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development 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Tian Xiaoyong li dichen +2 位作者 Zhang Anfeng Lu Zhongliang Lu Binghe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in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for almost 20 years. Up to now~ it is still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s of the researchers or manufacturers all over the world. Some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in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for almost 20 years. Up to now~ it is still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s of the researchers or manufacturers all over the world. Some in- novative processes and frontier application research are all being conducted here to catch up with the new develop- ment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paper, newly developed processes, such as ultraviolet-light emitting diode (UV- LED) stereolithography, ceramic stereolithography, and direct metal forming, were described. Some results of the frontier application researches, such as indirect fabrication of ceramic casting mould, wind-tunnel-testing models, photonic crystals and metamatcrials, were also briefly re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tive manufacturing rapid prototyping STEREOLITHOGRAPHY
下载PDF
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评价
2
作者 董恩纯 康建峰 +4 位作者 孙畅宁 李涤尘 罗洋 王玲 栗向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 目的 对钛网及3D打印金属椎体替代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临床中人工椎体选择与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压缩力学测试,对钛网及3D打印多孔型、桁架型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的等效力学属性与结构破坏形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钛网等效弹性模量[(2 908.73±287.39) MPa]仅次于拓扑型椎体替代物,但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较差,等效屈服强度[(46.61±4.85) MPa]高于多孔型椎体替代物,且在压缩中率先屈服;多孔型椎体替代物结构强度[(18.14±0.17)~(25.79±0.40) MPa]不足,难以满足脊柱重建力学要求;桁架型椎体替代物等效弹性模量[(2 477.86±55.19)~(2 620.08±194.36)MPa]与等效屈服强度[(77.61±0.50)~(88.42±1.07) MPa]良好但稳定性不足,在压缩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稳现象;拓扑型椎体替代物具有最高的等效弹性模量[(3 746.28±183.80) MPa]与等效屈服强度[(177.43±3.82) MPa],可为人工椎体在体服役安全稳定提供更强保障。结论 拓扑优化方法可实现椎体替代物高强度、高稳定性设计,提供更大的设计空间与安全余量,为人工椎体轻量化与新材料设计提供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替代物 钛网 3D打印 力学性能 拓扑优化
下载PDF
块体铁基非晶合金的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工艺研究
3
作者 何秀麟 杨强 +2 位作者 王富 李涤尘 封国宝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5,共6页
大块复杂结构铁基非晶合金成形条件较为苛刻。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及扫描间距等工艺参数对Fe_(55)Cr_(25)Mo_(16)C_(2)B_(2)铁基非晶合金成形质量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探究了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铁基非晶合... 大块复杂结构铁基非晶合金成形条件较为苛刻。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及扫描间距等工艺参数对Fe_(55)Cr_(25)Mo_(16)C_(2)B_(2)铁基非晶合金成形质量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探究了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铁基非晶合金的裂纹产生机制,测试了不同工艺参数成形铁基非晶合金的显微硬度、非晶率、压缩性能及断口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采用最佳成形工艺参数制备的Fe_(55)Cr_(25)Mo_(16)C_(2)B_(2)非晶合金具有高显微硬度,但仍存在孔隙、裂纹缺陷及晶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床熔融 铁基非晶合金 非晶率 显微硬度
下载PDF
