 位作者 毕影东 李炜 刘淼 樊超 杨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47-52,共6页
为明确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触角及其感器的外部特征,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大豆蚜有翅成蚜触角的整体形态及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大豆蚜有翅成蚜触角呈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 为明确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触角及其感器的外部特征,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大豆蚜有翅成蚜触角的整体形态及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大豆蚜有翅成蚜触角呈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4个亚节组成。触角上分布着6种不同类型的嗅觉感器,分别是板型感器(placoid sensillum,ps)、腔锥形感器(coeloconic peg,cp)、毛形感器Ⅰ型(trichoid sensillum typeⅠ,tsⅠ)、毛形感器Ⅱ型(trichoid sensillum typeⅡ,tsⅡ)、钟形感器(campaniform sensillum,cs)及周边具橛感器(peripheral scolopidia,psc)。并进一步对大豆蚜有翅成蚜触角各类型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播种量对复种饲用油菜不同发育时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毕影东 樊超 +5 位作者 梁文卫 邸树峰 来永才 李炜 周广生 傅廷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05-108,共4页
试验旨在明确北方寒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最佳播种量与采收期。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苗期、抽薹期、盛花期和荚果初期的产量和品质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播种密度下,随着生育期推进,华油杂62... 试验旨在明确北方寒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最佳播种量与采收期。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苗期、抽薹期、盛花期和荚果初期的产量和品质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播种密度下,随着生育期推进,华油杂62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粗灰分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粗纤维含量从苗期至荚果初期明显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华油杂62的粗蛋白与热量、碳水化合物与热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华油杂62的产量在盛花期产量最高。华油杂62的鲜重产量在播种量为11.25 kg/hm^(2)时最高。研究表明,华油杂62在播种量11.25 kg/hm^(2)的条件下,盛花期前后采收,可获得较高产量,油菜营养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油菜 复种 播种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高蛋白大豆品种中龙豆10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3
作者 刘淼 来永才 +5 位作者 毕影东 栾晓燕 李炜 邸树峰 樊超 王玉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为促进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中龙豆10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中龙豆106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春大豆品种,该品... 为促进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中龙豆10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中龙豆106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春大豆品种,该品种百粒重23 g左右,蛋白质平均含量45.96%,脂肪平均含量19.86%;区域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39.7 kg·hm^(-2),较对照绥农26增产8.05%;生育日数118 d,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中部种植,属于高蛋白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0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 大豆 中龙豆106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施磷量与AM真菌对白浆土土壤团聚体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作者 孟庆英 张春峰 +5 位作者 朱宝国 王囡囡 盖志佳 丁俊杰 来永才 张海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33-37,共5页
为促进AM真菌在白浆土改良上的应用,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3个施磷水平(P2O5),0,200和400 mg·kg^-1,同时设置接种AM真菌和未接种处理,共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对白浆菌土壤团聚体和养分情况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 为促进AM真菌在白浆土改良上的应用,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3个施磷水平(P2O5),0,200和400 mg·kg^-1,同时设置接种AM真菌和未接种处理,共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对白浆菌土壤团聚体和养分情况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可增加白浆土0~1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同一施磷水平下,AM真菌促进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增加;AM真菌侵染率随磷施用量增加而下降;同一施磷水平,AM真菌可促进玉米生长,P0+AM真菌处理较P0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生物量,说明AM真菌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AM真菌可改善白浆土土壤团聚体结构,提高土壤中养分含量,改善玉米营养状况,促进玉米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丛枝菌根真菌 白浆土 玉米
下载PDF
龙稻111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15
作者 王彤彤 孙世臣 +5 位作者 白良明 丁国华 曹良子 来永才 刘凯 李南南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30-131,共2页
龙稻1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于2019年通过黑龙江水稻专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稻20190041)。适应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100℃左右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良、抗倒伏等优点深受当地农户的青... 龙稻1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于2019年通过黑龙江水稻专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审定编号:黑审稻20190041)。适应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100℃左右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良、抗倒伏等优点深受当地农户的青睐。本文介绍了龙稻111的基本特征特性,阐述了其选育的主要方法和过程,并简述适合该品种的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稻111 新品种 高产 早熟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成果
