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a cELISA for effective detection of the antibody against H7 subtype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Cong-cong WANG Si-wen +4 位作者 ZHANG Ying SHI Jian-zhong YIN Xin li cheng-jun WANG Xiu-r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99-207,共9页
H7 avian influenza viruses(AIVs) normally circulated among birds before. From 1996 to 2012, human infections with H7 AIVs(H7 N2, H7 N3, and H7 N7) were reported in Canada, Italy, Mexico, the Netherlands, the United Ki... H7 avian influenza viruses(AIVs) normally circulated among birds before. From 1996 to 2012, human infections with H7 AIVs(H7 N2, H7 N3, and H7 N7) were reported in Canada, Italy, Mexico, the Netherland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SA. Until March 2013, human infections with H7 N9 AIVs were reported in China. Since then, H7 N9 AIVs have continued to circulate in both humans and birds. Therefore, the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against the H7 subtype of AIV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is study, a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cELISA)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body against H7 AIVs was established.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antigen coating was 5 μg mL^(-1), serum dilution was 1/10, and enzyme-labeled antibody was 1/3 000. To determine the cut-off value of cELISA, percent inhibition(PI)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curve analysis in 178 AIVs negative samples and 368 AIVs positive serum samples(n=546). When PI was set at 40%,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cELISA were 99.4 and 98.9%, respectively. This method could detect the antibodies against H7 Nx(N1–N4, N7–N9) AIVs, and showed no reaction with AIVs of H1–H6 and H8–H15 subtypes or common avian viruses such as 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 and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 exhibiting good specificity. This method showed a coincidence rate of 98.56% with hemagglutinin inhibition(HI) test. And the repeatability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V) of intra-and inter-batch repetition were all less than 12%.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cELISA antibody-detection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provided a simple and accurat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te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antibody samples of H7-A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 subtype INFLUENZA monoclonal antibody CELISA
下载PDF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wo monoclonal antibodies targeting conserved linear epitopes in the NP protein of influenza A virus 被引量:2
2
作者 ZHAO Yu-hui WEN Xia +6 位作者 li Qi-bing JIANG li WANG Guang-wen liANG li-bin WANG Xiu-rong CHEN Hua-lan li cheng-j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095-2105,共11页
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 are widely used in virus research and disease diagnosis. The nucleoprotein(NP) of influenza A virus(IAV)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multiple stages of the virus life cycle. Therefore, generat... 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 are widely used in virus research and disease diagnosis. The nucleoprotein(NP) of influenza A virus(IAV)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multiple stages of the virus life cycle. Therefore, generating conserved mAbs against NP and characterizing their properties will provide useful tools for IAV research. In this study, two mAbs against the NP protein, 10 E9 and 3 F3, were generated with recombinant truncated NP proteins(NP-1 and NP-2) as immunogens. The heavy-chain subclass of both 10 E9 and 3 F3 was determined to be IgG2α, and the light-chain type was κ. Truncation and site-specific muta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epitopes of mAbs 10 E9 and 3 F3 were located in the N terminal 84–89 amino acids and the C terminal 320–324 amino acids of the NP protein, respectively. We found that mAbs 10 E9 and 3 F3 reacted well with the NP protein of H1–H15 subtypes of IAV. Both 10 E9 and 3 F3 can be used 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and 10 E9 was also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confocal microscopy.