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slip history of the Langshan-Seertengshan piedmont fault(Inner Mongolia,northern China) from cosmogenic ^(10)Be dating on a bedrock fault scarp 被引量:12
1
作者 SHEN Xiao-ming li de-wen +3 位作者 TIAN Yun-tao LV Yan-wu li Da-wei li Yan-fe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882-890,共9页
Offset geomorphic features and deformed late Quaternary strata indicate active deformation along the Langshan-Seertengshan piedmont fault (LSPF), one of the most active faults in the Hetao fault zone in Inner Mongol... Offset geomorphic features and deformed late Quaternary strata indicate active deformation along the Langshan-Seertengshan piedmont fault (LSPF), one of the most active faults in the Hetao fault zone in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bedrock fault scarps along the LSPF offers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examine the faulting history. Using cosmogenic ^10Be exposure dating, we measured the exposure ages of the western Langshankou scarp,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LSPF. Our data revealed at least two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at 22.2±3.3 Ira and 7.2±2.4 ka, respectively. These ev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paleoseismic trench studies. The regre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e and sampling height along the scarp yield a fault slip rate of 0.10 ±0.05/-0.06 mm/yr, whic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average post-late Pleistocene fault slip rate of ~1 mm/yr, as estimated from the offset of the T2 terraces by previous studie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lip of the LSPF may have been accommodated by other fault bran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shan-Seertengshan piedmont fault(LSPF) Fault scarp Cosmogenic nuclide Exposureage Fault slip rate
下载PDF
制动盘刹面密集气孔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
作者 李德文 孙海利 李涛 《现代铸铁》 CAS 2024年第6期49-51,64,共4页
介绍了灰铸铁单片制动盘的双层叠浇工艺特点,对铸件刹面存在的密集气孔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在铸件中孔位置设置排气棒,并在每个制动盘外圆芯头处增设排气道,可以使砂芯排气通畅;(2)适当降低浇注温度,降低... 介绍了灰铸铁单片制动盘的双层叠浇工艺特点,对铸件刹面存在的密集气孔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在铸件中孔位置设置排气棒,并在每个制动盘外圆芯头处增设排气道,可以使砂芯排气通畅;(2)适当降低浇注温度,降低砂芯的发气速度,减少发气量,降低铁液吸气量,有利于减小气孔倾向;(3)适当调整浇注系统比例,缩短浇注时间,调整入流方向,可减少铁液对砂芯局部的集中冲刷和烘烤,减少砂芯局部集中发气,降低铁液局部吸气量大的倾向。最终,气孔问题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制动盘 气孔
下载PDF
“三防三促”调控技术对高产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佳蕾 郭峰 +5 位作者 李德文 杨莎 耿耘 孟静静 李新国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834,共7页
高产花生由于较高的肥水供应和较大的种植密度,生育中期易徒长倒伏、叶部病害较重,生育后期易脱肥早衰。以解决这个问题为目标,课题组创建了"三防三促"调控技术:一是精准化控,防徒长倒伏,促进物质分配和运转;二是提早用药,防... 高产花生由于较高的肥水供应和较大的种植密度,生育中期易徒长倒伏、叶部病害较重,生育后期易脱肥早衰。以解决这个问题为目标,课题组创建了"三防三促"调控技术:一是精准化控,防徒长倒伏,促进物质分配和运转;二是提早用药,防病保叶,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三是叶面追肥,防后期早衰,促进荚果充实饱满。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设置CK(常规管理)、T1(精准化控)、T2(精准化控+提早用药)、T3(精准化控+提早用药+叶面追肥)4个处理,进一步验证"三防三促"调控技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T1、T2和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高产花生饱果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了叶片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各指标以T3处理效果最显著,其次是T2处理。T1、T2和T3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成熟期的主茎高、侧枝长和主茎节数,提高了分枝数、主茎绿叶数和叶面积指数。对地上部植株生长的控制主要是精准化控的作用,而生育后期较大的叶面积指数主要是提早用药和叶面追肥的作用。T1、T2和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荚果产量以及经济系数,其中T1、T2、T3处理分别比CK增产20. 35%、26. 39%和30. 62%。T2和T3处理的出仁率分别比CK提高1. 84和3. 02个百分点,说明T2和T3处理能提高籽仁饱满度。"三防三促"调控技术的应用是高产栽培条件下花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调控技术 生理特性 植株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生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德文 王少铭 +3 位作者 李晋华 罗莉斯 冷家归 侯颖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93-1703,共11页
