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45年来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
1
作者 张银国 陈建文 +9 位作者 龚建明 梁杰 廖晶 王建强 杨长清 赵青芳 孙晶 杨传胜 雷宝华 袁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共22页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简称青岛所)自1979年重建始,便开启了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工作的序幕。45年来,青岛所持续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黄东...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海洋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简称青岛所)自1979年重建始,便开启了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工作的序幕。45年来,青岛所持续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黄东海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评价、中国海域和海丝路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并于2019和2021年开展了2个航次的北印度洋重点海域联合地质科学考查。本文回顾了45年以来青岛所海域油气调查与研究历史,梳理了取得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技术、东部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地质新认识、印度扇近海盆地的科学考查发现与认识、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总体形势与战略性方向,梳理了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展望了油气调查主要领域和方向,这对进一步摸清海域油气资源家底、服务海域油气矿政管理和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 新区新层系 油气资源调查 战略研究
下载PDF
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建文 梁杰 +9 位作者 张银国 杨长清 袁勇 许明 王建强 雷宝华 李刚 杨艳秋 杨传胜 孙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共29页
2019年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根据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基本定位,按照"立足黄东海、面向中国海、辐射全球海"的空间业务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摸清中国海域油气... 2019年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根据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基本定位,按照"立足黄东海、面向中国海、辐射全球海"的空间业务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摸清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家底、掌握资源分布状况、实现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为己任,持续开展了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与黄东海盆地油气资源调查,大体分为海域及邻区沉积盆地对比研究、中国海域区域评价战略研究和黄东海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3个阶段。先后主持编制了中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动态)形势图,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动态分析和油气资源区域评价战略研究、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①海域油气资源早期评价技术和沉积盆地深部地震探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②中国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下一步的调查与勘探方向包括:新层系、近海天然气、富生烃凹陷潜山油气藏、南海深水油气、南海生物礁和非常规天然气;③明确了南黄海盆地的基底性质、海相盆地地层层序和构造区划、侏罗纪前陆盆地特征、海相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④明确了东海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层序、盆地结构和两期盆地性质、"大东海"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⑤发现了南黄海古生界古油藏。上述成果和认识为海洋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域 油气资源潜力 油气勘查战略领域 南黄海中-古生界 东海中生界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7
3
作者 许红 张威威 +5 位作者 季兆鹏 王黎 王晴 苏大鹏 雷宝华 杨艳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油气成藏动力学是动力学研究的前沿,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研究的热点,也是长期研究薄弱环节。通过井震解释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三大能量场: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的成藏动力学要素特... 油气成藏动力学是动力学研究的前沿,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成藏特征研究的热点,也是长期研究薄弱环节。通过井震解释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三大能量场: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的成藏动力学要素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具有地温梯度高特点,达36~40℃/km,且发现60个岩浆侵入岩,导致局部增温作用促进油气成藏;烃源岩热成熟度不一致性明显,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早期大春晓地区东北部和东南部成熟度高,其中,天外天构造和春晓-断桥构造烃源岩成熟时间最晩,大春晓构造烃源岩晚成熟;早、中期NNE向拉张应力场产生拉张正断层,有利于油气运移和保存;晩期NWW向张剪性应力场所形成平移断层有利于油气保存。