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粉侵入对支撑裂缝渗透率的动态影响规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惜图 胡胜勇 +4 位作者 武玺 李国富 冯国瑞 王艳峰 陈召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8-2346,共9页
煤粉侵入煤层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容易导致裂缝堵塞,造成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和煤储层渗透率降低,进而严重影响煤层气井的稳定排采及产量。分别建立煤层气井停井前与重启后煤粉侵入支撑裂缝渗透率动态演化模型,并利用煤岩导流性能测试系统进... 煤粉侵入煤层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容易导致裂缝堵塞,造成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和煤储层渗透率降低,进而严重影响煤层气井的稳定排采及产量。分别建立煤层气井停井前与重启后煤粉侵入支撑裂缝渗透率动态演化模型,并利用煤岩导流性能测试系统进行煤粉连续流动与间歇流动条件下的煤粉侵入支撑裂缝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煤层气井停井与排采流速对支撑裂缝渗透率时空演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煤粉运移时间增加,支撑裂缝渗透率骤降后缓慢衰减,且沿煤粉运移方向,支撑裂缝内部空间孔隙损失率逐渐降低,裂缝内部渗透率沿煤粉运移方向逐渐升高。随煤粉持续侵入支撑裂缝,煤层气井关井重启后支撑裂缝孔隙损失率较停井前孔隙损失率更大,渗透率不能恢复至停井前。排采流速越慢,煤粉侵入支撑裂缝渗透率衰减速度越慢,渗透率越高,支撑裂缝渗透率受煤粉侵入影响在低排采流速下对流速变化更为敏感,缓慢排采流速下停井对支撑裂缝渗透率伤害更低。煤粉沉积系数越大,煤粉侵入过程中支撑裂缝近端渗透率越小,远端渗透率越大,而弥散系数越大,支撑裂缝远端渗透率越小,裂缝近端渗透率受弥散系数影响极小,煤层气井停井对支撑裂缝近端渗透率伤害更严重。煤粉侵入过程中支撑裂缝近端渗透率衰减速度更快,裂缝远端渗透率衰减速度更缓慢,沉积系数变化对支撑裂缝近端渗透率影响显著,而弥散系数变化对支撑裂缝远端渗透率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支撑裂缝 煤粉 渗透率 停井
下载PDF
基于变流速的活动扩张角导流装置性能研究
2
作者 梁笑笑 李国富 任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3,132,共8页
针对导流装置型水轮机在高流速条件下叶片承受过大轴向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流速变化的导流装置解决方案。该装置能够在低流速区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比,而在高流速区间通过调整增速比来减轻叶片负载,提高水轮机在低流速环境下的... 针对导流装置型水轮机在高流速条件下叶片承受过大轴向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流速变化的导流装置解决方案。该装置能够在低流速区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比,而在高流速区间通过调整增速比来减轻叶片负载,提高水轮机在低流速环境下的功率输出。通过数值分析,以增速比作为评估指标,研究了扩张角的调整范围、活动装置的长度和形状,并分析了不同流速条件下的长短轴比例、水轮机所受推力及获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翼型活动装置,保持其长宽比为1.5,扩张角调整范围为0~15°,增速比的调整范围为1.10~1.57;当活动装置的长短轴比例为3.4∶1时,在高速流场中叶片相对受力可降至1.1左右,同时在低流速区域具有较好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装置 变角度 变流速 输出功率 轴向受力
下载PDF
三种典型水声信号类型检测特性对比分析
3
作者 许佳丽 高飞 +2 位作者 范龙 李国富 甘忠良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水声信号的选择是传播损失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信号类型的检测性能,通过仿真研究与试验数据分析,对CW、扫频、伪随机编码这3种典型的水声信号类型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仿真研究使用射线理论模型中Bellhop程... 水声信号的选择是传播损失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信号类型的检测性能,通过仿真研究与试验数据分析,对CW、扫频、伪随机编码这3种典型的水声信号类型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其中,仿真研究使用射线理论模型中Bellhop程序计算宽带频域声信号,经傅里叶合成技术转化为时频声信号;信号检测性能分析采用带通滤波、匹配滤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开展。经对比后发现扫频信号和伪随机编码信号经匹配滤波后的信号主峰时频宽度小、幅度大,旁瓣小,易于区分,可获取信号多途到达结构,这对后续分析工作中反推反射系数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信号检测 水声信号类型 匹配滤波 带通滤波 短时傅立叶变换
下载PDF
基于主轴电机电流信号的表面粗糙度检测
4
作者 刘雪杰 李国富 任潞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针对表面粗糙度不能及时检测造成的工件浪费问题,首次提出根据主轴电机电流信号进行表面粗糙度检测分类。通过实验采集不同表面粗糙度加工时的主轴电机电流信号,采用小波包分解将电流信号分解成不同频段,借助能量特征和裕度因子对不同... 针对表面粗糙度不能及时检测造成的工件浪费问题,首次提出根据主轴电机电流信号进行表面粗糙度检测分类。通过实验采集不同表面粗糙度加工时的主轴电机电流信号,采用小波包分解将电流信号分解成不同频段,借助能量特征和裕度因子对不同频段电流信号进行评估,过滤低相关性频段,再通过随机森林筛选特征,降低特征的冗余性。总谐波失真特征实现了积屑瘤检测,仅依赖构建的电流信号特征工程表面粗糙度检测准确率高达95%以上,并且检测时间在2 s以内,基本实现了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电机电流信号 小波包分解 随机森林 总谐波失真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国产ZYNQ的裸机双核设计