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the 10 E9-recognized _(84) SAGKDP_(89) epitope and 3 F3-recognized 320 ENPAH324 epitope were highly conserved in NP among all avian and human IAVs. Thus, the two mAbs we developed could be used as powerful too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 methods of IAV, and also surely promote the basic research in understanding the replication mechanisms of IA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za A virus NUCLEOPROTEIN monoclonal antibody application
下载PDF
宿主细胞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调控A型流感病毒复制机制的研究
3
作者 王雨琴 李奇兵 +8 位作者 王波 王一涵 刘旭伟 单智博 王一晗 李梦雅 李呈军 陈化兰 姜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5-894,922,共11页
为探究宿主因子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调控A型流感病毒复制的机制,本研究设计并合成PGAM5 siRNA和阴性对照Scrambled siRNA(NC siRNA),将二者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WB)检测该siRNA的干扰效果,利... 为探究宿主因子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PGAM5)调控A型流感病毒复制的机制,本研究设计并合成PGAM5 siRNA和阴性对照Scrambled siRNA(NC siRNA),将二者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WB)检测该siRNA的干扰效果,利用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下调PGAM5表达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转染NC siRNA的阴性对照细胞相比,PGAM5 siRNA能够极显著抑制PGAM5在A549细胞中的转录及表达水平(P<0.001、P<0.01)且对细胞活力基本无影响。为探究PGAM5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将PGAM5siRNA和NC siRNA分别转染A549细胞36 h后经流感病毒A/WSN/1933(WSN,H1N1)株感染,分别于感染后24 h、48 h及72 h收获上清经噬斑滴定测定各组细胞中的病毒滴度;分别于感染后3 h~5 h采用WB检测病毒各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细胞相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转染PGAM5 siRNA细胞中的病毒滴度均极显著下降(P<0.001),尤其在转染后72 h病毒滴度下降最多;且该细胞中流感病毒PB2、PB1、PA、HA、NP、NA、M1和NS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以感染后3 h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最为显著。为探究PGAM5调控流感病毒复制的机制,将PGAM5 siRNA和NC siRNA分别转染A549细胞,36 h后以MOI 10 WSN株感染细胞,1 h后分别采用WB检测病毒NP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PGAM5对流感病毒吸附和内吞的影响,并于感染后0、3 h、4 h及5 h通过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细胞内病毒NP蛋白的定位,以确定下调PGAM5对流感病毒vRNP复合体入核及出核的影响,采用Image J统计含病毒NP蛋白的细胞在v RNP复合体入核及出核中的比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下调PGAM5基因的表达后,吸附在细胞表面或内吞进入各组细胞中的病毒粒子中N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激光共聚焦观察可见,在下调PGAM5表达的细胞中,病毒NP蛋白先定位于细胞表面,再向细胞核内聚集,而后完成出核、最后定位在细胞质中,与阴性对照细胞结果一致;但在该组细胞中,病毒NP蛋白趋向出核以及完成出核的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细胞(P<0.05)。将p CAGGS、pCAGGS-PGAM5及pCAGGS-PGAM5+pCAGGS-Importinα1/3/5/7-Flag/PGAM5和pCAGGS-PGAM5、pCAGGS-Importinβ1-Flag以及pCAGGS-PGAM5+pCAGGS-Importinβ1-Flag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利用Co-IP试验检测PGAM5与核输入蛋白的相互作用;将pCAGGS-PGAM5、pCAGGS-NS2-Flag及pCAGGS-PGAM5+pCAGGS-NS2-Flag和pCAGGS-PGAM5、pCAGGS-M1-Myc及pCAGGSPGAM5+pCAGGS-M1-Myc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经Co-IP试验检测PGAM5与核输出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PGAM5与核输入蛋白Importinα1/α3/α5/α7及Importinβ1及核输出蛋白M1/NS2均无相互作用。提示,宿主因子PGAM5可能并非通过与M1/NS2的互作调控流感病毒vRNP复合体的出核。本研究首次报道宿主因子PGAM5可以促进流感病毒的复制,且其主要参与调控流感病毒vRNP复合体的出核过程。本研究为深入了解PGAM5蛋白功能奠定了研究基础,也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复制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5
下载PDF
GeneXpert MTB/RIF检测内科胸腔镜活检组织研磨悬液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成俊 孙炳奇 +4 位作者 孙娇 张威 王洋 吉利 马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40-845,共6页
