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纤维蛋白原的胶原膜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杨平 雷智杰 +3 位作者 于江林 邱旭升 陈一心 戚晓阳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研究负载纤维蛋白原的胶原膜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胶原膜组、负载纤维蛋白原胶原膜组。术后第8周取患侧股骨行Micro-CT分析骨痂形成情况。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研究负载纤维蛋白原的胶原膜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胶原膜组、负载纤维蛋白原胶原膜组。术后第8周取患侧股骨行Micro-CT分析骨痂形成情况。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分为成骨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成骨诱导组、纤维蛋白原+PNU-74654+成骨诱导组。BCIP/NBT染色法检测BMSC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s,ALP)水平,Wsetern blot分别检测成骨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1)、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β-Catenin的蛋白表达。结果Micro-CT显示术后2个月大鼠股骨骨折端的骨痂形成量,负载纤维蛋白原胶原膜组显著多于胶原膜组和对照组。ALP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能够促进成骨表,且纤维蛋白原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成骨指标的表达,而使用PNU-74654(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后成骨指标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负载纤维蛋白原的胶原膜能加速骨折愈合。纤维蛋白原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促进BMSC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胶原膜 骨折愈合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同伴支持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雷志洁 尹敏 +1 位作者 李红芳 李俊华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3期254-258,共5页
背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是其康复的重要内容,同伴支持服务作为一种康复方式,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为促进慢性精神分裂... 背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是其康复的重要内容,同伴支持服务作为一种康复方式,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为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2周、每周1~2次的同伴支持服务,对照组在研究结束后接受相同的同伴支持服务。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12周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结果治疗第8周和第12周末,研究组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420、-2.814,P<0.05或0.01),研究组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057、-2.322,P均<0.05)。结论同伴支持服务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支持服务 慢性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功能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为例
3
作者 何冬康 李骏鹏 +1 位作者 类志杰 关来德 《时代汽车》 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前,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许多智能制造企业对其应用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的需求迅速增长。在高职院校综合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对《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课程的综合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工业机器... 目前,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许多智能制造企业对其应用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的需求迅速增长。在高职院校综合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对《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课程的综合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一体化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应采取一体化整合课程和以赛促教的方法,以弥补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一体化课程 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抑制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莹莹 刘惊涛 +5 位作者 雷志杰 张海萍 邰千慧 崔巍 吴开春 惠晓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抗血管生成 GX1二聚体 GX1单体
下载PDF
一种防碰撞卡尔曼滤波同步定位算法
5
作者 雷智杰 沈重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349-355,共7页
提出一种防碰撞可纠错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新提出的防碰撞卡尔曼滤波算法采取了不可信输入鉴别,引入了偏离指标作为不可信数据的门限值,在错误发生时可以快速地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防止较大错误的发生.经过仿真测试和搭建实际测试平台验证... 提出一种防碰撞可纠错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新提出的防碰撞卡尔曼滤波算法采取了不可信输入鉴别,引入了偏离指标作为不可信数据的门限值,在错误发生时可以快速地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防止较大错误的发生.经过仿真测试和搭建实际测试平台验证,防碰撞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取得更好的时钟同步精度和更强的系统鲁棒性,主从基站时钟同步性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防碰撞卡尔曼滤波 时钟同步 偏离指标
下载PDF
农作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雷志洁 焦瑞瑞 赵东娟 《四川精神卫生》 2018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农作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农作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坚持原抗精神病药物及工娱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农作治疗,均治疗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6、12月后,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患者的阴性症状;治疗前及治疗12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SANS和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6、12月后,研究组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治疗12月后,研究组GQOLI-74总评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0. 01)。结论在抗精神药物及工娱治疗基础上,联合农作治疗有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农作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Highly band-selective meta-surfaces exhibiting perfect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and concurrent visible band sensing:A numerical study 被引量:1
7
作者 lei zhijie QIAN XiaoShi +1 位作者 JIANG Kun MENG Gu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809-816,共8页
We report a highly band-selective,bifunctional meta-surface that serves as an ultra-wide perfect absorber for near-infrared(NIR)band and a visible-band sensor,based on a rational design strategy involving stacking and... We report a highly band-selective,bifunctional meta-surface that serves as an ultra-wide perfect absorber for near-infrared(NIR)band and a visible-band sensor,based on a rational design strategy involving stacking and/or grating of metals,inorganic insulators,and stimuli-responsive materials.PNIPAAm-based hydrogel was utilized as a layer of stimuli-responsive insulator,which is allowed to reversibly swell and collapse in one dimension in response to stimuli such as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chemical environment to empower the sensing capability in the visible band,with the perfect absorption in NIR region intact.The average absorption reached an impressive 99.4%from 780 to 2500 nm,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synergy of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LSP),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PSP),and cavity mode.The reported bi-functional meta-surface is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for band-selective solar energy harvesting,naked-eye sensing,and adaptive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l meta-surfaces ABSORBER sens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