3D打印高度可调聚醚醚酮颈椎椎间融合器的优化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童童 董恩纯 +4 位作者 郑纪豹 李涤尘 康建峰 石磊 王玲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目的针对传统颈椎融合器与患者解剖形貌匹配程度较低的临床问题,建立一款具备高度调节功能且外形与椎体相匹配的颈椎融合器,并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按照颈椎前路解压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建立颈... 目的针对传统颈椎融合器与患者解剖形貌匹配程度较低的临床问题,建立一款具备高度调节功能且外形与椎体相匹配的颈椎融合器,并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按照颈椎前路解压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建立颈椎C4~5节段融合模型,模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不同运动工况,计算融合器与椎体终板的应力。3D打印制备融合器后进行体外力学实验,探究融合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结果该融合器可保持融合C4~5节段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1°~2.8°,降低至自然节段ROM的40%~80%。在体外压缩试验中,融合器屈服载荷为(2721.67±209)N,满足服役状态下生理载荷的最大需求。结论所设计的高度可调融合器显示出较优的生物力学性能,且可以减少手术中的选型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可调高度 融合器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3
5
作者 倪建龙 时志斌 +4 位作者 樊立宏 王昊宇 李涤尘 党晓谦 王坤正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77-881,共5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较常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8... 背景: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较常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8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评估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每次随访时均评估膝关节活动度并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同时应用Lysholm及IKDC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比较患者末次随访时与术前Lyshol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5.3±3.4)个月。术后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显示骨折均复位良好。随访中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8±0.5)个月。术后有2例患者因功能锻炼不及时,末次随访时最大屈膝角度未达120°,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余患者末次随访时无屈伸活动受限,平均屈膝活动度为(130.2±4.3)°。患者末次随访时Lysholm、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2.8±4.2)分vs(48.5±3.1)分,(93.3±4.5)分vs(50.2±2.8)分,t=22.652、21.375,P均<0.001]。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轴移试验均为阴性,12例患者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无Ⅱ度及以上阳性结果。结论:关节镜下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头空心加压螺钉 前交叉韧带 胫骨 撕脱骨折 治疗结果
下载PDF
5D打印——生物功能组织的制造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涤尘 贺健康 +2 位作者 王玲 高琳 卢秉恒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8,99,共7页
生物制造是制造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兴学科方向,这一学科方向的发展将为巨大的人体组织与器官市场提供新技术,同时也给制造技术变革带来新机遇。面向生物制造未来发展,提出5D打印制造概念,论述了5D打印的内涵,分析了其... 生物制造是制造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兴学科方向,这一学科方向的发展将为巨大的人体组织与器官市场提供新技术,同时也给制造技术变革带来新机遇。面向生物制造未来发展,提出5D打印制造概念,论述了5D打印的内涵,分析了其关键技术。结合生物制造技术的现有进展,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心肌组织支架的制造、类脑神经组织制造、爬行生命机械混合机器人方面取得的初步研究进展,为生物制造技术拓展新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5D打印 生物制造 功能组织
下载PDF
医工交叉复合型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7
作者 马锋 李艳 +11 位作者 魏沙沙 郭卉 王渊 吴小健 李涤尘 邵金友 张谞丰 王浩华 吴荣谦 张明 刘昌 吕毅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年第6期717-722,共6页
医工交叉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要求。以培养明临床需求、善工程思维、具前沿知识、强创新潜质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构建“医学+X”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组建“医... 医工交叉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要求。以培养明临床需求、善工程思维、具前沿知识、强创新潜质的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构建“医学+X”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组建“医学-工科-企业”三导师团队,搭建多元交叉的育人平台,创建“医学生产品研发试用”的“Med-CDIO-T”培养模式,建立医工交叉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机制体制等举措,从而构成了医工交叉复合型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医工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复合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交叉 复合型人才 Med-CDIO-T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西交模式