5
作者 李国富 尚世杰 李海涛 《舰船电子对抗》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当ZYNQ芯片裸机读写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eMMC)时,CPU会被大量占用,从而导致CPU性能严重消耗,某些对CPU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无法正常使用。通过对ZYNQ芯片处理系统(PS)端内部的组成架构进行研究,并结合其运行模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国产Z... 当ZYNQ芯片裸机读写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eMMC)时,CPU会被大量占用,从而导致CPU性能严重消耗,某些对CPU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无法正常使用。通过对ZYNQ芯片处理系统(PS)端内部的组成架构进行研究,并结合其运行模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国产ZYNQ架构的裸机双核运行方式,在没有操作系统参与的条件下,可同时对PS端的双核进行资源调度并实现eMMC的读写等功能,并可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四核,极大提高了国产ZYNQ芯片在无操作系统参与的情况下对资源的利用率,并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实践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机开发 ZYNQ 双核 国产化 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
下载PDF
采空区下伏煤层水力压裂试验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陆泳鑫 胡胜勇 +5 位作者 李国富 武玺 路佳旗 杨育涛 张村 苏燕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1-242,共12页
采空区下伏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长期未能有效开发。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上覆煤层的开采与重新压实会直接影响采空区下伏煤层水力裂缝的扩展行为。通过大尺寸(300 mm×300 mm×300 mm)真三轴水力压裂... 采空区下伏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长期未能有效开发。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上覆煤层的开采与重新压实会直接影响采空区下伏煤层水力裂缝的扩展行为。通过大尺寸(300 mm×300 mm×300 mm)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分析了不同加卸载应力扰动程度下煤体的力学与声发射响应特征,提出了表征煤体损伤程度的损伤变量T,明晰了损伤与水力裂缝起裂与扩展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空区下伏煤体垂向应力加载阶段引起的损伤显著大于卸载阶段,垂向加载应力不超过11 MPa时,煤体处于弹性阶段,损伤极少;加载至11~15 MPa,处于屈服阶段,损伤大幅增加;加载至15~18 MPa,处于强化阶段,煤体孔裂隙逐渐被压实。损伤变量T可以有效表征煤体内部损伤程度,Tc为煤体未经过加卸应力扰动时的损伤变量。T=Tc时,煤体内部的损伤程度与未经过加卸载应力扰动的煤体损伤程度相当;T> Tc时,煤体呈应力损伤态,T越大,损伤程度越高;T <Tc时,煤体呈应力压实态,T越小,压实程度越高。煤体应力损伤程度与破裂压力呈负相关,高损伤程度使得煤体更容易破裂,井筒近端容易形成主水力裂缝,有利于开展水力压裂。煤体的压实程度与破裂压力呈正相关,高压实程度使得水平应力差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减弱,井筒近端水力裂缝发育,不易形成主水力裂缝,阻碍水力压裂开展。基于研究成果制定了采空区下伏煤层水力压裂施工方案优化原则并在现场应用,优化后的方案水力压裂造缝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下伏煤层 煤层气 水力压裂 损伤变量 裂缝扩展
下载PDF
崇阳高枧钨、金多金属矿区找矿方向探讨
7
作者 李国福 张丽雅 《矿产勘查》 2024年第6期979-990,共12页
崇阳高枧钨、金多金属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钨、金多金属成矿带,前人在此虽开展了大量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但对该区深部成矿认识却无新进展,为探寻该地区深部找矿信息,笔者通过开展重磁异常特征、CSAMT异常剖面、广域电磁法剖面等工作,在... 崇阳高枧钨、金多金属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钨、金多金属成矿带,前人在此虽开展了大量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但对该区深部成矿认识却无新进展,为探寻该地区深部找矿信息,笔者通过开展重磁异常特征、CSAMT异常剖面、广域电磁法剖面等工作,在高枧矿区南部发现的一处重磁低值正异常,并对2线,3线深部异常的电阻率中高阻隆起等现象进行研究,推断隐伏岩体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部,其矽卡岩化接触带有利于W元素富集,是寻找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有利部位。推测高枧地区可能存在深部岩体,其位置应该在高枧西南部,区域空间位置显示岩脉最有可能来源于幕阜山岩体,两条北北东向断层形成了岩浆与矿液有利的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枧钨金多金属矿区 重磁异常特征 CSAMT 广域电磁法 找矿预测
下载PDF
