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徐芳 姚凯 +2 位作者 陈书洁 陈小平 李秉远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共1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这为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了基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这为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了基本遵循。构建新质人才生态系统、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构成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脉络,可见,教育、科技、人才的相互支撑与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及科技、人才、创新的彼此互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的最重要抓手。有鉴于此,《人口与经济》特别约请我国人才学者就“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议题展开集中探讨,旨在阐明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人才理念彼此之间的关联,以及人才发展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推进作用,并基于人才发展视角指明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急需关注的诸多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才 高质量发展 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
下载PDF
基于生态地理多要素综合分析的我国陆域生态地理区划优化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孔凡婕 王芳 +2 位作者 葛全胜 李炳元 梁梦茵 《自然资源情报》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作为自然地域分区的一种类型,生态地理区划兼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揭示生态地理要素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同时,可为制定差异化的空间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探索生态地理区划方案及其应... 作为自然地域分区的一种类型,生态地理区划兼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揭示生态地理要素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同时,可为制定差异化的空间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探索生态地理区划方案及其应用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总结我国生态地理区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立足自然地理格局,构建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划分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我国生态地理区划优化方案,从指导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支撑陆地生态状况监测评价预警、引导优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布局、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研究提供支撑等方面分析区划应用的前景,为应用生态地理区划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理区划 美丽中国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内蒙古达斯矿区蚀变地质填图及其勘查指示意义
3
作者 李兵院 郭娜 +4 位作者 支立佳 杨文文 谢周 王潇 魏德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3-635,共13页
达斯铅矿床位于中生代大兴安岭燕山期火山岩带中部,是重要的岩浆侵入、火山、潜火山活动带,具有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找矿潜力。本文基于短波红外+热红外光谱技术,辅以显微镜下鉴定和矿物地球化学分析,通过系统采集达斯矿区地表岩... 达斯铅矿床位于中生代大兴安岭燕山期火山岩带中部,是重要的岩浆侵入、火山、潜火山活动带,具有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找矿潜力。本文基于短波红外+热红外光谱技术,辅以显微镜下鉴定和矿物地球化学分析,通过系统采集达斯矿区地表岩石与钻孔岩芯样品,开展精细蚀变矿物填图,利用绢云母矿物Al-OH基团在2200 nm附近的光谱变化特征,开展勘查区及其外围的找矿预测。结果显示:①研究区主要矿物为钠长石、微斜长石、石英、绢云母、高岭石、蒙脱石和绿泥石,另含有少量明矾石、电气石、石膏和黑云母等;②电气石、明矾石、高岭石和绢云母矿物及其组合与成矿关系密切,具有中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蚀变矿物组合特征;③目前已发现的Pb矿(化)体,主要产于300 m以浅,矿体底板为一套蒙脱石+绿泥石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矿体赋存于绢云母(高岭石+少量明矾石+电气石)蚀变带内,蚀变分带特征(矿化体中心向外)表现为:绢云母化→绢云母+高岭石(+少量明矾石+电气石)→绢云母+蒙脱石→蒙脱石+绿泥石;④区内长波绢云母指示了深部热源的位置,短波绢云母反映出热液流体与浅部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根据绢云母矿物Al-OH波长插值填图及矿物组合特征变化确定了成矿流体pH值偏中性、温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⑤绢云母矿物在2200 nm附近的光谱吸收深度与Pb品位之间呈正相关关系,10%吸收深度阈值可区分具有相似Al-OH吸收特征的绢云母和高岭石矿物;⑥结合GIS空间叠加分析,认为勘查区外围仍具一定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 热红外光谱 内蒙达斯矿床 蚀变填图 Al-OH光谱特征
下载PDF
闽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秩序量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洁 李柄源 王量量 《世界建筑》 2023年第12期77-83,共7页
闽南地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代表,其传统聚落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多元的建筑特征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自然地理和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构成了闽南传统聚落复杂的空间差异性。本文旨在对闽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秩序进行多尺度的量化分析... 闽南地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代表,其传统聚落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多元的建筑特征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自然地理和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构成了闽南传统聚落复杂的空间差异性。本文旨在对闽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秩序进行多尺度的量化分析,提供一种空间秩序的判定方法,以期为闽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形成提供数据支撑,促进对闽南传统聚落生成演变规律的认知与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地区 传统聚落 空间形态 空间秩序 量化分析
下载PDF
