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比施肥对不同川黄柏种源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雷俊杰 王利宝 +4 位作者 李宇昊 简佶沛 张兵 管晶晶 朱宇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72,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配比施肥对3个川黄柏种源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为川黄柏的科学应用提供适宜的种源与施肥方案。【方法】以1年生3个川黄柏种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27(313)正交试验设计,对3个种源进行配比施肥试验,测定其生长... 【目的】探究不同配比施肥对3个川黄柏种源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为川黄柏的科学应用提供适宜的种源与施肥方案。【方法】以1年生3个川黄柏种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27(313)正交试验设计,对3个种源进行配比施肥试验,测定其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和生理特性指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及隶属函数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配比施肥能显著促进川黄柏苗高、地径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酶活性(SOD、NR、GS),对抑制丙二醛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效果明显。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种源综合表现最差的均为CK,其中重庆江津种源在T6(N2P3K1)处理下综合表现最好;湖北恩施种源在T4(N2P1K2)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佳;湖南湘西种源在T8(N3P2K1)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优。【结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以改善川黄柏幼苗的生理代谢水平,促进苗木生长发育。研究表明3个川黄柏种源中湖北恩施种源综合表现最佳,为优选栽培种源,其次为湖南湘西及重庆江津种源。本试验条件下,生产上适宜重庆江津种源的最佳氮磷钾施入量为尿素6 g·株^(-1)、过磷酸钙5 g·株^(-1)、氯化钾2 g·株^(-1);湖北恩施种源为尿素6 g·株^(-1)、过磷酸钙1 g·株^(-1)、氯化钾3 g·株^(-1);湖南湘西种源为尿素8 g·株^(-1)、过磷酸钙3 g·株^(-1)、氯化钾2 g·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柏 配比施肥 生长指标 生理特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喀什地区耐盐碱冬小麦品种(系)筛选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昌文 张胜全 +7 位作者 雷均杰 台外库力·吾斯曼 聂石辉 曲曼姑丽·库尔班 热依汉古丽·托合提夏 朱明慧 张永强 龚举武 《中国种业》 2024年第9期77-83,共7页
为筛选适宜喀什乃至南疆种植的耐盐碱小麦新品种,2022-2023年度自新疆内外引进耐盐碱品种(系)75个,以新冬20为对照,通过变异系数、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种(系)在新疆喀什地区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 为筛选适宜喀什乃至南疆种植的耐盐碱小麦新品种,2022-2023年度自新疆内外引进耐盐碱品种(系)75个,以新冬20为对照,通过变异系数、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品种(系)在新疆喀什地区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间穗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而生育期和灌浆时间的差异较小;相关性分析指出,小麦产量与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灌浆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浆时间与灌浆速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2.02%,其中灌浆速度、灌浆时间和产量为主要指标;聚类分析将75个小麦品种(系)分为3大类群,其中亚群II1为超高产型品种(系),有中麦29、华麦9518、鑫麦807、百农1811、济农17、洛旱22、石麦0358、航麦2317、洛麦37和新冬60,平均产量为655.14kg/667m^(2),较新冬20平均增产10.85%,这些品种(系)产量较高、灌浆时间较长、灌浆速度较快、有效穗数较多,可作为今后重点研究及审定推广的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地区 耐盐碱 冬小麦 品种筛选
下载PDF
遮阴程度对小麦旗叶内源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张永强 雷钧杰 +3 位作者 陈传信 徐其江 聂石辉 段留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4-1341,共8页