【目的】分析生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优良的核心种质资源,为喀斯特地区生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我国不同省(区)的96份生姜种质资源为材料,2018—2019年连续2年在贵州进行10个主要... 【目的】分析生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优良的核心种质资源,为喀斯特地区生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我国不同省(区)的96份生姜种质资源为材料,2018—2019年连续2年在贵州进行10个主要农艺性状调查测定,采用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Ward法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96份生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96份生姜种质资源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77%~36.64%,以分枝数、茎叶重和根状茎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大于20.00%;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935~2.099,以叶宽、叶长和根状茎长的H'较大,以分枝数的H'最小(1.935)。单株根状茎重与分枝数、茎叶重、根状茎长和根状茎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株高、主茎叶片数、主茎茎粗、叶长和叶宽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前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63.48%,且3个主成分因子载荷在各性状间差异较明显,说明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生姜种质资源的变异。在遗传距离为10.5时将96份生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其中,类群Ⅰ、Ⅱ和Ⅴ的种质资源茎叶较重和根状茎产量较高,类群Ⅲ、Ⅳ和Ⅵ的种质资源分枝较少、茎叶较轻和根状茎产量偏低。贵州省内生姜种质群体与广西群体、湖北群体和四川群体的遗传背景较近。【结论】96份生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分枝数和茎叶重是影响喀斯特地区生姜高产的主要性状,且广西、湖北和四川的生姜地方资源适宜在贵州生态区推广种植。从类群Ⅰ、Ⅱ和Ⅴ筛选出的14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种质可作为核心生姜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大蒜资源精油成分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少铭 冷家归 +4 位作者 罗莉斯 李德文 侯颖辉 李晋华 魏桂民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4-160,共7页
为探明不同来源大蒜资源精油成分的差异,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大蒜精油,利用GC-MS分析精油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论:大蒜精油的含量在0.13-0.36 mL/100g之间,精油提取率有较大差异,贵州和江苏大蒜资源的精油含量相对较高。采用... 为探明不同来源大蒜资源精油成分的差异,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大蒜精油,利用GC-MS分析精油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论:大蒜精油的含量在0.13-0.36 mL/100g之间,精油提取率有较大差异,贵州和江苏大蒜资源的精油含量相对较高。采用GC-MS法分析了24份大蒜精油,共得到40种物质,其共有成分二烯丙基三硫化物、二烯苯基二硫化物、甲基-2-丙烯基三硫化物和二烯丙基四硫化物的累计含量大于70.00%,不同来源的大蒜资源其精油成分差异较大,贵州大蒜资源的大蒜素含量较高、品质较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20.00处可将24份大蒜资源聚为4大类群,贵州大蒜资源主要聚集在Ⅰ、Ⅱ、Ⅲ类群中,而第Ⅳ类群中主要为外省资源。大蒜精油成分相对含量变化可作为大蒜种质资源鉴定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精油 成分分析 比较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对植烟酸性土壤改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龚林 李德文 +7 位作者 石成广 倪霞 马永前 曾贤义 江志平 翟朝礼 吕家锋 盘文政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28-31,共4页
为改良酸性土壤、提升烟叶品质,实现昭通烟草产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小区试验的方式开展了不同微生物菌肥对酸性土壤改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能够提高酸性土壤的pH值,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剂A的施用效... 为改良酸性土壤、提升烟叶品质,实现昭通烟草产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小区试验的方式开展了不同微生物菌肥对酸性土壤改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能够提高酸性土壤的pH值,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剂A的施用效果最好;施用生物有机肥有利于酸性土壤有效磷和有效硼含量的提升;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A有利于酸性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提升,能够促进烟株生长、改善烤烟经济性状、提高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B能够促进烟株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烟株抗病性、提升烟叶品质。由于所含功能微生物的差异,不同的微生物菌肥施用效果不一,但整体来看,施用微生物菌肥能够提高土壤的pH值,活化土壤养分,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株抗病性,提升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在酸性土壤改良和烟叶品质提升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烤烟 酸性土壤 烟叶品质