目的 评价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组织标本研磨悬液行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沈阳市胸科医院胸膜炎病房住院,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不明原因胸腔积... 目的 评价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组织标本研磨悬液行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沈阳市胸科医院胸膜炎病房住院,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51例,均未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所有患者胸膜活检组织标本一部分行常规病理检查,另一部分研磨处理后制成悬液,行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及Xpert 检测。以MGIT 960培养阳性并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和胸膜组织活检病理肉芽肿性病变并抗酸染色阳性作为确诊标准,评价活检组织研磨悬液行Xpert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51例患者中有34例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其中通过MGIT 960培养阳性并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而确诊者20例(39.2%,20/51),通过胸膜组织活检病理阳性而确诊者17例(33.3%,17/51),其中3例患者被2种检测方法同时确诊;17例(33.3%)诊断为非结核性胸腔积液。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Xpert法、MGIT 960培养法、病理检查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7%(22/34)和100.0%(17/17)、58.8%(20/34)和100.0%(17/17)、50.0%(17/34)和100.0%(17/17);Xpert 法检测的敏感度高于MGIT 960培养法和病理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P=0.466)。结论 内科胸腔镜直视下取胸膜组织活检标本,通过研磨后使其液化,再行结核分枝杆菌Xpert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结核 胸膜 活组织检查 核酸扩增技术 诊断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266例四肢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流小舟 周幸 +3 位作者 周光新 黎承军 施鑫 吴苏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近二十年来,骨肉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始终未得到明显提升。文中基于四肢骨肉瘤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探讨规范性化疗和手术技术的联合应用对生存率、手术安全性以及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5... 目的近二十年来,骨肉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始终未得到明显提升。文中基于四肢骨肉瘤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探讨规范性化疗和手术技术的联合应用对生存率、手术安全性以及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首诊时确诊的282例四肢高度恶性骨肉瘤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患者266例。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模式包括术前、术后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截肢手术(39例)和保肢手术(227例)。随访63~2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5.84个月(9.65年)。根据随访结果,分析术前Enneking分期、化疗规范情况、肿瘤坏死率、复发及转移情况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应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不同年龄、性别、化疗后肿瘤坏死率、手术方式、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HR及95%可行区间。结果至随访截止,存活165例,总生存率为62.03%;无病存活148例,无病生存率为55.64%。Enneking分期与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显著相关(P<0.05)。肿瘤坏死率≥90%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肿瘤坏死率<90%者(42个月vs 20个月,P<0.01)。保肢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截肢患者(P=0.031);同时,保肢或截肢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肺转移患者109例(40.98%);转移发生在综合治疗模式开始后1-2年44例(41.90%);共死亡100例(37.59%),死亡时间为肺转移后6~16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后的肿瘤坏死率≥90%及复发和转移是影响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05、0.004、0.003)。结论四肢骨肉瘤患者保肢手术后带来的并发症问题明显多于截肢手术,但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不大。化疗后肿瘤坏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出现远处转移或复发的骨肉瘤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术前评估 规范性化疗 手术方式 复发和转移 长期随访研究
下载PDF
铁代谢参数判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铁负荷过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汤如 李承君 吴燕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181-1185,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铁负荷过载判断中铁代谢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MDS组;另选取同期再生障碍性贫...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铁负荷过载判断中铁代谢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MDS组;另选取同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作为AA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统计分析3组人员的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红细胞输注情况、基线数据、铁代谢参数,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铁代谢受到红细胞输注的影响、骨髓细胞化学铁染色结果,分析MDS组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预后。结果MDS组患者的肝脏肿大、脾脏肿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A组、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AA组患者的红细胞输注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健康组人员的血清铁(SI)水平均显著低于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AA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MDS组患者的SF水平显著低于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患者的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TF)水平均显著高于AA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MDS组患者的血清铁饱和度(T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人员,MDS组患者的TS水平显著低于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AA组有红细胞输注史有铁过载患者的TS水平明显高于无红细胞输注史有铁过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患者的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及其比例均显著高于AA组,细胞外铁异常率显著低于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代谢参数对于鉴别判断MDS和AA患者的铁负荷过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铁负荷过载 铁代谢参数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4通过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肝癌细胞转移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雅睿 张旭 +2 位作者 郭丹 李承君 和水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04-1510,共7页