为探究不同遮阴程度下小麦旗叶内源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光合参数相关关系,于2019-2020年,采用不同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模拟果树不同程度遮阴,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拔节期遮阴10%+抽穗期遮阴25%(S1)、拔节期遮阴20%+抽穗期... 为探究不同遮阴程度下小麦旗叶内源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光合参数相关关系,于2019-2020年,采用不同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模拟果树不同程度遮阴,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拔节期遮阴10%+抽穗期遮阴25%(S1)、拔节期遮阴20%+抽穗期遮阴50%(S2)、拔节期遮阴30%+抽穗期遮阴75%(S3)和自然光对照(S0)4个不同程度遮阴处理,分析了遮阴程度对小麦旗叶内源激素含量、酶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小麦旗叶内源激素Zt、IAA和GA_(3)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均以S1处理最低,而ABA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以S1处理最高;POD、APX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以S2处理最高;CAT和GR活性则呈先降后升趋势,且均以S3处理最高;SOD活性以S2处理最大,S3处理次之,S1最小。小麦旗叶P_(n)、G_(s)和T_(r)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均逐渐降低,而C_(i)呈增大趋势。与S0处理相比,旗叶RuBPCase活性在S1和S2处理下降低,S3处理下明显升高;遮阴提高了旗叶PEPCase的活性,以S2处理最高。S0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8467.70 kg·hm^(-2)),S1、S2和S3处理的产量较S0处理分别降低26.56%、52.22%和69.13%。综合来看,在南疆麦区果树对下层小麦遮阴程度未达到或达到S1时可以种植小麦,遮阴程度达到S2时勉强可以种植小麦,遮阴程度达到S3时不建议种植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程度 小麦 内源激素 抗氧化酶活性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杀虫剂减施和添加助剂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蚜虫防效的影响
4
作者 沈煜洋 洪高洁 +4 位作者 范贵强 陈利 雷钧杰 李广阔 高海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57-2268,共12页
【目的】研究杀虫剂减量施用及添加助剂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蚜虫防效的影响,为杀虫剂减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点调查各处理施药前后麦蚜的种群数量,评价5种常用杀虫剂减施及添加增效剂‘激健’对红枣-小麦间作麦... 【目的】研究杀虫剂减量施用及添加助剂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蚜虫防效的影响,为杀虫剂减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点调查各处理施药前后麦蚜的种群数量,评价5种常用杀虫剂减施及添加增效剂‘激健’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蚜虫防效的影响。【结果】药后7 d,22%噻虫·高氯氟SC减量20%~40%对麦蚜的防效为91.88%~94.22%,22%氟啶虫胺腈SC减量20%~40%对麦蚜的防效为89.30%~94.11%,70%噻虫嗪WG减量20%~40%对麦蚜的防效为80.08%~83.82%,与常规用量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供试药剂减量20%~40%时添加增效剂‘激健’对麦蚜的防效无显著影响。【结论】7 d内对麦蚜的控制达到较高水平,选择22%噻虫·高氯氟SC、22%氟啶虫胺腈SC或70%噻虫嗪WG减施40%人工喷雾即可。14 d内维持较好效果,5种杀虫剂减量施用20%~40%均可。在新疆南疆红枣-小麦间作田内人工喷雾防治小麦蚜虫时,可不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小麦间作 杀虫剂 增效剂 减量施用 防治效果
下载PDF
高效大流量排水泵内部流动特性
5
作者 刘吉飞 纪志远 +4 位作者 雷俊杰 郝孟江 陈巍 谢磊 王勇 《中国海洋平台》 2024年第5期71-77,共7页
为进一步理解排水泵的内部流动特性,以离心式排水泵水力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离心式排水泵水力模型的内部流场进... 为进一步理解排水泵的内部流动特性,以离心式排水泵水力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离心式排水泵水力模型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将通过数值计算获得的水力性能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当流量较小时,泵内部存在流动旋涡,随着流量增大,流动旋涡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叶轮径向力随流量增大而减小,轴向力随着流量增大而递增,且叶轮径向力具有较大幅值的周期性变化,而叶轮轴向力周期波动的幅值较小;泵内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主频为1倍叶频,且高幅压力脉动均集中在低频区,主频脉动幅值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证明了排水泵的内部流动特性,可为同类泵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泵 数值模拟 内部流动机理 损失特性
下载PDF