下载PDF
高校非生物学专业《普通生物学》教学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康友敏 李连芳 +1 位作者 李德文 张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7期221-222,共2页
随着信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学发展迅速。目前大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途径很多,而高校课程改革的现实是压缩或取消了非生物学专业《普通生物学》,对《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本文针对此形势谈谈中国农业大学的《普通生物学... 随着信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学发展迅速。目前大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途径很多,而高校课程改革的现实是压缩或取消了非生物学专业《普通生物学》,对《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本文针对此形势谈谈中国农业大学的《普通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和我们教学团队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学专业 《普通生物学》 教学现状与思考
下载PDF
小黄姜高产高效示范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德文 王少铭 +3 位作者 罗莉斯 于二汝 冷家归 候颖辉 《耕作与栽培》 2018年第2期58-60,共3页
为小黄姜在贵州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在贞丰县和普定县开展小黄姜高产高效栽培示范,从姜种选择、播种、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小黄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黄姜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冷家归 李德文 +5 位作者 周亚丽 姚正治 王少铭 侯颖辉 李晋华 罗莉斯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52-2961,共10页
【目的】分析大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并对大蒜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及综合评价,以期全面了解大蒜种质资源特性,对今后开展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184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株高、假茎直... 【目的】分析大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并对大蒜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及综合评价,以期全面了解大蒜种质资源特性,对今后开展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184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株高、假茎直径、叶长、叶宽和单头鳞茎重等12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计算其变异系数,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84份大蒜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4.072%~67.993%,其中,假茎直径、叶长、叶片数和鳞茎盘厚的变异系数均大于40.0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种质资源不同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鳞茎高、鳞茎横茎、鳞茎盘直径、鳞芽背宽和鳞芽高是影响蒜头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包含在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6.226%,主要因子为鳞茎横径、株高、单头鳞茎重、鳞芽高、鳞茎高、鳞茎盘厚和叶片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4份大蒜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20.00处可聚为七大类群,其中第Ⅳ和Ⅴ类群种质的综合表现较好,且大部分为贵州本地资源。通过计算184份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得分,筛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21份种质,其中有20份种质来自贵州。【结论】184份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较大,其中贵州大蒜种质资源综合表现优异,是筛选优良大蒜种质资源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分析 评价
下载PDF
4个食用玫瑰品种在贵阳地区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精油成分差异 被引量:12
10
作者 侯颖辉 李德文 +3 位作者 于二汝 罗莉斯 王少铭 冷家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19-2424,共6页
