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phthalene exerts non-target effects on the abundance of active fungi by stimulating basidiomycete abundance
1
作者 lan li-ying ZHANG Li +11 位作者 SHEN Ya ZHANG Jian YANG Wan-qin XU Zhen-feng LIU Yang HE Shu-qin ZHOU Wei LI Han WANG Li-xia LIU Si-ning YOU Cheng-ming TAN B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8期2001-2010,共10页
As an arthropod biocide,naphthalene has been used in studies of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soil fauna for decades.However,its potential non-target effects on soil microorganisms may affect soil mineralization and lit... As an arthropod biocide,naphthalene has been used in studies of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soil fauna for decades.However,its potential non-target effects on soil microorganisms may affect soil mineralization and litter decomposition processes.Therefore,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with naphthalene adding to soil surface at a rate of 100 g·m-2 per month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non-target effects of this treatment on soil fungal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18 S rDNA gene copy numbers and community diversity in a subalpine forest of western Sichuan,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phthalene addi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ungal PLFAs but did not significantly alter fungal gene copy numbers.A total of 16 phyla,62 genera and 147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were identified through Illumina Mi Seq sequencing analysis.Basidiomycota and Ascomycota were the most abundant phyla in both the control and naphthalene addition plots.Naphthalene addition did not affect the diversity or structure of the soil fungal community,but the increase in some genera of Basidiomycota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 in fungal PLFAs in the naphthalene addition plot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aphthalene exerts non-target effects on the active fungal abundance by stimulating the abundance of specific taxa in subalpine forest soils.The non-target effects of naphthalene on the fungal community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it is used to exclude soil fau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PHTHALENE Illumina sequencing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Soil fungi Soil fauna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动物对杨树和箭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蓝丽英 杨万勤 +5 位作者 吴福忠 刘育伟 杨帆 郭彩虹 谌亚 谭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83-2991,共9页
为了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碎屑食物链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相互联系,本研究以川西亚高山森林杨树和箭竹凋落叶为对象,通过原位控制试验,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土壤动物对两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 为了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碎屑食物链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相互联系,本研究以川西亚高山森林杨树和箭竹凋落叶为对象,通过原位控制试验,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研究了土壤动物对两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丰度、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动物的参与显著影响两个树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PLFAs含量,降低了分解前240天的PLFAs含量,增加了分解360~480 d的PLFAs含量;土壤动物的参与降低了杨树分解过程中的真菌/细菌比值,增加了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比值,对箭竹分解过程中真菌/细菌和G^+/G^-比值的影响作用相反;两个树种凋落叶的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性在分解的120 d和480 d维持着较高水平,在分解的360 d和720 d急剧降低,土壤动物的参与显著影响杨树凋落叶的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性,但对箭竹影响不显著;土壤动物对凋落叶微生物PLFAs变化的影响随分解持续时间和树种变化存在差异.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随季节和树种变化具有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箭竹 磷脂脂肪酸 凋落物分解 亚高山森林
原文传递
土壤节肢动物对箭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冯瑞芳 刘育伟 +4 位作者 郭可馨 蓝丽英 谌亚 刘静如 谭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5-785,共11页
为了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酶活性的相互联系,以川西亚高山森林箭竹(Fargesia spathacea)凋落叶为对象,通过原位控制实验,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研究了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氮和磷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为了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酶活性的相互联系,以川西亚高山森林箭竹(Fargesia spathacea)凋落叶为对象,通过原位控制实验,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研究了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氮和磷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抑制剂施用降低了分解袋中土壤节肢动物49.7%~66.8%的个体密度和19.2%~46.3%的类群数量;对照和处理分解袋中凋落叶碳、氮和磷转化相关酶活性随分解过程呈现相似的动态;与处理相比,土壤节肢动物参与(对照)显著提高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蔗糖酶、β-葡聚糖苷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贡献率在达到一个明显的峰值后快速降低;土壤温度和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量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β-葡聚糖苷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促进效应随酶类型和分解时间变化存在差异,与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分解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 酶活性 土壤节肢动物 箭竹 亚高山森林
原文传递
亚高山森林类型转换对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朱亮 郭可馨 +6 位作者 蓝丽英 杨帆 王华 李晗 张丽 徐振锋 谭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43-3951,共9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森林植物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转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群落结构对森林植被更新和演替敏感响应。为了解亚高山森林转换对AMF多样性的影响,以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森林植物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转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群落结构对森林植被更新和演替敏感响应。为了解亚高山森林转换对AMF多样性的影响,以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采伐后形成的次生林和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e)人工林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法研究了2种森林土壤有机层(半分解层和分解层)和矿质层AMF组成和多样性的特征。结果表明:2种森林共有923个真菌OTUs,分属于9科10属36种,以球囊霉属(Glomus)为AMF优势类群,且2种森林分解层AMF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大于其他土壤层次。森林转换改变了土壤中AMF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次生林相比,人工林土壤中球囊霉属AMF相对丰度增加,多孢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AMF的相对丰度降低,且AMF的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Chao指数均降低;非度量多维度(NMDS)分析显示,森林转换显著影响AMF的β多样性;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p H和全磷含量是影响AMF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的主要因子。这些结果表明,森林转换会改变亚高山森林土壤中AMF的多样性,次生林能够为AMF提供更适宜的生存条件,提高AMF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换 丛枝菌根真菌 物种多样性 亚高山森林
原文传递
鹞落坪蜘蛛种类及蛛网类型初探
5
作者 兰丽影 杨蕴萍 +2 位作者 汪文革 沈显生 邸智勇 《蛛形学报》 2018年第2期124-130,共7页
对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内的蜘蛛种类及蛛网类型进行了初步调查,观察记录蜘蛛的栖息地和蛛网,分析蜘蛛类群与蛛网类型的关系;共鉴定出蜘蛛目14科31属26种(部分物种只鉴定到属或科);发现9种蛛网类型,漏斗网和圆网最为常见。
关键词 蜘蛛 蛛网 鹞落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