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倍体小麦胚大小性状QTL定位与分析
1
作者 陈吉浩 周界光 +8 位作者 曲翔汝 王素容 唐华苹 蒋云 唐力为 兰秀锦 魏育明 周景忠 马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16,共14页
【目的】挖掘小麦胚大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解析胚大小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胚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四倍体小麦矮兰麦(Ailanmai)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121份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 【目的】挖掘小麦胚大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解析胚大小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胚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四倍体小麦矮兰麦(Ailanmai)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121份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AM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将其分别种植于成都市崇州试验基地(2018、2019和2020年)、成都市温江区试验基地(2020年)和雅安市试验基地(2020年),调查5个环境下的胚长、胚宽、胚长/胚宽、胚长/粒长、胚宽/粒宽以及胚面积6个性状,结合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上述6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胚大小性状呈近似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QTL定位共检测到27个胚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其中,7个分别控制胚长和胚宽的QTL可解释7.75%-21.74%和7.67%-33.29%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5个在多环境稳定表达的主效QTL:QEL.sicau-AM-3B、QEW.sicau-AM-2B、QEW/KW.sicau-AM-2B、QEL/EW.sicau-AM-2B-1和QEA.sicau-AM-2B,其贡献率分别为11.88%-21.74%、21.77%-33.29%、8.80%-24.92%、12.79%-31.13%和10.47%-20.67%。另外,上述胚相关的位点形成4个QTL簇,分别为1B控制胚长/粒长和胚长的QTL簇,2B控制胚宽、胚长/胚宽、胚宽/粒宽以及胚面积的QTL簇,3B控制胚长和胚面积的QTL簇,6B控制胚长/胚宽、胚宽/粒宽的QTL簇。确定胚大小与小麦籽粒大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发现胚长主效位点QEL.sicau-AM-3B与粒长主效位点共定位,但胚宽主效位点QEW.sicau-AM-2B独立于粒宽主效位点存在。在主效QTL所在物理区间鉴定获得4个可能参与胚大小调控的基因。【结论】鉴定到5个控制胚相关性状的稳定表达的主效QTL:QEL.sicau-AM-3B、QEW.sicau-AM-2B、QEW/KW.sicau-AM-2B、QEL/EW.sicau-AM-2B-1和QEA.sicau-AM-2B,其中,QEW.sicau-AM-2B可能为新的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小麦 胚长 胚宽 胚面积 QTL定位
下载PDF
主要植物类病斑突变体研究进展及其对小麦相关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建 李聪 +3 位作者 田荣 唐华苹 兰秀锦 姚琦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3-644,共12页
【目的】了解植物类病斑基因的研究进展和调控模式,为叶部性状遗传改良和抗病基因挖掘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搜集查阅国内外与类病斑基因相关文献研究动态,对植物类病斑突变体的起源和命名、分类、遗传机制和抗病性进行了总结归纳。【... 【目的】了解植物类病斑基因的研究进展和调控模式,为叶部性状遗传改良和抗病基因挖掘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搜集查阅国内外与类病斑基因相关文献研究动态,对植物类病斑突变体的起源和命名、分类、遗传机制和抗病性进行了总结归纳。【结果】类病斑的产生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类病斑的产生类似于过敏反应,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但是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基于主要植物拟南芥、水稻、玉米和大麦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证明类病斑基因在生物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以拟南芥和水稻为代表的模式作物中已经报道了许多类病斑基因,包括小麦在内的其他作物中类病斑基因的研究较为缓慢。上述主要植物的类病斑研究进展以及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将极大促进小麦中类病斑基因的克隆和调控机制的解析。类病斑基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类病斑突变体 抗病性 细胞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基于55K SNP芯片的普通小麦穗长非条件和条件QTL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华苹 陈黄鑫 +7 位作者 李聪 苟璐璐 谭翠 牟杨 唐力为 兰秀锦 魏育明 马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92-1502,共11页
【目的】进一步挖掘小麦穗长具有利用价值的数量遗传位点(QTL),同时深入探究穗长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为精细定位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20828为母本、SY95-71为父本,构建126份F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将亲... 【目的】进一步挖掘小麦穗长具有利用价值的数量遗传位点(QTL),同时深入探究穗长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为精细定位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20828为母本、SY95-71为父本,构建126份F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将亲本及其重组自交系分别于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生长季种植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试验基地、中国四川省崇州市试验基地、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试验基地以及孟加拉国库尔纳市试验田,调查7个不同环境下的穗长表型。利用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进行非条件QTL的定位,并分析其效应。分别以株高、穗茎长、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为条件,对定位到的主效QTL进行条件QTL分析,分析穗长与它们的遗传关系。