尼可刹米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李国福 张学伟 +3 位作者 王玉娥 陈仁义 史斌 刘立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尼可刹米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11月于临沂市肿瘤医院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试验组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尼可刹米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11月于临沂市肿瘤医院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试验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尼可刹米,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生命体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T_(0))、麻醉给药后10 min(T_(4))、麻醉给药后15 min(T_(5))时,两组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给药后1 min(T_(1))、麻醉给药后3 min(T_(2))、麻醉给药后5 min(T_(3))时,两组SpO_(2)均低于T_(0),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_(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T_(4)、T_(5)时,两组MAP均低于T_(0),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_(0)、T_(1)、T_(2)、T_(3)、T_(5)时,两组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4)时,两组HR均低于T_(0),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尼可刹米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稳定生命体征,减少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 呼吸抑制 循环抑制 尼可刹米
下载PDF
碎软煤层韧性破坏-渗流耦合本构关系及其间接压裂工程验证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浩 梁卫国 +3 位作者 李国富 白建平 王建美 武鹏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4-936,共13页
间接压裂是提高碎软低渗煤层地面井煤层气产量的新技术之一,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顶板水力裂缝能否有效穿透煤岩界面并进入煤层,核心要素是碎软低渗煤层的韧性破坏与渗流耦合响应特征。将二维问题的Park-Paulino-Roesler势能函数扩展到... 间接压裂是提高碎软低渗煤层地面井煤层气产量的新技术之一,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顶板水力裂缝能否有效穿透煤岩界面并进入煤层,核心要素是碎软低渗煤层的韧性破坏与渗流耦合响应特征。将二维问题的Park-Paulino-Roesler势能函数扩展到三维应力空间,结合立方定律,得到煤结构面的韧性断裂-裂缝切向渗流关系;构建煤基质塑性变形与拉、压损伤的Helmholtz自由能表达式,结合达西定律,导出煤基质在塑性变形、张拉损伤变量影响下的渗透系数(或滤失系数)表达式。在数值计算中,将煤基质与结构面的力学属性分别赋予实体单元和零厚度的黏聚力单元,通过共享节点的方式连接并由此实现2者间的应力-渗流耦合。采用断裂力学实验识别材料参数,结合水力压裂实验验证碎软煤层的韧性破坏-渗流(DF-S)耦合本构方程组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了多因素影响下水力裂缝从顶板向煤层延伸的过程,包括水平井和界面的间距D,竖向与最小水平地应力之差Δσ,煤岩界面摩擦因数f_(c,r)。结果表明:(1)DF-S本构方程组可以较好地反映间接压裂过程中碎软煤层的韧性破坏-渗流耦合响应特征;(2)煤岩界面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水力裂缝扩展,其机理在于水力压裂引起煤岩界面处煤结构面的韧性断裂、煤基质的塑性损伤、压裂液滤失引发的水力能量耗散,导致实际用于水力裂缝扩展的弹性能(或裂缝表面能)最低只占到水力能量的2%;(3)数值模拟条件下,水力裂缝穿透煤岩界面的临界f_(c,r)与D呈正相关,与Δσ呈负相关关系。D对临界f_(c,r)的影响更大,将D控制在1 m之内有望使18%~30%的水力能量用于水力裂缝扩展,提高间接压裂煤层技术的成功率。水力裂缝穿透碎软煤层与顶板界面的临界条件成果在山西晋城矿区赵庄矿得到应用,实现碎软煤层地面井煤层气增产,为煤层间接压裂方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软低渗煤层 耦合本构关系 间接压裂 煤岩界面 临界条件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1
10
作者 黄中伟 李国富 +1 位作者 杨睿月 李根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12-3238,共27页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赋存条件复杂、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大、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技术通用性差等诸多难点,导致单井产量普遍较低。首先梳理了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在钻井、完井、压裂、排采、提高采收率、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成效...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赋存条件复杂、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大、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技术通用性差等诸多难点,导致单井产量普遍较低。