【目的】为贵州食用玫瑰栽培及其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对引种栽培的紫枝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平阴玫瑰和白玫瑰4个食用玫瑰品种的花色、花瓣形状、花朵重量、叶片特征及精油组分等进行品质特性比较,探明其对贵州贵阳地区气候环境的适应性... 【目的】为贵州食用玫瑰栽培及其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对引种栽培的紫枝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平阴玫瑰和白玫瑰4个食用玫瑰品种的花色、花瓣形状、花朵重量、叶片特征及精油组分等进行品质特性比较,探明其对贵州贵阳地区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数量统计方法对4个食用玫瑰品种的生物学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利用水蒸气提取法提取其挥发油,气相-质谱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紫枝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平阴玫瑰和白玫瑰4个食用玫瑰品种主要香气成分共有39种,其挥发油分别检出19、22、10和26种物质,分别占总香气成分的99.48%、98.00%、94.00%和100.00%。紫枝玫瑰精油以香茅醇和香叶醇为主,分别占51.44%和20.47%;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以香叶醇和橙花醇为主,分别占到总香气成分的32.72%和22.71%;平阴玫瑰与白玫瑰精油主要成分均为香茅醛和香叶醇,平阴玫瑰的含量分别为55.87%和24.59%,白玫瑰的含量分别为28.21%和30.38%,大马士革玫瑰和白玫瑰精油组分与ISO 9842:2003标准最为接近。紫枝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平阴玫瑰和白玫瑰的挥发油中均含有芳樟醇、松油醇、香叶醇、金合欢醇和正十七烷5种物质成分,分别占挥发油的24.78%、46.28%、30.83%和37.54%。【结论】大马士革玫瑰、白玫瑰和紫枝玫瑰品质较好,可很好地适应贵阳地区的气候环境,适于在该地区推广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玫瑰 引种 品质特性 精油组分 贵阳 贵州
下载PDF
轻断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封铧 王璇 +3 位作者 李德文 邱斌 黄凤洪 徐同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51-355,360,共6页
轻断食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饮食控制方式,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轻断食饮食方式对人体减肥减重、调节血糖及血脂、延缓机体衰老、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但目前轻断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研究周期较... 轻断食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饮食控制方式,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轻断食饮食方式对人体减肥减重、调节血糖及血脂、延缓机体衰老、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但目前轻断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研究周期较短、研究者和受试者的依从性管理不够完善、数据相对较少且不完全准确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轻断食方式是否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长期的积极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断食 饮食控制 健康
下载PDF
基于光散射法和电荷感应法融合的粉尘浓度检测技术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政 李德文 +1 位作者 吴付祥 刘国庆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9-146,152,共9页
为了减小粉尘浓度在线检测误差,分析光散射法和电荷感应法的基本原理,揭示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将光散射子单元和电荷感应子单元的结构和数据融合,研制并联自动切换的融合单元,提出一种粉尘浓度融合检测算法.实验发现:融合单元的检测误差≤... 为了减小粉尘浓度在线检测误差,分析光散射法和电荷感应法的基本原理,揭示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将光散射子单元和电荷感应子单元的结构和数据融合,研制并联自动切换的融合单元,提出一种粉尘浓度融合检测算法.实验发现:融合单元的检测误差≤11.3%,比光散射子单元小3.6%,比电荷感应子单元小3.5%;融合单元的平均标定分辨率为112.8,是光散射子单元的1.27倍,是电荷感应子单元的4.68倍;融合单元的标定线性度最好.表明融合技术克服了光散射法和电荷感应法的局限性,进一步减小了检测误差和提高了标定分辨率、线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浓度 光散射法 电荷感应法 局限性 融合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仪表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梦迟 黄文君 +3 位作者 张阳阳 吴元元 李德文 王昊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95-200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二维码辅助式工业指针式仪表识别技术方案。本方案将表盘信息编辑成信息帧并制成二维码粘贴在表盘上,在识别图像前先获取待识别仪表的特征信息并将其作为算法重要的参数来源,从而实现不同类型仪表的自适应识别...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二维码辅助式工业指针式仪表识别技术方案。本方案将表盘信息编辑成信息帧并制成二维码粘贴在表盘上,在识别图像前先获取待识别仪表的特征信息并将其作为算法重要的参数来源,从而实现不同类型仪表的自适应识别。此外,方案还利用了二维码的定位和校正图案,通过透视变换对图像进行倾斜校正,克服了因拍摄角度倾斜所造成的图像畸变的影响。表盘与指针的定位提取则利用Hough变换实现。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在移动终端上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二维码空间定位 图像校正 HOUGH变换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β射线法PM2.5测量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德文 惠立锋 吴付祥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5期56-59,共4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环境温度、湿度、动态加热温度、采样流量、分离器切割性能、走纸精度、本底值分析时间、采样时间等8项因素对β射线法PM2.5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并提出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控制范围...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环境温度、湿度、动态加热温度、采样流量、分离器切割性能、走纸精度、本底值分析时间、采样时间等8项因素对β射线法PM2.5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并提出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控制范围及方法。结果表明:走纸精度、动态加热温度及采样流量的贡献率之和为54.2%,对β射线法PM2.5测量结果影响较为明显。为使测量结果误差<5%,滤带定位误差应不超过1.3 mm,动态加热温度控制在45℃~50℃范围内,采样流量偏离在±0.8 L/min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Β射线法 主成分分析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老挝万象盆地钾镁盐矿产勘探中的运用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自串 周丹 +1 位作者 李德文 余润龙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8-1276,共9页