【结果】通过非条件QTL定位到13个穗长QTL,分别位于1A、1D、2B、2D、4B、6D和7A染色体,LOD值为2.79—6.19,贡献率为5.35%—12.77%。其中,定位到3个稳定遗传的主效QTL:QSl-sau-2SY-2B、QSl-sau-2SY-2D.5和QSl-sau-2SY-4B,贡献率分别为6.54%—11.72%、10.16%—12.57%和5.35%—10.92%。这三个主效QTL在多环境分析中也可以检测到。进一步聚合分析表明,聚合QSl-sau-2SY-2B、QSl-sau-2SY-2D.5和QSl-sau-2SY-4B增效位点的株系穗长表型显著长于聚合任意2个主效QTL或仅含单个主效QTL增效位点的株系。同时,发现QSl-sau-2SY-2B对于株高、穗茎长、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均没有显著影响,QSl-sau-2SY-2D.5对于千粒重有显著影响,达到3.98%,而对于株高、穗茎长和每穗小穗数没有显著影响,QSl-sau-2SY-4B对于株高和穗茎长有极显著影响,分别达到-12.28%和-22.26%,而对于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条件QTL分析结果表明,在QTL水平上,QSl-sau-2SY-2B与株高和穗茎长无关,但受到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QSl-sau-2SY-2D.5与穗茎长、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无关,但受到株高的影响,QSl-sau-2SY-4B与穗茎长和千粒重无关,但受到株高和每穗小穗数的影响。【结论】定位到3个控制穗长且稳定遗传的主效QTL——QSl-sau-2SY-2B、QSl-sau-2SY-2D.5和QSl-sau-2SY-4B。其中,QSl-sau-2SY-2B可能为新的QTL,独立于株高和穗茎长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55K SNP芯片 穗长 非条件QTL 条件QTL
下载PDF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黄鑫 李聪 +6 位作者 吴坤燕 王岳 牟杨 唐华苹 唐力为 兰秀锦 马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9-807,共9页
株高和穗长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农艺性状。为进一步发掘控制株高和穗长的主效QTL,以硬粒小麦矮兰麦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F_(8)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5年8个生态环境的株... 株高和穗长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农艺性状。为进一步发掘控制株高和穗长的主效QTL,以硬粒小麦矮兰麦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F_(8)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5年8个生态环境的株高和穗长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和遗传解析。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株高和穗长均呈现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共检测到24个QTL,其中7个与株高相关,分布在2A、2B、4B、5A、6A和7A染色体上,可解释7.46%~20.03%的表型变异;17个与穗长相关,分布在2A、2B、3A、4A、4B、5A和6B染色体上,可解释6.52%~17.10%的表型变异。控制株高的QPh.sicau-AM-4B和QPh.sicau-AM-7A以及控制穗长的QSl.sicau-AM-2B.2和QSl.sicau-AM-4B.4能够同时在单环境和多环境分析中检测到,为稳定的主效QTL,分别解释了9.17%~20.03%、10.44%~14.48%、10.41%~16.29%和7.54%~11.70%的表型变异。此外,在RIL群体子代中存在超亲分离现象,进一步的QTL聚合效应分析表明,株高位点QPh.sicau-AM-4B和QPh.sicau-AM-7A的聚合或者穗长位点QSl.sicau-AM-2B.2和QSl.sicau-AM-4B.4的聚合均能极显著地提高株高和穗长表型,表明鉴定到的控制株高和穗长的QTL位点具有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野生二粒小麦 株高 穗长 QTL定位 QTL聚合
下载PDF
普通小麦TaGNOM1的分子鉴定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婷 涂洋 +3 位作者 李聪 刘航 兰秀锦 马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3-383,共11页
【目的】初步了解GNOM1基因在小麦中的可能的功能。【方法】对小麦同源基因TaGNOM1进行了结构、启动子调控区、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非生物胁迫表达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在"中国春"中对该基因的... 【目的】初步了解GNOM1基因在小麦中的可能的功能。【方法】对小麦同源基因TaGNOM1进行了结构、启动子调控区、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非生物胁迫表达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在"中国春"中对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TaGNOM1位于小麦第4同源染色体群(4A、4B和4D),其基因结构一致,包含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在所研究的物种中除大麦外,均包含有保守的功能域(Sec7)。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与其他组织相比GNOM1基因在小麦的穗、茎和根部,水稻的花药、穗及根部,以及大麦的花序轴表达更为丰富。公共数据库和RT-qPCR分析结果表明小麦TaGNOM1在高盐处理下,表达量受到正向调控;而在低温、ABA、干旱和高温处理下,受到负向调控。这些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小麦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调控。【结论】拓宽了对TaGNOM1基因的认识,对进一步研究其在小麦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TaGNOM1 基因结构 蛋白结构 转录因子 表达模式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一个小麦中水稻根系直系同源基因的分子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雪梅 李婷 +4 位作者 涂洋 兰秀锦 龚江洪 唐力为 马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分析水稻中OsRAA1在小麦中的同源基因TaRAA1的结构、进化、启动子调控区域、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非生物胁迫表达等,初步探索其在小麦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遗传转化研究其功能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获得TaRAA1的基... 【目的】分析水稻中OsRAA1在小麦中的同源基因TaRAA1的结构、进化、启动子调控区域、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非生物胁迫表达等,初步探索其在小麦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遗传转化研究其功能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获得TaRAA1的基因编码序列和蛋白结构,进一步分析其进化和表达模式,最后在"中国春"中进行RT-qPCR验证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非生物胁迫表达。【结果】TaRAA1被定位到小麦第三同源染色体(3A、3B和3D),在所有分析物种中均无内含子,其基因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在所研究的物种中除在水稻中检测到一个低复杂区域外,其他物种中均未检测到任何功能域。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TaRAA1基因主要在小麦的根部大量表达。公共数据库和RT-qPCR分析结果都表明小麦TaRAA1在高温、高盐、干旱处理下,表达量受到正向调控;而在低温和PEG处理下,表达受到负向调控。【结论】TaRAA1基因可能在小麦受到非生物逆境胁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Ta RAA1 根发育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大麦穗长和株高QTL的鉴定