首先梳理了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在钻井、完井、压裂、排采、提高采收率、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关键技术进展,分析了现阶段不同技术在不同煤储层中的适用性。然后,总结了目前煤层气开发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复杂的煤层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特点和增产机理认识不够充分;尚未形成针对我国不同煤层地质条件的适用性技术;“地质-工程一体化”理论与技术尚不成熟。为此,提出了煤层气高效开采的总体思路为:特定条件+适应性关键技术,鼓励多气合采、煤气共采,并提出了几项具体的储备型技术:深部煤层超临界CO_(2)径向井注入-聚能压裂-CCUS一体化、液氮-氮气复合/循环压裂、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造穴、煤层气智能完井与排采决策系统及煤矿区煤层气“四区联动”井上下联合抽采模式等。最后,对“双碳”目标背景下煤层气高效开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提出了建议:以“实现智能化、低碳化、配套化、经济化、可持续化发展”为基本理念,以“研发智能勘探-钻采-生产管控技术装备、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为目标任务,围绕“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核心思想,强化基础研究,实施先导性示范工程,突出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构建智慧煤层气田。以期为煤层气经济高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挑战与难题 发展趋势 地质-工程一体化 绿色低碳
下载PDF
地震拓频处理技术在乌尔逊断陷北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江 赵传军 +3 位作者 李国福 张春光 陈沫 王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常规地震分辨率已无法满足复杂地质研究需求,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是进行油气小尺度勘探、储层预测和精细开发的关键。HFE地震高频拓展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最大切除倾角和子波压缩程度参数把低频子波压缩成高频子波,能提高地震资... 常规地震分辨率已无法满足复杂地质研究需求,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是进行油气小尺度勘探、储层预测和精细开发的关键。HFE地震高频拓展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最大切除倾角和子波压缩程度参数把低频子波压缩成高频子波,能提高地震资料分辨能力,保持地震资料的信噪比、相对振幅关系和时频特性,使薄层地震响应更加突出。应用HFE拓频技术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断陷北部地区地震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钵庙组大一段、南二段1砂组、南一段3砂组地震频率拓宽了40 Hz;28口探评井中14口钻遇砂岩储层,14口储层不发育,地震预测砂体符合率100%;识别出有利岩性体9个,已钻7口井均钻遇预测储层,在6个砂体中获工业油流;预测出铜钵庙构造带在东部物源控制下沿铜钵庙断裂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前缘砂体,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研究成果为海拉尔盆地乌尔逊断陷北部地区隐蔽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频处理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 乌尔逊断陷
下载PDF
不同宏观煤岩组分润湿性差异及对甲烷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跃 马卓远 +6 位作者 马东民 李卫波 李国富 杨甫 郑超 滕金祥 伋雨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55,共9页
煤的润湿性是煤-水界面作用体现,也是影响甲烷吸附/解吸的重要因素。为了分析不同宏观煤岩组分润湿性差异及对甲烷吸附/解吸的影响,基于大佛寺井田4号煤不同类型镜煤、暗煤样品(空气干燥基样、平衡水样及不同活性剂改性后煤样)润湿性及... 煤的润湿性是煤-水界面作用体现,也是影响甲烷吸附/解吸的重要因素。为了分析不同宏观煤岩组分润湿性差异及对甲烷吸附/解吸的影响,基于大佛寺井田4号煤不同类型镜煤、暗煤样品(空气干燥基样、平衡水样及不同活性剂改性后煤样)润湿性及甲烷吸附/解吸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宏观煤岩组分润湿性差异及其对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水接触角均小于90°,具亲水性,镜煤为66.9°,暗煤为61.2°,暗煤润湿性比镜煤好。不同活性剂溶液对煤样处理后润湿性由差到好依次为G502样(疏水性)、6501样、LAS样、JFC样,G502促使煤润湿反转,镜煤和暗煤接触角分别增大至98.8°、90.3°,其他3种活性剂均可改善煤的润湿性,接触角最低降至32.5°。相较于暗煤,镜煤的微孔隙相对发育,占比高达80%,孔隙连通性差,润湿性差,吸附甲烷能力较强,但甲烷解吸效率低于暗煤。煤的润湿性与吸附甲烷的能力负相关,不同样品饱和吸附量为5.63~26.98 cm^(3)/g,G502样、空气干燥样、平衡水样、6501样、JFC样、LAS样吸附能力依次变弱。解吸能力则与润湿性呈正相关,解吸能力由低到高依次为G502样、6501样、JFC样、LAS样。煤的润湿性越好,煤-水界面分子作用越强,煤基质表面易被大量水分子占据,水、甲烷分子竞争吸附,煤吸附甲烷能力变弱,但同时也促进了甲烷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分 润湿性 活性剂 吸附能力 解吸效率
下载PDF
基于年度时序生产模拟法的综合能源基地优化配置
13