下载PDF
凝胶注模和反应熔渗SiC陶瓷基零件素坯缺陷控制及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鲁中良 曹继伟 +2 位作者 冯朋帅 李涤尘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69,共7页
针对凝胶注模和反应熔渗SiC陶瓷零件由于炭黑团聚、含量不足引起的坯体宏观裂纹、残留硅含量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控制陶瓷组织缺陷与残硅含量、提升陶瓷零件高温力学性能的方法。以短碳纤维代替炭黑作为碳源,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 针对凝胶注模和反应熔渗SiC陶瓷零件由于炭黑团聚、含量不足引起的坯体宏观裂纹、残留硅含量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控制陶瓷组织缺陷与残硅含量、提升陶瓷零件高温力学性能的方法。以短碳纤维代替炭黑作为碳源,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碳纤维与炭黑在陶瓷浆料中的分散性,以及这两种碳源对陶瓷素坯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碳纤维和SiC陶瓷微观结构及其物相组成,并探讨了碳纤维体积分数对反应熔渗SiC陶瓷基零件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之炭黑,短碳纤维在陶瓷浆料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干燥后陶瓷坯体内大尺寸气孔和裂纹等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在反应熔渗过程中,碳纤维溶解到液硅中并生成β-SiC取代残硅,填充了陶瓷坯体的剩余孔隙;当碳纤维体积分数增加时,陶瓷坯体中的残硅含量得到有效控制;碳化硅陶瓷高温(1 350℃)力学性能指标随着碳纤维体积分数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碳纤维体积分数为20%时达到最大,高温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分别为(343±19)MPa、(5.04±0.27)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 反应熔渗 碳化硅 短碳纤维 高温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9
作者 倪建龙 时志斌 +3 位作者 周小倩 樊立宏 李涤尘 党晓谦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21-225,共5页
背景: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临床常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髋关节镜技术是近年来治疗FAI的主流方法。目的:探讨使用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FAI髋)凸轮型FAI患者。所有患者行髋关节镜手术,清理增生滑膜,缝合或者清理损伤盂唇,股骨头颈... 背景: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临床常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髋关节镜技术是近年来治疗FAI的主流方法。目的:探讨使用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FAI髋)凸轮型FAI患者。所有患者行髋关节镜手术,清理增生滑膜,缝合或者清理损伤盂唇,股骨头颈部"凸轮"状增生隆起磨削成形术。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包括屈髋活动度及屈髋90°内旋活动度)、α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1例患者出现会阴区麻木,1例出现大腿外侧麻木,术后给予消肿、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25个月,平均随访(13.6±3.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改良Harris10.4)°,(29.5±12.6)°vs(7.1±4.3)°,(81.8±7.6)分vs(51.6±5.4)分],α角及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42.2±7.5)°vs(65.3±11.4)°,(1.5±0.8)分vs(6.3±1.5)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7、14.4、8.1、15.3,P均<0.05)。结论:髋关节镜治疗凸轮型FAI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镜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凸轮型
下载PDF
可控变形复合材料结构4D打印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小永 王清瑞 +1 位作者 李涤尘 卢秉恒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期20-27,共8页
4D打印技术是一种采用3D打印工艺方法实现具有对外界刺激响应功能、可变形状或性能的智能结构增材制造技术。综述了4D打印技术的基本工艺方法,如形状记忆材料4D打印、仿生复合材料结构4D打印、外场驱动智能结构4D打印等;分析了现有4D打... 4D打印技术是一种采用3D打印工艺方法实现具有对外界刺激响应功能、可变形状或性能的智能结构增材制造技术。综述了4D打印技术的基本工艺方法,如形状记忆材料4D打印、仿生复合材料结构4D打印、外场驱动智能结构4D打印等;分析了现有4D打印技术在变形过程不连续、制备难度较大、难以实现变形过程可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4D打印策略,展示了任意可展曲面结构的设计与4D打印流程;分析了4D打印技术未来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及软体机器人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3D打印 增材制造 可控变形 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