血小板反应蛋白4(thrombospondin 4,THBS4)属于THBS家族成员,是细胞外基质分泌的蛋白质,参与调控细胞增殖、黏附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理过程。近来研究表明,机体在炎症刺激下加速产生THBS4并诱导巨噬细胞粘附与积累。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T... 血小板反应蛋白4(thrombospondin 4,THBS4)属于THBS家族成员,是细胞外基质分泌的蛋白质,参与调控细胞增殖、黏附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理过程。近来研究表明,机体在炎症刺激下加速产生THBS4并诱导巨噬细胞粘附与积累。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THBS4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发挥促癌作用,但THBS4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分析THBS4通过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通过肝癌条件培养基(HCC conditioned medium,HCM)模拟肿瘤微环境,发现在HCM作用下巨噬细胞中THBS4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升高(P<0.05);下调THBS4促使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β、CD86的表达升高(P<0.01),而M2型标志物IL-10和CD206表达降低(P<0.01)。进一步通过Transwell共培养实验检测THBS4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对肝癌转移的影响。将下调THBS4的M2型巨噬细胞(M2-TAMs)与HepG2肝癌细胞进行共培养。结果显示,下调THBS4的M2-TAMs明显抑制了HepG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P均<0.01)。综上所述,肿瘤微环境促进巨噬细胞中THBS4表达,THBS4可能通过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本文为探究THBS4诱导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建立提供了一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蛋白4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肝癌细胞 侵袭迁移
下载PDF
装配式群钉组合梁与现浇组合梁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范亮 谭阳 +1 位作者 李成君 陈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7,共9页
为了研究桥梁工程中装配式群钉组合梁和现浇组合梁在力学行为上的差异,分析混凝土浇注方式、栓钉布置形式对组合梁结构整体受力的影响,采用了装配式组合梁和现浇组合梁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组不同浇注方式及不同栓钉布置形式的试验梁... 为了研究桥梁工程中装配式群钉组合梁和现浇组合梁在力学行为上的差异,分析混凝土浇注方式、栓钉布置形式对组合梁结构整体受力的影响,采用了装配式组合梁和现浇组合梁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组不同浇注方式及不同栓钉布置形式的试验梁在宏观本构曲线、破坏形态、钢-混凝土交界面滑移以及截面应变规律的差异;采用考虑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和交界面连接差异的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建立试验梁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试验梁栓钉Mises应力及栓钉附近混凝土损伤发展规律。结果表明:装配式组合梁和现浇组合梁在宏观本构曲线以及破坏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装配式群钉组合梁中钢与混凝土界面滑移初始荷载水平显著低于现浇组合梁,且相同荷载作用下的滑移值较大;现浇梁在大部分情况下近似满足平截面假设,装配式群钉组合梁不满足平截面假设,仅钢梁与混凝土板分别服从平截面假设;相同荷载作用下,装配式组合梁栓钉Mises应力较现浇组合梁提高约20%,其周边混凝土损伤区域集中分布于预留孔区域。该研究结果可为装配式群钉组合梁的设计以及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力学行为差异 试验研究 装配式群钉组合梁 对比分析 有限元模型 滑移
下载PDF
吡虫啉对烟田东亚小花蝽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成军 郭梅燕 +6 位作者 李前进 侯国望 刘馨桧 李青燕 陈玉国 赵钧 李淑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4期74-77,共4页
为了评估吡虫啉对烟田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的安全性,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吡虫啉对东亚小花蝽成虫和若虫的急性接触毒性,并通过计算农田内危险商值(HQ),评价了烟田喷施吡虫啉对东亚小花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对东亚小花蝽一龄... 为了评估吡虫啉对烟田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的安全性,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吡虫啉对东亚小花蝽成虫和若虫的急性接触毒性,并通过计算农田内危险商值(HQ),评价了烟田喷施吡虫啉对东亚小花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吡虫啉对东亚小花蝽一龄至五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5877、1.7421、2.4335、4.4011、4.5278、6.0872、2.9424 mg(a.i.)/L。吡虫啉在烟田最大推荐剂量[45 g(a.i.)/hm^(2)]下喷施1次,对东亚小花蝽成虫和三龄至五龄若虫的HQ<5,风险可以接受;对东亚小花蝽一龄和二龄若虫的HQ>5,风险不可以接受。吡虫啉在最大推荐剂量[45 g(a.i.)/hm^(2)]下喷施2次,对东亚小花蝽成虫和四龄若虫、五龄若虫的HQ<5,风险可以接受;对东亚小花蝽一龄至三龄若虫的HQ>5,风险不可以接受。吡虫啉最大推荐剂量对东亚小花蝽卵孵化的抑制率为36.42%,风险可以接受。因此,吡虫啉和东亚小花蝽联合使用控制害虫时要避开东亚小花蝽低龄若虫(三龄以前)高峰期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 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中药药浴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惠玲 赵艳莉 +1 位作者 李成军 司海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6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联合中药药浴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患者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联合中药药浴治疗。观察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结果 3...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联合中药药浴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患者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联合中药药浴治疗。观察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结果 3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痊愈率为6.67%(2/30)。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联合中药药浴能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中药药浴 周围神经毒性