作者 邢耀敏 李国富 +1 位作者 李文雄 姚谦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8期113-115,共3页
本文以某电厂的综合能源规划为例开展基于年度时序生产模拟法的综合能源基地优化配置研究,深入探究了不同电源的运行方式和出力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出力模型。通过对目标区域的风光资源分布、火电机组状况、储能系统性能等的综合分析,... 本文以某电厂的综合能源规划为例开展基于年度时序生产模拟法的综合能源基地优化配置研究,深入探究了不同电源的运行方式和出力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出力模型。通过对目标区域的风光资源分布、火电机组状况、储能系统性能等的综合分析,优化得到了风电、光伏、火电、储能等系统的容量配置结果。这些研究成果为确定综合能源基地各电源类型的装机规模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基地 优化配置 年度时序生产模拟法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低煤阶煤层气开发选区预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跃 王丽雅 +4 位作者 李国富 张林 杨甫 马卓远 高正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4期596-603,616,共9页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且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可有效地缓解我国天然气资源短缺问题,但是商业化规模开发稍显不足,亟需系统研究。煤层气高效开发的前提是有利区优选,但目前煤层气开发选区评价均涉及一定的主观人为因...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且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可有效地缓解我国天然气资源短缺问题,但是商业化规模开发稍显不足,亟需系统研究。煤层气高效开发的前提是有利区优选,但目前煤层气开发选区评价均涉及一定的主观人为因素,会间接影响或干扰预测效果。将黄陇煤田彬长矿区大佛寺井田低煤阶作为研究对象,以生产实际数据为基础,采用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森林算法对该区煤层气开发选区做出预测。结果表明:①Pearson关联系数(PCC)分析表明含气量、灰分、煤层净厚度、构造位置、顶板厚度、渗透率、储层压力和埋深这8个煤层气产出相关参数相互独立,可用于模型建立;②随机森林算法将煤层气开发选区划分为5类不同程度的区域,其中Ⅰ类(极高)和Ⅱ类(高有利)区占整个研究区域的13.88%,主要分布在井田的中部,西部存在Ⅱ类(高有利区)分布,后续开发部署井位也可着重考虑,而井田的东南部不适于后续部署井位;③由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可知,一般成功率曲线与预测率曲线下的面积值(AUC)为0.961,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靠。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煤层气开发选区进行综合预测,可规避传统算法中的人为主观因素,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后续非常规油气开发选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开发选区预测 煤层气 低阶煤 黄陇煤田
下载PDF
晋城矿区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孟召平 李国富 +4 位作者 田永东 王宇红 李超 陈浩越 吴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4-211,共8页
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丰富,抽采废弃矿井煤层气,已成为煤矿区煤层气的重要资源之一。基于山西晋城矿区废弃矿井煤层气抽采实际,系统介绍了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其地面抽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研... 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丰富,抽采废弃矿井煤层气,已成为煤矿区煤层气的重要资源之一。基于山西晋城矿区废弃矿井煤层气抽采实际,系统介绍了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其地面抽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我国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研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开采形成的冒落-断裂带,为采空区煤层气赋存提供了储集空间。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主要来源于煤柱及残留煤层、临近未采煤层和围岩中的游离气和吸附气,基于体积法对废弃矿井采空区吸附气和游离气资源分别进行计算和评价。为有效解决采空区上部含水层涌水对钻井井身稳定性及抽采效果的影响,将采空区煤层气抽采井身结构由二开优化为三开结构,优先采用压缩空气潜孔锤钻井技术,用氮气取代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安全揭露含气断裂带的井工艺技术;根据晋城矿区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井抽采过程中压力和日产气量的变化特征,将采空区煤层气井抽采划分为自由放喷、气量快速下降、稳压产气和定量产气4个阶段,并提出了适用于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抽采的"四段制"抽采控制方法;最后,指出了目前面临"废弃矿井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其控制机理和废弃矿井煤层气抽采条件评价及抽采参数优化方法"2个关键科学问题和"废弃矿井煤层气赋存规律及其控制机理、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评价模型与方法和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抽采技术"等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采空区 煤层气 赋存特征 地面抽采