下载PDF
面向3D打印多孔陶瓷材料外科植入物宏微观结构特征的分析评价方法
11
作者 张晨 董双鹏 +5 位作者 张述 马会 董恩纯 康建峰 李涤尘 王玲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2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材料外科植入物孔隙结构的宏微观特征分析及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微米X射线CT(Micro-CT)扫描获取的多孔样品图像数据,利用VG Studio MAX 3.0软件及Mimics 16.0软件的多孔结构分析功能,对多孔结构的宏观结构特... 目的探究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材料外科植入物孔隙结构的宏微观特征分析及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微米X射线CT(Micro-CT)扫描获取的多孔样品图像数据,利用VG Studio MAX 3.0软件及Mimics 16.0软件的多孔结构分析功能,对多孔结构的宏观结构特征包括总孔隙率、宏孔孔径、内连接、开/闭孔率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表面微观多孔形貌进行特征分析和评价。结果基于Micro-CT和SEM扫描及影像学分析实现了针对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样件的孔隙结构的宏微观特征表征和统计分析,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准确性,形成了一套面向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材料外科植入物形貌宏微结构尺寸特征的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Micro-CT和SEM扫描成像进行3D打印多孔结构陶瓷样件的孔隙结构的宏微观特征表征和分析的统计方法,有利于实现多孔结构宏微观特征的相关测试内容和试验过程的规范统一,确保测试过程方法有据可依,结果评价准确有效,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加工精度,便于不同企业同种工艺制造的多孔结构特征参数之间等同比较,为医疗器械行业多孔结构宏微观特征的数据积累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与人体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外科植入物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多孔陶瓷 外科植入物 宏微结构特征 微米X射线CT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具有梯度模量的3D打印糖尿病鞋垫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思尧 李涤尘 +5 位作者 汤磊 孙畅宁 康建峰 赵宏谋 张言 王玲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目的以精准降低足底压力为目标,提出一种快捷、低成本的个性化糖尿病足部建模及鞋垫的设计方案。方法通过对标准足骨模型进行缩放的方法,构建患者足部有限元模型,分析足部生物力学,并根据鞋垫模量和足底压力数学映射模型,建立具有梯度... 目的以精准降低足底压力为目标,提出一种快捷、低成本的个性化糖尿病足部建模及鞋垫的设计方案。方法通过对标准足骨模型进行缩放的方法,构建患者足部有限元模型,分析足部生物力学,并根据鞋垫模量和足底压力数学映射模型,建立具有梯度模量的个性化鞋垫三维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鞋垫制造,并开展实验验证。结果采用缩放建模方法所建足部模型的有限元预测的相关力学指标与CT重建模型的结果基本接近,最大误差控制在15%以内。与穿戴普通鞋垫相比,使用个性化鞋垫后足底峰值压力有效降低约20%。该简化设计方案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降低约90%。结论该糖尿病鞋垫设计方案缩短设计周期,其中制备的个性化鞋垫有效精准降低足底压力,降低足部溃疡的风险,为个性化糖尿病鞋垫的推广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缩放建模 数学映射模型 梯度模量设计
下载PDF
激光金属成形缺陷在线检测方法及热场仿真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舒平 解瑞东 +3 位作者 李涤尘 张安峰 张连重 高峰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218,共7页
针对激光金属沉积(LMD)增材制造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等冶金缺陷,严重影响制件疲劳力学性能的问题,提出了LMD增材制造冶金缺陷在线红外扫描检测的方法。为验证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LMD钛合金试件人工裂纹缺陷热场仿真分析与红外测温... 针对激光金属沉积(LMD)增材制造过程中易产生微裂纹等冶金缺陷,严重影响制件疲劳力学性能的问题,提出了LMD增材制造冶金缺陷在线红外扫描检测的方法。为验证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LMD钛合金试件人工裂纹缺陷热场仿真分析与红外测温扫描检测实验研究。通过缺陷热场仿真分析揭示了红外测温特征峰峰高与裂纹宽度、深度的关系规律。人工裂纹检测实验表明,红外测温仪探头扫过各人工裂纹上方时,测温波形会出现明显增高的特征峰。通过仿真拟合关系式计算的裂纹宽度温升幅度曲线与实验数据曲线的比较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红外检测 热场仿真 冶金缺陷
下载PDF
熔融沉积成型和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聚醚醚酮髁突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芳 黄硕 +5 位作者 刘宁 李永锋 胡敏 石长全 李涤尘 刘昌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4-270,共7页