一体化匀播技术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永强 方辉 +5 位作者 范贵强 陈传信 陈兴武 雷钧杰 赛力汗·赛 薛丽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7-433,共7页
【目的】研究一体化匀播栽培技术对新疆南疆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一体化匀播和常规条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产... 【目的】研究一体化匀播栽培技术对新疆南疆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一体化匀播和常规条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与条播相比,匀播处理有利于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提高,增大了叶面积指数(LAI),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有效提高了籽粒产量。与常规条播相比,匀播处理节省整地、撒肥及播种作业费1320元/hm^2,节约肥料投入成本421.5元/hm^2;2年籽粒产出效益分别增加了5.93%(2017年)和22.75%(2018年)。【结论】冬小麦一体化匀播具有高产、节本增效、肥料利用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匀播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延长南部低渗透储层天然裂缝定量识别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永东 雷俊杰 +3 位作者 樊万红 林利飞 胡国祥 谯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2-327,共6页
通常天然裂缝的定量识别是借助三维地震数据体建立三维裂缝模型,但在地表等条件恶劣的工区,三维地震数据质量往往较差,无法建立三维裂缝模型。文中以延长组南部地层为例,提出了一套在三维地震数据缺失情况下的天然裂缝定量识别技术。首... 通常天然裂缝的定量识别是借助三维地震数据体建立三维裂缝模型,但在地表等条件恶劣的工区,三维地震数据质量往往较差,无法建立三维裂缝模型。文中以延长组南部地层为例,提出了一套在三维地震数据缺失情况下的天然裂缝定量识别技术。首先,利用成像测井对工区内的裂缝进行定量识别描述,确定常规测井系列对裂缝响应敏感的测井类型,建立微电极测井裂缝识别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工区内的单井进行裂缝识别,再使用岩心描述资料对单井识别裂缝进行进一步标定,获得单井裂缝定量参数。结合野外地质勘测对研究区域内天然裂缝的产状及横纵向的分布特征描述,借助裂缝随机建模技术构建三维裂缝模型,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天然裂缝识别 微电极测井 三维裂缝模型
下载PDF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薛丽华 赵连佳 +5 位作者 陈兴武 孙诗仁 张宏芝 赛力汗 雷钧杰 张永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0期11-16,共6页
在田间研究了5种施氮量N_0(0 kg/hm^2)、N_1(90 kg/hm^2)、N_2(180 kg/hm^2)、N_3(270 kg/hm^2)、N_4(360 kg/hm^2)处理对‘新冬18号'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增加施氮量,增加孕穗期... 在田间研究了5种施氮量N_0(0 kg/hm^2)、N_1(90 kg/hm^2)、N_2(180 kg/hm^2)、N_3(270 kg/hm^2)、N_4(360 kg/hm^2)处理对‘新冬18号'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增加施氮量,增加孕穗期旗叶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春季总光合势。孕穗期施氮肥延缓旗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的衰减;孕穗后均以N_3、N_4的旗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春季总光合势较高,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也以N_3、N_4较高。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增加,氮肥利用效率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增加施氮量使旗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增加及其功能期的延长是‘新冬18号’增产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施氮量在180~270 kg/hm^2范围内,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为6.9 kg/kg,可满足‘新冬18号’产量为8004.85 kg/hm^2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光合特性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播期对南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永强 杜孝敬 +4 位作者 陈传信 徐其江 聂石辉 雷钧杰 刘昌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99-1606,共8页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迟播期对新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南疆一年两熟地区大田条件下,于2020年10月5日(S_(1))、10月10日(S_(2))、10月15日(S_(3))、10月20日(S_(4))、10月25日(S_(5))5个播期下种植新冬60和新冬20,比较...