下载PDF
废弃工作面遗留煤层气扰动储层空间划分——以屯兰煤矿12501工作面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兆彪 王家琛 +4 位作者 杨彦群 秦勇 李国富 董志勇 孟祥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5,共13页
废弃矿井扰动空间精确划分是遗留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山西西山矿区屯兰煤矿2号煤12501工作面为例,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裂隙场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综合研究了采动过程中及采空区稳定后的应力场、裂隙场的... 废弃矿井扰动空间精确划分是遗留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山西西山矿区屯兰煤矿2号煤12501工作面为例,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裂隙场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综合研究了采动过程中及采空区稳定后的应力场、裂隙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物理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吻合度高,综合以上3种方法,最终将12501废弃工作面遗留煤层气扰动储层空间划分为底板裂隙区、重新压实区、导气裂隙区和承压区。底板裂隙区位于煤层中工作面的正下方,整体采动裂隙发育区域呈现出靠近开采煤层为底面的倒梯形台,裂隙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其垂向深度为22.3 m,其深度为开采煤厚的5.58倍。承压区位于工作面四周的未开采煤储层,在工作面倾向的边界起分别向外延伸70 m,在工作面走向的边界起分别向外延伸100 m的位置上,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承压区煤储层垂向应力峰值为远大于煤层原始状态的应力数值,但小于垂层煤样的平均抗压强度。导气裂隙区主体位于开采煤层工作面边缘区域,底部为高度约为13.2 m的岩层垮落带,紧邻垮落带上部为高约33.6 m的岩层断裂带,断裂带内竖向裂缝不断扩展贯通离层裂缝。导气裂隙区整体形状为梯形台,其高度为开采煤厚的11.7倍。重新压实区主体分布于开采工作面采空区的中间部分,倾向宽度为110 m,走向长度为1 268 m。此区域主要为弯曲垮落的覆岩构成,整体形状为梯形台,位于导气裂隙区内部。导气裂隙区为遗留煤层气资源的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工作面 遗留煤层气 扰动储层 空间划分 数值模拟 相似物理模拟
下载PDF
晋城寺河井区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孟召平 李国富 +2 位作者 杨宇 李超 乔元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0-247,共8页
随着煤层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已成为煤矿区煤层气重要资源之一。基于晋城矿区寺河井区煤矿采空区分布特征,通过地质分析、采空区煤层气成分、浓度试验和资源量模型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煤矿采空区煤层气资源条件及地面抽... 随着煤层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已成为煤矿区煤层气重要资源之一。基于晋城矿区寺河井区煤矿采空区分布特征,通过地质分析、采空区煤层气成分、浓度试验和资源量模型计算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煤矿采空区煤层气资源条件及地面抽采关键技术,揭示了采空区煤层气赋存规律,给出了不同赋存状态下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模型和方法,探索了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关键技术。研究表明,煤矿采空区煤层气来源于煤柱及残留煤层、邻近未采煤层和围岩中的游离气和吸附气。根据吸附气和游离气资源量计算模型计算寺河井区煤层气总资源为213.016×10^(8)m^(3),其中游离气资源为0.102×10^(8)m^(3),吸附气资源为212.914×10^(8)m^(3)。采煤方法和采空区密闭性对采空区煤层气的来源和富集程度有重要影响。针对采空区上部岩体裂隙发育特征,将采空区煤层气抽采井身结构由二开优化为三开结构,实现了二开固井封闭断裂带上部含水层,三开下入割缝套管护壁,有效解决了采空区上部含水层涌水对钻井井身稳定性影响及抽采效果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潜孔锤+压缩空气(氮气)钻井工艺,用氮气取代空气作为循环介质,形成了安全揭露含气断裂带钻井工艺技术,为采空区煤层气安全抽采探索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煤层气 赋存特征 地面抽采 晋城矿区
下载PDF
山西省典型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煤层气储层物性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兆彪 唐军 +2 位作者 李国富 刘帅帅 彭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39,共6页