16
作者 刘淼 来永才 +5 位作者 毕影东 李炜 王玲 邸树峰 刘建新 杨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为深入挖掘和利用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开展种质创新,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收集与评价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在大豆育种中的主要成果,分析了野生大豆资源在大豆品种改良中的重要作用,进一... 为深入挖掘和利用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开展种质创新,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收集与评价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在大豆育种中的主要成果,分析了野生大豆资源在大豆品种改良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展望了野生大豆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野生大豆 种质创新
下载PDF
遮光对野生大豆叶片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明 吴迪 +5 位作者 来永才 毕影东 李炜 刘淼 王玲 樊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0-516,共7页
为明确遮光条件下野生大豆叶片形态及功能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分析了遮光对5个不同采集地野生大豆材料叶片形态、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下野生大豆叶片形态特征存在差异,遮光处理使叶片大小... 为明确遮光条件下野生大豆叶片形态及功能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分析了遮光对5个不同采集地野生大豆材料叶片形态、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下野生大豆叶片形态特征存在差异,遮光处理使叶片大小和叶色值发生改变,遮光率为50%时叶面积和叶色值增加,遮光率继续增加时两个指标降低。遮光后野生大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发生变化,遮光率发生变化时材料间各指标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不同材料的光响应存在敏感型和不敏感型。随着遮光率的增加,各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叶绿素a/b呈下降趋势,遮光率越高,叶绿素a/b越小。野生大豆具有阴生植物的特点,正常光照和遮光下Fv/Fm均较低,产生光胁迫现象,不同材料光能转换效率存在差异。通过表型性状及光合性能的比较可知,A5材料遮光后叶面积变化幅度较小,光合速率增加,能够维持较高的叶色值,Fv/Fm较高,A5材料为耐阴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遮光 叶片 形态 光合特性 叶绿素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比较3种绥粳香稻米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兴荣 卞景阳 +6 位作者 刘琳帅 邵凯 刘凯 来永才 李杰 冯鹏 车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452-5458,共7页
目的比较3种绥粳香稻米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建立简便、快速、准确鉴别不同品种香稻米的特征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稻米绥粳121、绥粳136、绥粳183种稻米... 目的比较3种绥粳香稻米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建立简便、快速、准确鉴别不同品种香稻米的特征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稻米绥粳121、绥粳136、绥粳183种稻米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C-IMS指纹图谱显示不同品种香稻米发性成分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未鉴定成分3、2-甲基丁酮主要存在绥粳121中;未鉴定成分1、正己醛、正丙醇在绥粳18中含量最高;未鉴定成分4、5、6、7、8、二甲基二硫醚、庚醛(单体、二聚体)、(E)-2-庚烯醛(单体、二聚体)、2-正戊基呋喃、辛醛(单体、二聚体)、2-己烯醛(单体、二聚体)、环己酮、2-庚酮(单体、二聚体)、6-甲基-5-庚烯-2-酮、2-丁酮、2-甲基-1-丁醇、正戊醇(单体、二聚体)、正己醇(单体、二聚体)、3-乙基吡啶等物质在绥粳18、绥粳136、绥粳121中含量呈渐变增加。PCA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香稻米挥发性气味成分气相-离子迁移谱呈现出一定差异,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4%。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不同品种绥粳香稻米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可视化呈现了不同品种香稻米挥发性成分轮廓,为不同品种香稻米的区分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特征风味 香稻米 不同品种
下载PDF
6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对低温的响应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晓龙 杨曌 +6 位作者 李红 来永才 钟鹏 徐艳霞 柴华 李莎莎 吴玥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86,共8页
为了探讨苜蓿种子萌发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的方法进行恒温(2℃、4℃、6℃、8℃、10℃和25℃)处理,比较分析了6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根长的变化,进而评价苜蓿种子萌发期耐低温能力。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苜蓿种子萌发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的方法进行恒温(2℃、4℃、6℃、8℃、10℃和25℃)处理,比较分析了6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根长的变化,进而评价苜蓿种子萌发期耐低温能力。结果表明:低温下,所有苜蓿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根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6℃为苜蓿种子萌发转折点。经模糊隶属函数评价得出各品种萌发期耐低温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草原3号>中苜1号>敖汉>420>赛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 萌发期 抗寒性 评价
下载PDF
碱胁迫对寒地粳稻芽期生长的影响及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兴荣 卞景阳 +4 位作者 刘琳帅 刘凯 来永才 杜志强 马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6-23,共8页
为了建立寒地粳稻耐碱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适宜苏打盐碱地种植的寒地粳稻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混合碱胁迫处理70份寒地粳稻种质,研究混合碱对寒地粳稻萌发期芽长、根长、芽干重、根干重等指标的影响,并以各单项指标耐碱系数作为评价芽期... 为了建立寒地粳稻耐碱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适宜苏打盐碱地种植的寒地粳稻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混合碱胁迫处理70份寒地粳稻种质,研究混合碱对寒地粳稻萌发期芽长、根长、芽干重、根干重等指标的影响,并以各单项指标耐碱系数作为评价芽期的耐碱性依据,利用相关分析及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寒地粳稻材料进行耐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寒地粳稻材料进行耐碱排序,将70份粳稻种质分为四大类,其中有14份粳稻材料属于强耐碱、31份粳稻材料属于耐碱、24份粳稻材料属于中度耐碱、1份粳稻材料属于敏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胁迫 寒地粳稻 芽期 耐碱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