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迟播期对新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南疆一年两熟地区大田条件下,于2020年10月5日(S_(1))、10月10日(S_(2))、10月15日(S_(3))、10月20日(S_(4))、10月25日(S_(5))5个播期下种植新冬60和新冬20,比较分析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产量、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冬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逐渐降低,且新冬20的降幅高于新冬60;播期对两品种的穗粒数影响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随着播期推迟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播期对新冬60的湿面筋含量及新冬20的沉降值影响不显著;面团弱化度随播期推迟逐渐降低,拉伸面积、延伸度、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的变化规律与其相反,表现为S_(1)>S_(2)>S_(3)>S_(4)>S_(5)。千粒重与沉降值、延伸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播期对南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存在不同步性,早播(10月5日)可获得高产的同时得到较佳的品质;晚播(10月25日)会减产,但可增加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产量 品质 南疆
下载PDF
追氮时期及比例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永强 张璐 +5 位作者 徐珊 陈传信 陈兴武 雷钧杰 赛力汗·赛 薛丽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5期1-6,共6页
为研究不同追氮时期追氮比例对滴灌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在滴灌条件下,以小麦‘新冬18号’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300 kg/hm2条件下,设置5个氮肥追施处理[拔节:孕穗6:4(F1处理)、起身:拔节:开花2:4:4(F2处理)、拔节:孕穗:开花4:... 为研究不同追氮时期追氮比例对滴灌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在滴灌条件下,以小麦‘新冬18号’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300 kg/hm2条件下,设置5个氮肥追施处理[拔节:孕穗6:4(F1处理)、起身:拔节:开花2:4:4(F2处理)、拔节:孕穗:开花4:4:2(F3处理)、起身:拔节:孕穗:开花2:4:2:2(F4处理)、起身:拔节:孕穗:开花2:2:2:4(F5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调节氮肥追施时期及比例有利于调节小麦的生长及产量,F4处理能减缓叶片SPAD值的下降速度,还能有效提高小麦千粒重、收获指数、地上部分生物总量,最高产量为F4处理,产量达8016.67 kg/hm2,分别显著高于F1、F2处理6.4%和6.7%(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追施时期以起身、拔节、孕穗、开花期均追肥(F4、F5处理)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与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运筹 滴灌 产量 生长发育 SPAD值
下载PDF
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永红 雷钧杰 +5 位作者 张永强 陈传信 方辉 范贵强 丁银灯 黄天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69-2175,共7页
【目的】研究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冬40号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田,设置5个密度分别为450×10^(3)株/hm^(2)(M_(1)),525×10^(3)株/hm^(2)(M_(2)),600×10^(3)株/hm^... 【目的】研究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冬40号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田,设置5个密度分别为450×10^(3)株/hm^(2)(M_(1)),525×10^(3)株/hm^(2)(M_(2)),600×10^(3)株/hm^(2)(M_(3)),675×10^(3)株/hm^(2)(M_(4)),750×10^(3)株/hm^(2)(M_(5)),研究核桃不同冠区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对密度的响应。【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冠下区冬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远冠区,小麦旗叶的P_(n)、T_(r)、G_(s)和产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指标基本在M_(2)处理达到最大,且冠下区各密度处理冬小麦旗叶P_(n)、T_(r)和G_(s)均低于相应远冠区。籽粒产量,冠下区M_(1)(450×10^(3)株/hm^(2))处理最高为3212.19 kg/hm^(2),远冠区M_(2)(525×10^(3)株/hm^(2))处理最高为3911.12 kg/hm^(2)。【结论】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冠下区冬小麦应采取稀播,密度应控制在450×10^(3)株/hm^(2)以内,远冠区冬小麦适宜密度为525×10^(3)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麦间作 密度 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氮肥增效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对冬小麦叶片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永强 陈传信 +3 位作者 徐其江 聂石辉 雷钧杰 刘昌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9-1325,共7页