基于晋城、阳泉、西山、离柳四大国家煤炭规划矿区煤田基础数据、试井数据等对比,评价了煤层气的主要储层物性。研究结果显示:晋城和离柳矿区煤层气较为富集,渗透性较好,阳泉矿区和西山矿区煤层含气量较低,渗透性较差。储层压力统计结... 基于晋城、阳泉、西山、离柳四大国家煤炭规划矿区煤田基础数据、试井数据等对比,评价了煤层气的主要储层物性。研究结果显示:晋城和离柳矿区煤层气较为富集,渗透性较好,阳泉矿区和西山矿区煤层含气量较低,渗透性较差。储层压力统计结果显示,晋城、阳泉、西山矿区储层一般欠压,离柳矿区储层压力状态为正常,同时各矿区多煤层流体系统具有差异性。煤系地层地下水封闭指数计算结果显示:离柳矿区封闭指数最高,西山矿区封闭指数最低,显示出较为开放的流体系统,不利于煤层气的富集保存。各矿区储层物性差异性,决定了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三区联动"的时间参数和空间参数需要作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煤矿区 煤层气 储层物性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储层地温场条件及其低地温异常区形成机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召平 禹艺娜 +2 位作者 李国富 田永东 王宇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7-316,共10页
煤储层地温场条件是影响煤层气赋存与产出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沁水盆地煤层气井生产情况来看,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煤层气开发井的产气效果普遍较差,因此,开展煤储层地温场条件研究,揭示低地温异常区形成机理,对于低地温区煤层气开发显得尤... 煤储层地温场条件是影响煤层气赋存与产出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沁水盆地煤层气井生产情况来看,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煤层气开发井的产气效果普遍较差,因此,开展煤储层地温场条件研究,揭示低地温异常区形成机理,对于低地温区煤层气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地温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沁水盆地3号煤层和15号煤层地温及其梯度和大地热流分布特征,揭示了煤储层地温分布规律,提出了煤储层地温梯度等级划分标准,圈定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储层地温梯度小于1.6℃/hm的地温低异常区,揭示了研究区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分布及其受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恒温带温度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的趋势,恒温带深度由北向南逐渐变浅,恒温带温度为13.2~15.2℃,恒温带深度为27.4~33.1 m。沁水盆地煤储层地温及其地温梯度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3号煤储层温度为14.6~100.9℃,平均为30.58℃,地温梯度为0.008~3.770℃/hm,平均为1.62℃/hm;15号煤储层温度为15.3~111.8℃,平均值为33.28℃,地温梯度为0.046~5.350℃/hm,平均为1.87℃/hm;大地热流值为0.93~94.60 mW/m^(2),平均为41.5 mW/m^(2),低于我国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3 mW/m^(2)),反映出本区处于稳定的构造-热状态之中。根据地温梯度,圈定了研究区3号和15号煤储层地温梯度小于1.6℃/hm的地温低异常区呈条带状分布于盆地东北和东部一带,面积分别占盆地总面积25.2%和27.9%,煤层气资源量近1.0万亿m3。煤储层地温梯度随着底板标高的增加而线性降低,随着煤储层有效埋深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进一步揭示了地壳抬升剥蚀作用和地下水补给与渗流作用对研究区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的控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地温场 地温低异常区 形成机理 沁水盆地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志伟 李斌杰 +3 位作者 李国福 王绍敏 郭子坤 王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18期46-5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查找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检索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评价纳入原始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 Man 5. 2. 5...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查找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检索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评价纳入原始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 Man 5. 2. 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10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只应用小针刀治疗或者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较不含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4. 17,95%CI (2. 68-4. 68),P <0. 00001]。将治疗方法分为只应用小针刀及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两个亚组进行分析显示:只应用针刀治疗与针刀联合其他疗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8,df=1,p=0. 78]。结论:只应用小针刀治疗或者小针刀联合其他疗法较不含针刀疗法临床总有效率高,单一使用针刀治疗与针刀联合其他疗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受本研究纳入原始研究的质量和数量限制,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