7
作者 魏佳泰 刘航 +4 位作者 邓梅 唐华苹 牟杨 兰秀锦 马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7-324,共8页
为挖掘大麦穗长和株高的QTL位点,以1个大麦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inbredline,RIL)群体(以J36528和BMJ89为亲本,包含125个F_(10)代)为材料,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利用DArT标记构建的连锁图谱,结合4年2点共6个不同生态环境测得的穗长和株高表... 为挖掘大麦穗长和株高的QTL位点,以1个大麦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inbredline,RIL)群体(以J36528和BMJ89为亲本,包含125个F_(10)代)为材料,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利用DArT标记构建的连锁图谱,结合4年2点共6个不同生态环境测得的穗长和株高表型数据,鉴定大麦穗长和株高QTL。结果表明,共鉴定到3个穗长QTL和2个株高QTL,分别分布在2H、3H、6H和7H染色体上,其中,穗长位点Qsl.sicau-JB-2H在2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能够解释11.38%~14.66%的表型变异;Qsl.sicau-JB-7H在6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能够解释35.10%~46.34%的表型变异;而Qph.sicau-JB-6H仅在1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可解释17.99%的表型变异。株高位点Qph.sicau-JB-6H在5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能够解释16.36%~21.18%的表型变异;而Qph.sicau-JB-3H仅在1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可解释15.40%的表型变异。本研究为解析大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遗传机制以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穗长 株高 QTL
下载PDF
Rapid changes of microsatellite flanking sequence in the allopolyploidization of new synthesized hexaploid wheat 被引量:26
8
作者 ZHANG Lianquan LIU Dengcai +3 位作者 YAN Zehong lan xiujin ZHENG Youliang ZHOU Yongho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6期553-561,共9页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rapid changes of DNA sequence and gene expression oc- curred at the early stages of allopolyploid formation. In this study, we revealed the microsatellite (SSR) differences between newly form...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rapid changes of DNA sequence and gene expression oc- curred at the early stages of allopolyploid formation. In this study, we revealed the microsatellite (SSR) differences between newly formed allopolyploids and their donor parents by using 21 primer sets specific for D genome of wheat. It was indicated that rapid changes had occurred in the “shock” process of the allopolyploid formation between tetraploid wheat and Aegilops tauschii. The changes of SSR flanking sequence resulted in appearance of novel bands or disappearance of parental band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parental bands showed much higher frequencies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appearance of novel bands. Disappearance of the parental bands was not random. The frequency of disappearance in tetraploid wheat was much higher than in Ae. tauschii, i. e. the disappearance frequency in AABB genome was much higher than in D genome. Changes of SSR flanking sequence occurred at the early stage of F1 hybrid or just after chro- mosome doubling. From the above result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SSR flanking sequence region was very active and was amenable to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polyploidization. This suggested that SSR flanking sequence probably had special biological func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ploy- ploidization. The rapid and directional chang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polyploidization might con- tribute to the rapid evolution of the newly formed allopolyploid and allow the divergent genomes to act in harmo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zed hexaploid wheat genome evolution MICROSATELLITE ALLOPOLYPLOIDIZATION SS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