区内发育典型超压并存在大型超压囊,提出了超压-压力囊模式,超压与断裂体系促进了油气运移。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阐述油气运移的时代、过程与结果。通过大春晓油气田含油气系统关键时刻和事件、成藏动力学机制与过程综合分析,建立了大春晓油气田成藏动力学模式和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成藏动力学 含油气系统事件 大春晓油气田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地震探测技术攻关历程及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建文 张异彪 +14 位作者 陈华 刘俊 何玉华 施剑 李斌 袁勇 梁杰 张银国 雷宝华 王建强 吴淑玉 吴志强 闫桂京 陈春峰 肖国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共17页
南黄海盆地是迄今为止中国近海唯一未发现油气田的大型沉积盆地,具有陆相中-新生界和海相中-古生界2套油气勘探层系。海相中-古生界厚度大、分布广,地震资料成像品质差一直是制约其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针对中-古生界的地震探测技术攻... 南黄海盆地是迄今为止中国近海唯一未发现油气田的大型沉积盆地,具有陆相中-新生界和海相中-古生界2套油气勘探层系。海相中-古生界厚度大、分布广,地震资料成像品质差一直是制约其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针对中-古生界的地震探测技术攻关经历了地震地质研究、技术攻关和技术突破与应用3个阶段。在第1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以区内地震地质条件与岩石物性分析为先导,以物探船不断更新和地震仪器设备升级换代为手段,以大量理论模拟、针对性室内物理模拟和持续海上试验为方法,通过采集参数不断优化,最终形成了以"高覆盖次数、富低频信号、强震源能量"为特征的"高富强"地震探测技术,突破了技术瓶颈。应用该技术,在原来为空白反射的崂山隆起发现了海相中-古生界3套可连续追踪对比的地震反射标志层组,识别出7个反射界面,建立了地层层序,揭示了残留盆地构造特征,预测了油气远景区,优选出高石稳定带为有利区带,圈定了重点构造,锁定了钻探目标,为南黄海盆地新层系油气勘查突破创造了条件,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高富强"地震探测技术对拓展中国海域找油空间、加快海域深部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具有类似地震地质条件海域的油气勘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探测 技术攻关 中-古生界 勘探历程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结构的识别:来自南黄海海域的证据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建文 许明 +2 位作者 雷宝华 施剑 刘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碰撞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在苏鲁造山带向海域延伸部分,一直缺乏相关地球物理资料来约束碰撞造山带的深部特征。本文总结了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的...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碰撞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在苏鲁造山带向海域延伸部分,一直缺乏相关地球物理资料来约束碰撞造山带的深部特征。本文总结了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的经典模型,根据南黄海海域最新二维地震反射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造山带南缘南黄海盆地中,扬子板块上、下地壳发生拆离,形成类似"鳄鱼嘴式"形态,华北板块向南楔入到扬子板块之中。在区域重磁异常图中,千里岩隆起带与苏鲁造山带具有相似的重磁异常分布,认为千里岩隆起带为华北-扬子碰撞造山带在海域上的延伸;在南黄海盆地北缘二维地震剖面中,千里岩隆起与南黄海盆地具有完全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南黄海盆地发育完整地层层序,而千里岩隆起内部反射杂乱,变形强烈。在南黄海盆地自西向东三条南北向地震剖面中,南黄海盆地与千里岩隆起带边界反射均具有南倾特征,表明扬子板块物质置于造山带之上;南黄海盆地北部烟台坳陷发育中侏罗统,约束华北-扬子碰撞所导致的挤压活动主要发生于晚三叠世。在千里岩隆起内部反射特征整体上具有背形形态,具有向北逆冲挤压特征,千里岩隆起内反射断续自南黄海盆地基底之下延伸至造山带近地表位置,形态类似于变质核杂岩从深部拆离到地表;千里岩隆起深部,在10 s深度附近可识别一系列近水平反射,具有莫霍面反射特征,莫霍面反射延伸至南黄海盆地北缘消失,推测千里岩隆起之下为华北板块地壳,而华北-扬子板块碰撞过程导致南黄海盆地之下莫霍面反射缺失。多方面的证据支持南黄海海域内扬子板块的"鳄鱼嘴式"地壳形态,以及华北板块地壳向南楔入到扬子板块地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 二维地震剖面 “鳄鱼嘴式”结构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印支运动在南黄海盆地的响应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杰 许明 +6 位作者 陈建文 张银国 王建强 雷宝华 袁勇 吴淑玉 李慧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2-259,共8页
南黄海盆地位于扬子地块东缘,占据了下扬子地块的主体,其构造演化过程可与中—上扬子区类比。南黄海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其中印支运动在盆地的定型及改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印支运动在盆地不同部位的... 南黄海盆地位于扬子地块东缘,占据了下扬子地块的主体,其构造演化过程可与中—上扬子区类比。南黄海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其中印支运动在盆地的定型及改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印支运动在盆地不同部位的构造响应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并不明确。依据南黄海盆地多年的研究成果,结合最新区域地震、钻井等资料,认为印支运动在南黄海盆地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构造表现。盆地中部崂山隆起受印支运动影响最弱,之后拉伸构造反转作用也相对最弱,南部青岛坳陷次之,而北部烟台坳陷受印支运动影响最强烈。从油气地质条件看,印支运动对不同期次油气藏具有不同影响,对下古生界油气藏具有调整改造作用,对于上古生界的圈闭具有定型作用。印支运动断裂系统对深部油气的疏导、储层裂缝的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印支运动 构造变形 油气地质条件