【目的】研究氮肥增效剂在小麦氮肥减施上的应用效果,为氮肥增效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在冬小麦生产中提供指导。【方法】2020~2021年度在大田条件下,以氮肥增效剂(CP)为材料,设置5个氮肥减量配施处理(减氮5%+CP、减氮15%+CP、减氮25%+CP、减... 【目的】研究氮肥增效剂在小麦氮肥减施上的应用效果,为氮肥增效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在冬小麦生产中提供指导。【方法】2020~2021年度在大田条件下,以氮肥增效剂(CP)为材料,设置5个氮肥减量配施处理(减氮5%+CP、减氮15%+CP、减氮25%+CP、减氮35%+CP、减氮45%+CP)、1个常规模式和1个不施氮(对照),共计7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叶片SPAD值、光合生理、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使用氮肥增效剂(CP)条件下,减氮5%~25%时冬小麦的旗叶SPAD值仍有提高,减氮35%~45%时降低了冬小麦旗叶SPAD值;冬小麦旗叶Pn、Tr、Gs,在减氮5%时均有明显提高,减氮15%时略有提高,减氮25%时略有降低,减氮35%~45%时明显降低;冬小麦旗叶Ci与Pn、Tr、Gs基本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减氮模式下,CP提高冬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但减轻了千粒重。与常规模式相比,减氮5%~25%时小麦增产幅度在1.60%~5.88%,减氮35%~45%时小麦产量降低了6.22%~19.32%。与常规模式相比,CP提高了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结论】氮肥减量15%~25%配施氮肥增效剂时冬小麦仍有增产,可实现冬小麦减氮不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冬小麦 氮肥减施 生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FPSO上部模块管道支架位移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久欢 雷俊杰 纪志远 《石油工程建设》 2018年第5期32-36,共5页
FPSO服役期内,由于海浪和海风的影响,船体在压载、操作和拖航工况下发生中垂/中拱,船体变形带动上部模块运动,并通过生根在上部模块的支架而作用在管道上,使管道产生位移。为了保证FPSO安全连续运行,FPSO上部模块管道应力分析除了考虑... FPSO服役期内,由于海浪和海风的影响,船体在压载、操作和拖航工况下发生中垂/中拱,船体变形带动上部模块运动,并通过生根在上部模块的支架而作用在管道上,使管道产生位移。为了保证FPSO安全连续运行,FPSO上部模块管道应力分析除了考虑管道重量、温度、压力等常规载荷外,还需要重点考虑船体变形引起的管道支架位移的影响。目前国内介绍FPSO上部模块管道支架位移计算的文献较少,因此结合FPSO项目实例,详细介绍了FPSO上部模块管道支架位移计算的两种方法:线性插值法和软件模拟法,以及通过Excel从CAESAR Ⅱ软件快速导入/导出管道支架位移数据的方法,以供其他FPSO项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 中垂/中拱 船体变形 管道支架位移 线性插值法 软件模拟法
下载PDF
栈桥结构对栈桥管道应力影响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俊杰 程久欢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4期13-18,共6页
在海上油气田群开发中,两个平台在风、波浪、船舶靠泊等载荷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通过与平台连接的栈桥带动栈桥管道运动。为了保证平台安全生产,需对栈桥管道应力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工程公司通常忽略了栈桥结构对栈桥管道... 在海上油气田群开发中,两个平台在风、波浪、船舶靠泊等载荷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通过与平台连接的栈桥带动栈桥管道运动。为了保证平台安全生产,需对栈桥管道应力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工程公司通常忽略了栈桥结构对栈桥管道应力的影响,或将栈桥结构模拟为无质量刚性件导致应力分析结果不够真实。以某海上油田项目中平台栈桥管道为例,应用CAESARⅡ软件详细介绍了在栈桥管道模型中导入栈桥结构的模拟方法,总结了栈桥上管道支架的位移分配规律,对比分析了管道模型与联合模型计算应力比、支架载荷、法兰泄漏和管道固有频率的差异,为以后栈桥管道设计和分析计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ESAR 栈桥管道 栈桥结构 栈桥位移 约束刚度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南部探区致密油藏体积压裂参数优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闫新智 雷俊杰 任剑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5期113-120,82,共9页