肥城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秉远 巩雅丽 孙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78-182,共5页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农产品是保障国民生计的基础物资,这些年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三农'也得到了飞速进步,传统涉农的各个产业行业链都亟待改变与创新。全文以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为例,调查研究了从政...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农产品是保障国民生计的基础物资,这些年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三农'也得到了飞速进步,传统涉农的各个产业行业链都亟待改变与创新。全文以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为例,调查研究了从政府、企业、农户和消费者四个角度分析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找出其在这一产业现存的病症,剖析产生这些病症的根源,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实施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子商务 肥城地区
下载PDF
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秉远 《南方农业》 2019年第5期90-92,共3页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经济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近年来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众多的成就,这使得我国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在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管理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经济管...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经济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近年来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众多的成就,这使得我国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在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管理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分析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经济管理 耕地
下载PDF
基于“一带一路”的中俄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7
作者 李秉远 霍明 张文熙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75-77,81,共4页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新的经济合作政策,关于合作的范围,包括了经济、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一员,其与我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q...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新的经济合作政策,关于合作的范围,包括了经济、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一员,其与我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一带一路"提出后,两国之间的文化贸易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重点针对中俄两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与优化对策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俄文化贸易 发展现状 优化对策
下载PDF
浅析史河总干渠两座泄水闸金属结构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华 罗朝传 李冰源 《四川水利》 2020年第3期44-46,共3页
史河总干渠洪河泄水闸、胡庄泄水闸是金寨县城洪涝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两座泄水闸的闸门设计和启闭机选型。两座泄水闸的闸门及启闭机更新改造完成后,消除了史河总干渠的安全隐患,极大地缓解了城市防洪压力,为今后灌... 史河总干渠洪河泄水闸、胡庄泄水闸是金寨县城洪涝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两座泄水闸的闸门设计和启闭机选型。两座泄水闸的闸门及启闭机更新改造完成后,消除了史河总干渠的安全隐患,极大地缓解了城市防洪压力,为今后灌区中型水闸加固金属结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闸 闸门设计 启闭机选型 史河总干渠
下载PDF
In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corded by high-resolution loess sections from the last interglacial (MIS5) 被引量:5
9
作者 GUAN QingYu PAN BaoTian +3 位作者 GAO HongShan li bingyuan WANG JunPing SU Hu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7期1067-1075,共9页
The selection of high-resolution loess sections is need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limatic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Two sequences of S1 o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sides of... The selection of high-resolution loess sections is need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limatic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Two sequences of S1 o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sides of the Liupan Mountain were both composed of five paleosol layers and four loess layers,indicating that there were five strong summer monsoon events and four strong winter monsoon events in MIS5. This corresponds with other records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along with NGRIP and the North Atlantic records,implying that the climate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as very instable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Two layers of paleosols and one layer of loess had developed during MIS5a and MIS5c. Compared with MIS5e,the climate in MIS5a and MIS5c fluctuated more intensively on a millen-nial scale,whereas the climate was relatively stable in MIS5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t INTERGLACIAL PALEOSOL East Asian MONSOON Shagou LOESS SECTION Wangguan LOESS SECTION Liupan Mountain
原文传递
中国生态地理区划更新和优化
10