下载PDF
下扬子巢湖鼓地1井五峰-高家边组生物地层及部分笔石带缺失原因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文娟 陈建文 +1 位作者 雷宝华 张银国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7,共7页
鼓地1井位于安徽巢湖鼓山,该井开口层位即为高家边组地层,在770.5~1 234.5 m处钻遇高家边组(下段)和五峰组黑色笔石页岩,笔者据此开展了该井笔石生物地层研究及其部分笔石带缺失的原因分析。鼓地1井由下而上能鉴定出Dicellograptus comp... 鼓地1井位于安徽巢湖鼓山,该井开口层位即为高家边组地层,在770.5~1 234.5 m处钻遇高家边组(下段)和五峰组黑色笔石页岩,笔者据此开展了该井笔石生物地层研究及其部分笔石带缺失的原因分析。鼓地1井由下而上能鉴定出Dicellograptus complexus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WF2-WF3)、疑似Akidograptus ascensus带(LM2)、Coronograptus cyphus带(LM5)、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带(LM6,未见顶)4个生物地层单元。与下扬子区连续沉积的五峰-高家边组笔石生物带相比,鼓地1井缺少Metabo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Metabolograptus persculptus带(WF4-LM1)和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Cystograptus vesiculosus带(LM3-LM4)。分析认为,受"江南古陆"扩展的影响,鼓地1井可能在WF4-LM1时期存在沉积间断,并未接受沉积;而LM3-LM4在邻区可见,推测是由于鼓地1井位于逆冲推覆构造带上,受构造滑脱的影响致使该段地层缺失;这些原因也导致了该井五峰-高家边组有利黑色页岩厚度小。Coronograptus cyphus带和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带(LM5和LM6)厚度大,应是受逆冲推覆构造的影响,地层出现了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五峰组 高家边组 笔石带 下扬子地区
下载PDF
南黄海海域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明 陈建文 +2 位作者 雷宝华 施剑 刘鸿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4,共12页
南黄海盆地占据了下扬子板块的主体,自元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受到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太平洋板块多个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多期盆地演化阶段的叠合盆地。分析了南黄海盆地前人钻井资料及最新二维地震资料,并与下... 南黄海盆地占据了下扬子板块的主体,自元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受到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太平洋板块多个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多期盆地演化阶段的叠合盆地。分析了南黄海盆地前人钻井资料及最新二维地震资料,并与下扬子苏北盆地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对比,认为整个下扬子区域受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的影响,经历了中生代前陆盆地演化阶段。下扬子陆域部分地区发育相对完整的中生代沉积,记录了华北—扬子板块之间洋壳消减、陆陆碰撞、前陆盆地发育及碰撞后活动。而在下扬子对应海域延伸部分的南黄海盆地中,仅在盆地北部烟台坳陷东北缘通过钻井证实有侏罗纪前陆盆地地层,钻遇地层仅发育侏罗系上部陆相沉积,在地震剖面中可以解释出侏罗系下部海陆交互相地层,向上转变为陆相沉积地层。对比下扬子陆域与海域地层发育情况,华北—扬子板块碰撞造山过程对于下扬子整个区域的影响因地而异,在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时期南黄海盆地内沉积缺失,南黄海海域区处于广泛抬升状态,印支运动期间地层挤压活动强烈,烟台坳陷内海相地层中逆冲断层广泛发育。在南黄海盆地东北缘,前陆盆地侏罗系地层发育于南倾边界断层的上盘,认为南黄海盆地侏罗纪前陆盆发育的构造背景受到同期北侧千里岩超高压变质带从深部折返影响,随着千里岩隆起带的快速抬升,为南黄海盆地北缘提供了沉积空间及物源,沉积了大套的侏罗系前陆盆地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二维地震剖面 前陆盆地 构造背景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3
9
作者 雷宝华 张银国 +3 位作者 王明健 陈建文 梁杰 王文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崂山隆起海相地层作为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新层系,将是下一步油气战略发现和勘探认识突破的方向。综合近年来详查勘探的地震解释成果,划分该隆起北部为青峰变形带,南部为高石稳定带。指出青峰变形带整体为逆冲... 崂山隆起海相地层作为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新层系,将是下一步油气战略发现和勘探认识突破的方向。综合近年来详查勘探的地震解释成果,划分该隆起北部为青峰变形带,南部为高石稳定带。指出青峰变形带整体为逆冲和逆掩推覆体系,发育NE向逆断层;高石稳定带为弱变形稳定带,发育规模较小的NW向斜列断层。崂山隆起断裂走向有NE、NW和近EW向3组,边界断裂为近EW走向反转断裂。海相构造层变形具有北强南弱、西强东弱、上强下弱的特征。印支—早燕山期挤压推隆和晚燕山—喜马拉雅早期弱拉张/张扭作用下差异升降错断,形成了崂山断隆区,具有挤压、拉张、走滑和反转等4大构造样式。通过形成过程分析,揭示崂山隆起加里东期为古隆起;海西期为稳定地台;印支期可能为北部前陆盆地的前隆挠曲带,形成幅度增大的背斜;燕山早期为改造型断背斜;燕山中期崂山隆起基本定型;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隆升剥蚀,并发育局部小残凹;喜马拉雅晚期开始整体沉降。结合油气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崂山隆起南部的高石稳定带是海相油气勘探有利区带,海相下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变形改造较弱,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形成过程 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崂山隆起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Hydrocarb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Mesozoic–Paleozoic Marine Strata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 被引量:7