目的对3D打印个性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髁突假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压缩性能测试,分析假体的应力分布特征及机械力学性能,评估假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通过CBCT、Mimics、Geomagic Studio、Solid Works和A... 目的对3D打印个性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髁突假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压缩性能测试,分析假体的应力分布特征及机械力学性能,评估假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通过CBCT、Mimics、Geomagic Studio、Solid Works和ANSYS Workbench等软件建立PEEK髁突假体、下颌骨和固定螺钉的有限元模型,加载最大咀嚼力,记录髁突假体和螺钉的最大应力以及下颌骨的应力应变。模拟临床实际情况,设计专用夹具,以1 mm/min速率对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和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两种方法制备的髁突假体进行压缩性能测试。结果有限元分析发现,PEEK髁突假体的峰值应力位于髁突颈的后部,为10.733 MPa;5个固定螺钉的峰值应力集中在靠近下颌升支后缘的2#和5#螺钉,为9.7075 MPa;假体和螺钉的峰值应力均小于其屈服强度。压缩实验发现,FDM和SLS制备髁突假体可承受的最大压力分别为(3814.7±442.6)、(1193.970±260.350)N;FDM制备假体相较于SLS制备不但压缩强度较大,且韧性较好。结论3D打印个性化聚醚醚酮髁突假体显示出均匀的应力分布和较好的机械力学性能,可为PEEK作为修复颞下颌关节的重建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选择性激光烧结 力学测试 髁突假体 聚醚醚酮
下载PDF
高性能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增材制造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盟 田小永 +4 位作者 尚俊凡 秦滢杰 朱伟军 李涤尘 陈怡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5期39-47,共9页
材料挤出成型是一种典型的增材制造技术,其通过高温加热,将热塑性聚合物或其复合材料熔融挤出,而后逐层累积成型。它具有无需模具、可成型复杂零部件、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在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材料挤出成型是一种典型的增材制造技术,其通过高温加热,将热塑性聚合物或其复合材料熔融挤出,而后逐层累积成型。它具有无需模具、可成型复杂零部件、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在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聚醚醚酮作为一种半晶态超强热塑性聚合物,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佳等优异特性。利用材料挤出成型工艺制备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可实现零部件的高性能低成本快速制造。介绍了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分别从成型工艺机理、技术发展及性能对比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系统分析了未来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材料挤出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纤维
下载PDF
3D打印骨科植入物多孔结构Micro-CT形貌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双鹏 张晨 +5 位作者 李沅 景明 王玲 李涤尘 康建峰 董恩纯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3期37-41,共5页
目的探索3D打印骨科植入物多孔结构形貌分析方法。方法通过Micro-CT采集多孔样品图像数据,采用MIMICS软件自带分析功能及三维重建功能,通过内切圆法、等效圆面积法、内切球法对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孔径、丝径等形貌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二... 目的探索3D打印骨科植入物多孔结构形貌分析方法。方法通过Micro-CT采集多孔样品图像数据,采用MIMICS软件自带分析功能及三维重建功能,通过内切圆法、等效圆面积法、内切球法对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孔径、丝径等形貌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二维图像与三维图像分析结果的差异,与理论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并通过重量法进行验证。结果对于规则孔型多孔结构,可以考虑采用内切球法进行孔径分析;对于不规则孔型多孔结构,内切圆法和等效圆面积法更为适用。结论通过Micro-CT扫描图像重建+MIMICS软件分析方法是3D打印骨科植入物多孔结构形貌特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MICRO-CT 孔隙率 孔径 丝径
下载PDF
3种不同髁突头部形态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芳 黄硕 +4 位作者 刘宁 胡敏 石长全 李涤尘 刘昌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5-1100,1144,共7页
目的 对个性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全颞下颌关节假体进行三维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3种不同髁突头部形态(原型、80%原型及圆柱形)假体的应力分布特征,评估3种不同髁突头部形态对PEEK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稳定性、关节运动以... 目的 对个性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全颞下颌关节假体进行三维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3种不同髁突头部形态(原型、80%原型及圆柱形)假体的应力分布特征,评估3种不同髁突头部形态对PEEK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稳定性、关节运动以及关节窝的影响。方法 建立颅颌面及PEEK全颞下颌关节假体有限元分析模型Ⅰ、Ⅱ、Ⅲ,分析在牙尖交错位、切[牙合]颌位、左侧磨牙颌位及右侧磨牙颌位4种不同咬合条件下,关节窝假体、髁突假体、钛钉最大应力,下颌骨应力、应变分布,以及3种模型的最大位移。结果 3种模型PEEK全关节假体及螺钉的最大应力分别为35.22、16.73 MPa,均低于其材料的屈服强度;模型Ⅰ、Ⅱ、Ⅲ下颌骨最大应力分别为41.47、42.84、56.92 MPa,应变分别为3.896×10^(-3)、2.175×10^(-3)、4.641×10^(-3)。3种模型的最大位移为209.0μm,位于模型Ⅲ的左侧下颌角处。结论 3种不同髁突头部形态的个性化PEEK全颞下颌关节假体均显示出较为均匀的应力应变分布,但髁突头部形态为80%原型假体的力学效果更好。研究结果为PEEK全颞下颌关节的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头部形态 全颞下颌关节假体 应力分布 聚醚醚酮