老挝万象盆地位于呵叻盆地北缘,呵叻盆地钾盐矿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钾盐矿床之一,矿体以厚层状光卤石为主,局部伴有薄层钾石盐矿体。在万象盆地东北部某矿区内完成了3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剖面,剖面二维反演结果直观反映了塔贡组盐岩... 老挝万象盆地位于呵叻盆地北缘,呵叻盆地钾盐矿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钾盐矿床之一,矿体以厚层状光卤石为主,局部伴有薄层钾石盐矿体。在万象盆地东北部某矿区内完成了3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剖面,剖面二维反演结果直观反映了塔贡组盐岩层起伏及构造分布情况,L2线西部、L3线中西部似球状高阻凸起,钻孔揭露为盐岩层隆起区,盐岩层埋深变浅、厚度增大,隆起区两侧构造发育,AMT二维反演结果模型基本反映出盐隆起全貌;L1线钻孔揭露的盐岩层顶板埋深与二维电性模型推断结果吻合度高。总之,通过与剖面附近钻孔及已有地质、物探成果资料对比,说明AMT所得二维电性模型反映的盐岩层赋存状态、构造发育部位基本可靠,因此通过AMT反演结果反映的盐岩层、构造特征可为找矿靶区优选、钻孔选址、成矿研究提供依据,对今后呵叻盆地钾盐矿产勘查物探方法选取也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视电阻率 万象盆地 光卤石矿床 古近系塔贡组
下载PDF
基于卡门涡街的静电感应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丹丹 韩东志 +2 位作者 李德文 王杰 景明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7,32,共5页
针对现有的静电感应粉尘浓度测量装置对低浓度、小粒径的粉尘测量不精确的问题,依据卡门涡街的原理,提出在测量管道中安装一个三角柱,来提高粉尘粒子的运动速度和改变粒子的运动趋势,从而增大静电传感器的感应电荷量。利用CFD软件,在Gam... 针对现有的静电感应粉尘浓度测量装置对低浓度、小粒径的粉尘测量不精确的问题,依据卡门涡街的原理,提出在测量管道中安装一个三角柱,来提高粉尘粒子的运动速度和改变粒子的运动趋势,从而增大静电传感器的感应电荷量。利用CFD软件,在Gambit2.4建立实验模型,通过Fluent6.3对优化的测量装置进行气固两相流仿真,得到管道内粉尘粒子的速度云图和压力云图。根据环形静电传感器的感应电荷计算式,计算不同粒径下的感应电荷量。结果表明:优化的装置感应电荷量提高约40%,有效提高粉尘在低浓度、小粒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测量 卡门涡街 CFD仿真 气固两相流 静电感应
下载PDF
Holocene activity evidence on the southeast boundary fault of Heqing basin, middle segment of Heqing-Eryuan fault zone, West Yunn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2
17
作者 SUN Chang-bin li de-wen +3 位作者 SHEN Xiao-ming KANG Yan-rui liU Rui ZHANG Ya-ji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7期1445-1453,共9页
The Heqing-Eryuan faul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ctive fault system in the Nor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China. Thus, the study on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ity history of this fault can provide not onl... The Heqing-Eryuan faul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ctive fault system in the Nor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China. Thus, the study on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ity history of this fault can provide not only the basis for seismic safety and engineering evaluation, but also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history and patterns of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rench and faulted landforms investigations could provide effective paleoseismic methods to obtain the recent parameters of active faults. Using these methods, this study makes some breakthroughs on the recent activity of southeast boundary fault of the Heqing basin, middle segment of Heqing-Eryuan fault zon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vertical slip rate and left-lateral slip rate of the segment are about 0.28 mm/a and 1.8o mm/a respectively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The trench near the Beixi Village at the .outhea.t houndnrv fault of the lqaaing basinreveals that there have been at least three paleoearthquake events during the Holocene (8 ka BP).