作者 王芳 李炳元 +2 位作者 田思雨 郑度 葛全胜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6,共14页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中国的气候带和生态地理区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本文在已有生态地理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利用1991—2020年641个气象台站气候数据,以及高精度的生态地理要素资料,对中国生态地理区域进行了优化,更新了中国生态...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中国的气候带和生态地理区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本文在已有生态地理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利用1991—2020年641个气象台站气候数据,以及高精度的生态地理要素资料,对中国生态地理区域进行了优化,更新了中国生态地理区域图(2023版),将制图比例尺提高至1∶400万。研究结果将中国划分为11个温度带、22个干湿区、50个自然区。与2007版的生态地理区划结果相比,1991—2020年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的总体格局虽没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局部地区的温度带界线、干湿区界线、生态地理区(自然区)界线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首先,温度带的界线变化在东部较明显,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之间温度带界线北移较明显;其次,干湿区的界线出现了变动,在第二级地形阶梯的北部半干旱与干旱区的界线有稍微西移,青藏高原上半干旱与半湿润区之间的界线则稍有东南移,都反映半干旱区范围稍有扩大;最后,自然区的界线变化在局地差异较大。本文深化了1991—2020年气候变化和生态地理资料更新对生态地理区域边界变化认识,为指导不同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宏观的区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态地理区划 界线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地貌区划理论与分区体系研究 被引量:70
11
作者 程维明 周成虎 +1 位作者 李炳元 申元村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9-856,共18页
区划和类型是地貌学研究的两大核心内容。中国地貌区划已有诸多划分方案,比较而言,各种方案存在遴选指标不一、确定等级较少、反映特征各异、划分结果不同、成图尺度较小等不足。应中国地理国情普查等国家专项任务的需求,对较大尺度、... 区划和类型是地貌学研究的两大核心内容。中国地貌区划已有诸多划分方案,比较而言,各种方案存在遴选指标不一、确定等级较少、反映特征各异、划分结果不同、成图尺度较小等不足。应中国地理国情普查等国家专项任务的需求,对较大尺度、多级地貌区划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梳理中国地貌区划的理论,包括板块构造与地貌圈特征、地貌形态与内外营力体系、地貌形态的类型组合与区域分异的基础上,基于2013年提出的中国地貌二级区划的新方案,归纳了全国多级地貌区划分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大区—地区—区—亚区—小区"的全国五级地貌等级分区方案,建立了"大地构造控制下的地势阶梯特征—>区域宏观形态类型组合—>内外营力及基本形态类型组合—>区域内形态类型组合—>区域微地貌形态组合"的五级地貌分区指标体系,提出了五级地貌区划体系的命名规则和编码方式,构建了基于多源数据进行多级地貌区划单元精确定位的技术与方法,完成了全国1∶25万尺度五级地貌区的划分,包括6个一级大区、36个二级地区、136个三级区、331个四级亚区、1500多个五级小区,并建立了全国地貌区划数据库。该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区域地貌学的发展、基于地貌区划的应用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区划 地貌类型 五级分区 等级体系 中国地貌
原文传递
再论青藏高原范围 被引量:79
12
作者 张镱锂 李炳元 +1 位作者 刘林山 郑度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3-1553,共11页
伴随青藏高原研究的深入,高原内外多学科研究程度和认识的提高,及地理大数据、地球观测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青藏高原范围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系统论述了确定青藏高原范围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分析探讨了高原地貌宏观结构(高原面、高... 伴随青藏高原研究的深入,高原内外多学科研究程度和认识的提高,及地理大数据、地球观测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青藏高原范围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系统论述了确定青藏高原范围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分析探讨了高原地貌宏观结构(高原面、高原内低盆地与高原边缘河谷低地等)和周围边界各自然地段构成的基本特征。采用ArcMap软件,通过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及新资料对高原地貌比较研究,实现了1∶100万比例尺地图精度的青藏高原范围的界定。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起西昆仑山-祁连山山脉北麓,南抵喜马拉雅山等山脉南麓,南北最宽达1560 km;西自兴都库什山脉和帕米尔高原西缘,东抵横断山等山脉东缘,东西最长约3360 km;范围为25°59′26″N~40°1′6″N、67°40′37″E~104°40′43″E,总面积为308.34万km^(2),平均海拔约4320 m。在行政区域上,青藏高原分布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9个国家。其中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面积约258.09万km^(2)(占高原总面积的83.7%),平均海拔约4400 m,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新疆等6省区,西藏和青海两省区主体分布在高原范围内(约占高原总面积的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确定范围原则 方法依据 范围边界 高原特征数据
原文传递
Age dating of lacustrine sediments in Lake Tianshuihai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y using U-series isochron method and its significance
13
作者 ZHU Zhaoyu KU Teh-Lung +5 位作者 LUO Shangde ZHOU Houyun WEN Qizhong li Shijie li bingyuan li Hongch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10期862-867,共6页
The age of the clastic-clay sediments with varied content of carbonate in core TS95 taken from the Lake Tianshuihai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determined successfully by using the total sample dissolu... The age of the clastic-clay sediments with varied content of carbonate in core TS95 taken from the Lake Tianshuihai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determined successfully by using the total sample dissolution U-series isochron method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is method, the serial absolute timescale (isotope time scale) covered the last 240 ka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ith a sea level up to 4000 m is also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by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paleo-climate and palaeoenvironment in the Lake Tianshuihai reg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global changes. In addition to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the procedures of experiments, and the results, this note also presents the adaptability and superiority of this method as well as its possible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sample dissolution (TSD) U-SERIES ISOCHRON LACUSTRINE sediments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