下载PDF
早熟鲜食马铃薯品种克新28的选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立春 李凤云 +4 位作者 田国奎 娄树宝 王海艳 李成君 潘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47-149,共3页
为促进马铃薯新品种克新28的推广应用,本文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克新2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外引品种Kerry Blue为母本、自育品种克新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克... 为促进马铃薯新品种克新28的推广应用,本文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克新2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外引品种Kerry Blue为母本、自育品种克新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克新28为早熟品种,生育日数72 d(从出苗至成熟),株型直立,株高65 cm。结薯集中,薯块椭圆形,浅黄皮浅黄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3%。干物质含量17.88 g·100 g^(-1),淀粉含量12.57 g·100 g^(-1),蛋白质含量2.89 g·100 g^(-1),VC含量26.69 mg·100 g^(-1),还原糖含量0.73%,适宜鲜薯食用。中抗晚疫病,中抗PVX、PVY病毒。第1生长周期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1878.0 kg·667 m^(-2),比对照克新4号增产21.47%;第2生长周期应适性试验平均产量1607.7 kg·667 m^(-2),比对照克新4号增产12.67%。适宜在黑龙江省各生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克新28 品种选育
下载PDF
五种杀虫剂蘸根处理对烟蚜的防治效果
12
作者 陈玉国 郭梅燕 +3 位作者 常剑波 李成军 董宁禹 李淑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3期58-61,86,共5页
为了寻找投入低廉、简单高效的施药方式,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烟苗移栽时用吡虫啉等农药蘸根处理对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的防治效果及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移栽时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吡... 为了寻找投入低廉、简单高效的施药方式,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烟苗移栽时用吡虫啉等农药蘸根处理对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的防治效果及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移栽时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吡蚜酮蘸根处理,药后50 d内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均在97.84%以上;大田试验移栽时用吡虫啉等农药蘸根处理,持效期可达50 d,50 d内防效为20.41%~100.00%;移栽时用吡虫啉等农药蘸根处理,对大田烟草生长发育没有影响。5种杀虫剂可以通过蘸根的方式在烟草种植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 农药 蘸根处理 防效
下载PDF
血清补体C3、C4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承君 夏海龙 +2 位作者 吴燕明 丁刚 许丹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2-476,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补体C3、C4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并探讨其与骨髓瘤骨病(MB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定量分析69例初诊MM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采用双能骨密度仪(DXA)测量69例初诊MM患者以及30... 目的:研究血清补体C3、C4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并探讨其与骨髓瘤骨病(MB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定量分析69例初诊MM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采用双能骨密度仪(DXA)测量69例初诊MM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正位L1-4椎体、双侧股骨颈、双侧髋关节的骨密度值。结果:MM患者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P<0.01);ISS临床分期中进展期患者的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在不同MBD分组中,分级C级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A级和B级(P<0.01);MM患者血清补体C3、C4表达水平与其L1-4椎体、左右股骨颈和左右髋关节整体的骨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8,r=-0.659,r=-0.745,r=-0.748,r=-0.596和r=-0.908,r=-0.623,r=-0.710,r=-0.714,r=-0.595。结论:MM患者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升高,与MM患者骨病严重程度及骨密度相关,这提示,补体C3、C4在MBD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血清中C3、C4水平可能是MBD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补体C4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骨病
下载PDF