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sinistral strike-slip distance of a single paleoearthquake are ~20 cm and -1.2 m, respectively. The estimated paleoearthquake magnitudes with Ms7.o, and the recurrence interval at 2-5 ka, as well as the latest activity time during 800- 290 ca1 yr BP,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eventing and mitigating regional earthquake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qing-Eryuan fault zone PALEOEARTHQUAKE Holocene activity Sinistral strike-slip Heqing basin
下载PDF
伊敏矿区排土场周围土壤中Cr、Cd形态分析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晓艳 李静 +1 位作者 李德文 韩旭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2-98,143,共8页
本文以呼伦贝尔伊敏矿区排土场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BCR法提取土壤Cr、Cd化学形态,研究不同土层深度Cr、Cd各形态含量变化规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指数评价对该区域土壤Cr、Cd污染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矿区土壤重金... 本文以呼伦贝尔伊敏矿区排土场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BCR法提取土壤Cr、Cd化学形态,研究不同土层深度Cr、Cd各形态含量变化规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指数评价对该区域土壤Cr、Cd污染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和土壤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Cr各形态含量呈现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弱酸提取态变化趋势,各形态含量变化均与土层深度无明显关系;土壤Cd各形态含量呈现弱酸提取态>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变化规律,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含量明显降低。该区域土壤中Cr残渣态所占比例大于73%,Cr元素处于较稳定状态;土壤中Cd有效态重金属所占比例大于83%,极易被动植物所吸收,潜在生物污染性较大。研究区域土壤中Cd总含量超过呼伦贝尔地区土壤背景值1.37倍,土壤已经受到Cd污染;土壤中Cr总含量接近呼伦贝尔地区土壤背景值,且Cr残渣态含量比例高,土壤未受到Cr污染。土壤中Cr和Cd单因子污染指数Pi分别为0.88和1.38,内梅罗综合指数P综分别为0.91和1.44,研究区域土壤未发生Cr污染,出现了轻微Cd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形态分布 改进BCR法 单因子指数 内梅罗综合指数
下载PDF
抽尘风筒内粉尘沉积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洋铭 李德文 +2 位作者 龚小兵 许圣东 王志宝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10期82-85,共4页
为研究抽风风筒内粉尘的沉积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粒径粉尘随风速变化的规律,得出不同粒径粉尘随风速变化的沉积范围,结合试验的数据结果对风筒内粉尘的沉积质量、沉积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速为5~15 m/s时,粒径为25~35μ... 为研究抽风风筒内粉尘的沉积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粒径粉尘随风速变化的规律,得出不同粒径粉尘随风速变化的沉积范围,结合试验的数据结果对风筒内粉尘的沉积质量、沉积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速为5~15 m/s时,粒径为25~35μm粉尘的沉积范围、沉积质量随风速变化较大,增大风速可降低粉尘在风筒内的沉积率,除尘器前端抽尘风筒长度不宜超过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筒 粉尘粒径 数值模拟 风速 沉积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红豆杉成熟针叶总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德文 杨超 +3 位作者 付金颖 刘英 于莉莉 付玉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79-1385,共7页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是一种重要的药源植物,根据红豆杉针叶特点,本研究提出改良RNA提取方法,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化锂(CTAB-Li Cl)联用法,以红豆杉的幼嫩、成熟针叶为材料,采用TRIzol法提取RNA,结果表明,TRIzol... 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是一种重要的药源植物,根据红豆杉针叶特点,本研究提出改良RNA提取方法,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化锂(CTAB-Li Cl)联用法,以红豆杉的幼嫩、成熟针叶为材料,采用TRIzol法提取RNA,结果表明,TRIzol法提取嫩针叶中的RNA质量完整,成熟针叶中的RNA质量不完整;针对成熟针叶采用CTAB法、SDS-酚法和改良的CTAB-Li Cl法提取RNA,并进行了质量验证比对显示,CTAB法和SDS-酚法提取的RNA质量差,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糖、多酚和DNA污染,改良CTAB-Li Cl联用法提取红豆杉成熟针叶的RNA质量完整,A_(260)/A_(280)比值在1.9~2.0之间,RNA产率最高,分别为CTAB法和SDS-酚法提取的RNA产率的1.37和1.24倍。进一步反转录后,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验证,发现扩增的片段条带清晰,片段大小符合预期。成熟针叶中高质量的RNA更有利于红豆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RNA提取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化锂法 成熟针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