下载PDF
三维打印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芳 黄硕 +5 位作者 刘宁 梁斌 胡敏 石长全 李涤尘 刘昌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48-752,共5页
目的检测3D打印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标准件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估3D打印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人工假体的优势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增材(3D打印)制备生物力学检测所需标准件,并对其进行单轴拉伸、单轴... 目的检测3D打印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标准件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估3D打印技术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人工假体的优势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增材(3D打印)制备生物力学检测所需标准件,并对其进行单轴拉伸、单轴压缩、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其力学性能。结果3D打印试件的拉伸模量为(4583.33±267.25)MPa,拉伸强度为(95.62±1.01)MPa;弯曲模量为(4217.41±341.99)MPa,弯曲强度为(145.64±11.81)MPa;压缩模量为(1646.91±259.07)MPa,压缩强度为(126.92±16.34)MPa。结论3D打印技术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材料其力学性能较佳,且3D打印技术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测试 人工假体
下载PDF
聚醚醚酮的表面改性策略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易荣 王法衡 +2 位作者 刘永财 李涤尘 刘亚雄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1-212,共12页
聚醚醚酮(PEEK)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有望替代传统的金属和陶瓷材料,成为骨科、整形以及牙科植入物的新选择,但目前PEEK材料的表面生物惰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相比于将活性材料与PEEK进行混合来提高材料... 聚醚醚酮(PEEK)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有望替代传统的金属和陶瓷材料,成为骨科、整形以及牙科植入物的新选择,但目前PEEK材料的表面生物惰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相比于将活性材料与PEEK进行混合来提高材料的骨整合能力,表面改性不仅能够保持PEEK基体材料本身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材料表面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是提高其生物活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将综述PEEK材料表面改性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改性方法的原理以及过程的不同,分别从表面直接物理处理、表面物理沉积以及湿化学法三个方面对各自的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系统分析各类表面改性策略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表面改性 生物活性 植入物
下载PDF
湍流度对低雷诺数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帝辰 魏闯 +1 位作者 张铁军 杨威 《航空科学技术》 2022年第2期12-21,共10页
为研究湍流度对低雷诺数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经过风洞试验验证的基于γ--R--e-θt转捩模型的RANS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典型低雷诺数翼型E387,选取不同雷诺数/湍流度状态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湍流度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十分... 为研究湍流度对低雷诺数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经过风洞试验验证的基于γ--R--e-θt转捩模型的RANS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典型低雷诺数翼型E387,选取不同雷诺数/湍流度状态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湍流度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且规律较为复杂。高湍流度可以在一定状态下使升阻比大幅提升,显著改善低雷诺数翼型的气动性能。失速前小迎角时通常受低雷诺数流动特有的层流分离泡结构影响,大迎角失速后主要受后缘分离影响,气动规律的复杂性与这两种主导因素受湍流度影响后的演化与转换密切相关。低雷诺数/高湍流度和高雷诺数/低湍流度的升阻特性与流场结构具有相似性,利用有效雷诺数方法可以对该相似性作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雷诺数 湍流度 翼型绕流 转捩模型 有效雷诺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