致密油气藏的开发一般是通过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储层改造,而南部探区致密油藏存在低孔、低渗、低压等特点,此类油藏流体由基质向裂缝的流动能力差,常规压裂技术很难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只能采取体积压裂的增产措施。为了实现南部探区致密... 致密油气藏的开发一般是通过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储层改造,而南部探区致密油藏存在低孔、低渗、低压等特点,此类油藏流体由基质向裂缝的流动能力差,常规压裂技术很难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只能采取体积压裂的增产措施。为了实现南部探区致密油藏的增产,探索南部探区致密油藏体积压裂参数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工区储层物性特征、声波时差实验、电阻率特征提出了南部探区压裂选井选层的地质依据。研究表明长7层位选井选层依据为Δt>223、RT>52、孔隙度>6.6%、渗透率>0.18、含油饱和度>30%;南部探区射孔参数优化结果为射孔方位角小于60°、射孔孔数为13孔/m、射孔孔眼直径为12~14 mm、射孔深度为0.8~1 m。优化的南部探区体积压裂施工排量为8~10 m3/min、压裂液规模为500~700 m3、滑溜水百分比为32%~36%、胍胶压裂液比例为32%~40%、平均砂液比13%~14%。以上研究成果为南部探区致密油藏各体积压裂井的压裂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压裂 参数优化 南部探区
下载PDF
基于激光光斑分时方法的弹目测角途径设计
16
作者 陈文建 孙卫平 +4 位作者 丁天宝 雷俊杰 段园园 李刚 韩耀锋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4-100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电方法解决多发导弹测角的技术途径。示踪器向地面发射的脉冲光被跟踪目标的摄像机接收,解算出光斑和目标的偏角,形成制导修正依据;借助时序控制,使示踪器发光与相机曝光同步;设置各枚示踪器发光顺序,使摄像机每个曝光... 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电方法解决多发导弹测角的技术途径。示踪器向地面发射的脉冲光被跟踪目标的摄像机接收,解算出光斑和目标的偏角,形成制导修正依据;借助时序控制,使示踪器发光与相机曝光同步;设置各枚示踪器发光顺序,使摄像机每个曝光期内,只有目标或指定的导弹光斑进入,通过对像机视频图片的编组,可形成各枚导弹与目标的序列图片,实现各枚导弹独立制导。通过试验,在PM2.5指数为120的情况下,传输距离达到9 000 m,并实现100 Hz双光源切换,编码精度达到1μs。该模式可满足探测距离和导弹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 弹目测角 激光光斑 视频编组 图像坐标解算
下载PDF
3种种衣剂对冬小麦雪腐(霉)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17
作者 高海峰 白微微 +7 位作者 陈利 沈煜洋 杨安沛 张航 雷钧杰 刘恩良 王剑 李广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18-2324,共7页
【目的】研究筛选开展防治小麦雪腐(霉)病的田间药剂,为新疆地区小麦雪腐(霉)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调查各处理小麦雪腐(霉)病发生情况及1 m双行内小麦总茎数、发病茎数,测量小麦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结果... 【目的】研究筛选开展防治小麦雪腐(霉)病的田间药剂,为新疆地区小麦雪腐(霉)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调查各处理小麦雪腐(霉)病发生情况及1 m双行内小麦总茎数、发病茎数,测量小麦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结果】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 kg种子处理小麦返青总茎数分别为(220.33±9.82)和(202.67±7.84)株/0.3 m^2,显著高于CK处理的返青总茎数,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返青总茎数。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小麦整株鲜重为(6.79±0.33)和(7.35±0.05)g/株,显著高于或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CK处理的小麦整株鲜重。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对小麦雪腐(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8.03%和79.63%,显著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高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无异常影响,无药害。【结论】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返青总茎数,显著提高了小麦根系生长,起到健苗壮苗的作用。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按照200~400 mL/100kg种子拌种,可有效防治新疆地区冬小麦雪腐(霉)病的发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种衣剂 小麦雪腐(霉)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6段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世加 雷俊杰 +5 位作者 刘春 姚泾利 李勇 李士祥 苏恺明 肖正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1-253,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6段紧邻长7段优质烃源岩,但油藏分布不均匀、油水分布复杂。