硼替佐米不同给药途径对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和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志强 夏海龙 +1 位作者 李承君 夏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54-1663,共10页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静脉和皮下注射的不同给药途径对病人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及其相对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搜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ce library、CNKI(中国知网)电子数据库及相关会议记录。数据全部来自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静脉和皮下注射的不同给药途径对病人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及其相对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搜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ce library、CNKI(中国知网)电子数据库及相关会议记录。数据全部来自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RCT)。根据统计学方法计算静脉和皮下注射给药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和95%的置信区间。结果:选择4篇RCT研究荟萃分析表明,注射病人总共911例(皮下和静脉组分别为479例和432例)。周围神经病变在静脉注射组的发生率为41.4%(95%CI=0.137-0.692,P=0.003),>2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5.6%(95%CI=0.005-0.308,P=0.043);皮下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是16%(95%CI=0.021-0.299,P=0.024)、3.4%(95%CI=-0.011-0.080,P=0.141)。与静脉注射组相比,皮下注射组发生周围神经病变RR=0.525,95%CI=0.297-0.928(P=0.027)和2级以上的周围神经病变RR=0.376,95%CI=0.196-0.722(P=0.003)。结论:治疗剂量下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比静脉注射明显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 周围神经病
下载PDF
体质量监测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余璇 李承军 +3 位作者 王亮和 丁立涛 何俊翔 马广栋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1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放疗摆位误差,探讨体质量监测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38例患者,根据BMI值分为未超重组(BMI<2... 目的:观察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放疗摆位误差,探讨体质量监测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38例患者,根据BMI值分为未超重组(BMI<24 kg/m2,20例)和超重组(BMI≥24 kg/m2,18例),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影像验证获取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2组患者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至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各方向的外扩边界(MPTV)。通过统计2组患者放疗期间体质量的变化幅度值,观察体质量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超重组和超重组患者在X轴平移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75±1.38)与(2.26±2.1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方向上的平移及旋转误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超重组和超重组患者在X、Y、Z轴方向的外扩边界分别为5.02、6.09、3.88 mm与6.48、6.23、4.38 mm。未超重组体质量变化幅度在<2%与2%~4%区间的患者在Z轴平移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分别为(1.33±1.12)与(2.36±1.6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体质量变化幅度在<2%与2%~4%区间的患者在X轴平移方向的误差值分别为(2.49±2.30)与(1.28±1.2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BMI及体质量的变化与摆位误差存在相关性,对于不同BMI的患者进行放疗计划设计时,需根据个体差异给予合适的外扩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BMI 体质量监测 摆位误差
下载PDF
流感病毒NS1蛋白与宿主蛋白DOK6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山雨 梁立滨 +10 位作者 李俊平 王倩 赵青青 周陈陈 赵玉辉 王广文 李奇兵 孔凡迪 李呈军 陈化兰 姜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7-992,共6页
A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是病毒编码的必需蛋白,在病毒复制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NS1蛋白在病毒侵入宿主后大量表达,抑制宿主干扰素通路的激活,选择性关闭宿主基因的表达且能够增强病毒蛋白的表达。为研究宿主DOK6蛋白与NS1蛋白的相... A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是病毒编码的必需蛋白,在病毒复制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NS1蛋白在病毒侵入宿主后大量表达,抑制宿主干扰素通路的激活,选择性关闭宿主基因的表达且能够增强病毒蛋白的表达。为研究宿主DOK6蛋白与NS1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利用重组质粒p CAGGS-V5-DOK6、p CAGGS-Flag-NS1共转染293T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试验(Co-IP)检测,结果显示沉淀NS1蛋白后能够检测到DOK6蛋白条带,表明DOK6蛋白与NS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将二者共转染A549细胞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二者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表明两种蛋白在细胞质中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BiFC)检测,结果显示NS1蛋白能够与DOK6蛋白的磷酸化酪氨酸结合结构域(Phosphotyrosine binding domain,PTB)结合从而发出较强荧光,表明NS1蛋白能够与DOK6蛋白(PTB)结构域发生相互作用。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参与的复杂分子间相互作用网络,为深入理解流感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NS1蛋白 DOK6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
下载PDF