10
作者 YUAN Yong CHEN Jianwen +5 位作者 LIANG Jie XU Ming lei baohua ZHANG Yuxi CHENG Qingsong WANG Jianqi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329-1343,共15页
No substantial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of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esozoic-Paleozoic marine sedimentary formation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 is similar to ... No substantial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of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esozoic-Paleozoic marine sedimentary formation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 i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Sichuan Basin.Therefore,outcrop,drilling,and seismic data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Yangtze land area,and the hydrocarb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from multiple aspects,such as basin evolution and main source rocks,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preservation conditions,and structural traps.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main stages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the stable evolution stage of the Mesozoic-Paleozoic marine basin and the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 reformation and basin formation stage)were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four sets of main source rocks.Reservoirs dominated by carbonate rocks,three sets of capping beds with good sealing capability,relatively weak magmatic activity,and multiple types of structural traps jointly constituted relatively good hydrocarbon-reservoir-forming conditions.There were four sets of main source-reservoir-cap assemblages and three possible hydrocarbon reservoir types(primary residual-type hydrocarbon reservoir,shallow reformed-type hydrocarbon reservoir,and composite-type hydrocarbon reservoir)developed in the marine strata.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rine strata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Basin have relatively good hydrocarbon potential.The Laoshan Uplift is characterized by stable structure,complete preserved source reservoir cap assemblage,and large structural traps,and thus it is the preferred prospect zone for marine Paleozoic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CARB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exploration potential marine MESOZOIC-PALEOZOIC STRATA South Yellow Sea Basin
下载PDF
孟加拉深海扇大洋钻探研究:科学问题与钻探前景
11
作者 胡刚 杜学鑫 +7 位作者 祝文君 尚鲁宁 李攀峰 尉佳 孟元库 雷宝华 虞义勇 王小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共15页
孟加拉深海扇是连接高原与深海“源-汇”过程的转换带,不仅是板块漂移与碰撞过程的重要产物,而且其巨厚的沉积层是研究构造隆升与沉积演化等相关核心科学问题的天然“档案室”。前人基于钻探样品及地球物理资料,获取了孟加拉扇早渐新世... 孟加拉深海扇是连接高原与深海“源-汇”过程的转换带,不仅是板块漂移与碰撞过程的重要产物,而且其巨厚的沉积层是研究构造隆升与沉积演化等相关核心科学问题的天然“档案室”。前人基于钻探样品及地球物理资料,获取了孟加拉扇早渐新世以来沉积演化过程、90°E海岭性质与演化、南亚季风形成与变化等科学问题的重要认识。但埋藏于海底的大型线性基底性质的争议和扇体对隆升过程全时序沉积揭示的不足,直接制约了南亚季风形成时限、板块碰撞过程的构造特征和扇体物源时空转换等关键科学问题的揭示。因此,在存在构造隆升过程完整沉积记录并同时兼顾特殊构造地区开展大洋钻探,有利于上述科学问题的揭示。依据在扇体下游合理位置新近获取的高质量多道地震数据,查明了孟加拉深海扇下游地区的基底起伏、完整沉积层结构和构造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孟加拉深海扇全时序地层层序揭露不完整、玄武岩洋壳年龄和特殊构造性质等钻探科学目标,选取了该地区未来3个科学钻探井位,并分别对其开展了井位标定与岩性预测,钻探实施不仅对解决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地球系统科学前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服务我国自有大洋钻探船钻探井位储备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过程 深海钻探 构造演化 高原隆升 孟加拉深海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