通过大量岩心观察和裂缝统计,结合储集层物性、压汞数据、测井资料以及地球化学参数等综合分析,通过东西部含油区和中部出水区砂体发...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6段紧邻长7段优质烃源岩,但油藏分布不均匀、油水分布复杂。通过大量岩心观察和裂缝统计,结合储集层物性、压汞数据、测井资料以及地球化学参数等综合分析,通过东西部含油区和中部出水区砂体发育规模、储集层物性、源储间泥质纹层和裂缝发育对比分析,明确研究区东、中和西部不同区块成藏差异,总结双物源沉积背景下的油气运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吴起地区东、西部区块原油姥植比和甾烷存在差异,油气主要以垂向运移为主。优质的烃源岩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为研究区油藏大面积发育奠定了基础。垂向上,砂体发育规模与储集层物性差异控制了延长组6段不同亚段的油气富集程度;平面上,油气富集程度主要受砂体连通性、源储间泥质纹层、储集层物性以及裂缝等因素的控制。东、西部富含油区单砂体厚度大、泥质含量低、储集层物性好、非均质性弱、泥质纹层少且裂缝发育,有利于油气垂向运聚与成藏。中部物源沉积交汇区单砂体薄而多,岩性、物性变化快,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砂体连续性差,源储间泥质纹层发育,裂缝不发育,阻碍了油气垂向运移,导致油气富集程度低。对于陆相多物源复杂致密储集层而言,不应只考虑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层,更应重点考虑源储接触关系以及裂缝对油气运移富集的影响。该认识对研究区以及类似地区油气富集带及甜点预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6段 油藏分布 成藏差异 姬塬—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矮壮素滴施量对滴灌冬小麦茎秆特征及其抗倒伏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康靓 张娜 +3 位作者 张永强 陈传信 雷钧杰 徐文修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分析矮壮素滴施量对滴灌冬小麦茎秆特征及其抗倒伏性的影响,研究滴灌冬小麦抗倒伏的矮壮素最佳滴施量,为新疆滴灌小麦抗倒伏及其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5个不同矮壮素滴施量,分别为0... 【目的】分析矮壮素滴施量对滴灌冬小麦茎秆特征及其抗倒伏性的影响,研究滴灌冬小麦抗倒伏的矮壮素最佳滴施量,为新疆滴灌小麦抗倒伏及其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5个不同矮壮素滴施量,分别为0 mL/hm^(2)(D_(0))、1500 mL/hm^(2)(D_(1))、3000 mL/hm^(2)(D_(2))、4500 mL/hm^(2)(D_(3))、6000 mL/hm^(2)(D_(4))及对常规喷施用量3000 mL/hm^(2)(CK),分析不同处理对滴灌冬小麦株高、茎粗、重心高度、茎秆机械强度、基部节间充实度、茎秆抗倒伏指数及田间倒伏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矮壮素滴施量的增加,滴灌冬小麦株高、基部节间长和重心高度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茎秆抗倒伏指数呈上升趋势。田间倒伏率随着矮壮素滴施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CK相比,D_(2)、D_(3)、D_(4)处理的均明显降低。籽粒产量以D_(3)处理为最高,为8098.9 kg/hm^(2),分别较D_(0)、D_(1)、D_(2)、D_(4)、CK提高了12.21%、6.53%、3.75%、5.74%、6.51%。【结论】矮壮素滴施用量为4500 mL/hm^(2)时,滴灌冬小麦茎秆高度适宜,重心高度比相对较低,抗倒伏指数相对较高,籽粒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 矮壮素 茎秆特征 抗倒伏能力
下载PDF
深水半潜平台船体管道应力分析
20
作者 纪志远 雷俊杰 +2 位作者 刘吉飞 程久欢 郝孟江 《石油工程建设》 2022年第1期5-8,共4页
深水半潜平台作为大型深水浮式结构物,是集油气处理、储卸油、供电、人员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深海油气综合开发处理中心,国内针对深水半潜平台的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深水半潜平台船体管道应力分析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CA... 深水半潜平台作为大型深水浮式结构物,是集油气处理、储卸油、供电、人员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深海油气综合开发处理中心,国内针对深水半潜平台的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深水半潜平台船体管道应力分析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CAESAR Ⅱ软件,以ASME B31.1为计算评判标准,研究了适用于船体管道应力分析的计算标准,给出了适用于恶劣环境与复杂船体变形条件下的船体管道载荷,编制了船体管道应力分析工况,完成了对船体超高穿舱立管、四边形非金属压载系统、船舷外SCR立管的设计校核,设计了适用于深水半潜平台船体结构特点的新型管支架,并应用于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半潜平台中,为今后深水半潜平台船体管道设计提供依据,还可为同行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半潜平台 船体管道 CAESARⅡ 应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