CAML蛋白对流感病毒复制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凡迪 王广文 +8 位作者 严娅 温霞 王倩 赵玉辉 梁立滨 李俊平 李呈军 陈化兰 姜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为探究宿主因子钙离子信号调节亲环素配体(CAML)调控流感病毒复制的机制,本研究通过siRNA干扰技术下调CAML的表达后,利用病毒蚀斑试验检测CAML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ML对流感病毒NP蛋白入核的影响,通过流式... 为探究宿主因子钙离子信号调节亲环素配体(CAML)调控流感病毒复制的机制,本研究通过siRNA干扰技术下调CAML的表达后,利用病毒蚀斑试验检测CAML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ML对流感病毒NP蛋白入核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AML对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瞬时过表达CAML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CAML对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的影响。通过qRT-PCR检测流感病毒感染后对CAML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下调表达CAML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水平,但对流感病毒NP蛋白的入核无影响;瞬时过表达CAML对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无影响;下调表达CAML能够促进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并且流感病毒感染能够导致CAML mRNA转录水平的逐渐降低。以上结果表明:CAML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方式促进流感病毒复制,而不是作用于流感病毒的侵入阶段以及转录复制阶段,并且流感病毒感染对CAML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本研究初步探究了宿主因子CAML参与流感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为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L 流感病毒 复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鸭源H7N9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效力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陈陈 梁立滨 +10 位作者 赵青青 黄山雨 李奇兵 王广文 李俊平 赵玉辉 曾显营 施建忠 李呈军 陈化兰 姜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进行鸭源H7N9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表达纯化及其免疫保护效力分析,本研究以鸭源流感病毒A/Duck/Fujian/S4170/2014 (H7N9)HA基因为模板,PCR扩增后将HA片段克隆至昆虫细胞表达载体p Fast Bac1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 FBacH7HA转化DH10Bac... 为进行鸭源H7N9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表达纯化及其免疫保护效力分析,本研究以鸭源流感病毒A/Duck/Fujian/S4170/2014 (H7N9)HA基因为模板,PCR扩增后将HA片段克隆至昆虫细胞表达载体p Fast Bac1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 FBacH7HA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提取PCR鉴定为阳性的重组杆粒Bacmid-H7HA,转染SF9昆虫细胞。结果显示重组Bacmid-H7HA表达HA蛋白,并装配成重组杆状病毒,将该病毒感染High Five细胞,大量表达H7-HA蛋白。免疫荧光试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H7-HA蛋白正确表达且纯度达90%以上,血凝试验表明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利用纯化的H7-HA蛋白免疫SPF鸡后进行攻毒保护试验,评价该蛋白作为免疫原对SPF鸡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显示HA蛋白免疫组鸡只得到100%保护。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表达纯化的H7-HA蛋白可以作为防控H7亚型禽流感的候选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 HA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 免疫保护
下载PDF
基于PLC的食品烘干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可欣 李成军 +1 位作者 陈忠加 袁湘月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6期35-43,52,共10页
对粮食或食品进行烘干处理有利于运输、储存与后续加工,而在干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为对比不同算法在温度控制方面的差异,使用西门子S7-200 SMART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进行程序设计,并采用昆... 对粮食或食品进行烘干处理有利于运输、储存与后续加工,而在干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为对比不同算法在温度控制方面的差异,使用西门子S7-200 SMART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进行程序设计,并采用昆仑通态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同时,为达到提高温度控制精度的目的,通过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算法与模糊控制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模糊PID复合控制算法和模糊PID切换控制算法。采用梯形图语言对上述4种控制算法进行编程,并进行PLC控制烘干箱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模糊PID复合控制算法和模糊PID切换控制算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结合要素各自的优点,能有效克服传统PID控制算法动态特性差和模糊控制算法稳态特性差的缺点。当温度由30℃升至设定温度72℃时,与模糊PID切换控制算法相比,模糊PID复合控制算法能将调节时间缩短6 s,且稳态误差减小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烘干箱温度控制 PID控制算法 模糊控制算法
下载PDF
星座链球菌致基底节区脑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承俊 陈智利 +2 位作者 林元相 王灯亮 康德智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男,38岁,隐匿性起病,以慢性头痛急性加重、左侧肢体无力为主要症状。既往无明显其他... 目的探讨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男,38岁,隐匿性起病,以慢性头痛急性加重、左侧肢体无力为主要症状。既往无明显其他部位感染史,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史。术前头颅MRI检查提示恶性脑肿瘤,经开颅手术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脓肿,脓液培养示星座链球菌感染。术后用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术后第5 d药敏试验示星座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遂停用美罗培南。术后27 d患者出现切口皮下积脓,行去骨瓣及切口周围清创术。术后再用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后,患者痊愈。结论星座链球菌致脑脓肿临床较为罕见,呈隐匿性起病,对抗生素敏感,规范治疗后可获得良好效果。术前应特别注意脑脓肿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链球菌 脑脓肿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